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样本_第1页
边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样本_第2页
边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样本_第3页
边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样本_第4页
边疆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影响因素研究调查报告撰写: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11月目录TOC\o"1-4"\h\z摘要 3一、导言 5二、调核对象、调查目与研究办法 51.调核对象 52.调查目 53.调查办法 64.资料解决及分析办法 6三、调查基本过程 6四、重要发现 7(一)调核对象个人属性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7(二)家庭因素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影响 11五、基本结论 29六、附录 30(一)调查问卷 30(二)道谢 30摘要本研究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子课题“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因素研究”最后研究成果。在近两年研究过程中,咱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办法。问卷调查重要采用自己设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对抽取自全国8所大学院校93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选取其中最完整729名进行记录分析),以期理解这些大学生个人状况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状况,以探寻这些社会因素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关系,课题组从939名研究对象中抽取某些彝族、基诺族和布朗族大学生作为调核对象,运用课题组设计田野调查提纲,进一步云南省楚雄州、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基诺山、布朗山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观测、访问和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获取了丰富第一手资料。调查完毕后,咱们运用SPSS13.0进行记录分析,通过使用描述记录并综合运用卡方检查、方差分析等假设检查办法,探寻影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影响因素,成果显示:(一)在个人影响因素方面,年龄、年级、家庭居住地(农村或都市)、在老家生活时间、在老家上学时间、与否会说本民族语言等个人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影响,而性别、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离开老家时间、与否信奉宗教及信奉何种宗教五个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其影响体当前,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比例要高于男生;家庭居住地主体民族为本人所属民族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要更高;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不同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有宗教信奉调核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位于高分水平比例要明显高于没有宗教信奉研究对象。(二)从调核对象家庭影响因素来看,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承担大学费用状况等家庭基本状况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无明显影响,调核对象与否为独生子女、调核对象在家中排行及家庭中地位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无明显影响,家庭整体氛围、与爸爸、妈妈、外婆、哥哥、妹妹等家庭成员关系状况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阐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在家庭教诲因素方面,家庭教诲方式和调核对象对家庭教诲重要性评价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明显影响(三)从社会因素来看,各种人际关系均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本民族文化对自己成长影响限度以及民族自豪感会明显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汉族文化影响限度、其她文化影响限度、外国文化影响限度以及故乡所在地民族使用汉语状况没有明显影响。(四)从调核对象学校影响因素来看,小学期间教学方式、中小学期间与否专家本民族历史文化两项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其他各项中小学期间关于因素影响均不明显。在大学期间影响因素中,故乡居民对大学教诲态度、适应大学生活时间长短、大学期间与否有民族歧视和大学期间参加民族节日活动状况四项指标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其他各项大学期间关于因素影响均不明显。。核心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影响因素一、导言本研究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子课题“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因素研究”最后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本研究课题依照这些研究,将影响心理健康因素按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每一种方面又包括若干更细致因素。对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个人因素重要是性别、年龄、年级、民族、专业、宗教信奉、在老家居住时间等;家庭因素涉及家庭属性、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诲、家族史等;学校因素涉及就读过中小学校及其教诲方式、师生关系及与否受到过伤害;社会因素涉及民族文化老式、邻里关系、社区环境等。二、调核对象、调查目与研究办法1.调核对象本课题调核对象是在高校就读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内共有边疆省(区)9个,即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西藏,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内蒙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上述地区高校同步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最集中地方,而全国其她地区高校虽有某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读,但数量较少且分散,因而本研究调核对象来自于上述9个地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采用随机抽样办法,从上述地区6所高校中抽取了9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调查内容复杂性,咱们经严格数据筛选,从中选用了626份有效调查问卷参加记录分析。调核对象分布状况是: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302人(51%),女性290人(49%),性别没有填写者34人;从年龄分布来看,调核对象年龄从16岁至27岁不等,其中18-23岁占绝大多数(97.9%);调核对象涵盖了大一至大四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83人,大二学生197人,大三学生165人,大四学生60人,未填写年级21人。从专业来看,调核对象来自70个专业,涵盖文、理、工、农、医等门类;从民族分布来看,涉及32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彝、白、傣、回、藏较多;从家庭居住地分布来看,重要来自云南省、广西、新疆、吉林等地区,其中来自都市212人,来自农村392人,没有填写者22人。从以上数据来看,调核对象来源多样,调查充分考虑了调核对象重要特性,对象选取上具备较好代表性。2.调查目本次调查是为了探寻影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各种社会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限度。3.调查办法在研究过程中,咱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办法。问卷调查重要采用自己设计“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对抽取自全国8所大学院校93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期理解这些大学生个人状况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状况,以探寻这些社会因素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关系,课题组从939名研究对象中抽取某些彝族、基诺族和布朗族大学生作为调核对象,运用课题组设计田野调查提纲,进一步云南省楚雄州、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基诺山、布朗山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观测、访问和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获取了丰富第一手资料。4.资料解决及分析办法调查完毕后,咱们运用SPSS13.0进行记录分析,通过使用描述记录并综合运用卡方检查、方差分析、有关分析、逻辑回归分析等假设检查办法,探寻影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影响因素。三、调查基本过程1.准备阶段(7月20日至11月1日,共100天)在这一阶段完毕重要工作是:(1)关于资料查询及收集;(2)调查提纲、问卷设计、试调查与修改、打印;(3)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联系和交流,并从关于高校理解关于状况;(4)寻找调查员并对其进行培训;(5)调查工具准备;(6)调查动员和其她准备工作。2.调查实行阶段(9月-12月)9月1日至10月20日,完毕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状况问卷调查工作。12月1日至12月20日,完毕云南省楚雄市禄丰县彝族大学生居住地田野调查工作。1月15日至1月30日,完毕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大学生居住地田野调查工作。7月16日至7月31日,完毕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彝族大学生居住地田野调查工作。12月1日至12月15日,完毕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布朗族大学生居住地田野调查工作。3.记录分析阶段(10月21日4.调查报告撰写(11月1日—12月31日)完毕调查报告草稿及修改、定稿工作。四、重要发现在记录分析时,社会影响因素各指标数据来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水平指标来自于课题组同步进行卡特尔16PF心理测量成果,UPI数据来自UPI心理量表测量成果,SCL-90数据来自于SCL-90心理量表测量成果,四份问卷或量表调核对象是一一相应,即每一种对象做四份问卷或量表,记录编码和输入时四份问卷相似编号代表对相似调核对象调查。在记录分析时,本次调查中卡特尔16PF中心理健康指标水平从6-38不等,给选取假设检查办法带来困难,因而,咱们将心理健康指标水平分为12分如下、12-18分和18分以上三个水平进行假设检查。12分如下为低分水平;表达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2-18分为中档水平,表白心理健康状况也许存在一定问题;18分如下为高分水平,表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咱们通过检查各种社会因素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否存在联系以及联系限度,来判断它们对研究对象影响。对UPI心理量表选取UPI总分指标,并按如下原则把调核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筛选原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1)UPI总分在25分(涉及25分)以上者;(2)第25题做必定选取者。第二类筛选原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二类:(1)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涉及20分,不涉及25分)之间者;(2)第8,16,26题中有一题做必定选取者。第三类筛选原则: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A类学生代表也许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B类学生代表也许有普通心理问题学生;C类代表无任何心理问题学生。SCL-90心理测量量表选用SCL-90总分、总均分两个指标,并依照全国成人常模,将大学生分为有心理问题学生和没有心理问题学生两类,分类原则是:总分超过187分学生为有问题学生,总分低于和等于187分学生为没有心理问题学生。(一)调核对象个人属性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个人因素重要是性别、年龄、年级、家庭居住地、在老家居住时间、宗教信奉、与否会说本民族语言等。表4-1-1个人因素卡方检查成果一览表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性别*心理健康9.9620.007年龄*心理健康10.116200.966年级*心理健康4.99060.545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心理健康8.87340.049家庭居住地*心理健康2.02220.364在老家生活时间*心理健康5.20380.736离开老家时间*心理健康25.67280.01在老家上学时间*心理健康8.94860.176与否信奉宗教*心理健康7.27320.026与否会说本民族语言*心理健康7.09060.313表4.1.1显示,年龄、年级、家庭居住地(农村或都市)、在老家生活时间、在老家上学时间、与否会说本民族语言等个人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影响(相伴概率均不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而性别、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离开老家时间、与否信奉宗教四个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相伴概率均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这五个因素详细影响将在下文中进一步阐明。1.性别影响(1)性别卡方检查成果性别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性别*心理健康7.86520.020性别*UPI分类8.63820.013性别*SCL-90分类1.37810.048从上表来看,性别差别对三个心理健康指标均有明显差别,阐明性别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之一。(2)性别对心理健康水平指标影响进一步分析=1\*GB3①不同性别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表4.1.1.1不同性别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表4.1.1显示,女生心理健康处在低分水平比例(5.9%)要高于男生(2.7%),处在中间水平比例(24.1%)要低于男生(32.6%),处在高分水平比例(70.0%)则要高于男生(64.8%)。=2\*GB3②不同性别调核对象UPI测量类型比较表4.1.1.不同性别调核对象UPI测量类型比较表表白,女生中属于A类学生比例(15.5%)要明显高于男生比例(8.3%),女生属于B类学生比例(25.2%)要低于男生(31.5%),女生属于C类学生比例(59.3%)则略低于男生(60.3%)。=3\*GB3③不同性别调核对象SCLI测量类型比较表4.1.1不同性别调核对象UPI测量类型比较2.年龄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性别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年龄*心理健康4.28380.837年龄*UPI分类15.55780.050年龄*SCL-90分类2.65440.617表表白,年龄除了对调核对象UPI测量类型影响较明显外,对心理健康水平和SCL-90测量分类影响都不明显。无法得出年龄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同结论。3.年级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年级*心理健康4.28380.837年级*UPI分类15.55780.050年级*SCL-90分类2.65440.617表表白,年级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UPI测量类型和SCL-90测量分类影响都不明显。无法得出年级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同结论。4.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对心理健康影响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是指大学生家庭居住地民族构成状况。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所在地民族状况*心理健康9.20220.050家庭所在地民族状况*UPI分类7.77540.100家庭所在地民族状况*SCL-90分类7.94040.019表4.1.1.2家庭居住地不同民族状况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表4.1.1显示,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对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相伴概率为0.049,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表白家庭居住地不同民族构成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结合表4.1.1.2进一步分析,家庭居住地主体民族是本人所属民族研究对象占55.8%,与家庭居住地主体民族为汉族(29.4%)或其她民族(14.8%)研究对象相比,其心理健康水平为高分水平比例(71.1%)要比后两者(分别为62.6%和66.9%)高,而中间水平和低分水平所占比例(25.4%、3.5%)要比后两者所占比例低,即家庭居住地主体民族为本人所属民族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要更高。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与调核对象UPI分类家庭居住地民族状况与调核对象SCL-90分类5.在家庭居住地生活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在家庭生活地居住时间*心理健康5.87480.661在家庭生活地居住时间*UPI分类7.16580.519在家庭生活地居住时间*SCL-90分类9.08840.0596.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对象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有长有短,咱们在实地调查中理解到,离家最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从读小学或初中时就离家到外地上学,也有某些少数民族大学生高中毕业才离开家庭居在地。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心理健康24.28980.002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UPI分类35.99580.000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SCL-90分类6.29440.178(2)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与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表4.1.1.3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与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分布表4.1.1显示,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对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相伴概率为0.001,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表白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不同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结合表4.1.1.3进一步分析,离开家庭居住地6年如下研究对象(离家3年如下占55.3%,离家3-6年占25.3%,两者共计占80.6%),与离家时间6年以上研究对象相比,其心理健康水平为高分水平比例(分别为65.2%和65.1%)要比其她研究对象低,而心理健康水平位于中间水平比例要比其她研究对象高得多,心理健康水平位于低分水平比例要大大低于其她研究对象。(3)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与UPI分类关系(4)离开家庭居住地时间与SCL-90分类7.有无宗教信奉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在边疆各少数民族中,某些少数民族信奉某一种或某几种宗教,有些民族甚至全民信教,宗教信奉是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必要考虑因素之一。(1)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有无宗教信奉*心理健康7.45520.024有无宗教信奉*UPI分类6.00420.050有无宗教信奉*SCL-90分类1.44810.229(2)有无宗教信奉与心理健康水平分布表4.1.1.4调核对象有无宗教信奉与心理健康水平分布表4.1.1显示,调核对象有无宗教信奉,其心理健康水平体现出明显差别(相伴概率为0.012,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结合表4.1.1.4进一步分析,咱们看到有宗教信奉调核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位于高分水平比例(73.8%)要明显高于没有宗教信奉研究对象(63.6%)。(3)有无宗教信奉与UPI分类表4.1.1.4调核对象有无宗教信奉与UPI分类关系(4)有无宗教信奉与SCL-90分类表4.1.1.4调核对象有无宗教信奉与SCL-90I分类关系8.在老家上学时间与心理健康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在老家上学时间*心理健康7.91960.244在老家上学时间*UPI分类5.00760.543在老家上学时间*SCL-90分类1.10330.776 (二)家庭因素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影响1.家庭规模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表4.2.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规模*心理健康3.94140.414家庭规模*UPI分类4.07440.396家庭规模*SCL-90分类1.47220.479 从表4.2.1来看,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水平、家庭年收入、家庭承担大学费用状况等家庭基本状况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相伴概率均不不大于检查0.05)。2.家庭生活水平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生活水平*心理健康6.44640.168家庭生活水平*UPI分类2.71040.607家庭生活水平*SCL-90分类4.68020.0963.家庭收入水平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收入水平*心理健康3.736100.958家庭收入水平*UPI分类5.367100.865家庭收入水平*SCL-90分类1.20750.9444.家庭收入承担大学开支状况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收入与大学承担状况*心理健康1.70140.791收入与大学承担状况*UPI分类6.02840.197收入与大学承担状况*SCL-90分类4.69220.0965.与否是独生子女与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与否是独生子女*心理健康0.35520.837与否是独生子女*UPI分类0.98020.613与否是独生子女*SCL-90分类0.00210.9605.家中排行与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中排行*心理健康8.04960.235家中排行*UPI分类3.05660.802家中排行*SCL-90分类1.01130.7996调核对象家庭地位对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调核对象家庭地位*心理健康2.99640.558调核对象家庭地位*UPI分类3.96440.411调核对象家庭地位*SCL-90分类1.87720.3917.调核对象家庭教诲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1)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教诲方式*心理健康24.43680.002家庭教诲方式*UPI分类37.47480.000家庭教诲方式*SCL-90分类20.08740.000(2)(3)(4)9.家庭整体氛围与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1)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家庭整体氛围*心理健康14.26440.006家庭整体氛围*UPI分类32.16040.000家庭整体氛围*SCL-90分类41.22020.000(2)(3)(4)10.家庭成员间感情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在检查家庭成员间感情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时,由于选取感情较差人数较少,许多指标不满足卡方检查前提条件,即不能有超过20%单元格数值低于5这一条件,因而,咱们选取Means过程进行比较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查(Anovatable),选取检查指标分别是调核对象与各家庭成员感情分别与心理健康得分、UPI总分、SCL总分之间关系。表4-2-3家庭检查项目方差分析检查成果FdfSig.(2-sided)Eta值与爸爸感情*心理健康11.68120.0000.198与爸爸感情*UPI总分6.42920.0020.148与爸爸感情*SCL总分5.95420.0030.142与妈妈感情*心理健康与妈妈感情*UPI总分与妈妈感情*SCL总分与爷爷感情*心理健康与爷爷感情*UPI总分与爷爷感情*SCL总分与奶奶感情*心理健康与奶奶感情*UPI总分与奶奶感情*SCL总分与外公感情*心理健康与外公感情*UPI总分与外公感情*SCL总分与外婆感情*心理健康与外婆感情*UPI总分与外婆感情*SCL总分与哥哥感情*心理健康与哥哥感情*UPI总分与哥哥感情*SCL总分与姐姐感情*心理健康与姐姐感情*UPI总分与姐姐感情*SCL总分与弟弟感情*心理健康与弟弟感情*UPI总分与弟弟感情*SCL总分与妹妹感情*心理健康与妹妹感情*UPI总分与妹妹感情*SCL总分 表4.2.3显示,家庭整体氛围、与爸爸、妈妈、外婆、哥哥、妹妹等家庭成员关系状况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相伴概率均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阐明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下面对影响明显家庭感情因素作进一步分析。(1)与爸爸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爸爸与自己感情状况心理健康指标(均值+原则差)心理健康得分UPI测量总分SCL-90测量总分比较好22.31±5.5611.80±8.80137.35±38.18普通19.75±5.6314.45±9.52150.02±43.22比较差16.75±6.0222.00±14.51168.25±53.77方差分析成果F值Sig.Eta值(2)与妈妈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3)与爷爷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4)与奶奶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5)与外公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6)与外婆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7)与哥哥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8)与姐姐感情状况和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关系(三)社会因素(除家庭、学校和个人外)与心理健康关系本节所指社会因素指除家庭、学校与个人外其她社会因素,重要涉及人际关系、学前教诲状况、社会文化及其影响等。1.人际关系(除家庭成员外)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人际关系是指个人与其她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联系状况。在研究中,除家庭关系外,咱们将人际关系分为邻里关系、中小学时同窗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学时同窗关系与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邻居关系状况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1\*GB3①邻居关系状况对调核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卡方检查成果卡方检查FdfSig.(2-tailed)邻居关系状况*心理健康邻居关系状况*UPI分类邻居关系状况*SCL-90分类表4.3.1.1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卡方检查检查项目PearsonChi-SquareValuedfTotalAsymp.Sig.(2-sided)邻里关系*心理健康23.69740.000小学期间与同窗关系*心理健康22.54340.000中学期间与同窗关系*心理健康35.22640.000大学期间与同窗关系*心理健康52.54940.000中小学期间与教师关系*心理健康11.99740.017大学期间与教师关系*心理健康15.35140.004表4.3.1显示,表中所有人际关系类别均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相伴概率均不大于明显性水平0.05),阐明各种人际关系均会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下面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3.1邻里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邻里关系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经常面对一种人际关系,其详细影响如下分析。表4.3.1.1.1邻里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从表4.3.1.3.2小学期间同窗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3.1.1.2小学期间同窗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从表4.3.1.3.3中学期间同窗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3.1.1.3中学期间同窗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1.3显示,中学期间同窗关系与小学期间同窗关系同样,对心理健康水平具备明显影响。其分布基本规律是:在心理健康水平高分水平上,关系较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72.2%)比关系普通和不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48.8%和50.0%)要高得多,而在心理健康水平低分水平上则相反。3.4大学期间同窗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3.1.1.4大学期间同窗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1.4显示,大学期间同窗关系与中、小学期间同窗关系具备相似影响,即对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明显影响。详细不再赘述。4.5中小学期间师生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3.1.1.5中小学期间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1.5显示,不同水平中小学期间师生关系,研究对象相应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差别。其分布基本规律是:在心理健康水平高分水平上,与教师关系较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70.4%)比关系普通和不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62.3%和50.0%)要高得多,而在心理健康水平中间水平上则相反。大学期间师生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3.1.1.6大学期间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1.6表白,大学期间不同水平师生关系,研究对象相应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差别。其分布基本规律是:在心理健康水平高分水平上,与教师关系较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70.4%)比关系普通和不好研究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62.3%和50.0%)要高得多,而在心理健康水平中间水平和低分水平上则相反。2.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社会文化涉及民族文化和其她民族文化,本节重要从各种文化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方面来进行分析。表4.3.1.2社会文化各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卡方检查检查项目PearsonChi-SquareValuedfTotalAsymp.Sig.(2-sided)本民族文化对自己成长影响*心理健康23.35980.003汉族文化影响*心理健康7.77480.456其她文化影响*心理健康9.38880.311外国文化影响*心理健康7.82380.451民族自豪感*心理健康22.64680.004故乡所在地民族使用汉语状况*心理健康1.74440.783表4.3.1.2显示,本民族文化对自己成长影响限度以及民族自豪感会明显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汉族文化影响限度、其她文化影响限度、外国文化影响限度以及故乡所在地民族使用汉语状况没有明显影响。2.1本民族文化对自己成长影响限度表4.3.1.2.1本民族文化对自己成长影响限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2.1显示,本民族文化对自己影响限度很大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居于高分水平比例(84.1%)也最大。2.2民族自豪感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2.2民族自豪感与心理健康水平表4.3.1.2.2显示,民族自豪感最强烈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居于高分水平比例(71.3%)也最大,随着民族自豪感逐渐减少,其心理健康水平居于高分水平比例也逐渐减少,在中间水平和低分水平上分布则呈相反趋势。(四)调核对象学校教诲状况与心理健康关系学校教诲涉及小学教诲、中学教诲与大学教诲,本课题通过对调核对象接受中小学和大学教诲期间关于指标调查,来探讨这些指标与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关系。1.中小学教诲有关影响因素表4.4.1中小学教诲期间有关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卡方检查检查项目PearsonChi-SquareValuedfTotalAsymp.Sig.(2-sided)上学前接受教诲状况*心理健康1.07440.898小学校位置*心理健康5.65540.226小学教学条件*心理健康7.98140.092小学教学中民族语言使用状况*心理健康5.81240.214调核对象以为小学教学使用民族语言与否重要*心理健康4.40180.819小学期间教学方式*心理健康9.47640.049中学位置*心理健康4.16340.384中学教学条件*心理健康3.62740.459中学教学中民族语言使用状况*心理健康1.94140.214调核对象以为中学教学使用民族语言与否重要*心理健康1.94040.747故乡所在地民族对学校教诲注重限度*心理健康11.24380.188中小学期间与否专家本民族历史文化*心理健康14.06040.007中小学期间与否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诲*心理健康3.03160.805中小学时学习成绩*心理健康6.70360.349中小学期间与否受到过伤害*心理健康6.66040.155 表4.4.1显示,表中所列各项指标中,仅有小学期间教学方式、中小学期间与否专家本民族历史文化两项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其他各项中小学期间关于因素影响均不明显。 2.大学教诲期间有关影响因素表4.4.2大学教诲期间有关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卡方检查 检查项目PearsonChi-SquareValuedfTotalAsymp.Sig.(2-sided)故乡居民对大学教诲态度*心理健康32.21260.000适应大学生活时间长短*心理健康26.57260.000大学期间民族身份影响*心理健康10.71760.098学校与否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8.24480.410大学期间她人与否尊重自己民族习惯*心理健康6.44440.134大学期间与否有民族歧视*心理健康18.59460.005大学期间参加民族节日活动状况*心理健康12.13560.049大学期间民族文化或习俗冲突对自己影响*心理健康14.945100.134 表4.4.2显示,表中所列2.1故乡居民对大学教诲态度表4.4.2.1故乡居民对大学教诲态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表4.4.2.1显示,故乡居民对大学教诲(或上大学)持积极态度(非常尊重、羡慕)研究对象,则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呈高分水平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