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完整版_第1页
2024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完整版_第2页
2024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完整版_第3页
2024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完整版_第4页
2024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读后感——浅谈中苏之关系

读《国史静思录之中苏关系》有感

1949年的中国,一个幼小的、百废待兴的国家,在国际的舞台上基本没有它的政治地位,但是,一切又是那么的特殊,这样的一个国家却成为了世界外交关系博弈场上的一个棋子,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棋子。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20世纪前期到20世纪中后期通过两国执政党之间的发展联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使得苏联、苏维埃这个词已经在开展土地革命的地区和大片的中国土地上被广为传播,人们普遍向往所谓苏联的那种幸福美好的生活。其实不只是向往,在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先后组织大批的优秀无产阶级分子前往苏联学习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对于共产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最初均是来源于苏联这样一个具有样板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太平天国运动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找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也曾在世界政治大变革中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政治道路。虽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中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依然不能摆脱向别人学习,而且是不加思考的学习。这突出表现在建国初期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中苏关系历经四十余年风雨历程,有蜜月,有敌对,有缓和。正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苏关系这样的起起伏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中国的政治局势、苏联的利益所在导致了双方蜜月期的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一个由资产阶级构成的中华民国政府土崩瓦解,虽然国民党丧失了在大陆的所有政治领土,目前的执政党对于大陆领土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大一

统思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坐视在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岛上存在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政府。从攻击金门和其它若干岛屿战争等事件可以看出,中共是决心在必要的时候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从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来看,最佳的时间即是在1950年前后,但是突如其来的朝鲜战争打破了中共先前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美国与台湾的历史交好引起了中共的强烈危机感。由于二战的战火没有烧到这个美洲大陆上,美国在二战时期创造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在这期间,美国从世界列强中脱颖而出。虽说,共和国在朝鲜战场上战胜了这个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打出了国威。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面对美国实实在在的经济军事文化威胁,年轻的共和国急需要一个强大靠山的支持。这个强大的靠山即是离我们最近的这个老大哥。苏联虽然是我们称之为的“老大哥”,但是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使说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但是却也是同新中国一样,经历了国内和国外的多场战争。同新中国面临的同样的一个问题是急需要发展自己的国民经济基础。人在经历过痛苦之后总是会刻意的避免痛苦,苏联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愿意再经历一场战争,但是目前的现实是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战争的危险时时刻刻的存在。美国在关岛、台湾、韩国军事力量的存在使苏联认识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苏联来说,急需要一个大陆性国家对自己进行背后的战略防御,以维护自己远东地区的战略安全,而这个国家最好的就是蒙古和中国。因此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交好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治局势和苏联的自身利益决定的。

二是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差异,双方对于社会主义、国

际局势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违背斯大林意愿取得的。而斯大林则认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是“麦淇淋式的共产主义1”,并且怀疑毛泽东是第二个“铁托2”。中国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的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80%以上,资本经济比重不及全部经济比重的5%。苏联领导人一直企图用苏联式的革命指导中国的革命。但是中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曲折进程中认识到了“照搬照抄不是社会主义”,这与苏联的所期望的完全不同。苏联致力于让全世界学习苏联的苏维埃模式形成以苏联社会主义,中国的特立独行自然引起了苏联的不满,只不过在斯大林时期这种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没有表面化,到了赫鲁晓夫执政之后,这种差异被逐渐的暴露了出来。尤其是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之间的分歧越发的明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斯大林的评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美苏缓和战略。对于斯大林的评价,源于苏共二十大当中的一个秘密报告,这个报告一方面解放了思想,揭露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但同时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一棍子打死。对于这种分歧,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旗帜鲜明的表明同苏共中央的不同意见。同时,波兰事件的解决,中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这是长期处于无产阶级导师地位的苏联领导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中国由于台湾问题的影响,一直对于美帝国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毛泽东曾经表示:美帝国和发动派都是纸老虎。但是苏共在二十大之后却提出了和平演变的可能性。就1

2冷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但中国不听命于苏联,经常与苏联发生争端,所以斯大林等人就称中国是麦淇淋式共产主义,即伪共产主义。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4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南斯拉夫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南斯拉夫人民军元帅。战后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这样围绕着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渐的暴露了出来。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苏联在美苏关系缓和上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中苏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还保持着基本一致的看法,苏联需要中国这个“铁杆”盟国在国际重大利益问题上给予苏联支持,所以对于中苏之间的分歧还是保持着极大的宽容。中国由于此时正在苏联的帮助下大力的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所以对于现实存在的分歧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刻制。双方都在刻意的维护着双方的关系。

三是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8年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大越近”目标。这一个目标的提出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要用大跃进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阵营是优于西方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方面,则是证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优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极大不满。在赫鲁晓夫以及苏联看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苏联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影响,他们不能容忍中国挑战苏联“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地位,更不愿意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与苏联截然相反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由于苏联的战略性需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与中国合建核潜艇部队。令苏联没有想到的是蒙古式的外交处理方式在中国并没有发挥效果。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内部主权统一,中国绝对不允许外国军队在中国驻扎,这不仅是一个外交问题,深层次的这是关于中国主权的政治性问题。其实苏联这样做的首要目的即是不愿意、不支持中国搞自己的核武器。因为从地缘政治考虑任何国家绝对不愿意周边国家拥有与自己对等的军事力量。自中国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友好条约》之后,中国一直寻求一种平等的中苏关系,这次苏联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建核潜艇部队的要求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

领导人的判断。苏联一直将中国作为附属国对待,中国的主权和战略地位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这直接推动了中苏关系破裂进程。

年过一甲,世事沧桑。曾今那个在世界上称霸一时的苏联已经被时间尘封进了历史的档案盒。以史为鉴,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一部共和国外交史的典型教材,也是中国今后处理外交关系时所应该借鉴的重要资料。建国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由亲密向分裂的发展变化,主要和中苏两党从本国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各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估计以及对对方探索方式的认识相联系。这种估计和认识构成了中苏两党两国制定国内政治经济政策及对外方针政策的基础,而这一系列政策的趋同或分歧又反过来造成了两国国家利益的一致或对立。当双方的探索和为此而制定的政策趋同,双方的基本利益一致,相互之间还以信任为主时,中苏关系就表现为亲密无间,或可以在求同存异中发展;而当双方的探索及政策发生背离,双方的基本利益背离,相互间猜忌、戒备胜过信任时,中苏关系也即转为冷淡,乃至趋向分裂。在这里,中国和苏联都未把握住共同探索的机遇,选择了相互离异的道路,并直接影响了中苏关系几十年33《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

第二篇:思痛录读后感思痛录读后感

《思痛录》是我喜爱的一本书,大约10年前出版的,我看过不止一次,每次都能让我沉思良久,心底深处感到一种震撼。我也爱把它推荐给我认为可以比较深入讨论问题的朋友。就是现在每次上书店,也都爱顺便看看这本书还有没有在卖,可惜一直都没再有。

这是一本回忆录,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回忆录。但是它回忆的不是昔日的成就和辉煌,而是“痛”,回顾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反思之后的结果是“痛”。

为什么。这使我也一起随着作者朴实流畅的语言、小说一样的叙事,思索,再思索。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的分量非常重。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书,如此真诚、如此痛彻地反思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运动,——不但反思极权体制的荒谬,同时也解剖自己的灵魂。

作者韦君宜生前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编辑出版了很多著作,也培养了一大批作家。韦君宜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她是那个时代中最有理想的激进青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为了民族救亡,她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放弃了爱好的学业,去了延安。半个世纪的风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使她忍不住拿起笔,用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记述她所经历的时代。

关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回忆,有人从1957年反右开始,有人从1955年“胡风案”开始,但韦君宜的回忆从1942年前后的“抢救失足者”运动开始。一般人对“抢救失足者”运动比较陌生,但对与之相关的“整风运动”大都非常熟悉。前一阶段我们单位开展干部集中教育活动,领导讲话时还在重温延安整风精神。与学术著作相比,回忆录有可能在细节上与史实有所出入,我也看到过个别当事人的文章,就《思痛录》的细节提出质疑,但是文章的个人视角和个人经验给人的真实感受是史实资料难以替代的。

原来只知道“抢救失足者”运动是康生的一大“功绩”,是继当年苏区揪ab团之后又一次扩大打击面的极左运动(现在的党史教育越来越实事求是了,我2006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和去年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时就明白了一些以前总是被含糊或是回避的问题)。当时在延安十几天内就揪出所谓特务分子一千四百多人,包括“不自觉地为敌人服务"的特务。但其中究竟如何荒谬,以前并不很清楚。

《思痛录》让我们近距离直观地了解了当时的情景:“特务”队伍逐渐扩大,从成年人到中学生再到小学生,一直到六岁的小特务。报社新来了年轻文书,弟弟就是新近被登报点名的小特务,韦君宜问这个同事:“你弟弟怎么会参加了特务组织啊。”对方淡淡地说:“他啊。你只要给他买些吃的,叫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通过这些似乎漫不经心的对话,《思痛录》使得“抢救失足者”运动的荒谬一目了然,正如通过杨绛的《洗澡》,更能领会那些针对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改造运动。书中描述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敬礼道歉那段,也让我看后心里不平静——这是道歉了之的事吗。

这本回忆录不仅讲述了“抢救失足者”运动,还触及到当代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反胡风运动”、“反丁、陈运动”、“大跃进”、“反右运动”、“周扬事件”、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事件已经被很多人、很多次讲述,《思痛录》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叙述的这些人和事,而是韦君宜充满反思的立场。她毫不含糊地表示,自己从最初的“三反五反”开始,就由“被整者变成了整人者”。而且对历次荒谬运动的追忆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追问灵魂。

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是中年以上的中国人无法回避的共同经历。但很少能有人像她这样把“左”的思想和毒害义无反顾地倾吐出来,把当年政治运动中毫无法律根据的“中央精神”和“随时变化的‘领导意图’”痛加剖析,还把反胡风、反右斗争中的一些细节大胆披露出来。看过很多回忆文章,有些揭露和反思也很深刻很彻底,但一般是从受害者或是旁观者的角度,极少有“加害者”能认真反思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恶”带来惨痛教训的史料。

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中,人们的角色不断变换,有时是座上宾,有时又成了阶下囚,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具有过“被整者”和“整人者”的双重角色,有些人即使不主动整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自保摇旗呐喊,客观上也起到帮凶的作用。但在回忆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把叙述的焦点集中在“被整”的经历,对“整人”的经历或者略而不提或者轻描淡写。韦君宜写《思痛录》、巴金写《随想集》、季羡林写《牛棚杂忆》,都是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历史的负责。但我觉得韦老更是难能可贵,因为她能直面自己走过的路,反思自己付出了一生的信仰,虽然这道路和信仰曾令她骄傲和荣耀,虽然其中的阴暗和错误并不需要她负责任,但她以“痛”来警示后人,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令我十分敬佩。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回忆录,也不仅仅是一本说真话的书。她的反思不是一般的痛定思痛,而是大彻大悟。

摘录书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主要是作者的前言部分),也是在我看来这些话尤其重要:“入党后我从不怀疑党的光荣伟大。为这一点,一切都可以牺牲。多少同学找机会奔往美国学习,我的父母愿出资送我留美,而我放弃了这一机会。我在学校本来是很不错的学生,在中学屡次得奖,入大学读哲学,也觉得金岳霖的逻辑、冯友兰的哲学史什么的很有味道,实在。而休谟的人性论,使人深思,得一种思辨的快乐。但在决心入党之后,我把读书所得的一切都放弃了。我情愿做一个学识肤浅的战斗者,坚信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说的一切,因为那是我所宣布崇拜的主义。我并没有放弃一向信仰的民主思想,仍想走自由的道路。但是共产主义信仰使我认为,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包含在共产主义里面了,包括自由与民主。我由此成了共产主义真理的信徒。”

“我跟着党,受苦受穷,吃糠咽菜,心甘情愿。真正使我感到痛苦的,是一生中所经历的历次运动给我们的党、国家造成的难以挽回的灾难。同时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这是我尤其追悔莫及的。”

“那么又为什么搞文学呢。自然也不是为了挣稿费或出名,是觉得文学可以反映我们这队伍里一切动人的、可歌可泣的生活,叫人不要忘记。但是现在我在干这些,在当编辑,编造这些谎话,诬陷我的同学、朋友和同志,以帮助作者胡说八道作为我的“任务”。我清夜扪心,能不惭愧、不忏悔吗。这一点自知之明,我早就有了。”

“更应该惭愧、没脸见人的是我自己和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干部,跟着那种丑角去参观,甚至还随着帮腔,点头赞扬,闭眼不管,还签字""这是干什么。是不是帮同祸国殃民。我们能够不再这么干了吗。我只希望自己在没有去见马克思之前,能坚持这十分可怜的一条,不再帮这种腔,不再点这种头,想想古人,好像该并不很难做到这。”

“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痛苦地回忆、反思,思索我们这一整代人所做出的一切,所牺牲和所得所失的一切。思索本身是一步步的,写下又非一日,其中深浅自知,自亦不同。现在均仍其旧。更多的理性分析还是留给后人去做吧。”

摘录以上段落是想说明这篇回忆录的价值是作者不但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社会,而且勇于剖析自己当时的行为和心路历程。实际上《思痛录》是叙事的,并没有过多的议论和理性的归纳和剖析,全是实录实感,情节也很吸引人。但她的文笔非常有功力,虽然平实朴质,但有强烈的感染力,直接深入到人心,让人触动,让人震撼。

感到震撼还因为读出了作者的真诚,在这样复杂的矛盾中坦露自己的真诚,尤其不容易。不仅有真诚还有勇气——不局限出于个人良知披露和承担的勇气,更难得的是追本索源的勇气、质询和探究的勇气。

因为与韦君宜的女儿杨团是同学,所以从杨团那里知道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和出版的艰辛。《思痛录》大约是在“四人帮粉碎之前,周总理逝世的前后”动笔。这也就意味着,这本回忆录从动笔到出版,经历了长达20年的时间,时间很漫长。大约1986年韦老就患脑溢血半身瘫痪,后又患脑血栓,《思痛录》大部分是在病床上完成的。90年代初,韦老中风后

不能行动也不能言语,一度以为自己见不到回忆录出版的那一天。她自己是一个出版家,太清楚这部著作的份量和中国出版界的规矩了。

一直奔走联系这本书出版事宜的是韦老的老战友牧惠,据他的文章说,“出书的事,联系了多家出版社,都不成功。有的出版社已经排了版,最终还是打了退堂鼓。”即使如此,韦老不愿意妥协,不仅拒绝了出版社改换书名的建议,还表示:“内容也一字不改,不出就不出吧。”所幸的是韦老终于在生前见到了这本书的出版,那时她躺在病床上已不能说话了。

据说,很多老同志都关注着这本书的出版,可能是说出了一批有良知——不仅是良心,而是良知的老共产党人的心声。她的清华老同学,一二九运动老友于光远说过,韦君宜之所以痛苦地活着(当时韦老已经卧床很多年了),就是想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我曾看到牧惠的文章,描述书出版时的心情,“我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完成了于光远流着眼泪给我下达的任务。”

实际上《思痛录》就是韦君宜的“遗嘱”,一份历经曲折终于公开的“遗嘱”,只是不是写给子女,而是写给国人:不只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批既有真知灼见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共产党人。

第三篇。《师德启思录》读后感近日我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

这部电视片构建了师德的历史与现实的精彩画卷,在这个画卷中,包括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以及外国思想家、教育家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学说,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出的理论贡献,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而胡安梅、包全杰、王思明等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这部教学片中那些师德高尚的教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在教学片中,那些偏僻山村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教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在实践师德过程中,表现出了无比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例如XX省XX县区下西渠村王思明老师,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他为了父亲留下的“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的遗言,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用自己的热情和道德责任感,和学生一起勤工助学,不但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在劳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王老师经常告诫自己:要教会孩子们学习方法,将来他们会学会老师不会的知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尽心竭力,表现出了师德的熠熠光辉。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只想到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师们。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王思明、胡安梅,像全国优秀师德标兵、辽宁丹东凤城东方小学校长包全杰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问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常称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认为这种称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对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容易使他们更加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差生”一词反倒可能成为这些学生追求上进的思想障碍,销毁他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绪,致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的尺度。

教育心理学表明,任何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在于教者能否善于发现。许多成绩差的学生智力并不差,他们爱劳动,乐于助人,会办事,会玩耍,动手能力强等。但是他们这些能力的发展容易受到束缚。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所谓“差生”的精神压力更大,由于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们的心理上带有创伤,其个性不仅得不到一定的发展,而且还会被扭曲,变形,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误区而导致人格的残缺。

一个人要进步,必须有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差生”心理上尤其需要自我肯定。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一名学生:因为成绩差,她宁可背半旧的破书包,骑一辆她母亲的破旧自行车。她的想法很简单:成绩差,这是应该受到的待遇,不起眼最好。

称一个学生为“差生”,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否定性评价,教师经常使用否定性评价,也就使得学生也用一种否定性评价来评价自我,如“我的智商低,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儿”、“反正我怎么也学不好,破罐破摔算了”等等。学生的态度、行为也可能在这种否定的自我感受支配下而永远陷于消极状态的泥坑,不能自拔。

称一个学生为“差生”,折射出了教师心理上对这些学生的不重视、不尊重;表现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偏爱成绩差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这和公正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无意是背道而驰的,是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

其实,转变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更能反映一个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这也是体现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固然能体现教育的成功,但若能改变所谓“差生”,使他们在各方面进步显著,甚至赶超前列,更能体现教师的功力。

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吐故纳新教学片中重点提到了“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执教的问题”,这是时代对师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惩罚学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是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费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案例,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个性倔强引起的是非,有因自

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发泄行为,还有无意犯错。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一方面,不要求全责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要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算陈年旧帐,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帽子”。从另一方面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一气之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是事与愿违,向负面效应发展。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淘汰一些旧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不可不加以审思而慎行。

第四篇:人生哲思录读后感人生哲思录读后感

这本书让人认识到“对于体验幸福的人来说,是不会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因为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和幸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生哲思录读后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1《人生哲思录》共分“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以及“精神家园”四编,每一编又具体分为若干不同的文章。由于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用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索、他的沉淀写出来的,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人生进行的哲学思考,感觉可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于是便不假思索买了回来。

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在篇幅上来说比较短,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质朴平实而又不失诗的光华,从内容上来说畅达深邃而又渗透着哲学思想,其思想深刻而又超然于世。虽然他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周国平先生在“情感体验”《幸福》这篇文章中写道。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周国平先生又写道。人世间真实的幸福原是极简单的。人们轻慢和拒绝神的礼物偏要到别处去寻找幸福,结果生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幸。

周国平先生对幸福的定义如此简单。炫酷网名

而我却在生命的旅途中对幸福要求的太高,以至于我苦苦寻觅、苦苦奔波,就像一个被生活所抽打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但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幸福答案,内心因而充满了痛苦与失望,人也因此变得消极起来。

生活中的怨言与不满足源于内心充满的欲望太多,以至于被物化的双眼所遮挡看不到眼前的幸福。

其实幸福就在身边。助人为乐的谚语

就在节假日里学生发的一条条信息,就在空间里学生的一条条留言,就在课堂上学生幸福的微笑,就在课下学生的一声“老师好”。

就在累了一天回到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就在儿子在怀中撒娇的喊“爸爸”,就在家人虽离的很远仍联系不断。

读了《人生哲思录》,让我觉得以前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内心会得到安抚,它让躁动的心沉静安宁,它教我要淡泊名利沉淀自己。它让我认识到“对于体验幸福的人来说,是不会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因为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是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和幸福。

人生哲思录读后感2或许,人生的路对年少的我们来说充满太多的未知与迷惑,我们时常徘徊在青春的岔路口,在抑郁的气氛笼罩下,不知该往哪儿走。

年轻就是资本,这是我一直都坚信的。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所以我不想去逃避一些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的东西,我喜欢尝试,哪怕是失败也好,经历了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有时候在太多的纷杂喧闹中我们是否还能记得那个最初的自己,是否还能时常记起回家的路,是不是也把自己弄丢了呢。

正如书中周国平所说“我走在街上,一路朝熟人点头微,笑;我举起酒杯,听着应酬的话,用笑容答谢;我坐在一群妙语连珠的朋友中,自己也说着俏皮话,赞赏或得意地大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心中会突然想起一个声音:‘这不是我。’于是,笑容冻结了。”生活中我时常有这样的经历,身在其中时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会不自在,只知道要这么继续下去。就像被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分日夜的走着。可是,在能够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静静地想着心事,会觉得也不那么孤单,好像是另一个自己在陪着自己,很踏实。“我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这另一个自我,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同时又始终关切的把握置身于他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找回到他身边。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识得返回他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他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我不致无家可归。”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个人的现实可能性始终是有限的。与同学聊天,当谈及我们的梦想时,他们都是一个个胸怀壮志,满腔热血。考名牌大学,进知名企业,党薪酬怎么怎么高的白领或金领……我不知道这些为什么会吸引他们,是否这样以后就会被众人刮目相看,是否这之中“名牌”俩字占了很大分量呢。我说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不错,我希望能把好的东西传递给我的学生,也没有想过要做到怎样高的位子,能对他人有意义就足够了。同学们大多会对我的想法不屑一顾,或是很无语,但他们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就有同学问是不是觉得现在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呀,我说这个不清楚。可能年少太轻狂,梦想太遥远,所以看不到脚下的路以致不知道自己究竟走在什么样的方向上。可是,在追梦途中,我们是不是该适时地歇歇脚,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当初那个纯真的自己,找回那个真正的自己。

谁说一定得住进大房子开名牌轿车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面前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只要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把自己装在心中,且思且走,走在一切可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走在自己的路上。千万要真诚的生活,对他人更是对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的影子和事物的一架机器,到终了才明白自己的身体不过是被社会的“潮流”牵着鼻子走了一生,真正属于自己灵魂的东西却被埋没在心底的小角落里遗憾的度过了一生。

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的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是啊,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

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第五篇。人生哲思录读后感年初的时候购得此书,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本书一直在我床头陪伴着我,每天或每两天读一篇。渐渐地,这种阅读成了睡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阅读对于生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洗礼。曾经看到有人给这本书这样的评价“读了这本书,她使粗暴的人变得温柔;使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使无主心骨的人变得有主见;使破碎的心重新得到吻合;使矛盾的双方重新言归于好;

使……”的确,《人生哲思录》就是有这样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起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简约,淡定从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充实。打开书本,周国平先生用最平凡的语言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

在这么短短一篇读后感中要细谈此书给我的震憾与感动,那真的是天方夜潭了。这里我只能挑几个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词,也是书中的几个短篇书题,来谈下自己的感受。

《独处》――“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出身来,回到了自己”。

我也喜欢一个人周末沐浴在阳光下悠然看书喝茶的感觉,也渴望一个人住在大山里没有电话骚扰没有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自己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感觉。在家的时候,喜欢经常体会外面下着雨坐在窗户下,看着外面绿油油的树木和庄稼。非常同意周先生的这句话“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可是现在的生活总体来说还是一种群居生活,现在的人们总是缺乏了些许独处的机会,我总觉得这是很大的遗憾。正如周先生在书中所述“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当时念到这段话时的震惊。

《沟通》——“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