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学习目标】
1.掌握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2.熟悉气化与形气转化、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熟悉中医学运用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现象、病理转变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3.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及事物的五行分类【内容要点】
1.掌握气、阴阳、五行的基本特征
3.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目录第一节元气论第一节阴阳学说第二节五行学说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元气论“气”是一种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元气”,即原气。是产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气”,也称之为精。是肉眼无法看到的极精极微的精粹物质返回目录元气论,也称“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气的不同形态,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根源于气。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元气的主要内容
(一)气的概念
气是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泛指任何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气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是物质和精神的混沌和统一。元气中的“气”,是指构成自然界万物的十分活跃的精细物质。
(二)气的基本特征
1.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3.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5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元气的主要内容
(三)气化和形气转化1.气化泛指气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2.形气转化概指有形之物转化为无形之气,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物,以及形与形,即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自然界中的形气转化既无休止,又井然有序。可分为“化”和“变”两种
6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二)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三)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
7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物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第二节阴阳学说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引用于医学领域后,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返回目录8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返回目录9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一)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返回目录返回本节10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
阴阳的基本特征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
阴
相对静止的
内收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返回本节返回目录11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必须满足彼此间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条件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上与下,是对方位而言。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属性的特点1.阴阳的抽象性和相关性阴阳的抽象性:“阴阳者,有名而无形”1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三)阴阳属性的特点阴阳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分类归纳。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2.阴阳的普遍性1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阴阳的相对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特定条件的而相互转化。
(1)阴阳的相互转化
即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阳
体表
上
左
外侧腰背
胸
六腑
心肺
阴体内下右内侧胸腹腹五脏肝脾肾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属性的特点1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表现为无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的基本特征15中医学的哲学思想1.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矛盾——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截然相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是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也称为阴阳“相反”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返回目录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6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阴阳的相互依存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相互依存——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相互为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助长。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7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阴阳相互消长此长彼亦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此消彼亦消:阴随阳消;阳随阴消含义——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原因——阴阳对立制约导致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根互用导致阴阳皆消皆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此消彼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8中医学的哲学思想4.阴阳的相互转化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19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
表
上
左
外侧腰背
背胸
六腑
心肺
手足三阳经
阴
内下右内侧胸腹腰腹五脏肝脾肾手足三阴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0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阳失调阴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阴不制阳阳不制阴(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阳寒热病机示意图正常实寒证虚热证实热证虚寒证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四)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因此,在临床上,只有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阳阴色泽鲜明晦暗声息高亢宏亮低微无力症状热、动、燥寒、静、湿脉象数、浮、大、洪、迟、沉、小、细、病变部位表、外、上里、内、下概括疾病证候表证、实证、热证里证、虚证、寒证阴阳属性归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5中医学的哲学思想1.确定治疗原则(1)损其有余:阴或阳一方偏胜但未损及对方,此为实证,应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盛阴阳偏盛实证实寒证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阳盛实热证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兼阴虚(酌加养阴药)泻其有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6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虚阴阳偏衰虚证虚热证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其不足(2)补其不足:阴或阳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为虚证,应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7中医学的哲学思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此即“阴病治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8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归纳药物性能寒、凉属阴,一般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热象。温、热属阳,一般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寒象。(1)归纳药性: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返回本节返回目录29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滋味不同,药效不同。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0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第三节
五行学说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类物质,它们之间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行归类和说明,因此,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成为了一种哲学概念,常常和阴阳学说一起,成为了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并贯穿到古代各种学术之中。返回目录31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的特性
事物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生克关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和变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谓“五行”,如同“阴阳”一样,它也不过只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中医学不过是在当时条件下利用它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玄妙的地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3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3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5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土爰稼穑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6中医学的哲学思想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7中医学的哲学思想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8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五行的特性,虽然来源于对金木水火土的具体观察,但古人已将其运用于对一切事物属性的总概括,它早已超脱了其各自意义的本身,而具有更为广泛、更为抽象的涵义。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广泛抽象的含义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二)五行的特性39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三)事物的五行归类1.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2.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无法以直接归类法纳入五行之中,因此古人运用间接推演法。五行的归类方法,在历史上曾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牵强附会的局限性一面。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0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时五味五色五谷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液五神五声角平旦酸青麦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爪怒泪魂呼徵日中苦赤黍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面喜汗神笑宫日西甘黄稷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唇思涎意歌商日入辛白谷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魄哭羽夜半咸黑豆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发恐唾志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三)事物的五行归类41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四)五行的生克关系1.五行相生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4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土水克返回知识点45中医学的哲学思想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化,是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木火土生生克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关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受着整体调节控制的,而本身又影响着整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46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8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原因:其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被克方)本身过强(太过),使克它的一行相对为弱,反而被强者所克制,如木亢侮金。其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克方)过度虚弱(不及),被克方相对过强,强者克制弱者,如金虚木侮。木水金土火侮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四)五行的生克关系49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50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克制关系,在人体为生理现象;相乘是异常情况下的过度克制,在人体则为病理现象。相乘和相侮均为异常相克,相乘是按相克次序克制,而相侮则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而且对于某一行(太过或不及)来说,相乘或相侮可以同时出现。
如:木过强(太过),则木亢乘土、木亢侮金木过虚(不及),则木虚金乘、木虚土侮小结:返回本节返回目录51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生理现象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肝属木: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肾有藏精,主水之功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返回本节返回目录52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五脏的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资生和制约关系,即相生和相克关系。2.阐述五脏的相互关系相克: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本脏之气太盛,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他脏之气补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相生: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53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二)解释病理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
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母病及子(顺传):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如心病及肝。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4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正常情况,肝木制约脾土,如果肝木过强或脾土过虚时,可导致肝气横逆犯脾胃的病理变化,即“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相侮:指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2.1+洋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 认识人民币(58)-人教版
- 大班艺术教案:洞洞窗花
- 小班数学教案《拯救巧虎》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乘法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 急救药箱管理规定
- 花艺沙龙活动课件
- 工厂卫生规范培训
- 胸部肿瘤护理查房
- 艾滋病加文字排版
- X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办事指南
-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上海收费指导
- 纪检监察干部调研报告
- 安全工程—英语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精)
- 体格检查基本规范
- 生活中的比-小组学习任务单
- 毕业论文打印机皮带驱动系统能控能观和稳定性分析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HQ5160QZ臂架式清障车改装设计全套图纸
- 商业混凝土公司商品砼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 立定跳远教案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