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或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使用B.陶瓷烧制C.玉石雕刻D.粮食酿酒

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氢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4.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使海水淡化B.煮沸能降低硬水的硬度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5.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高层住宅起火,迅速乘电梯逃生

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Fe3O4B.面粉C.COD.CH4

7.“天宫二号”太空施利用NiFezO',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

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2D.+3

8.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

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单质

C.石墨烯和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9.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将“洁厕灵”与“漂白水(俗称84)”同时放在卫生间里,在使用时会

误用,特别是其中两者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1=NaCl+XT+H20,贝|X的化学式()

A.Cl2B.03C.O2D.H20

10.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混合物

B.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C6H8。6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一个C6H8。6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1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水不能换成细沙

一氧f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铁丝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为7

水上三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12.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中“2”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2—2个氧原子

C.2肌-2个氮分子D.CO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1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1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氢原子

8+多一定条件》A+与oo氧原子

甲乙丙T勿氮原子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涉及一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15.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Q

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川业出

A.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D.注射器内有液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0分)

16.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氢原子;

(2)氯化氢;

(3)镁离子;

(4)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

1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说明空气中含有(填化学式);

(3)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填“元素”或“原子”);

(4)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o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1H2He

第二周期3Li4Be5B①7N809F10Ne

第三周期②12Mg13Al14Si15P③17cl18Ar

(1)写出①所示的元素名称;

(2)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③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离子符

号是;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

19.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

Q)分类角度,CO2属于(不定项选择,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和山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0”

表示氢原子,“缪”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X

分子的化学式:。

8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钟乳石岩洞内含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后

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CaCOa

t

H2CO3+CO?fC5H12O6

(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请写出C02TCaC03化学反应方程式:

(5)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

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公约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的废气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序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中可选用装置B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是一»

①B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一。

②收集比较纯净的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4)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1.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分别是和(填化学式),体积比约为o

该反应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2.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

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I1L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吸收某些气体中的水蒸气。

【实验探究】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H、0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填化学式);

(2)另种一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1:该气体是CO2

猜想2: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的装置。

气体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1(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2成立,

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实验时装置D中实验现象是;

【讨论交流】

(3)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3.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中,常用戊二醛(化学式为7%。2)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请计算:

(1)戊二醛(C5H8。2)共含有(写数字)种元素。

(2)戊二醛(QHgO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戊二醛(C5H8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现有锌粒6.5g,问能生成氢气多少克?(涉及的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04+H,?),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解:A、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C、玉石雕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

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02,释放。2,故A正确;

B、动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吸收。2,释放CO2,故B正确;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不能解决温室效应,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吸收的

二氧化碳非常少,故C错误;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2进行分析;

B、根据动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非常少进行分析;

D、根据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新能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界的碳循环,注意理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3.【答案】A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氧气的沸点不同,故选项说法正

确。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填充探空气球,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o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

键。

4.【答案】A

【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海水中的盐类物质,

即不能使海水淡化,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以沉淀的形式沉降下来,从而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该选

项说法正确;

C、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因此可用肥皂

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水的化学式为也0,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1x2+16=18,故该选项说说法正确;

故选:Ao

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硬水软化的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相对分

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或空气,故正确。

B、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故错误。

C、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会使燃烧更加旺盛,故错误。

D、高楼起火,不能乘电梯离开,以防断电困在电梯中,故错误。

故选:Ao

可燃物燃烧时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隔绝

可燃物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者隔绝氧气。根据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反应,燃烧在为人带来热量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燃烧

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为人类提供了安全利用燃烧反应的保障,是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

6.【答案】A

【解析】解: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的是可燃性气体或者粉尘等。

A、Fes。,是不可燃性固体,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

B、面粉会产生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故B错;

C、CO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可能会发生爆炸,故C错;

D、甲烷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会可能会发生爆炸,故D错。

故选:Ao

从可燃性物质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去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

7.【答案】D

【解析】解:Ni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x4=0,则x=+3价。

故选:Do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zCU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导热性,所以可用来作散热材料•,故正确;

B.石墨烯是一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C.石墨烯和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故错误;

D.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导电性,所以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故正确。

故选:Co

A.根据石墨烯具有超强的导热性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导电性来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去提取有用信息。

9.【答案】A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

2HC1=NaCl+XT+H20,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2、1,反应后的生成物

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

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

故选:Ao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

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维生素C中只含有维生素C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x8):(16x6)=9:1:12,则维生

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6):(16x6)=3:4,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C6H8。6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C6H8。6分子中含有

(6+8+6)20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A、根据维生素C中只含有维生素C一种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个C6H8。6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集气瓶中的水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能换成细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主要考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

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解答】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

误;

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中的“2”表示1个氧分子

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电中的“2”表示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

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

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的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

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

此类试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有两种氧化物,即水和一氧化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中涉及到的氧气、氨气、水和一氧化氮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C

【解析】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

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

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而题

目说是拉动活塞,所以应该是气泡.

故选C.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

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

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现象结果,故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6.【答案】2HHC1Mg2+CO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2)由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氯化氢的化学式为:HC1;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镁离子符号为:Mg2+;

(4)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其化学式为:CO。

故答案为:(1)2H;

(2)HC1;

(3)Mg2+;

(4)C0o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

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

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肥皂水N2元素天然气

【解析】解:(1)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

区分硬水和软水;

(2)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说明空气中含有氮元素组成的氮气,氮气的化

学式为电;

(3)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

(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故答案为:(1)肥皂水;

(2)N2;

(3)元素;

(4)天然气。

(1)根据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进行分析。

(2)根据种植豆科植物的土地一般不施肥而含氮量较高进行分析。

(3)根据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4)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

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8.【答案】碳①),81得到S2-二

【解析】解:(1)①所示的元素是第6号元素,为碳元素。

(2)②所示的元素是第11号元素,为钠元素,钠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

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④81。

(3)③所示的元素是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

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

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2-。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故填:二。

故答案为:

(1)碳;

(2)(+n)281;

(3)得到;S2-;

(4)-o

(1)根据①所示的元素是第6号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②所示的元素是第11号元素,为钠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③所示的元素是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

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BCH20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C02+Ca(0H)2=CaC03I+H20B

【解析】解:(l)COz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

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该物质属于氧化物,故选BC;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2、6,反

应后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1、4,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

变,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X的化学式为电0;

(3)根据CO?是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支持燃烧,不能

燃烧;

(4)C()2TCaC03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02+Ca(OH)2=CaCO3I+&0。;

(5)A、制定旨在限制CO?排放的国际规定,做法合理;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不合理;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做法合理;

故答案为:(1)BC;

(2)-0;

(3)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4)C02+Ca(OH)2=CaCO3I+H20;

⑸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此题设计结合实际生活,给人亲切感。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此题设计结合实际生活,利于学生学习。

20.【答案】长颈漏斗集气瓶CaCO3+2HC1=CaCl2+H2O+CO2T氧气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

管炸裂试管CA

【解析】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使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使用A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

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l2+H2O+CO2T;

(3)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使用高镭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所以制取的气体是氧气;

①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纯净的氧气使用排水法C;

(4)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故选:Ao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

(2)CaCO3+2HC1=CaCl2+H20+C02T:

(3)氧气;

①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

②C;

(4)A。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使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使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进行分析:

①根据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进行分析;

②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

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1.【答案】为022:12/LO'1H().氢元素和氧元素B

【解析】解:(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是1:2;该实

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Hz)和氧气(。2),体积比约为2: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符合题意;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喷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故答案为:

(1)H2;。2;2:1;2H.O"211():;

(2)氢元素和氧元素;

(3)B»

(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来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3)根据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可以保护水资源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和水资源的保护,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H20CO不成立实验时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吸收水分,干燥气

体CO.(,d)C,.C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装置末端放一燃着的酒精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