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雅安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丰富内涵。其中,包含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包含了“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包含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包含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

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历史。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力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

纵览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历史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理念,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需要不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材料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乾卦《象传》。《象传》是解释卦象立义的。天行:天道。健:运行不息。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差错,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强不息。与之相应,坤卦《象传》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说。坤卦是地理形势的象征,“地势坤”即地势顺,君子应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载万物。

《易经》认为:乾为马,用马象征天,形容自强不息,故曰“天行健”;坤为牛,用牛象征地,诠释人的品德,故曰“地势坤”。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因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概。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它则体现为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故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为校训。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摘编自杨立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的内容中包含古人的深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行为中也都有所体现。

B.世界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逐渐变得强大,中国丧失了历史机遇,从而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C.中国人民历经艰苦的反抗斗争终于赶走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面对侵略永不屈服的民族。

D.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保卫和平、反抗侵略,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和民族品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自强不息”的内涵,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发展层面上的体现。

C.中国各民族既曾共同铸就了诸多盛世历史,也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抗争不屈。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义丰富,清华大学的校训也与其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B.唐朝诤臣魏征的“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表现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

C.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气节。

D.商鞍的“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表现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5.材料一认为当今时代需要不断推动“自强不息”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阐述其理由。(6分)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15分)

月下桨声韩少功

雨后初晴,水面长出了长毛,有千丝万缕的白雾牵绕飞扬。

一条小船近了,船上的一点红也近了。原来是一件红色上衣,穿在一个女孩身上。女孩在船边小心翼翼地放网。一个更小的男孩撅着屁股在船头划桨。

我多次在黄昏时分看见这条小船,小小年纪的两个渔夫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我想起静谧的月夜里,常有一线桨声飘入我梦中,莫非就是这条船?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我早已熟悉张家李家的孩子,但不认识那两张面孔。他们的家也许不在附近。

刚好城里有客人要来,得买点鱼。我朝小船吆喝一声。他们望了我一眼。

你们有鱼卖吗?大鱼小鱼都行。我指了一下院子的方向,我就住在那里。

他们并未回话,隔了好半天,女孩朝这边摇了摇手。

也许,前段时间把鱼打光了。水管所雇来的人们张好大网,敲击着船舷,把鱼往网里赶。接连闹腾好几个日夜,木棒敲出三拍的欢乐,两拍的焦急,慢板的忧伤以及若有所思……久违的山歌,在半夜里会偶尔鬼鬼祟祟地冒出来:

“第一先把父母孝,

有老有少第二条,

第三为人要周到……”

我只好去水管所买了鱼,看到一些没收来的渔网。水管所的人说,附近有农民偷偷违禁打鱼,有时还用密网,把小鱼也打了。

城里的客人来了,驾着刚买的日本轿车。一起吃着鱼,我说到有农民用密网打鱼。他痛心地说,农民就是觉悟低,一点环保意识也没有。又说,如今民风实在刁悍,有一次他的汽车陷进坑里,路边有农民抄着手,不给钱就不帮忙。

客人走后,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响起一阵狗吠。开门一看,红衣女孩手里提着一只泥水糊糊的塑料袋,被狗吓得进退两难。她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脚踝还沾着一片草叶。

我愣了一下,好容易才记起几天前的问购。塑料袋里有一二十条鱼,大的约摸半斤,小的只有指头那么粗,鲫鱼草鱼杂得有点不成样子。从她疲惫的神色来看,大概这就是他们忙了半个夜晚的收获吧。

估计这女孩用的也是密网,没有放过小鱼,下手有些嫌狠。但我没有说什么。我已经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是姐弟俩,住在十几里之外的大山,弟弟欠了学费,两人借了条小船出来打鱼。他们的父亲一年前病逝,母亲也变得神志不清,不久前走失了。

我收下鱼。在完成交易的过程中,她始终拒绝坐下,说话时总看着狗,听我说狗不咬人,仍怯怯地不时朝桌下看一眼。

“你很怕狗么?”我妻子问。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家没有养狗么?”

她摇摇头。

“你喝茶。”

她点点头,却没有喝。

她才走不久,狗又叫了起来。窗外橘红色一晃,她气喘吁吁地返回来。

“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

“错了什么?”妻子问。

“把钱算错了。”

“不会错吧?不是两斤四两么?”

“真算错了。”

“刚才是你看的秤,你报的价,你说多少就多少,我并没有……”妻子说。我也觉得我们没有什么责任。

“不是,是你们多给了。”

她红着脸,说刚才回到船上,弟弟一听钱的数字,就一口咬定算错了。他们又算了一次,果然是我们多给了一块钱。弟弟很生气,要她赶快来退还。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块钱怎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且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作?

“一块钱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我说。

“不行不行……”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以后还要找你买鱼,一块钱就先存你那里。”

“不行不行……”拨浪鼓还在摇。

“你们还会打鱼吧?”

“不一定。水管所不准我们下网了……”

“弟弟的学费赚够了吗?”

“他不打算读了。”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只是固执地要寻找一块钱。可是小钞票凑不够一块钱。最后我们满足她的要求,好歹收了七角。她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浑身不自在,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

傍晚我们回家,发现院门前有一把葱。路边锄草的妇人说,一个穿红衣的姑娘来过,见我们不在,就把葱留在门前。

妻子叹了口气,说如今的社会,难得还有这样的诚实。她清出一个旧挎包,一支水笔,说要给那位上学的弟弟,替他们省两个钱。但是我再也没有遇上姐弟俩。后来从一位船夫口里得知,水管所加强禁渔,他们被收了渔网,回山里种田去了。

学费凑足了吗?弟弟还能继续读书吗?人世间许多事,我们并不知道,萍水相逢之际,连对方名字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推窗眺望,远处一两叶小船如发夹别在青山绿水之中。只是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每天晚上,偶尔听到竹林那边传来桨声,是一条小船的足迹,在水面播出了月光的碎片,还有一个个梦境。只是桨声粗重,不像孩子的腕力。有时月夜太静,删除了声音传递的距离,晚风一吹,远在天边的桨声翻过院墙,滚落阶前,七零八落的,引来小狗一次次寻找。它当然找不到什么,鼻子抽缩着,叫了两声,回头看我,眼里全是困惑。

我也不明白,是何处的桨声,悠悠飘落到我家的墙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再出现的红色上衣成为女孩的特定标志,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而红色的显眼与女孩的内向少言又形成了反差。

B.城里来的客人认定农民觉悟低、民风十分刁悍,“我”的妻子却没有这种成见,对姐弟两人的态度比较亲和友善。

C.小男孩很懂事,在船头帮忙划桨;也很聪明,一听钱的数字就知算错了;催促姐姐赶紧退还钱,又可见他的诚实。

D.狗的两次吠叫引出女孩的出场,巧妙推动情节发展;狗让女孩提心吊胆的描写,又使女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

7.小说开头、结尾两次写“月下桨声”,蕴含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小说在叙述姐弟的故事时,送鱼和还钱等内容从正面详写,打鱼、送葱、回山里等内容则以其他方式呈现。这样叙述有什么效果?(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啧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文本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现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B.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C.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D.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公,即齐庄公。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一等。

B.“弑庄公”意为杀死庄公,“弑”在古代专指臣杀君,下杀上。

C.袒免,即露出左臂,脱去帽子用白布缠头,是古代一种较轻的丧礼。

D.“进思尽忠”的“进”与《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的“进”含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他的爵位和封邑。

B.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干净后,先叹后笑,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

C.晏子认为君臣都要为国家服务,如果君主不是为国家利益而死,而是为个人利益而死,那么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君主殉死。

D.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却不怕冒犯崔杼,他坐在地上,将头靠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以此表述了对齐庄公的哀悼。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5分)

(2)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5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述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

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

14.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6分)

15.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的雄心,也只怕会是“”的结局。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歌更是独领风骚。对唐诗、宋诗的评价往往会因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大相径庭,甚至会在后世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一些人为了推崇自己的主张,无视他人的观点,甚至更进一步,把诋毁他人的观点成为博取关注的筹码,以突破个人利益最大化。其实,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人,更创造了不同的诗。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四句均写景,然其洒脱旷远,其美全在情辞。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更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奇峻多姿。此诗不仅以气骨见长,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寓于理趣。宋诗的长处还在于不墨守成规,在唐诗已兴盛至斯的情况下,宋诗开辟新境,另创一格与唐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避免使自己化为明日黄花。不同的意象反映出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所以意象鲜明,情富于象,表现含蓄而耐人寻味。宋诗则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因此宋诗往往多议论,语言也不像唐诗那样简洁凝练,表现也不太含蓄。

1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唐诗之美在情辞……”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B.每个单元都注意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动情的能力,这就有利于从语文教学方式上真正摒弃应试教育带来的“读死书、死读书”的顽症。

C.为破解“山多地少”的先天不足,云南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D.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傻子”精神,唯有充满“傻劲”,我们的技能人才才能成为国家的宝贝,才能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唐诗侧重于通过对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

B.通过对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表述情感、思想是唐诗的表述方式

C.如果没有对形象、意象的描绘,唐诗就不能表述情感、思想

D.唐诗表现情感、思想是通过对形象、意象的描绘来进行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长久以来,人们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基本停留在文本之上,古诗词“诗乐舞不分”的传统演绎形式,随着时代风气的转化,逐渐消隐于历史之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吟唱”这一传统诗词演绎形式才逐渐走进诗词爱好者的视野。

那么,①?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了解唐诗那个时代诗词的呈现方式。孙永忠教授解释道:“诵,就是诵读,②,有一点音乐氛围,这是第一层次;③,把诵读基础加强,有些平声字可以拖长,仄声字缩短,好听不好听,要看吟诵者的音乐能力,或者看你的师承;接下来才是歌,歌是简单的人声,徒歌的形式,很多诗词比较原始一点,比如《长干行》,可以用一些民歌的形式来唱;唱就更复杂了,是一种综合的表演形式,谱曲之后,音乐家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唱。”也就是说,吟唱是在古典诗词传统的“吟”和“唱”的基础上,综合现代舞台表演形式形成的一种新的古典诗词表现形式。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20.请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月语文月考解析解答

1.B“从而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强加因果。

2.B“在社会发展层面上的体现”无中生有。

3.ABCD都对“表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说法错误,应是表现了老当益壮,仍然有能担当大任的决心和能力。

4.①首先概括指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作用;②然后围绕“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内涵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展开论述;③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价值,倡议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①内涵丰富,包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和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②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③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④可以指导个人言行,培养君子品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B

解答:B项涉及“城里的客人”一节。从乡村的视野看,其实“我”“我妻子”都属于“城里的人”,但文本中强调的“城里的客人”,是那种到乡间旅游的人,有钱了,驾里刚买的日本轿车,谈论起在乡村的遭遇,当然,用密网打鱼,这也并非完全是偏见,也是农村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事实,韩少功对此并没有讳言。选项围绕“妻子”的态度设置问题,“‘我’的妻子却没有这种成见”有误,从小女孩来还钱时妻子的诘问中,可以看见妻子一开始并未完全放弃这种成见,直到后来说“如今的社会,难得还有这样的诚实”时才转变了态度。因而B项为解析选项。

7.(6分)

开头“月下桨声”入梦,表现“我”对姐弟俩的好奇,想知道他们是谁,为何出来打鱼。

结尾“我”在“月下桨声”中寻找姐弟的踪迹,表现“我”对姐弟生出敬佩、有了牵挂。

结尾“月下桨声”恬静柔美,象征着“我”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6分)

①送鱼和还钱详写,叙述节奏较慢,其他内容略写,叙述节奏较快,使得情节张弛有度。

“我”亲眼所见从正面写,“我”未见到的则通过旁人交代从侧面写,使得故事更真实。

③具体表现姐弟自立与诚信的内容详写,补充的内容略写,使得形象更丰满、主旨更突出。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C正确标点: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10.D两个“进”的含义相同,都是“在朝廷做官”的意思。

11.B“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说法错误,文中晏子并没有预料到杀死齐庄公的一定是崔杼。

12.(1)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晏子,崔杼说:“他是百姓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到民心。”(“人”“望”“民”各1分,句意2分)

(2)当晏子趴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行完作为臣子的礼仪之后才肯离开,他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人吗?("方""成礼”“去”各1分,句意2分)

13(3分)B

:B项专注于“几度斜晖”这一意境进行理解与鉴赏。这几句回忆两人之前经常见面,共赏斜晖,表明彼此情谊深厚。从后文来看,诗人告诫朋友不必思量古今变迁,也不必在乎物是人非,应像自己一样做到“白首忘机”。上下文连贯起来,意在让友人珍惜情谊,不要为人事伤怀。若将“几度斜晖”理解为“伤感之情”,则语脉不通。另外,注意“俯仰”是多义词,在诗中表示“沉思默想”,与前一句的“思量”意思相近。因而B项错误,是解析选项。

14.(6分)

①这首词:诗人升任京官,却希望自己不要像谢安那样无法归隐、更不要让朋友像羊昙那样痛哭故人,隐含世事难料、身不由己的担忧。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人被贬黄州,以周瑜情场和战场的得意来反衬自身的失意,表述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闷。

(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6.[解析]B

[解答]:[文中“唐诗之美在情辞……”的引号作用是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A项,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内容。B项,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C项,标示着重强调的内容。D项,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内容。故选B。]

17.[解析]A

[解答]:[根据前文“不同的意象反映出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和后文“所以意象鲜明……耐人寻味”可知,括号处应以“唐诗”为主语,排除B、C两项;根据后文“宋诗则侧重于……思想”分析,括号内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与后文相似,故选A。]

18.[解析]一些人为了推崇自己的主张,无视他人的观点,甚至更进一步,把诋毁他人的观点作为博取关注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解答]: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把……成为……”句式杂糅,应改为“把……作为……”;二是搭配不当,“突破个人利益最大化”应改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19.[解析]①究竟何为“吟唱”②照着诗的节奏、语调念出来③接下来就是吟

[解答]:①处,根据“?”可知要补写一个问句,再根据“要理解这一点”可推断,下文就是对此处应填写的内容的诠释,再根据“孙永忠教授解释道……也就是说,吟唱……”可知,下文诠释的内容是“吟唱”,故可填写“究竟何为‘吟唱’”之类的句子。②处,根据上文“诵,就是诵读”以及下文“有一点音乐氛围”可推断,此处要填的是怎样诵读唐诗,才能有“音乐氛围”,根据诗对仗、押韵的特点,可填写“照着诗的节奏、语调念出来”之类的句子。③处,根据下文“把诵读基础加强……要看吟诵者的音乐能力,或者看你的师承”可知,此处应是对“诵”的加强,根据“要看吟诵者的音乐能力”可知,这种方式应是“吟”,故可填写“接下来就是吟”之类的句子。

20.[解析]吟唱是一种新的古典诗词表现形式,它是在古典诗词传统的“吟”和“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并综合了现代舞台表演形式。

[解答]本题要求把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独立成句:吟唱是一种新的古典诗词表现形式。然后找出长句的修饰语,分别独立成句,如“是在古典诗词传统的‘吟’和‘唱’的基础上”,加上主语和谓语动词,改为一个单句:它是在古典诗词传统的“吟”和“唱”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现代舞台表演形式”,加上连词,改为一个单句:并综合了现代舞台表演形式。最后把三个分句连贯表述即可。

21.作文题目解答

关于作文试题材料

本段材料语言干净,叙述简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该句引出“冲浪”的定义,并说明其在奥运会上的地位。这一层次之中的“冲浪”这一概念,还是以“体育”层面的含意为主,其隐喻性还不太明显,但是,对于出现于一道写作题中的“冲浪”概念,应该有其隐喻含意,就是说,无论写对“冲浪”运动项目熟悉还是陌生,从体育运动项目的“冲浪”到隐喻层面的“冲浪”,是写思维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第二层次,“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这部分内容概言之,即做好冲浪运动的必备条件。有三方面的条件:海浪的高大合宜,冲浪板的尺寸合适,以及冲浪者应具有的勇气和身体素质。三方面的条件以分号隔开,同等重要,对该运动而言三者缺一不可。逻辑关系清晰,即:要想做好冲浪运动,我们要……,要……,还要……。

“做好冲浪者”的三方面的条件,用什么的概念来表述是要需要归纳一下的,这也是这道题目在审题时运用高级思维的地方。三方面条件中,只有第三条有比较明确的概念:“勇气”“身体素质”,可以概括为“身心素质”。如果受此启发,“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可概括为“认知能力”,毕竟,适合冲浪的“海浪”条件,“够高够大”且“可驾驭”的判断,需要冲浪者的专业认知,冲浪者慧眼独具,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海浪”环境的可为与有为,这是一种智慧。“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可概括为“工具选择与运用”,选择合适的工具,并且可以灵活操控,做到工具与人的融合,如我们常说的“人车如一”,这也是一种智慧。

关于写作引导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句话为“背景”引导。此“背景”关联“冲浪”语境中的“浪潮”,具有把“冲浪”这一概念的隐喻意义明晰化的功能。这里的“浪潮”,是世界之“浪潮”,时代之“浪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是世界“浪潮”,在世界“浪潮”中“冲浪”,有其世界发展背景下的开放视野、有所作为的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为“时代浪潮”,在“民族复兴”的“时代浪潮”里“冲浪”,有其国家民族发展背景下的使命担当。两个背景,两个层次,互为融合,将考生从冲浪这一体育运动,拉回到广阔的现实和时代背景下写作的情境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以问句的形式,点明了本次写作的核心任务:“我们”如何能在巨变的时代浪潮中,以时代冲浪者的身份,真正担起历史给予青年人的使命,承担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

这句话可作两项分解,一是写作立场的界定,把“冲浪者”明确界定为“我们”——于世界大潮和民族复兴时代浪潮中的“冲浪者”;二是“做好一名冲浪者”,如何才能“做好”,这就需要关联前面的三方面“条件”:“身心素质”“清晰认知”“工具选择与运用”。

当然,如果没有太用心于这三方面条件的归纳与整合,而是见“勇气”这个熟稔的概念而心喜,联想到自己可能写过的与“勇气”有关的话题,就没有细想,围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