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敕
学
豉
计
准备单元投实心球的诀窍
【教学分析】
本单元以探究“投实心球的诀窍”为任务驱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计划组
织一实验一表达交流一反思评价”的全过程,感受“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
性。
本单元以练习投实心球的生活情境引出探究主题:投实心球的角度越大越好吗?引发学生思
考、讨论“实心球投出的距离与投射角度有关吗”,并进一步聚焦问题,明确探究任务。根据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投实心球的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需要注
意的是,教材对投射物体没有做具体限制,用来投射(喷射)的物体可以是小球、水等。教材给出
了几种实验装置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投射物体和实验装置,利用控制变量法
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前,教师要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在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使实验有序开展,为后续的“表达交流”“反
思评价”留出足够的时间。
实验后的“表达交流”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等写成一
份完整的探究报告。在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前,要强调探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
完成。教材提供了一份探究报告示例供参考,教师也可以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探究报告模板供学生
填写,探究报告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
经过低年级学段和中年级学段的科学学习后,学生在“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两方面都
已经历了两轮有侧重的训练。因此,六年级下学期再次对学生“表达交流”和“反思评价”的能力
进行重点训练时,训练的内容也要体现出比二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下学期在“表达交流”和“反
思评价”方面更高的要求,例如“表达交流”环节要求把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
究报告等,以达成这两个探究要素在高年级学段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
[科学思维]展示探究报告,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探究实践]能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
[态度责任]能够比较、分析、整理自己的观点,并优化实验装置。
【教学重难点】
L利用提供的材料研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
2.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成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
3.倾听别人对自己探究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思考建议是否合理。
4.根据自己的反思和别人的建议,改进实验。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投射装置、软尺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出示练习投实心球的视频)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又要开始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探探在
认真地练习投实心球,但是怎么都投不远。探探很想知道怎样投实心球会更远,于是她请教了身
边的同学。奇奇觉得可能是探探投得不够高,所以投射距离近。究究觉得实心球投得远近可能跟
投射的角度和速度有关。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投实心球的角度越大越好吗?
生2:.......
师:请根据你们的投射经验说说,实心球的投射距离与投射角度有关吗?理由是什么?
(2)猜想假设。
生1:我认为实心球的投射距离与投射角度有关。投实心球有诀窍,力气大的同学不一定会
投得远。
生2:我也认为有关。如果水平投出去,落地距离会很近。所以我认为投实心球时角度大一
1
些,会投得更远。
生3:如果角度太大,比如90。垂直向上投,实心球就会落在原地,所以不可能是角度越大越
好。
生4:水平向前或者竖直向上投的距离都不是最远的,应该有一个最佳角度。
师:影响实心球投射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个,同学们都认为投射角度会影响投射的距离。你们计
划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生1:可以用控制变量法。
生2: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投射角度对投射距离产生的影响时,只能改变投射角度,要控制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师:在投实心球的实际操作中,很难严格地做到控制变量,我们想想能否设计一个能改变投射
角度并保持投射速度不变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实验装置,我们就可以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投射
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
(3)计划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研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
离的关系)
生1:可以利用玩具枪来做实验,子弹的质量和发射速度保持不变,只改变枪口的朝向,也就
是子弹射出的角度。
生2:可以利用弹弓来做实验,每次把橡皮筋拉到固定的位置,只改变弹射的角度。
生3:利用玩具枪和弹弓代替实心球来做实验,不太理想。因为子弹和弹珠的体积较小,射出
时速度较快、距离较远,很难测量,并且也很危险。
生4:可以用水管来做实验。
生5:水管喷出来的水不容易测量,而且很难收集。
生6:可以把水管改为水枪,这样既能控制变量,也比水管容易操作。
师:刚才几位同学很有想法,想到用类比法进行实验,并且明确控制变量实验的要求,还考虑到
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是否方便测量等因素。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吗?
生1:用小球代替实心球,让小球从一个斜面的固定点滑下,斜面下面放一个可以改变角度的
木板。
生2:我们可以做一个类似医院里打点滴的装置。
生3:不能使用废弃的医疗用品做实验。
生4:他的意思是在铁架台的上方挂一个塑料瓶,瓶子下方连接一根塑料细管,细管另一端连
接喷嘴,每次实验时保持瓶里的水面高度一致,这样就可以认为从喷嘴流出水的速度相同,我们只
改变喷嘴的角度就可以了。
(4)实验。
师:材料超市里准备了几种实验装置(出示材料超市图片,图片中包含三种实验装置:弹弓弹
射装置、斜面滑落小球装置、水流喷射装置),请每个小组根据本组的方案进行实验。
师:实验开始之前,老师这里有几点温馨提示:
①请根据设计方案,在材料超市中选择合适的投射装置进行实验。
②实验时请注意安全,不要对人抛出或射出物体。
③选择研究水流射程与喷射角度关系的小组,请到指定区域进行实验。
④变量为投射(喷射)角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⑤重复实验三次,并记录每一次的投射距离。
⑥实验结果可以选取平均值或中间值、重复值。
(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5)表达交流。
师:我们以前写过比较简单的探究报告,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把本组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写
成一份比较完整的探究报告。一份完整的探究报告一般包含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探究报告的模板,同学们可以按照模板上的要求来写,必要的时候可以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2
(学生写探究报告,教师巡视、指导)
(6)反思评价。
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探究报告?
生1:我们小组选择了水流喷射装置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随着喷射角度的增大,
水流射出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喷射角度为45度时,水流射出的距离最远。
生2:我觉得你们组的探究报告有一点要补充说明,那就是实验结论是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得
出的。
师:怎样描述会更准确一些?
生:在水面高度和喷嘴高度保持不变,也就是射出速度相同时,喷射角度为45°时,水流射
出的距离最远。
师:非常棒!还有哪些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探究报告?
生1:我们组选择斜面滑落小球装置进行实验。斜面下面放一个可以改变角度的木板,将木板
的角度分别调整为10°、20°、30°、40°、50°、60°、70°和80°,然后让小球从斜面的同
一点滑下,分别测量小球在不同角度下滑行的距离。我们组得出的结论是:木板角度不同,小球滑
行的远近不同;木板角度在40°时,小球滑行的距离最远。
生2:投射角度到底是45°还是40°时,投射距离最远呢?
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得出最佳投射角度呢?
生:可将投射角度设为40°左右,多取几组数据进行实验。如:41°、42°、43°、44°……
师:在投实心球时很难精确地做到1°或2°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进投射装置,让投射角度
更精准。我们的投射装置还有其他方面需要改进吗?
生1:我觉得斜面滑落小球装置,可以用塑料轨道代替斜面,斜面下的木板可以改为更光滑的
塑料板。
生2:斜面和木板可以一体化,把连接处做成弯道。
师:交流、反思非常重重,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的信息并加以运用。
⑺总结。
师过探究物体投射角度与投射距离的关系,我们找到了投实心球的诀窍。找到了突破点,
用科学知识规范投实心球的动作,科学合理地进行投射训练,相信我们在投实心球项目上一定会
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生物的家园
1.动物的家园
【教学分析】
本课是“生物的家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搜集证据,
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需求。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
和身体特征的不同,推断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接下来通过游戏活动,给其他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园,并说出动物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交流总结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它们的生活习性、
生存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最终得出结
论: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动物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
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
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3
[科学观念]能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等方法来了解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
[科学思维]能够分析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探究实践]知道动物的栖息地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
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态度责任]愿意合作交流,能够运用比较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
果,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不同动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①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丹顶鹤经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边滩涂地带,大熊猫则生活在
茂密的竹林里。
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动物会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③作出假设。
师:请基于自己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
生1: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
生2:丹顶鹤的脚细长,可以生活在沼泽、湖泊等地;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可以生活在竹林里。
(2)事实证据(可以课前布置)。
①计划组织。
师:我们以丹顶鹤和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研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等方法来了解它们的生存需求。我们可以把调查采访
所得的资料填写在不同动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里,方便后期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时使
用。
师:请小组设计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的记录表。
②搜集证据。学生收集资料并填写丹顶鹤和大熊猫生存需求的记录表。
(3)处理信息。
①明确处理信息的要求。
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
顶鹤鱼、虾、水生
昆虫和水生植物结群生活、每年换羽、迁徙、喜欢浅滩嘴长、腿长,方便捕捉鱼
熊猫箭竹嗜睡、喜欢湿润的空气、喜黑白相间,具有锋利的牙齿、
欢高山密林等安静的环境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
师:我们收集了有关丹顶鹤和大熊猫的资料,请小组同学给收集到的资料分类,并给其贴上‘'食
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等不同的标签。
②处理信息。学生小组内活动,开始贴标签,组长简单填表。
③交流处理后的信息。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④归纳总结。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发现丹顶鹤和大熊猫喜欢吃的食物是不同的,丹顶鹤喜欢吃鱼、虾、水生昆虫和水
生植物,这些在沼泽、湖泊有。而大熊猫喜欢吃箭竹,箭竹在竹林里才有。
生2:它们的身体特征也是不同的,丹顶鹤嘴长、腿长,方便捕捉鱼虾;大熊猫拥有相对锋利
的牙齿,能够嚼碎比较硬的食物。
生3:它们的生活习性也不同。丹顶鹤喜欢生活在沼泽、湖泊、海滩,而大熊猫喜欢湿润的
空气,喜欢生活在高山密林这样安静的环境里。
师:谁能来概括一下大家的发现?
生:因为丹顶鹤和大熊猫的生存需求、身体特征、生活习性都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环境也
不同。丹顶鹤常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那里的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
4
顶鹤提供了必要的食物。而大熊猫爱吃箭竹,喜欢温润的气候和安静的环境,所以喜欢栖息在茂
密的竹林里。
(4)游戏:寻找自己的家园。
①观看视频《动物的家园》。
师:其他动物是不是也生活在不同的家园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动物的家园》。师:
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动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鸟类大多生活在森林、草原;鱼类大多生活在海
洋、湖泊、河流……
生2:不同的生活环境可以为动物提供不同的生活条件,所以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不
同。
②游戏。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了解了很多有关动物和环境的知识。让我们做一个“寻找自己的家园”
的小游戏吧。
教师课件出示要求:每人戴一种头饰扮演一种动物,根据幻灯片出示的不同环境(森林、草原、
海洋、沙漠、冰川……)的图片,每种“动物”寻找适合自己的家,并说出这一环境为自己的生存
提供了哪些条件。
例如:森林是喜鹊的家园,森林,为喜鹊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需的等条件。大家听明
白游戏规则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做游戏。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
③全班交流。
生1:森林是喜鹊的家园,森林植物茂盛、河流众多、果实种子丰富,还有各种小虫子,为喜
鹊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水、食物和筑巢的大树……
生2:海洋是海豚的家园,海洋海水丰富、鱼类众多,为海豚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必需的水、
食物。
④得出结论。
师:我们今天通过研究发现,丹顶鹤栖息于沼泽、湖泊、海滩等环境,因为那里的鱼、虾、水
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繁多,为丹顶鹤提供了必需的食物。而大熊猫爱吃箭竹,喜欢温润的气候和安静
的环境,所以常栖息在茂密的竹林里。通过游戏我们又知道了其他动物栖息在不同的环境里,也
是因为这些环境为不同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
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谁能概括一下我们今天的发现?
生: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
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师:概括得非常好!这样的生活环境我们就称之为动物的栖息地。
(5)交流收获、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就到了尾声。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和环境的知识。
生2:我知道了丹顶鹤和大熊猫为什么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生3:我知道了栖息地可以为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必需的条件。
师:老师为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观察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的不同动物,想一想这
些动物为什么能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教学后记】
5
2.金丝猴的家
【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动物的栖息地可以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的各种条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和生存需求,为金丝猴选择适合的栖息地,并利用调查、采访和查阅资料的结果
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因此,本课的探究过程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实际调
查、采访或者查资料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第二部分通过整理获得的资料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
息地,第三部分根据分析结果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本单元的探究要素是“表达交流”,
撰写研究报告活动就是本课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一个重要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科学思维]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探究实践]能够整理查阅的资料并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
[态度责任]学习运用研究报告进行表达交流。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①创设情境: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
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师:人们要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设立自然保护区,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金丝猴保护
区设在什么地方合适?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建议。
生1:我知道四川的高山上有金丝猴,我听爸爸说过。
生2:金丝猴的家得有充足的食物,还得为金丝猴提供庇护。
生3:也要考虑气候因素。
(2)计划组织。
师:怎样为金丝猴寻找合适的家呢?我们需要制订一个研究计划。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身体特征、饮食结构和生活习
性等,以此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而后再分析什么样的环境能够满足金丝猴的生存需求。
生2: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把我们收集的资料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
的记录表上。
小组设计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记录表。
(3)事实证据。
小组通过实际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来了解金丝猴的生存需求,并记录在金丝猴生存需求的
记录表中。
(4)处理信息。
①明确处理信息的要求。
师:我们收集了关于金丝猴生存需求的资料,让我们先整理一下。请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
行分类,并贴上“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栖息地提供的条件”等标签。
②处理信息。学生分小组处理信息,给不同的资料贴上合适的标签,分析金丝猴适合的栖息地,
组长进行简单汇总。
③交流处理后的信息。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进行汇总。
师:我们通过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发现了什么?
生1:金丝猴适合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那里远离人群,可以满足金丝猴喜欢安静的生活习性。
生2:金丝猴也不是什么高山密林都喜欢。它喜欢气候温润、丛林茂盛、食物充足的高山密
林。
④归纳总结。
6
师:谁能概括一下我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金丝猴的保护区建立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原始森林里最为合适。这些地方
气候温润,远离人群,丛林茂盛,野果、嫩芽、苔薛植物繁多,不仅能满足金丝猴的生存条件,
也符合金丝猴的生活习性。
(5)拓展活动: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①明确任务。
师:同学们,让我们利用调查、采访结果和查阅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建立金丝猴自然保护
区提提建议吧。
②教师指导研究报告的格式和撰写方法。
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研究报告的格式)研究报告大致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研究结论等几个部分。做好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工作是写好研究报告的前提和基础。
生:老师,研究过程都要记录下来吗?
师:研究过程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只记录主要的环节,做到条理清晰。还可以用思维导图、
表格的形式来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这样能更直观地支持我们得出的结论。
师:(出示研究报告框架)让我们一起来撰写一篇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吧。
③学生撰写金丝猴最佳栖息地研究报告。
④小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报告,并选出组内的最优报告。
⑤全班交流各小组的最优报告,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后记】
3.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
【教学分析】
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动物的生存与栖息地的环境密切相关,栖息地为动物们提
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那么当栖息
地的环境变化时,动物行为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本课的学习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分为
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一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基于自己
的知识作出假设。第二部分调查白天鹅的生存需求以及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第三部分调查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第四部分交流调查研究的结果并得出
结论一一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
环境的变化;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通过查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查等方式了解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
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科学思维]知道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
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探究实践]能举例说出动物行为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例子。
[态度责任]知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环境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记录表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7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①创设情境。视频导入:三门峡的白天鹅保护区。
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基于自己的知识提出合理的假设。
生1:我觉得这可能和白天鹅的生活习性有关系,我知道白天鹅是候鸟,每年都会迁徙。
生2:我觉得这与三门峡的环境变好有关系。
生3:我们需要研究白天鹅的生存需求,以及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2)事实证据。
①制订计划。
师:我们以白天鹅和三门峡白天鹅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吧!我们可以收集白天鹅的生
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把收集的资料填写在记录表里,方便后期整理
资料和表达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搜集证据。小组内设计调查记录表,并通过查找资料、采访或者实际调查了解白天鹅的生
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
(3)处理信息。
①明确任务。
师:我们收集了白天鹅的生存需求和三门峡为白天鹅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等方面的资料,请
同学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内容分别贴上“食物”“生活习性”“身体特征"''三
门峡的环境改善”等标签。
②处理信息。学生分小组整理资料、贴标签,并根据资料分析白天鹅适合的栖息地,组长进行
简单汇总。
③全班同学交流,教师以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
白天鹅食物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贝类,鱼虾
生活习性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善于飞翔和游泳……
身体特征双脚短粗,趾间有璞。脖子很长,几乎与身体一样长……
三门峡自然环境水面、滩涂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
人文环境市民和游人的爱护……
④归纳概括。
师:从我们收集整理的资料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可以归纳概括一下?
生: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白天鹅过冬提供了食物、水、适宜的温度等必要的生存
条件。三门峡湿地的环境改善、市民和游人的爱护,吸引了更多的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来越冬。
(4)调查:环境变化时的动物行为。
①制订计划。
师:环境改善可以吸引动物来栖息。那当环境条件如当地的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
化时,动物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
生1:我知道非洲大草原上随着气候的变化,水源会变化,所以很多动物会迁徙。
生2:我知道大马哈鱼会洞游产卵。
生3:大雁也会迁徙。
师:让我们调查一下还有哪些环境改变引起动物行为发生变化的例子。请各小组设计一个调查
表,然后调查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②调查。学生调查或者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记录。
环境变化动物行为
气候变化气候变暖,美国旧金山湾的鸟体形变大
食物变化大熊猫由食肉变为食竹子。箭竹开花,导致有大熊猫饿死
空气变化英国一种蛾子从白色变成黑色,再变成白色
水源变化水污染使鱼类大量死亡
③表达交流。
师: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从我们的调查结果中能发现什么?
8
生1:我通过查资料发现气候变化会改变动物体形的大小。
生2:因为环境污染严重,英国一种蛾子的颜色出现了由浅变深的现象;后来环境变好了,这
种蛾子的颜色又变浅了。
生3:我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湖水受到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师:哪位同学能把我们的研究结论完整地概括一下?
生:当环境条件如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以适应环
境的变化。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灭绝。
【教学后记】
4.植物与环境
【教学分析】
前三课学习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那么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
采访或者查资料的方式来学习环境为植物提供了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本课的探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头脑风
暴一一“植物与环境”知识知多少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第二
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的方式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第三部分,通过阅读
《高山与植物》进一步了解高山上因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阶梯式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第四部
分,总结交流研究结果,讨论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一一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
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够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
[科学思维]知道栖息地为植物提供了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生存条件。
[探究实践]知道不同植物的生存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
[态度责任]初步树立保护生物家园的意识。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植物生存需求的记录表、阅读卡片《高山与植物》。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①激趣引入:视频展示多姿多彩的植物。
师:从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生1:我发现植物多姿多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生2:热带雨林里生活的植物叶片偏大,温带生活的植物叶片稍小,寒冷地带森林里的植物叶
片最小。
生3: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有的植物不喜欢阳光。
生4:有的植物喜欢水,能够生活在水里,有的植物耐旱。
②提出问题。
师:从这些信息里,我们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
生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这是为什么呢?
生2:动物需要合适的栖息地,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
③作出假设。
师: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吗?请同学们基于自己的知识作出合理的假设。生:我认为植
9
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这应该跟植物的生存需求有关。
(2)调查:了解植物的生存需求(可以课前布置)。
①制订计划。
师:仿照对动物的家园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的方式来了解植物的生存
需求,然后分析它们的生存需求和它们的生长环境的关系。植物种类繁多,我们可以研究几种具有
代表性的植物,如主要的粮食作物、喜阴植物与喜阳植物、水生植物与耐旱植物等。请每个小组
选定自己准备研究的植物,并制订研究计划。
(小组制订调查计划,制作观察记录表)
②搜集证据。
小组通过调查、采访或者查资料的形式进行研究,并记录植物的生存需求。
(3)处理信息:利用图表的形式,整理调查资料。
①处理信息。
师:我们收集了关于植物生存需求的资料,让我们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组长简单汇总。
(小组整理收集到的植物生存需求的资料)
②汇报交流。全班分享交流,教师简单做记录。
生1:我们小组收集的是水稻和小麦的生长习性。我们发现水稻性喜温凉,多产于水分和光
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小麦耐寒性较好,可旱地种植,适应性较强,分冬
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在我国,冬小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小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
生2:我们小组研究的是水生植物与耐旱植物,代表植物分别是荷花与仙人掌。这是我们的
调查资料。我们发现仙人掌大部分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在土壤及空气极为
干燥的条件下,借助茎叶贮藏的水分而生存。荷花是水生植物,地下茎长而肥厚,喜平静浅水,湖
泊、沼泽、池塘是适宜其生长的环境。
生3: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喜阳植物与喜阴植物。喜阳植物如月季、石榴,其叶片质地较厚且
粗糙,叶面上有很厚的角质层,能够反射光线。喜阴植物如龟背竹、文竹,叶子角质不发达,叶
肉细胞和气孔比较少,不能忍受强烈的阳光。一般来说,阔叶植物喜阳,针叶植物喜阴。
③归纳概括。
师:从我们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植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生L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生2:不同植物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荷花比仙人掌更需要水,月季比文竹更需要阳光……
生3: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生4:植物也需要合适的生长环境。
(4)阅读:《高山与植物》。
师:同学们,在高山地区,植物的生长是非常有趣的。在我国西藏、四川等地的高山地区,
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类型植物的现象。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仔细阅读资
料。
(学生阅读资料《高山与植物》)
生1: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的温度会逐渐降低。
生2:不同的植物通常需要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所以喜欢温度高的植物生长在海拔低
的山脚,喜欢温度低的植物生长在山的高处。
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我们今天研究的结论?
生: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植物。栖息地为植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基本
生存条件。
(5)拓展活动。
在一些雨水不是很丰富的山区,经常出现“南坡长草,北坡长树”的奇特现象,高大的树木
只生长在山峰的北坡或者山谷里。试着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教学后记】
10
5.保护生物的家园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知道动物与环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保
护生物家园的意义,并且利用前期研究中最满意的研究成果,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
小论文,培养学生利用科学小论文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习撰写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小论文。
[科学思维]小组合作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探究实践]培养利用科学小论文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态度责任]树立保护生物家园的意识。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表格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师:(播放视频《地球一一生物的家园》)同学们,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生2:我们要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师:是的,前期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那么怎样让其他小朋友也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呢?
生1: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呼吁大家保护地球。
生2:我们可以在社区张贴宣传小报。
生3:我们可以写成科学小论文……
师: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科学家在表达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通常会采用科学论文的形式。
科学论文是书面的“讲述”形式,比口头“讲述”更系统、更完整、更有条理。我们今天就来学
习怎么像科学家那样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科学小论文。让我们从前期的研究中选取最满意
的研究成果,把它撰写成一篇关于保护生物家园的科学小论文吧。
(2)讨论:学写科学小论文。
师:科学小论文首先要有一个题目,题目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写作之前请
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讨论确定准备撰写的论文的题目。
生1: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白天鹅的栖息地。
生2: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金丝猴的栖息地。
生3;我们小组打算撰写怎样保护丹顶鹤和大熊猫的栖息地。
生4:我们小组打算撰写喜阳植物和喜阴植物的不同生长环境。
师:确定题目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写一篇完整的科学小论文了。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通常有
一定的结构。(出示课件)从整体结构上看,一篇规范的科学论文都会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部分要简述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以及相关的研究背景。正文部分主要叙述研究的方法、工具
和研究的步骤与过程,以及研究过程中获取的相关数据、资料,并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必要的
处理和分析。结尾部分要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还可以说明一下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
过程中发现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等。我们在阐述自己的成果时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照片
等来表达。
师:大家肯定还有很多的困难和疑惑,请填写在记录单上,小组内先设法解决它们,解决不了
的我们再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
论文题目:关于保护白天鹅栖息地的研究
序号困难和疑惑
1需要把所有研究材料和研究过程都写清楚吗?
2科学论文重点写什么?
11
3可以加入我们收集的图片吗?在哪里加入?
4
生:这是我们小组感到困难和疑惑的地方。我们的论文题目是“关于保护白天鹅栖息地的研
究”,我们的困惑有:
第1条:需要把所有研究材料和研究过程都写清楚吗?
第2条:科学论文重点写什么?
第3条:可以加入我们收集的图片吗?在哪里加入?
师:其他小组同学可以帮忙解答吗?
生:不必都写上,所有材料都写上就没有重点了。
师:是的,重点写出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步骤、获取的主要证据、研究结论等就可以
了。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和过程要写得详略得当、有条理。另外,我们的结论是建立在对我们研
究过程中取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获取的数据材料要准确,我们的分析
过程也要交代清楚,要合理、严谨、科学、正确,不然我们的结论就不可靠了。最后,论文的结论
要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生:我觉得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加入图片。
师:除了研究过程,我们还可以在研究方法以及获取的数据资料等其他需要的地方加入相关
的、必要的图片和表格等,这样会使我们的论文更有说服力。
(3)撰写科学小论文。
①布置任务。
师:因为我们第一次撰写科学小论文,所以老师把科学小论文的基本框架提供给大家,大家可
以参照这个格式来写。(出示课件)
②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教师巡视指导。
(4)表达交流:展示评价科学小论文。
①评价小组优秀论文。
师:同学们的科学小论文都写完了,让我们先组内展示,根据优秀论文标准选取小组优秀论文
来参加全班交流。优秀等级最高为三颗星。
优秀论文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等级
1.研究问题简明、富有吸引力☆☆☆
2.方法步骤详略得当、有条理☆☆☆
3.研究过程清楚明确、科学合理☆☆☆
4,数据材料准确,分析合理、准确☆☆☆
5.结论简明、正确,建议合理☆☆☆
②全班交流,评选班级优秀论文。
师:同学们,我们在撰写科学小论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
生:科学小论文要写出研究过程、获取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对证据进行的处理和分析要正确、
有说服力。
师:是的,科学小论文最重要的是写出研究成果,以及得出这些成果的过程,让大家知道并认
可。
生:科学小论文应该用收集到的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说理充分,条理清楚。
师:是的,所以撰写论文的语言要详略得当、有条理。
生:从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动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并且保护好它们
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师:是的,地球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我们每一个
人的责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
【教学后记】
12
第二单元自然资源
L地球,人类的宝藏
【教学分析】
本课学习内容隶属核心概念”人类活动与环境”下的“自然资源”主题。在本课学习之前,
学生己经知道地球上存在着生物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且初步认识
到了这些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自然资源种类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知道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借助资料分析,知道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最后通过家庭能源使用情况调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能源
利用现状,树立地球家园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热爱表达、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科学品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
[科学思维]通过调查能源的使用情况,意识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
[探究实践]会使用统计图表分析能源消费结构
[态度责任]知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教学准备】
[材料]地球仪(或者世界地图),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家庭使用的电费、气费等缴费单,计
算器。
【教学过程】
⑴回顾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我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请大家结合以往科
学课中学习的内容,说一说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
生1: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生2: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
生3:地球上有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可用于建筑、工业生产等。
生4:还有地下水、海洋、冰川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条件。
生5:……
师:同学们列举的示例真多!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矿产资源等各
种自然资源,地球是人类的宝藏(板书课题),这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必不可少的
条件
八%)联系生活。
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用到了哪些自然资源?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生L洗衣做饭用到水,水是自然资源。
生2:我们食用的牛羊肉,以及鸡蛋等来自动物,动物资源也是自然资源。
生3:还有做衣服用到的棉花、制造家具的木材来自植物,植物资源也是自然资源。
生4:矿产资源也是自然资源。
生5:.......
(3)搜集证据。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自然资源。其实,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能源也是一种人类
常用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学过能源矿产,还记得有哪些吗?
生:煤炭、石油、天然气。
师:对,这些能源矿产为人类提供了能量的来源。除了能源矿产能为我们提供能源,地球上还
有其他形式的能源吗?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能源的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地球上有
哪些能源?人类是怎样利用这些能源的?
生: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除了直接的太阳能,煤
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能、水能、风能也都间接地来源于太阳能。第二类是来自地球本身
的能量。一种是以热能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如地下蒸汽、热水和干热岩体;另一种是
13
地球上的铀、钉等核燃料所具有的能量,即原子核能。第三类则是来自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
的引力,如海洋的潮汐能。
师:介绍得非常详细。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1:姥姥说以前家里做饭用煤,煤还可以用来发电。
生2: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会使用石油。
师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有关能源的资料,可以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来帮助我们深入
了解能源。
师:请大家自由阅读课本内容,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我知道了世界上有许多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还有生物质能。
生2:生物质能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一种能源。
生3:...
师:(出示2021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请大家认真观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你有什么发
现?
生1:我发现能源消耗量排前三的是石油、煤和天然气。
生2:...
师: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我们可以得知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都是
人类常用的能源矿产,它们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同形式的能源,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目前
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板书)。
(4)能源调查。
师: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是取之不竭的吗?目前世界上已经探明的这些
能源的储量又能够供全球人口日常生活使用多久呢?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调查。先调查世界上现在有多少能源,再调查我们每天要消耗多少能源。
师:世界上现在有多少能源,我们可以查阅资料得知。世界上这么多人,我们该如何知道每天
消耗多少能源呢?
生:世界人口有80亿,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班平均每个人大概每天能消耗多少能源,然后
进行计算。
师:小组合作,设计一份调查表,调查每位同学家每年日常生活中各种能源的消耗量,可以参考
课本第18页的“能源使用情况调查表”。
师:请大家把我们提前准备的家庭能源缴费单拿出来。先完成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调查表”,
然后组内互相交换观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汇报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
生:...
师:现在我们每个人得到了自己家一年使用能源的情况,也大致知道了其他同学家的能源消耗
情况。你能估算出班上所有的家庭一年使用能源的情况吗?如果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甚至全
球呢?
生:...
师:目前世界上已经探明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量能够供全球人口日常生活使用多久呢?
生:...
(5)表达交流。
师:调查报告是科学家经常采用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调查报告的数据要真实,过程分析要科
学,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得出可靠的调查结果。回顾我们的调查过程,同学们的调查
数据可靠吗?对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合理吗?相互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生:...
师:请根据今天课堂上大家分享的有关能源的资料、学习到的能源知识、自己家的能源使用情
况,撰写一篇能源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教学后记】
14
2.海洋资源
【教学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三个:调查海洋资源、利用概念图处理调查信息和迁移应用理解开发
南海的重要意义。学生对神秘的海洋充满了好奇、向往,但往往只是对美好的海滨旅游以及各式
各样的海洋鱼类关注较多,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并不全面,特别是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学生,对海洋的
了解往往仅限于通过电视、书籍等媒介了解的知识,因此引导学生调查海洋资源的知识,了解海洋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更需要通过多种调查途径,才能使学生在多样的
活动中获取新知,同时获得愉悦感、满足感。可鼓励学生自建小组,自行设计,自己搜索,自己
整理,自己表达,做到寓教于活动之中,寓学于活动之中,寓乐于活动之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能举例说出海洋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科学思维]能使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交流开发南海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探究实践]能用概念图的方式表示海洋资源种类,并进行交流,形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的意识。
[态度责任]强化海洋国土意识。
【教学准备】
[材料]带有海洋物质的产品或标签,地球仪(或者世界地图),海洋资源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⑴导入。
师:同学们,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对于海洋,人们究竟了解多少?它里面蕴藏着
哪些重要的资源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蓝色海洋的面纱,探索海洋资源的奥秘吧!(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观看海洋资源纪录片(播放视频)
师:通过这个纪录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生2:在海洋里生活着大量的生物,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生3:海底储藏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能源矿产,海水中还有热能、潮汐
能。
生4:...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前请同学开展了“寻找身边的海洋资源”活动,大家
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真观察了地球仪,上面蓝色的区域表示的是海洋,我知道了地球上有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所有海洋面积加起来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吼海洋中的水约
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生2:我查阅了有关海洋的书籍,知道了世界上85%左右的水产品产于海洋,这些水产品以各
种各样的鱼类为主,还有味道鲜美的贝壳类、藻类等。
生3:我在家里找到了许多海产品,觥鱼丝、小黄鱼、基围虾。
生4:周六我和妈妈去了海鲜市场,发现海鲜市场上有鱼类、贝类、虾类、蟹类等,购买海鲜的
人很多,妈妈说海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卖虾的老板说地球上80强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里,
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
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
生5:我上网查询得知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洋进行海洋运输、海水养殖。在海洋中进行石油开
采,开发海滨旅游也是人们利用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有潮汐发电,利用海湾、河口等有
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
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生6:海洋里面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滨沉积物中有许多贵重矿物,如含有发射火箭用
的固体燃料钛的金红石,含有火箭、飞机外壳用的视和反应堆及微电路用的殂的独居石,含有核潜
15
艇和核反应堆用的耐高温和耐腐蚀的错石,某些海区还有黄金、白金和银,等等。
生7:...
师:同学们运用调查研究法获得了这么多有关海洋资源的知识,特别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分享,
我们可以总结出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板书:生物、矿产、能源)。
(3)处理信息。
师: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了解了更多有关海洋资源的信息,请把这些信息梳理一下,对丰富的
海洋资源进行分类,注意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最后用概念图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讨论,给海洋资源进行分类)
生1:海洋中的鱼类、虾类、蟹类等都是有生命的,可以称之为有生命的资源;像石油、天然
气、矿产等是没有生命的,可以称之为没有生命的资源。
生2:海洋中还有很多植物,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因此可以把海洋资源按其有无生命分为海
洋生物资源和海洋非生物资源。
师:你能分别列举一些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非生物资源吗?
生2:海洋非生物资源有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
师: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海洋资源对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你了解到哪些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
方法和技术?
生L海洋运输。
生2:海水养殖。
生3:海洋旅游。
生4:潮汐发电。
生5:海水温差发电……
师:根据对海洋资源的了解,你能设计一个综合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案吗?
生1:可以建造海上城市,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建造海底倾废场所,解决陆地的环境污染问
题。但是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工程巨大,同时还可能破坏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
生2:想办法将又苦又咸的海水变成淡水。
生3:...
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虽然海洋资
源如此丰富,但目前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O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人们会更广泛地、更大规模地开发海洋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
多地依赖海洋。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4)迁移应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我国南海的内容,说说你的想法。
生1:南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
生2: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铁、锭、铜、镣、钻、铅、锌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生3:南海海底还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
师:中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谁能谈谈开发南海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生:...
师: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最深的海区。北接广东、广西、福建、
海南和台湾五个省区,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是一个比较
完整的深海盆地,有中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等群岛。南海资源对于我国而言,在经济上、
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学后记】
16
3.太阳与太阳能
【教学分析】
本课首先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聚焦太阳与太阳能,知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能够合理利用
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供人类利用。接着通过材料分析,用概念图的方式交流
太阳能的不同转化过程,体会太阳能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得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太
阳能有关的结论。最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在检验热水器效果的基础上能基于升温
效果反思和评价自己及同伴的太阳能热水器作品,培养敢于表达、善于交流的科学品质,以及关心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现实问题的习惯。学生对太阳能并不陌生,学习本课之前,
大多数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本课的关注点不仅是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还包括能
量的转化以及激发学生树立努力学习发展科技探索太空的志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科学思维]能举例描述或采用概念图的方式表述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量的现象。
[探究实践]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态度责任]能依据使用效果对热水器模型进行完善。
【教学准备】
[材料]人类利用太阳能实例的图片,剪刀、胶带、细线、黑墨水、木片、锡纸、纸板、玻璃
试管、橡胶塞等自制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教学过程】
⑴讨论。
师: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有哪些可以服务于人类的资源
呢?
生:月球的表面不是坚硬的岩石,而是覆盖了一层松散的土壤,科学家称之为“月壤”。经研究
分析发现月壤里存在多种矿物成分,包括铁、钙、镁、金、银、铅、锌、铜等元素,而且月壤中还
含有大量的聚合反应的重要原料,这些资源可以为人类所用。
师:说到月壤,大家肯定会想到嫦娥五号,它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2020年年底,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壤,这是人类月球无人探测样本容量的新纪录,
上一个纪录是苏联“月球24号”月球探测器于1976年创下的170克样本量,已经保持了足足44
年。嫦娥五号的月球之行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说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相信不远的将来,月球上的资源一定会被
人类所用的。
生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火星上有大量的水资源……
生2: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在太阳的内部,氢原
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相当于在太阳的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
发出耀眼的光芒和巨大的热量,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携带的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重要宝库。
师:刚才大家都积极发言,有的是直接利用太阳,有的是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国际货运代理货物运送合同
- 2025年高线密度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级储藏室租赁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专项反担保合同模板
- 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个人对个人)
- 2025版艺术品担保答辩状范本编制合同
- 建筑行业反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衍生品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补充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清算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届北京市十一所学校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小学英语-三年级升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专项(附答案)
- 民警工作纪律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云南卷) 含答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进阶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辅警面试考试练习题目及答案解析
- 党徽党旗条例全面解读
- 2025至2030中国原煤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报告
- 汽车总装座椅轮胎输送线技术要求
- 六大茶类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间苯二甲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