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标导航课标导航1.剖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说明基因的分别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孟德尔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粒的。为什么院子里只要是黄色豌豆都是饱满的圆粒,只要是绿色豌豆都是干瘪的皱粒?提出问题: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粒的吗?知识点拨知识点拨知识点0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知识点0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因: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约翰逊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遗传因子组成,如:DD,Dd,d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R和Y表现型和基因型以及它们的关系: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知识点03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①选材准确: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②从简单到复杂:在对生物性状分析时,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③把数学统计分析用于实验: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④假说演绎实验证实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知识点04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基本方法:分解组合法(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思路: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2.基本题型分类及解题规律(1)配子类型的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BbCc↓↓↓2×2×2=8种。(2)配子间结合方式的问题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3)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正推型)例:亲代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和类型,子代基因型为AaBb个体比例和表现型为A_bb个体比例。解题思路:=1\*GB3①先分解:AaBb×aaBb分解为Aa×aa和Bb×Bb。=2\*GB3②再分别用分离定律解决:Aa×aa→1Aa:1aa(基因型和比例)和1A_:1aa(表现型和比例),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是2种,基因型Aa比例为1/2,表现型A_为1/2;Bb×Bb→1BB:2Bb:1bb(基因型和比例)和3B_:1bb(表现型和比例),基因型为3种,表现型为2种,基因型Bb比例为1/2,表现型bb为1/4。=3\*GB3③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相乘组合:子代基因型种类为2×3=6,类型为(1Aa:1aa)×(1BB:2Bb:1bb)=1AaBB:2AaBb:1Aabb:1aaBBB:2aaBb:1aabb;子代基因型种类为2×2=4,类型为(1A_:1aa)×(3B_:1bb)=3A_B_:1A_bb:3aaB_:1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个体比例为1/2×1/2=1/4;表现型为A_bb个体比例比例为1/2×3/4=3/8。(4)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逆推型)9∶3∶3∶1⇒(3∶1)(3∶1)⇒(Aa×Aa)(Bb×Bb);1∶1∶1∶1⇒(1∶1)(1∶1)⇒(Aa×aa)×(Bb×bb);3∶3∶1∶1⇒(3∶1)(1∶1)⇒(Aa×Aa)×(Bb×bb)或(Bb×Bb)×(Aa×aa);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5)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9∶3∶3∶1的变式比值)F1自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测交后代比例9:3:3:19A_B_:3A_bb:3aaB_:1aabb1:1:1:19:3:49A_B_:3A_bb:(3aaB_+1aabb)1:1:29:79A_B_:(3A_bb+3aaB_+1aabb)3:19:6:19A_B_:(3A_bb+3aaB_):1aabb1:2:112:3:1(9A_B_+3A_bb):3aaB_:1aabb2:1:115:1(9A_B_+3A_bb+3aaB_):1aabb3:113:3(9A_B_+3aaB_+1aabb):3A_bb(9A_B_+3A_bb+1aabb):3aaB_1:4:6:4:1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自由组合定律变式题的解题步骤:①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②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③根据上表分析出现异常比的原因。④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3.应用杂交育种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例:有两个小麦品种,分别为纯种无芒不抗病(aarr)和纯种有芒抗病(AARR)杂交,培育纯合的无芒抗病品种?写出遗传图解。遗传病预测与诊断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生了一个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再生一个孩子:(1)患并指的概率?1/2(2)患白化病的概率?1/4(3)两病都患的概率?1/8(4)只患并指的概率?3/8(5)只患白化病的概率?1/8(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2(7)患病的概率?5/8(8)不患病的概率?3/8思维拓展思维拓展拓展一、结合两对相对性状杂交遗传图解,进一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F2的重组性状和亲本性状分别有哪些?它们在F2中的比例分别是多少?【答案】重组性状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在F2中的比例均为3/16。亲本性状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其中黄色圆粒在F2中的比例为9/16,而绿色皱粒在F2中的比例为1/16。2.将亲本(P)改为:纯种黄色皱粒×纯种绿色圆粒。探究以下问题:(1)此时F1的性状为_黄色圆粒_。(2)F2性状分离比:_9∶3∶3∶1__。(3)F2中重组类型和所占比例与教材的结果相同吗?【答案】不相同。亲本改变后F2的重组类型变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比例分别为9/16和1/16,此时重组类型共占5/8。而亲本类型为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者均占F2的3/16,因此亲本类型共占3/8。拓展二、结合孟德尔测交实验过程分析以下问题: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取决于哪个亲代个体?为什么?【答案】取决于杂种子一代,因为隐性纯合子的绿色皱粒豌豆只产生一种配子。两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出现了1∶1∶1∶1的比例,能否确定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就是YyRr和yyrr?试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Yyrr和yyRr杂交,后代性状也会出现1∶1∶1∶1的比例。拓展三、列表说明子代表型比与亲代基因型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一般思路: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运用乘法进行组合。正推型: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逆推型:根据子代表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易错点归纳易错点归纳1.并非非等位基因均能自由组合,如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2.原核生物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因: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3.推导控制性状的基因对数如果题目给出的数据是比例的形式,或给出性状比接近“常见”性状比中的数量值相加。自交情况下,得到的总和是4的几次方,该性状就至少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情况下,得到的总和是2的几次方,该性状就至少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型比例比例之和等位基因对数(至少)自交后代3:14=4119:3:3:116=42212:3:116=42252:3:964=433测交后代1:12=2111:1:1:14=2221:1:1:1:1:1:1:18=2334.遗传定律的验证实验验证方法结论自交法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或以此为原型得到的特殊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或以此为原型得到的特殊分离比),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测交法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或以此为原型得到的特殊分离比),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或以此为原型得到的特殊分离比),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鉴定法杂合子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双杂合子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法取杂合子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取双杂合子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或以此为原型得到的特殊分离比),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探究一、分离定律在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杂合小麦(Aa)培育纯合小麦,推算子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概率)一、培育方法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二、子代中各种基因型概率的推导三、连续自交,第n代的概率模型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比例四、曲线分析连续自交,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大,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探究二、现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黄色豌豆种子(黄色、绿色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子粒的颜色是子叶表现的性状)。某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以这些豌豆种子和另一些黄色、绿色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这些黄色豌豆种子具体的基因组成。(1)课题名称:。(2)探究方法(最简便的方法):(杂交法/自交法/测交法)。
(3)实验步骤: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植株开花时,。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a若,则黄色豌豆基因为YY。b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比例接近于3:1,则。【答案】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自交法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授粉a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b黄色豌豆基因型为Yy【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豌豆(YY)和绿色豌豆(yy)的杂交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F2中取一粒黄色豌豆(甲)其基因型为Y_。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所以选择表现型为绿色的隐性个体yy与甲一起播种,根据后代表现型测知亲本基因型。而自交更加简便易行,即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自花受粉,通过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测知亲本基因型。【详解】(1)结合实验目的拟定课题名称为:探究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2)探究方法:自交法,即根据黄色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来推测亲本基因型。(3)实验步骤: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②植株开花时,让其在自然状态下自花受粉;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收获的种子全为黄色,说明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②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两种,比例接近3:1,说明所播种的黄色豌豆种子的基因组成为Yy。探究三、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人工授粉前需要对雌花序进行处理。(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色玉米粒。(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实验一所得的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4)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应比例)。【答案】套袋白GgGG或Gg【分析】从杂交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二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三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详解】(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人工授粉前需要对雌花序进行套袋处理,等花粉成熟再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对雌花继续套袋。(2)由实验一可知,植物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黄:白≈3:1,所以可判断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白粒。(3)根据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那么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基因型为GG或者Gg。(4)实验三子代黄色玉米粒:白色玉米粒=1:1,说明亲本属于测交模式,其测交的遗传图解为:【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要求学生理解杂交的实质以及如何判断显隐性性状。核心方法与技巧核心方法与技巧一、遗传图解棋盘法P黄圆×绿皱YYRRyyrr↓杂交F1YyRr(黄圆)↓自交F29YR3Yrr3yyR1yyrr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9种基因型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2yyRr2YyRRYy×Yy→1YY2Yy1yy4YyRrRr×Rr→1RR2Rr1rrF2每一种表型中纯合子占份,每一种单杂合子占份,双杂合子占份。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异常分离比分析F1自交后代(AaBb×AaBb)F1测交后代(AaBb×aabb)比值基因型组合比值基因型组合9:3:3:1(正常)9AB:3Abb:3aaB:1aabb1:1:1:1(正常)1AaBb:1Aabb:1aaBb:1aabb9:79AB:(3Abb:3aaB:1aabb)1:31AaBb:(1Aabb:1aaBb:1aabb)15:1(9AB:3Abb:3aaB):1aabb3:1(1AaBb:1Aabb:1aaBb):1aabb9:6:19AB:(3Abb:3aaB):1aabb1:2:11AaBb:(1Aabb:1aaBb):1aabb9:3:49AB:3Abb:(3aaB:1aabb)或9AB:3aaB:(3Abb:1aabb)1:1:21AaBb:1Aabb:(1aaBb:1aabb)或1AaBb:1aaBb:(1Aabb:1aabb)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1、概率的加法原理:如果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加法原理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独立、完整且互斥的,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用加法原理。2、概率的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乘法原理中的每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且各步都不可缺少,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一个独立事件,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用乘法原理。解题方法: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四、巧用“分解组合法”快解概率(1)计算显性性状的概率,先求隐性性状的概率,则显性性状的概率=1隐性性状的概率(2)计算杂合子的概率,先求纯合子的概率,则杂合子的概率=1纯合子的概率快推亲本基因型思路:表型比例→比例分解→基因型组合表型比例比例分解基因型组合9:3:3:1(3:1)→Aa×Aa(3:1)→Bb×BbAaBb×AaBb1:1:1:1(1:1)→Aa×aa(1:1)→Bb×bbAaBb×aabb或Aabb×aaBb3:3:1:1(3:1)→Aa×Aa或Bb×Bb(1:1)→Bb×bb或Aa×aaAaBb×Aabb或AaBb×aaBb【例题解析】【例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解答】解:A、1个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配子若干个,比例为1:1:1:1,A错误;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错误;D、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2】据研究,某种植物的某品种能合成两种对治疗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能正确表示F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位置的图是()A. B. C. 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酶1是由显性基因M控制合成的,基因MM和Mm能合成酶1,mm不能合成酶1;酶2是由隐性基因n控制合成的,基因mm能合成酶2,NN和Nn不能合成酶2.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可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和mmnn,F1的基因型为MmNn.F1MmNn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说明其基因型为M﹣N﹣:M﹣nn:(mmN﹣+mmnn)=9:3:4,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药物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3】在孟德尔的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①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①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它与aa测交,产生的后代为Aa(显性):aa(隐性)=1:1,①正确;②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子一代基因型为Aa,其产生的配子为A:a=1:1,②正确;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只能产生Ab一种类型的配子,③错误;④AaB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1:1,因此它与aabb测交的结果为AaBb(双显):aaBb(一隐一显)=1:1,④正确;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为AaBb:Aabb:aaBb:aabb=1:1:1:1,⑤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要求考生能够利用遗传定律逐一分析每种情况产生的比例,再结合题意进行解题。【例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 B.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 C.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双杂合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根据后代分离比即可验证。【解答】解: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说明基础是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受精作用是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在有性生殖核遗传中,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时,遗传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时,则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5】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 B. C. D.【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据此答题.【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例6】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独立遗传的性状。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3:5,则黄色圆粒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基因型为()A.一种,YR B.一种,yR C.两种,YR和Yr D.两种,YR和yR【分析】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3:5,F2中黄色:绿色=(9+15):(3+5)=24:8=3:1。说明F1的基因型为Yy。则亲本中,黄色为YY,绿色为yy。圆粒:皱粒=(9+3):(15+5)=3:5,说明F1中含有Rr和rr两种基因型,则亲本圆粒基因型为Rr,皱粒为rr。【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亲本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7】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株A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都是2n,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n种 B.植株A自交子代中基因型的种类为3n,比例为(1:2:1)n C.植株A自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等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D.n越大,植株A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与植株A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越大【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析题文: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解:A、由于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所以植株A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都是2n,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2n×2n=4n种,A正确;B、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基因型之比为1:2:1,而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因此植株A自交子代中基因型的种类为3n,比例为(1:2:1)n,B正确;C、植株A自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所占比例为,纯合子的比例为,因此植株A自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等于纯合子的个体数,C正确;D、植株A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与植株A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因此n越大,该比例越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例8】某自花传粉植物的块根有扁形、圆形和长形三种,两纯合圆形块根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扁形块根。若F1自交,得到的F2中,扁形块根植株为372株,圆形块根植株为245株,长形块根植株为40株;若用纯合长形块根植株的花粉给F1扁形块根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扁形块根为35株,圆形块根为69株,长形块根为29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该植物块根形状的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扁形块根植株可产生3种配子,比例为1︰2︰1
C.F2圆形块根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约占1/3
D.F2中圆形块根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扁形块根植株的多【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
A.两纯合圆形块根植株杂文,F1全表现为扁形块根,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372:245:40=9:6:1,为"9:3:3:1”的变形,可知该植物块根的形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
B.假设相关基因分别为A/a和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
CD.亲本为纯合圆形块根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F2中扁形块根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共4种。圆形块根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共4种,F2圆形块根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约占2/6=1/3,C正确,D错误。
故选C。
【例9】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紫色叶绿色叶紫色叶绿色叶①紫色叶×绿色叶121045130②紫色叶×绿色叶89024281请回答:(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测绿色叶植株是双隐性,其余均为紫色叶植株,且F1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组合②F2中紫色叶:绿色叶=3:1,可推测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据此答题。【解答】解:(1)据题干中“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由此可推测绿色叶植株是双隐性,其余均为紫色叶植株,且F1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共占F2代的,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共占F2代的,故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组合②F2中紫色叶:绿色叶=3:1,可推测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组合②的F1Aabb或aaBb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叶:绿色叶=1:1故答案为:(1)基因自由组合(2)AABB和aabb(3)AAbb(或aaBB)紫色叶:绿色叶=1:1【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0】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_。(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答案】(1)AABB×AAbb;aaBB×AAbb
(2)5;37
(3)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淡紫色:白色=1:1【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通过对9︰3︰3︰1变型的分析,考查学生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的熟练应用。
【解答】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Bb),由此可推知亲本中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
(2)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5种,它们之间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1∶1∶2∶2,其中纯种个体占37。
(3)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可根据题目所给结论,逆推实验结果。
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其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②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aabb)=1∶1。
【基础提升】一、单选题1.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假设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种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中红花与蓝花比例为27:37,若F1测交,则其子代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红色:蓝色=1:4 B.红色:蓝色=1:6C.红色:蓝色=1:7 D.红色:蓝色=1:3【答案】C【分析】分析题文:将亲代红花与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3/4)3:[1(3/4)3],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且A_B_C_表现为红花,其余均为蓝花。【详解】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3/4)3:[1(3/4)3],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若F1(AaBbCc)测交,即与aabbcc杂交,其子代基因型有8种,分别为AaBbCc(红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且比例均等,即比例为红花:蓝花=1:7。故选C。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B.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C.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答案】A【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组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3.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62只为灰身大翅脉,58只为灰身小翅脉,18只为黑身大翅脉,22只为黑身小翅脉。上述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答案】B【分析】子代中灰身∶黑身=(62+58)∶(18+22)=3∶1,说明亲代杂交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62+18)∶(22+58)=1∶1,说明亲代杂交基因型是Ee和ee。【详解】根据分析,亲代基因型是BbEe和Bbee,所以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4。故选B。4.某花卉基地的一种只开白花的花卉(自花传粉)、突然出现开紫花的植株。将该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出现了32株开白花。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紫色和白色是同一种性状B.该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C.若将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在第三代时,理论上杂合子应占约1/8的比例D.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多,杂合子将越来越少【答案】C【分析】1、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性状。2、性状分离:指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一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用A、a表示花的颜色,由题意可知,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紫花:白花=94:32≈3:1,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A_,白花为隐形性状,基因型为aa,亲本紫花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详解】A、根据性状的定义,花表现为紫色或红色是同一性状,A正确;B、由题意可知,将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即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B正确;C、由题意可知,亲代紫花自交,第二代中基因型为:1/4AA、2/4Aa、1/4aa,第二代紫花自交,即1/3AA、2/3Aa自交,第三代中,只有2/3Aa自交会出现杂合子,杂合子比例为:2/3×2/4=1/3,C错误;D、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多,纯合子将越来越高,杂合子将越来越少,D正确。故选C。5.某种植物果实颜色有绿色、黄色和红色三种类型,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相互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当每对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绿色,当每对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为黄色,其他基因型为红色。选择绿色植株甲,分别与黄色植株乙,红色植株丙进行如下两组杂交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一:甲×乙→红色:绿色:黄色=6:1:1组二:甲×丙→红色:绿色:黄色=12:3:1A.植株甲和丙为杂合子,植株乙为纯合子B.组一实验子代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C.组二实验子代绿色个体中与甲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2/3D.植株丙具有的与果实颜色有关的隐性基因为4个【答案】D【分析】据题意可知,黄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绿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C_,绿色植株甲与黄色植株乙(aabbcc)杂交,后代黄色占1/8,说明甲为AaBbCc。甲与红色植株丙杂交,后代黄色植株占1/16,说明丙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详解】A、据以上分析,植株甲和丙为杂合子,植株乙为纯合子,A正确;B、组一实验子代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B正确;C、甲基因型为AaBbCc,无论丙为哪种基因型,组二实验子代绿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2/3,因此与甲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2/3,C正确;D、植株丙具有的与果实颜色有关的隐性基因为5个,D错误。故选D。6.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AABBCC桃子重210克,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每个显性基因使桃子增重效果一样。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135克~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答案】B【分析】分析题文: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AABBCC桃子重210克,则每个显性等位基因使桃子增重(210﹣120)÷6=15克。F1每桃重135~165克,说明F1基因型中有1到3个显性基因,进而判断双亲的基因型。【详解】A、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为AaBbCc,重量全部为165克,A错误;B、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1个、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165克之间,B正确;C、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50克到165克之间,C错误;D、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1个、2个、3个或4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到180克之间,D错误。故选B。7.现用纯种盘状南瓜与纯种球状南瓜杂交,F1全为盘状,F1自交产生的F2中,盘状:长圆状:球状=9:6:1。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盘状南瓜的基因型有5种B.F2长圆状南瓜中纯合子占2/3C.F2盘状南瓜与球状南瓜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长圆状南瓜D.F2长圆状南瓜与球状南瓜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盘状南瓜【答案】D【解析】纯种盘状南瓜与纯种球状南瓜杂交,F1全为盘状,F1自交产生的F2中,盘状:长圆状:球状=9:6:1,是9:3:3:1的变式,说明南瓜形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F1个体是双杂合子,纯种球状南瓜与纯种盘状南瓜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详解】A、F1个体是双杂合子,子二代中盘状南瓜的基因型为A_B_,共4种,A错误;B、长圆状南瓜的基因型为A_bb、aaB_,共4种,其中纯合子占1/3,B错误;C、球状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F2盘状南瓜(A_B_)与球状南瓜(aabb)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长圆状南瓜(A_bb、aaB_),C错误;D、F2长圆状南瓜(A_bb、aaB_)与球状南瓜(aabb)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盘状南瓜(A_B_),D正确。故选D。【点睛】8.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F1的表型和基因型D.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为YyRr,亲本可能是YYRR×yyrr或YYrr×yyRR。【详解】A、根据F2中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可以判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根据F2中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可以判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A正确;B、后代出现9:3:3:1的分离比是与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有关,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为YyRr,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为YyRr,亲本可能是YYRR×yyrr或YYrr×yyRR,即根据图示结果不能确定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D正确。故选C。9.下表是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数量31510810132A.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答案】C【详解】A、根据F2中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可以判断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根据F2中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可以判断圆粒对皱粒为显性,A正确;B、根据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108:101:32≈9:3:3:1,分离比的系数之和为16,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假设控制黄色与绿色的相关基因为A和a,控制圆粒与皱粒的相关基因为B和b,由于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接近9:3:3:1,故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黄色圆粒,C错误;D、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有两种情况,可能是黄色圆粒豌豆(AABB)与绿色皱粒豌豆(aabb)杂交;也可能是黄色皱粒豌豆(AAbb)与绿色圆粒豌豆(aaBB)杂交,D正确。故选C。10.下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的测交实验,图中“?”代表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答案】C【分析】利用测交实验可验证某一个体的基因型,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隐性配子,其不影响后代的表现型,因此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该个体只产生一种配子,即亲本为纯合子,若后代为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亲本为杂合子。【详解】测交指的是某一基因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因此测交往往可以鉴定某一个体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进而推出该个体的基因型。由题图可知,杂种子一代产生四种配子,这四种配子与隐性纯合子产生的yr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比例为1:1:1:1,即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由于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YRr产生两种配子YR:Yr=1:1,YyRr产生四种配子YR:Yr:yR:yr=1:1:1:1,yyRR只产生yR一种配子,故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应该是YyRr,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基因型为AaBb黄色圆粒豌豆(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比为(
)A.1:1 B.3:1 C.1:3:1 D.1:1:1:1【答案】D【分析】题考查测交方法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明确与待测个体杂交的个体为隐性个体。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详解】对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即AaBb×aabb,采用逐对进行测交分析法即Aa×aa、Bb×bb,然后进行后代组合,其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为AaBb黄色圆粒:Aabb黄色皱粒:aaBb绿色圆粒:aabb绿色皱粒=1:1:1:1。故选D。【点睛】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12.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耳垂连生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几率分别是A.1/4,1/8 B.1/8,1/8 C.3/8,1/8 D.3/8,1/2【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体耳垂离生与连生、眼睛棕色与蓝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棕眼离生耳垂的男人基因型为B_A_,蓝眼离生耳垂的女人基因型为bbA_,生了一个蓝眼耳垂连生的孩子,其基因型为bbaa,因此,父母的基因型为BbAa和bbAa。【详解】根据分析:父母的基因型为BbAa和bbAa,所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几率是1/2×3/4=3/8;未来子女为蓝眼连生耳垂的几率是1/2×1/4=1/8。故选C。13.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玉米植株杂交,若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答案】C【分析】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分解组合法解决此类问题。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玉米植株杂交,单独考虑每一对基因的情况:Aa×Aa→1/4AA、1/2Aa、1/4aa,BB×Bb→1/2BB、1/2Bb,cc×Cc→1/2cc、1/2Cc。【详解】据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玉米植株杂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2)=1/8,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型,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表型,这两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组将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可能出现红花植株B.与花色和叶型相关的3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C.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2红花宽叶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6/27【答案】A【分析】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只考虑花色的遗传,红花:白花=9:7,说明F2中的红花为双显性状,假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B/b,则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白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红花植株,A错误;BC、假设控制叶型的基因为D/d,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故花色和叶型相关的3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且F1的基因型为AaBbDd,故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C正确;D、假设控制叶型的基因为D/d,F2红花宽叶植株中纯合子有1/3(DD)×1/9(AABB)=1/27,则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7=26/27,D正确。故选A。15.论预期,则可验证其假说成立以下为孟德尔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图解。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上、下图分别是假说推理过程、演绎推理过程B.上图的每对相对性状在F2中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下图的比例为9:3:3:1C.下图的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的过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孟德尔运用此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答案】A【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上图是孟德尔利用假说解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即为假说推理过程,下图是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过程,A正确;B、上图的每对相对性状在F2中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下图的比例为1∶1∶1∶1,B错误;C、上图的雌雄配子随机受精结合的过程没有体现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起作用的时间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C错误;D、摩尔根运用此科学思维方法,即假说演绎方法解决问题并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D错误。故选A。1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的F2中,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个体占F2总数的(
)A. B. C. D.【答案】D【分析】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个纯合亲本(YYRR×yyrr或YYrr×yyRR)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产生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Y_R_:Y_rr:yyR_:yyrr=9:3:3:1。【详解】若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杂交得F1基因型为YyRr,F1自交产生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Y_R_:Y_rr:yyR_:yyrr=9:3:3:1;其中Y_rr和yyR_是两种是重新组合出来的新类型,每种新组合的表现型所占比例为3/16,故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个体占F2总数的3/16+3/16=6/16,即D正确。故选D。【点睛】17.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此红花植株自交,其红花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9 B.2/9 C.6/9 D.8/9【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某高等植物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红花基因组成为A_B_,据此分析。【详解】一株红花植株(A_B_)与aaBb杂交,后代有3/8开红花,因为3/8=1/2×3/4,Aa×aa→1/2Aa,Bb×Bb→3/4B,所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该红花植株(AaBb)自交,子代中有:①双显(红花):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②一显一隐(白花):1/16AAbb、2/16Aabb;③一隐一显(白花):1/16aaBB、2/16aaBb;④双隐(白花):1/16aabb;可知后代中红花A_B_出现的比例是9/16,红花纯合子AABB出现的比例为1/16,故红花后代中杂合子占11/9=8/9,D正确。故选D。18.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现让F2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占比为()A.3/4 B.4/9 C.1/9 D.1/3【答案】D【分析】已知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设纯合红果品种的基因型为AA,黄果品种的基因型为aa,则F1的基因型都为Aa,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详解】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相关基因为A和a,故纯合红果品种的基因型为AA,黄果品种的基因型为aa,则F1的基因型都为Aa,F1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F2红果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所以F2的红果番茄自交,后代杂合子Aa占2/3×1/2=1/3,D正确。故选D。19.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花甜豌豆间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9:3:3:1C.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D.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或9:7或1:O【答案】D【分析】由题意知,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这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因此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_B_表现为紫花,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花。【详解】A、白花的基因型可能是A_bb、aaB_、aabb,因此基因型为A_bb、aaB_的白花甜豌豆间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A错误;B、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_B_:A_bb:aaB_:aabb,其中A_B_为紫花,A_bb、aaB_、aabb为白花,B错误;C、如果杂交后代性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或者AaBb×Aabb,C错误;D、如果紫花豌豆基因型是AaBB或AABb,自交后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如果紫花豌豆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代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9:7,如果紫花豌豆的基因型是AABB,自交后代都是紫花,D正确。故选:D。20.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F2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66株,问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7932株 B.3966株 C.1983株 D.1322株【答案】C【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F1为双杂合子(YyRr)。F1自交,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白色盘状):一显一隐(白色球状):一隐一显(黄色盘状):双隐(黄色球状)=9:3:3:1.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详解】F1白色盘状南瓜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2/16,共有3966株。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aaBB)占1/16,所以有3966÷2=1983株,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某植物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控制果皮褐色,a控制果皮绿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使果皮呈黄色。现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亲代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绿色×褐色全为黄色褐色:黄色:绿色=6:6:4A.亲代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 B.F2黄色个体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占4/16C.F2中褐色个体基因型有4种 D.F2绿色个体自交后代全为绿色【答案】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Ab:aB:ab=1: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2、由题意知,A_bb、AAB_表现为褐色果皮,aabb、aaB_呈绿色果皮,AaB_呈黄色果皮;由表格信息可知,绿色果皮与褐色果皮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且表现型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详解】A、由分析可知,绿色果皮(aabb或aaB_)与褐色果皮(A_bb或AAB_)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且表现型符合9:3:3:1的变式,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A正确;B、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中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_(4AaBb,2AaBB),黄色个体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占2/3,B错误;C、F2中褐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C正确;D、F2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aaBb三种,其自交后代全为绿色,D正确。故选B。22.香茄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紫茎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能通过与绿茎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能通过该紫茎植株自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紫茎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D【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A、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交来鉴定,因为后代都是紫茎纯合子,A正确;B、可通过与绿茎纯合子(aa)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绿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B正确;C、能通过该紫茎植株自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C正确;D、能通过与紫茎杂合子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D。【点睛】23.某一红花植株自交,后代既有红花植株也有白花植株,且比例接近3∶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性状分离B.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一对相对性状杂交D.遗传因子重组【答案】A【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红花豌豆自交,子代出现红花和白花两种类型,比例接近3:1,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作性状分离。A符合题意。故选A。24.豌豆豆荚形状可以是饱满的(D)也可以是不饱满的(d),植株茎的高度可以是高茎(T)也可以是矮茎(t),现有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植株若干,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推断不合理的是(
)A.选取该豌豆植株进行测交,若子代出现四种表型,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选取该豌豆植株进行测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d、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选取该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3∶1,则D、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D.选取该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2∶1,则D、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B【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对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进行测交,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A不符合题意,B、对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进行测交,若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则只能说明其产生两种配子,不能说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如何连锁,可能是D、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或D、t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符合题意;C、基因型为DdTt的豌豆进行自交,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若D、T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3∶1,C不符合题意;D、若D、t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会出现三种表型,且比例为1∶2∶1,D不符合题意。故选B。25.下列图示过程可以体现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中(
)A. B. C. D.【答案】A【分析】自由组合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详解】A、遗传图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B、表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此时不会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不会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D、遗传图解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二、非选择题26.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分别用d,e,f表示,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1)写出纯种果蝇品系①、④的基因型:。(2)验证分离定律的交配组合(可用这些交配组合的子代做进一步实验)种数为。(3)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时,应选择②X④,③X④这两个交配组合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只能选择上述两个交配组合的理由是:只有这两个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能同时满足如下两个要求:出现个体(填“双杂合”或“单杂合”);相应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4)②X③的子代自由交配的表现型比例是(不需答表现型),假设可以提供3种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经销合同代销合同和经销合同
- 材料设备采购合同
- 高端酒店预订服务协议
- 人工费承包合同(12篇)
- 承包荒山荒地协议书
- 砂石采购的合同
- 旅游出行行业意外伤害保险免责协议
- 企业绩效评估与改进方案
- 房地产项目投资合作合同
- 房地产居间合同正式
- 2025年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部编(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四单元教材解读课件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GA/T 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
- 《数学趣味活动》PPT课件.ppt
- 铜冶炼渣选铜尾矿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工艺研究
- 交接班制度.ppt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卷
- 台球俱乐部助教制度及待遇
- 医师聘用证明.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