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基因重组B.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2.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增加人口数量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D.稳定型种群的数量不可能突破K值3.向光性是植物对光照变化的一种有效适应。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侧生长快,是由于IAA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所致B.乙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对照组燕麦胚芽鞘两侧的IAA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4.细胞毒素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下图是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图中抗体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Taq酶B.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增加了细胞毒素的杀伤力C.细胞毒素具有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D.溶酶体破裂导致其中的蛋白酶及其它水解酶释放,加速了肿瘤细胞凋亡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C.同种生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不同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6.下列组成元素不同于其它三类物质的是()A.磷脂 B.蛋白质 C.RNA D.ATP7.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C.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D.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8.(10分)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二、非选择题9.(10分)异丙草胺是一种除草剂,可被杂草幼芽吸收。为研究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最适浓度,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的种植地,随机分组,在适宜的条件下,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一段时间后,测得玉米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及去除杂草百分率,如表所示。曲线图是在适宜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异丙草胺培养24h后,测定的玉米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请分析回答问题:异丙草胺浓度/(mg•L-1)叶绿素b/(mg•L-1)叶绿素a/(mg•L-1)去除杂草百分率(%)01.567.55051.637.5030151.667.4590250.351.7892350.341.7595(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_____上;若要提取叶绿素,常用_____作为提取液。(2)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适宜的异丙草胺使用浓度为_____mg•L-1。虽然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它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而使其光合速率显著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和氧气消耗速率这两个指标可直接通过实验测出的是_____。(4)曲线图中,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10.(14分)生态果园是当下悄然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科学配置,以及光、热、水、土、养分等的合理利用而建立的一种以果树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果园生产体系。下图是某生态果园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_____________利用,产生的物质供____________利用。(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果园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该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一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该实例主要应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11.(14分)科学研究发现,在光照、高氧和低CO2情况下,叶肉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发生“光呼吸”作用,它是光合作用时发生的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即催化C5与CO2结合生成C3的Rubisco酶同时还可以使C5与O2结合,形成一个同样的C3和另一个C2,C2可参与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其部分中间产物经ATP和[H]还原转变成C3参与暗反应,过程如图甲所示。在图乙实验装置中,已知通过配制不同浓度CO2缓冲液X可以调节并维持空气中不同浓度的CO2,而空气中CO2浓度值可以通过CO2浓度感应器测定。(1)据图甲分析,Rubisco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图中ATP的水解与细胞内的______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联系。(2)已知ATP和[H]的积累会对叶绿体造成伤害,依据图甲信息,解释植物在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光呼吸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3)利用图乙装置,提供高氧和低浓度CO2缓冲液,给予一定光照发现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结合图甲信息,分析液滴向左移动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农业生产上可利用图乙装置测定CO2浓度对于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为给大棚种植户提供增产的科学数据,请简述利用该装置测定植物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对应的最小CO2浓度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12.某科研小组在夏季高温的种植基地研究不同肥料组合对猕猴桃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将生长发育正常且基本一致的猕猴桃植株每5株作为一组,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所用N∶P=1∶0.5;NPK1组所用N∶P∶K=1∶0.5∶1;NPK2组所用N∶P∶K=1∶0.5∶2;NPK3组所用N∶P∶K=1∶0.5∶3。各组肥料在当年6月和8月分2次施入。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在400~500μmol·m-2·s-1之间时,影响猕猴桃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照强度在500~1500μmol·m-2·s-1之间时,与对照组相比,栽培猕猴桃时增施K肥可提高净光合速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给猕猴桃植株增施K肥可提高暗反应速率,作用机理是:一方面增施K肥可能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叶片气孔导度,另一方面叶绿体中CO2与C5结合形成C3的速率提高,这表明增施K肥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栽培猕猴桃,为了增加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猕猴桃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施用P肥可提高光合速率,从结构角度分析,P形成磷脂进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代谢角度分析,P利于光反应产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三倍体香蕉是不可育的,因此其变异不可能来自基因重组,A错误;B、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由于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C。2、C【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组成,A错误;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在达到K值之前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B错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因为在时间上已形成前后自身对照,C正确;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在小幅度的范围内,围绕K值上下波动,所以稳定型种群的数量可能突破K值,D错误。3、D【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甲侧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促进生长的速度快,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侧表示向光侧,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因此乙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B正确;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基本上都不生长,C正确;D、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D错误。故选D。4、D【解析】

据图分析,抗体上带有细胞毒素,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胞吞的方式把细胞毒素一并带进靶细胞,引起靶细胞溶酶体膜的破裂,最后导致细胞凋亡。【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使用Taq酶,A错误;B、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增加了细胞毒素的定向性,细胞毒素的杀伤力并未改变,B错误;C、细胞毒素杀伤肿瘤细胞没有特异性,能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C错误;D、溶酶体破裂使其中的蛋白酶等多种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加速肿瘤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D。5、D【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A、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生物也会发生进化,B正确;C、同种生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也可能不同,如桦尺蠖,C正确;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如AA:Aa:aa=1:2:1和只有Aa相比,基因频率相同,D错误。故选D。【点睛】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为生物进行提供原材料。6、B【解析】

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C、H、O、N等元素组成,RNA是核酸中的一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全称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详解】A、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ATP相同;B、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不一定含有P;C、RN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磷脂、ATP相同;D、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磷脂相同。故选B。【点睛】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常含有S,如胰岛素,血红蛋白含有Fe,不同蛋白质可能含有除C、H、O、N四种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但C、H、O、N四种元素是必有的。7、B【解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且只有A、a等位基因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中细胞内出现了A、a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图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A所在的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B、由于该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于细胞中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因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A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内此时含有6条染色体,因此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故选B。8、D【解析】

1、该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由题意知,雌雄同体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O,即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昆虫的性别;2、从性染色体组型分析,雌雄同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且比例是1∶1。【详解】A、雌雄同体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是X∶O=1∶1,因此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是XX∶XO=1∶1,即雌雄同体∶雄体=1∶1,A错误;B、由题意知,雄体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是单体,不是单倍体,B错误;C、XO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两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错误;D、由题意知,昆虫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染色体数目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或丙酮或95%酒精加无水碳酸钠)15光反应氧气消耗速率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

据图分析: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整体上看玉米中叶绿素的含量会下降,去除杂草百分率上升;分析曲线图可知,异丙草胺浓度为0时,氧气消耗速率大于氧气生成速率,随着异丙草胺浓度的增加,氧气消耗速率先略有升高再略有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氧气生成速率先略有升高再逐渐下降。【详解】(1)玉米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去除杂草百分率较高时对应的较低浓度的异丙草胺适合玉米田除草,故适合玉米田除草所需的异丙草胺浓度为15mg•L-1。过高浓度的异丙草胺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过低而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而使光合速率下降。(3)曲线图中,氧气生成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和,不能直接测得,氧气消耗速率是指呼吸速率,可以直接测得。(4)曲线图中,在异丙草胺浓度为50mg•L-1时,玉米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玉米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表格数据,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0、分解者(或自身)植物(果树等)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该果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信息传递【解析】

分解者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同时释放出能量供自身利用,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过科学规划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加速了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详解】(1)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把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自身生长所需,无机物可以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据此可知,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分解者(或自身)利用,产生的物质供植物(果树等)利用。(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通过增加使用的环节,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3)由于该果园利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使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该果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尽管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4)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这是合理应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提高产量的实例。【点睛】熟知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及其优势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叶绿体基质吸能“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多余的NADPH和ATP,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光呼吸消耗了装置中的氧气导致的液滴左移首先取长势相同的待研究植物若干株并分别置于已经准备好的若干装置乙(提前准备相同的装置乙若干)中;然后将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X置于上述准备好的装置乙中,以调节并维持装置乙中不同浓度梯度的CO2浓度,给上述装置相同且适宜的光照,记录各组装置中液滴移动的速率并统计,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找到该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对应的最小CO2浓度。(或将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X置于上述准备好的装置乙中,以调节并维持装置乙中不同浓度梯度的CO2浓度,给上述装置相同且适宜的光照,记录各组装置中液滴移动的速率并统计,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找到该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时对应的最小CO2浓度。)【解析】

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

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往往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而放能反应往往与ATP的合成相联系。【详解】(1)图甲显示,Rubisco酶既能催化C5和CO2反应,又能催化C5和O2反应,由光合作用的过程可推测,Rubisco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TP的水解过程要释放能量,故应该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2)植物在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植物的自我调节性的适应会导致气孔关闭,气孔关闭引起CO2供应不足,会导使CO2的固定产物C3减少,进而引起.NADPH和ATP的消耗减少,造成NADPH和ATP在叶绿体内积累,对叶绿体造成伤害,而“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多余的NADPH和ATP,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3)题意显示“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与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而图乙装置,提供高氧和低浓度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