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素养目标】1.立足时空观念,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的选官制度的演变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2.搜集和运用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并结合所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宰相权力不断削弱的历史趋势。3.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两税法相对于之前赋税制度的创新之处,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实行两税法是国家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决策。【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2、学习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时空坐标】【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时间:曹魏创立。2.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3.标准:由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4.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二)科举制形成(1)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1)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意义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学思之窗.(教材P41)思考角度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要看到科举制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看到这一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作用、不利于科技的发展等。提示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改善了用人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了人们的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了科技发展;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二、三省六部制(一)三省形成1.创立时间:魏晋南北朝。2.构成: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3.职责: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二)三省六部制确立发展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2.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发展:唐太宗时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图解历史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走出误区三省制主要规范运作于唐朝前期,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三省集体议政的政事堂由设于门下省,发展到设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职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后改称为中书门下,反映了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化,三省权力牵制机制削弱,也反映了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三、赋税制度(一)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概念阐释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功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三、唐代唐初租庸调制内容(1)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2)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影响(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2)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唐中后期两税法背景(1)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2)政府财政收入锐降时间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1)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2)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影响(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图解历史租庸调制知识拓展1.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关系(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2)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被两税法取代。2.两税法的利弊(1)利: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立法原则较为公平,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等。(2)弊:额外摊派、折钱纳税,加重人民负担;土地兼并现象依然存在;等。互动探究·关键能力探究点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史料探究史料一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据《通典》整理读史波浪线部分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州郡的中正官负责选择贤良之才。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及其特征。[答案]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特征:由地方推荐,中正官评定等级,中央根据等级任用。史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读史据史料二中“前此选举”等信息可知,史料反映了科举制相较于西汉、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进步之处。问题2.通过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答案]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有利于限制徇私舞弊;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官员的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探究点二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史料探究史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读史史料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从第一层看出,唐代宰相由首长制演变成委员制;从第二层看出其分工明确,行政效率大大提高。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宰相制度与汉代相比发生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探究点三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史料探究史料一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①。其调随乡土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二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诸皇宗籍属宗正者……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并免课役②。——摘自《唐六典》读史①指出了当时的税制包含的内容;②体现了贵族官僚的特权。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料一中税制的主要特点。[答案]特点: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纳绢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纳租庸调的特权。史料二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①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就要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②——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读史①指出了租庸调制不能维持的原因;②表述了新的征税标准和对象。问题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答案]原因:土地兼并严重,按丁、户征税无法延续。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纳税)。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视野拓展】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演变趋势及影响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向才学转变,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选拔程序渐趋严密、科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官员的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选官制度化并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为政府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二、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推动了部门牵制。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三、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租庸调制两税法实行时间唐朝前期唐中后期(780年开始)前提条件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遭到破坏,财政困难目的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征收对象人丁土地与资产内容租:纳粟调:纳帛或布庸:纳绢或布代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年分夏季、秋季两次纳税意义(1)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开垦了许多荒地(2)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1)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2)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本课小结】【巩固练习】课堂达标1.东晋时期,整个社会形成崇尚门第的风气,以出身高门为荣,以出身低贱为耻。与这一风气的形成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选官制度以门第家世为选官标准,结合所学可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发生变化,只看门第家世,故C项正确。A项是以军功为标准,排除。B项以才学和品德为标准,排除。D项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排除。2.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涉及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两税法 D.九品中正制[解析]依据材料《登科后》以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知,诗人描写了登科之后的喜悦心情,这涉及的是科举制,故B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套中央官制,两税法是唐代的赋税制度,不符合题意,故A、C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故D错误。3.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君主给了臣子更多的尊重和参政机会,让这些臣子在君臣道义的要求下去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在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这种制度设计是(C)A.科举制 B.节度使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贵族制[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