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江油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原卷)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级高一下期半期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黑格尔《美学》曾说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作冥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但也仍然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在后世就难以再看到。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它虽从楚辞脱胎而来,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皇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西汉)到《两都》《两京》(东汉),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衣饰如何,百业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置于笔下,汉赋正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吗?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所有这些对象都是作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象化而存在于艺术中。人这时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融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在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中。汉代文艺尽管粗重拙笨,然而却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赋者,铺也,赋的内容决定了它文风的绮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解释了赋为什么要绮丽的问题:“原夫登记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辞赋之所以要文辞绮丽,是出于拟情状物的需要,以情感的状态表现外物,需要巧妙艳丽的文辞;而状物,在模山范水之际形容描写事物复杂的体貌,也要求“言务纤密”。且看汉代赋家的赋文写作,司马相如的诸篇赋文如《上林》《子虚》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繁类以成艳”;王褒的《洞箫赋》对于箫的声音状貌的描绘可谓穷尽变化,词藻丰富;班固的《两都》“极众人之所眩曜”,其《西都赋》汪洋恣肆,《东都赋》语言典丽,是最早描绘大城市艺术形象的名篇;扬雄学习司马相如赋的“弘丽温雅”,其《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大名赋铺写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猎之盛,其用辞构思,亦华丽壮阔;张衡的《二京赋》文笔刚健挺拔而体制宏大富丽。凡此种种,均可以看出汉代辞赋在写作上的共同风格即“丽”。
很多汉赋家同时亦精通文字学,如司马相如,即作过字书《凡将篇》。袁枚《随园诗话》中评价汉赋说:“古无类书,无志书,无字汇,故《三都》《两京》之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心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书,当类书、郡志读耳。”可见,堆砌词藻,在用字上夸奇炫博,几乎成了当时赋家的习气。为了“体物写志”,汉赋家在写作时“铺采擒文”,极力铺陈词藻,彰显文采,大肆渲染夸张,这种夸饰之风从战国末期的宋玉起就开始盛行。汉赋在形式上还讲求对偶和声韵,“丽”本身即为偶对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指出:“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而四、六言的句式和灵活的用韵则使汉赋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摘编自唐燕飞《汉赋的文体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汉代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汉赋与楚辞有着相承相因的关系,却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
B.“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既表明汉赋对象、领域广度前所未有,也体现出其仰观宇宙、俯察万类的胸怀和崇高宏丽的美学特征。
C.艺术形象是人生活对象化,也是人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类对对象化世界进行观照的目的是体现对自身征服世界的颂扬肯定。
D.汉赋讲究堆砌词藻,虽有烦琐呆板之嫌,却也体现出中国文字的丰富细腻,洛阳民众也因之而争购《三都》《两京》之赋以收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赋注重铺陈现实百事,说明“美”贴近人的生活,具有现实色彩;也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
B.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相比,汉赋的题材更加丰富,但它们表现出的对世界图景的关注和爱好的艺术精神却完全一致。
C.李泽厚将汉代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和追求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大大地提升了认识的高度、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D.汉赋文辞绮丽是状物抒情的需要,因为状物要细致缜密地表现物象的体貌特征,抒情也要以巧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汉赋美学特征的一项是()
A.“铺采摘文,尽赋之体;体物写志,尽赋之旨。”
B.“取天地百神之奇怪,使其词夸;取风云山川之形态,使其词媚。”
C.“其题包涵,至大无外,遂自由铺陈,尽情敷写。”
D.“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4.材料一第一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析。
5.汉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1.A2.A3.D
4.①类比论证:将汉代艺术特征与荷兰小画派的绘画特点进行类比,来印证汉代艺术中丰富的题材和对象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歌颂。②对比论证:将汉代艺术和荷兰小画派进行对比,突出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所展示的宏伟巨大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
5.①从内容上看,汉赋以状貌写景、铺陈百事为主,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环境事物;②从风格上看,汉赋文辞绮丽,体制宏大,用字上夸奇炫博,喜欢渲染夸张;③从形式上看,汉赋讲究对偶和声韵,多用四、六言句式,用韵灵活,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错误。原文为“它虽从楚辞脱胎而来,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汉赋“脱离原始歌舞”,有所谓“讽喻劝诫”,故“完全”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于文无据。文中写汉赋“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些可以看出汉赋具有现实色彩、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等,但没有提到“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汉赋特点是辞绮丽,状物细致缜密,以巧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主要内容和目的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
D.句意为:辞句应朴素自然而浅显通俗,令人一读就明白。议论须直白,显露,令人听到能够深感警惕。这不符合汉赋语言特点和主旨。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中“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正如……一样”,这是运用了类比,把“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和“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进行类比,以突出后者。
“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比起……,……远为……”这是对比论证:将汉代艺术和荷兰小画派进行对比,突出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所展示的宏伟巨大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结合“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可知,汉赋以状貌写景、铺陈百事为主,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环境事物;
从风格上看,结合“它文风的绮丽……文辞绮丽……张衡的《二京赋》文笔刚健挺拔而体制宏大富丽堆砌词藻,在用字上夸奇炫博……极力铺陈词藻,彰显文采,大肆渲染夸张”可知,汉赋文辞绮丽,体制宏大,用字上夸奇炫博,喜欢渲染夸张;
从形式上看,结合“汉赋在形式上还讲求对偶和声韵……四、六言的句式和灵活的用韵则使汉赋易于诵读,抑扬谐调”可知,汉赋讲究对偶和声韵,多用四、六言句式,用韵灵活,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智斗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注: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刁德一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胡传魁是其司令,在剧里是花脸的角色,用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他是个“草包”。就是一个反面的人物而已,但是却有他的可爱之处。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6.对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亲密,表现了他的和气温顺。
B.“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欣赏,表现了他的敬畏。
C.“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D.“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懒散、傲慢。
7.对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欣赏正确一项是()
A.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串通暗号,现了她的狡诈圆滑。
B.泼茶的动作对阿庆嫂无所谓,可以泼可以不泼。
C.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D.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无意表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不知所措。
8.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唱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9.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6.C7.C
8.(1)在句式上主要运用整句,句式非常整齐。
(2)修辞手法上运用了对偶“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3)运用比喻、夸张和借代手法,如把“灶”比作北斗星,极言其大,“三江”又代指“三江水”,生动形象地长唱出了自己的开茶馆的特点,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9.(1)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
(2)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
(3)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是交代刁德一动作,展示刁德一心理,可以从刁德一这一动作展示其什么样心理角度考虑。仔细阅读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的动作舞台说明和舞台说明所在的上下文,阿庆嫂虽然和胡司令很熟悉,胡司令把阿庆嫂介绍给刁德一,可是刁德一并不信任阿庆嫂,“上下打量”阿庆嫂。阿庆嫂也从刁德一对自己的“上下打量”中发现了“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所以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是阿庆嫂的动作,展示阿庆嫂的心理,可以从阿庆嫂这一动作展示出阿庆嫂什么心理角度考虑。仔细阅读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这一舞台说明及舞台说明所在的上下文内容,虽然胡司令非常信任阿庆嫂,把阿庆嫂介绍给刁德一,可是刁德一并不相信阿庆嫂,直接怀疑阿庆嫂,一点不给胡司令面子,根本不让阿庆嫂给自己点烟,认为阿庆嫂不简单,要“旁敲侧击将她访”。赞阿庆嫂机灵有胆量,救胡司令是舍己救人,有“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阿庆嫂回答救胡司令是江湖义气,胡司令常来,自己救胡司令是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刁德一趁机说新四军这棵大树久在沙家浜,阿庆嫂一定和新四军常来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直接说阿庆嫂和新四军来往。机智的阿庆嫂说自己就是个开茶馆的,来的都是客人,见了就开口笑,过后就不想。再说人一走,茶就凉,就像自己曾经救过胡司令的命,可是胡司令的手下刁德一却怀疑自己,趁机泼去刁德一杯中的残茶。并说哪里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这里阿庆嫂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在句式上主要运用整句,句式非常整齐。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摆开”对“招待”,“八仙桌”对“十六方”。
“垒起七星灶”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如把“灶”比作北斗星,极言其大;“铜壶煮三江”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三江”又代指“三江水”,生动形象地长唱出了自己的开茶馆的特点,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这场戏名为“智斗”,斗的双方应是阿庆嫂和刁德一。阿庆嫂作为一名抗日战士,在不明刁德一身份的情况下,要探明对方身份;在明确对方身份后,又要巧妙地应对刁德一的盘问;而刁德一怀疑阿庆嫂的身份,狡猾的他耍尽花样想要探出对方的真实情况,这就难免有一场“智斗”了,可见,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
剧本中并没有出现真刀实枪的斗争,但刁德一对阿庆嫂产生怀疑,不断用言语来试探阿庆嫂,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如“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等;刁德一是“旁敲侧击将她访”,阿庆嫂是“察言观色把他防”。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阿庆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可见,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出对手言谈中的漏洞;
而阿庆嫂则一眼看破刁德一的性情,并巧妙地利用胡传魁“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来作为自己的盾牌,并用泼茶和唱词来反击了刁德一的试探,保护了自己,也保住了新四军的秘密。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4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良年少,未宦事韩。秦破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张良)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惟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会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B.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C.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D.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竖,与“竖子”“鲰生”同为秦汉时骂人之语,文中称秦将为“贾竖”,含有贬义。
B.“独韩信可属大事”与“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
C.“诸侯期不至”与“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字含义不同。
D.子房,是张良的字。古时称字是出于对人的礼貌,即使贵为天子的刘邦也称张良为子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少年时代就显出了不同一般的胆略。因为自己家族世代相韩,他就用尽家财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报仇。
B.刘邦想攻打峣山下的秦兵时,张良仔细分析敌方情况,献计刘邦,派人利诱秦军将领,联合他们一起攻占了咸阳。
C.张良在败峣下军,消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等方面运筹帷幄,为汉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D.刘邦对张良的才能极为赏识,在封赏功臣时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却委婉拒绝,最后被封为留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14.当刘邦给张良三万户封赏时,张良为什么婉言谢绝?请简要概括。
10.A11.B12.B
13.(1)这只是峣关的守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听从。士兵不听从必定带来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人表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来稳住项王的心
14.①张良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刘邦的无限忠诚。②韩信自立为王,给刘邦以威胁和压力。张良洞察秋毫,为表自己无二心,故婉言拒绝。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使人”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具食”,动宾结构,准备粮饷,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委任,托付;劝酒,敬酒。两句中的“属”字含义不同。句意: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举起杯盏相互劝酒。
C.正确。约定时间;满一年。两句中的“期”字含义不同。句意: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满一年之后。
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联合他们一起攻占了咸阳”错误,原文为“欲连和俱西袭威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刘邦听了张良的建议袭击并大败了反叛的秦军,没有和他们一起攻占咸阳。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独”,仅,只有,只是;“因”,趁机,趁着;“解”,同“懈”,懈怠。
(2)“何”,怎么,为什么;“示天下”,向天下显示(表示);示,给……看(表示);“固”,稳住,稳定。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文本来看,张良拒绝三万户的封地与张良的为人以及当时的形势有关。
从张良的为人来看,文章开头提到张良倾尽家财寻求刺客刺杀秦王为韩报仇,可见张良对于名利之类看得很淡;
张良拒绝三万户封地的时候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张良认为是上天把自己授予刘邦,可以看出他对刘邦的忠诚;
从当时形势来看,文中“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韩信想要自立为齐王,这让刘邦感受到威胁;而张良对于大汉来说,是具有和韩信同样功勋的人物,所以张良洞察当时的形势以及刘邦的心思,拒绝了三万户的封地,以此表露自己的忠心。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父亲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秦灭亡韩国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轘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秦将的计划。张良说:“这只是峣关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士兵不从必定带来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向北追敌到蓝田,交战两次,秦兵终于崩溃。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汉王,统治巴蜀地区。汉王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赠送给了项伯。汉王也因此让张良厚赠项伯,使项伯代他请求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人表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来稳住项王的心。”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一些地方作为封赏,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告汉王,汉王才派张良授予韩信“齐王信”的印信。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营垒,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恰逢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②伶俜:漂泊,流离。③一枝安:典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比喻自己入职严府,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突出诗人“宿府”时的环境气氛和心理状态,其中“蜡炬残”既是写景,也是诗人为公务鞠躬尽瘁的写照。
B.颔联写“宿府”所闻所见,角声悲语无人听,月色虽好无人看,景中含情,传递出悲伤难抑、孤独寂寞的心情。
C.颈联中“风尘荏苒”语义双关,既指诗人漂泊之艰辛,又指战乱延续时间之长,二者都是与亲朋音书断绝的原因。
D.末句用典抒情,委婉表述诗人身暂得安而心实不安;“一枝”又巧妙照应首句之“井梧”,体现出诗歌结构之绵密。
16.诗歌第六句中“行路难”三字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15.A16.①关塞阻隔,归路艰难;②战乱不息,国运艰难;③强移严府,仕途艰难;④漂泊流离,生计艰难。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蜡炬残”只是写景,暗示诗人夜深不寐,“也是诗人为公务鞠躬尽瘁的写照”属于过度解读。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关塞阻隔,归路艰难。“风尘荏苒音书绝”,“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②战乱不息,国运艰难。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国运艰难,个人又怎么可能过的安稳?
③强移严府,仕途艰难。他从安史之乱以来,“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那饱含辛酸的“伶俜十年事”都已经忍受过来了,如今却又要到这幕府里来忍受“井梧寒”。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
④漂泊流离,生计艰难。“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并且个人仕途艰难,只能入职严府,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漂泊流离之苦,生计艰难之恨,都在言外。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从整体上写出阿房宫的外形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水势浩荡,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恢弘的气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可使有勇④.且知方也⑤.蜂房水涡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⑦.吴楚东南坼⑧.乾坤日夜浮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毋”“蜂”“涡”“矗”“坼”“乾”“坤”“浮”。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围炉煮茶”这一新兴吃茶方式逐渐风靡,中国多地都市掀起一股冬季消费新风潮,“围炉煮茶”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场景让无数消费者步入诗意时空。
围炉煮茶讲究氛围,庭院里摆上竹编桌椅,四周悬挂纸灯笼和书法字画,桌子中间摆上炭炉和茶罐,周围铁丝网盘空余处则放上年糕、板栗等秋冬氛围十足的食物。而像柿子、红枣这些颜色鲜艳的水果,放在木制托盘里才会。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良辰美景,与亲朋好友一边煮香茶美物,一边,好不惬意。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背负着压力奔赴在路上,而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与飞盘、攀岩等激烈户外活动。
围炉煮茶,煮的是年轻人对新中式茶文化的兴趣。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如今,文人士大夫的走入民间,茶点也可海纳百川,万物皆可围炉而煮。这反映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创新,包含着从世俗生活中超拔出来的向上的渴望和对传统生活美学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相得益彰谈笑风生大相径庭闲情雅致
B.相辅相成谈笑风生大同小异悠然自得
C.相得益彰谈笑自若大相径庭闲情雅致
D.相辅相成谈笑自若大同小异悠然自得
19.下面各句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关系,与文中“万物皆可围炉而煮”一句中两个加点词语的关系不同的一项是()
A.柴已经整整齐齐地堆好
B.花草树木正在蓬勃生长
C.这种感受人民很难捕捉
D.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
18.A19.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得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语境是说柿子、红枣等放在木制托盘里,这些颜色鲜艳的水果和木制托盘才会把彼此的长处显现出来,故选用“相得益彰”。
第二处,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语境说的是良辰美景时,与亲朋好友兴致勃勃地有说有笑,故选用“谈笑风生”。
第三处,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根据语境说的“围炉煮茶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可知,此处是说围炉煮茶这样的慢生活与飞盘、攀岩等激烈户外活动大不相同,两者相差很远,故选用“大相径庭”。
第四处,闲情逸致: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根据语境“以炉煮茶自古有之,苏东坡笔下‘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就是指雪天煮茶”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文人士大夫有围炉煮茶这样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故选用“闲情雅致”。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间的关系的能力。
原句“万物皆可围炉而煮”中,“万物”和“煮”是被动关系。
A.“柴”和“堆好”是被动关系。
B.“花草树木”和“生长”是主动关系。
C.“感受”和“捕捉”是被动关系。
D.“知识”和“积累”是被动关系。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很早就通过选种育种来提高水稻利用价值。
稻米如花,(甲)好的水稻选出来,也要人夸颜色好,也要清气满乾坤。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古代的穗选技术:“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
早熟者苗短而息,①。(乙)选种重点就是“好色”:一是要谷粒色泽金黄、青秆黄熟,二是要柱头外露、以诱惑别的花粉。现代的选种,(丙)初选时也要细长粒,要长穗子,要有色彩。(丁)经过一株一株的拨弄和掂量,才能获得好的产量与品质。
现代的水稻育种,②,比如杂交育种,诱变技术,基因育种等等。总的来说,育种的第一步是发生变化,第二步是选择希望。比如诱变技术,是以人为的措施诱导植物遗传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在产生变异的植株中按照需要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③,现在作物的种子也能去外太空走一圈,感受宇宙射线和微重力,也就会产生一些诱发变化。
20.关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化用诗句,融前人意境,又契合文意。
B.乙处“好色”一词,贬词褒用,妙趣横生。
C.丙处标点误用,应将两个逗号都改为顿号。
D.丁处“拨弄”和“掂量”的位置不能互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C21.①晚熟者苗长而耗
②技术方法众多
③借助航天技术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辨析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及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正确。“也要人夸颜色好,也要清气满乾坤”化用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正确。乙处“好色”一词指的是选种要选“谷粒色泽金黄、青秆黄熟”“柱头外露、以诱惑别的花粉”的,贬词褒用,妙趣横生。
C.错误。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三个“要……”是句子,故丙处标点使用正确。
D.正确。“拨弄”是“寻找”之意,找到之后还要“掂量”,两个词语有逻辑的先后,不能互换。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前文“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可知,此处应是照应句,与“早熟者苗短而息”构成对比,故可填写“晚熟者苗长而耗”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处是对下文“比如杂交育种,诱变技术,基因育种等等”的总起,下文说的是水稻育种的众多方法,故可填写“技术方法众多”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根据下文“现在作物的种子也能去外太空走一圈,感受宇宙射线和微重力”分析,种子到外太空需要借助航天记述,故可填写“借助航天技术”之类的句子。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例文:
微笑着面对失败
失败总是不讨人喜欢。人们往往逃避失败,可即使是令人羡慕的成功者的身后也有走过失败的路。既然这样,何不微笑着面对失败?
美国令人闻风丧胆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两次被西点军校拒之门外;流行歌坛的无冕之王猫王曾被开除出剧团;韩国当红的人气天王Rain曾无数次被“你长得太丑”这句话拒绝;而现在中国流行乐坛的周杰伦成名前更是饱受失败的打击……现在,这些曾经的失败者们无一不站在成功的制高点上为人们所铭记。是什么令他们走出失败的深渊?微笑,是微笑改变了一切。我指的微笑不仅仅是一个表情,而是包含这个表情背后的乐观和坚毅。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周杰伦,他们为了梦想,付出着无数的努力。他们将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遇到的磨难化作了一个个灿然的微笑,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次失败的打击。于是命运终于垂青了他们,赐予他们与微笑等值的荣耀。
失败不会是一个人永远烙印。渺小与伟大,断裂与永恒,瞬间与历史,全在于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悲观者说:“成功太难了,我做不到。”于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将命运交付给时间;乐观者说:“失败有什么可怕的,我能行!”于是笑容可掬斗志昂扬地挑战命运。时间对于二者不同的态度,给出了最公正的判决:悲观者还是失败,而乐观者获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失败,与其消极等待春暖花开,不如笑脸相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从心理上给自己减压,不会被失败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其次,有了精神支柱,微笑化作动力来征服失败。这两点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你始终保有自信心,不为失败击溃。像诗人汪国真所说:“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微笑着面对失败,微笑着面对生活,有一天你一定能发现,笑一笑,没有什么烦恼抛不开。
微笑是人生路上独具特色的风景,常有自然之微笑则是一种气度和胸怀。用微笑去欣赏失败,仿佛用蜡笔为白纸着上色彩;微笑是成功的花,成功是微笑的果,花开了,果才会孕育。即使有一天成功没有降临你的果园,你也不要气馁,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菌子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你也应当这样想:成功还没有来,但是微笑的我已经嗅到了成功的气味。
微笑着面对失败,如同梧桐的碎片投入火中发出的烈烈绝响,这才是成功的至高境界。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议论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解读材料构思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材料在理解上没有多大难度,材料中的三“得”,概括地讲就是有关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学生比较好理解,也有话可说,行文时可联系自身经历或积累的名人素材来作文。但要注意题中要求只能选择其中的“一得”,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避免了学生对“三得”都蜻蜓点水似地涉及。对第一“得”——学习时沉得住气,可以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如写在学习时能拒绝诱惑、放下包袱,不心无旁骛、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等,或者写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对第二“得”——成功后弯得下腰,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对第三“得”——失败时抬得起头,要注意限制词——“失败时”,可以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符合题意的。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四川省江油中学2022级高一下期半期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黑格尔《美学》曾说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作冥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但也仍然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在后世就难以再看到。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回顾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它虽从楚辞脱胎而来,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却已是脱离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了。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皇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西汉)到《两都》《两京》(东汉),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衣饰如何,百业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壮丽山川、巍峨宫殿,辽阔土地、万千生民,都可置于笔下,汉赋正是这样。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商业的发达、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人物的气派、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无不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吗?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尽管呆板堆砌,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所有这些对象都是作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象化而存在于艺术中。人这时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融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在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中。汉代文艺尽管粗重拙笨,然而却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赋者,铺也,赋的内容决定了它文风的绮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解释了赋为什么要绮丽的问题:“原夫登记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辞赋之所以要文辞绮丽,是出于拟情状物的需要,以情感的状态表现外物,需要巧妙艳丽的文辞;而状物,在模山范水之际形容描写事物复杂的体貌,也要求“言务纤密”。且看汉代赋家的赋文写作,司马相如的诸篇赋文如《上林》《子虚》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繁类以成艳”;王褒的《洞箫赋》对于箫的声音状貌的描绘可谓穷尽变化,词藻丰富;班固的《两都》“极众人之所眩曜”,其《西都赋》汪洋恣肆,《东都赋》语言典丽,是最早描绘大城市艺术形象的名篇;扬雄学习司马相如赋的“弘丽温雅”,其《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大名赋铺写天子祭祀之隆、苑囿之大、田猎之盛,其用辞构思,亦华丽壮阔;张衡的《二京赋》文笔刚健挺拔而体制宏大富丽。凡此种种,均可以看出汉代辞赋在写作上的共同风格即“丽”。
很多汉赋家同时亦精通文字学,如司马相如,即作过字书《凡将篇》。袁枚《随园诗话》中评价汉赋说:“古无类书,无志书,无字汇,故《三都》《两京》之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心待搜辑群书,广采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艳,使倾动一时。洛阳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书,当类书、郡志读耳。”可见,堆砌词藻,在用字上夸奇炫博,几乎成了当时赋家的习气。为了“体物写志”,汉赋家在写作时“铺采擒文”,极力铺陈词藻,彰显文采,大肆渲染夸张,这种夸饰之风从战国末期的宋玉起就开始盛行。汉赋在形式上还讲求对偶和声韵,“丽”本身即为偶对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指出:“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而四、六言的句式和灵活的用韵则使汉赋易于诵读,抑扬谐调。
(摘编自唐燕飞《汉赋的文体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汉代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汉赋与楚辞有着相承相因的关系,却完全摒弃了楚辞宜歌宜舞和讽喻劝诫的特点。
B.“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既表明汉赋对象、领域广度前所未有,也体现出其仰观宇宙、俯察万类的胸怀和崇高宏丽的美学特征。
C.艺术形象是人生活的对象化,也是人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类对对象化世界进行观照的目的是体现对自身征服世界的颂扬肯定。
D.汉赋讲究堆砌词藻,虽有烦琐呆板之嫌,却也体现出中国文字的丰富细腻,洛阳民众也因之而争购《三都》《两京》之赋以收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赋注重铺陈现实百事,说明“美”贴近人的生活,具有现实色彩;也意味着国人主体意识觉醒,标志着中国世俗文学的产生。
B.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相比,汉赋的题材更加丰富,但它们表现出的对世界图景的关注和爱好的艺术精神却完全一致。
C.李泽厚将汉代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和追求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大大地提升了认识的高度、深度和论证的可信度。
D.汉赋文辞绮丽是状物抒情的需要,因为状物要细致缜密地表现物象的体貌特征,抒情也要以巧妙艳丽的语言传递对外物的情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汉赋美学特征一项是()
A.“铺采摘文,尽赋之体;体物写志,尽赋之旨。”
B.“取天地百神之奇怪,使其词夸;取风云山川之形态,使其词媚。”
C.“其题包涵,至大无外,遂自由铺陈,尽情敷写。”
D.“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4.材料一第一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析。
5.汉赋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智斗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注: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刁德一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胡传魁是其司令,在剧里是花脸的角色,用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他是个“草包”。就是一个反面的人物而已,但是却有他的可爱之处。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两处舞台说明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6.对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亲密,表现了他的和气温顺。
B.“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欣赏,表现了他的敬畏。
C.“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D.“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懒散、傲慢。
7.对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串通暗号,现了她的狡诈圆滑。
B.泼茶的动作对阿庆嫂无所谓,可以泼可以不泼。
C.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D.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无意表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不知所措。
8.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唱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9.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4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良年少,未宦事韩。秦破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张良)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惟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会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B.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C.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D.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竖,与“竖子”“鲰生”同为秦汉时骂人之语,文中称秦将为“贾竖”,含有贬义。
B.“独韩信可属大事”与“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
C.“诸侯期不至”与“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字含义不同。
D.子房,是张良的字。古时称字是出于对人的礼貌,即使贵为天子的刘邦也称张良为子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跨界合作与联合营销合同2篇
- 2024年度企业间货物买卖合同(含质保期)3篇
- 2024年度租赁合同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工程装潢与居间合同2篇
- 2024年二手房交易双方互不支付佣金合同2篇
- 2024年度工厂租赁合同协议2篇
- 高级项目管理顾问2024年度服务协议3篇
- 化工热力学:第6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工程应用
- 2024年度临时安保劳务合同2篇
- 谈话课件教学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宪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1至4)试题及答案
- 乒乓球女单世界第一首位零零后孙颖莎介绍课件
- 创新实践(理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 英语我的家乡甘肃酒泉课件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 语文园地四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08-98正式版
- 出境劳务派遣合同模板
- 湖北省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