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中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XX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5:0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众所周知的p2p、众筹,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再到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消费金融等,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相比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是"智能金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业态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大数据为依据的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其不仅具有投资门槛低、交易成本低、投融资便捷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垄断,并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资金的有效流动,为小微企业、普通民众的投融资打开了一扇窗,有利于实现普惠金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数字化""虚拟化""线上运作"的特征使其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网络系统不安全、信息不对称、违约成本低等问题,再加上金融逐利的特性,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比如,在支付、理财和融资三大领域发生的资金挪用、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就是道德失X的表现。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威胁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很难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来消除,金融伦理作为调整和规X互联网金融秩序的一种方式,其基础性作用理应得到重视。所以,要做到防X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就需要构建公平、诚信、互惠的互联网金融伦理。公平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但其自身的发展也要有公平的环境。只有在一个公平的金融市场中,人们才会遵守市场秩序;只有在一个众人遵守的市场秩序中,那些伦理缺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企业才会被市场淘汰。所以,公平的互联网金融伦理不仅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也能有效防X损害他人利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诚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所有的交易行为都依托于特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平台和数据只掌握在互联网金融企业手中,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投资方很难了解自己投入资金的去向,投资决策完全基于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任。因此,要获得投资方的信任,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融资方要想从平台融得资金,除了经济实力之外,也必须依靠诚信。依靠诚信,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投资资金,融资方取得融资资金,资金不断流动,创造利润。只有这样,互联网金融企业才能够持续生存发展。互惠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则。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逐利,互联网金融亦如此。人人皆为"利"来,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正当或不合理的手段,损害了投资方的利益,不仅投资方会因不信任而收回投资,而且互联网金融企业还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遆责,这种情况下的违约成本相当巨大。所以,必须建立互惠的互联网金融伦理,促使企业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顾与他人利益,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8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智能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业态金融"。B.传统金融没有像互联网金融那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C.互联网金融"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加上金融逐利的特性,容易产生道德风险。D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强调诚信的一个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从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形式出发,用对比论证比较了它与传统金融的利弊。B.文章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的重要性C.文章从保障、基础和原则三方面指出,要想使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应做到公平、诚信、互惠。D.文章在论证"构建互联网金融伦理是必要的"这一观点时,采用总分结构,结构清晰条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互联网金融必将取代传统金融行业。B.互联网金融虽然也隐藏着不少风险,但从发展来看,鼓励创新应该优先于防控风险。C.在追求公平的金融市场中伦理缺失的企业被市场淘汰才不会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D.现阶段的金融道德风险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将来应将法律约束与道德自律结合起来。〔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开会王安忆县里号召开三干会的通知发下来了。"三干会"的全称是"农村干部会",即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规模很大。收到通知后,大队里就开始筹划去县城开会的事情。先是定开会的人。再要定的是必须带个做饭的去,叫谁去呢?就叫孙侠子去。孙侠子这姊妹很好,聪明肯干,而且没小心眼儿,前说好了婆家,沫河口的,来年就要出门子了。孙家人会过日子,到了开春还有两顿稀一顿稠,从来不欠账,是个正经人家。第二条要筹划在哪做饭,还是像往年那样,在大队会计的表舅家。事情就这么筹划下了,很顺利。孙侠子也开始筹划了。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过门子了,在家做姊妹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孙侠子最后决定的是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黑和黄两种颜色的格子,里头衬了毛线衣,是婆婆家送的聘礼,一斤半毛线,还是从XX买来的。在这开春不久的气候里,她这一身有些单薄了;可县城百貨楼里的那些女营业员,一冬都不穿棉裤,不是也没冻着。太阳也近午了,队长从台子上走过,喊她走了。一路上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县城南头的分洪闸。到了分洪闸跟前,他们就跟孙侠子分手了,他们要到县城北头的人民剧场报到,开会。孙侠子一个人从分洪闸旁边的一条坡道,缓缓地走到了底下。到了县城街上,太阳正晌午。孙侠子首先去了百货大楼,是在县城中心,两条大街交界的地方,年前起的二层楼。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铺面很大,四圈都有柜台,中间还有一圈,依然很宽敞。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孙侠子弄明白了从哪里上楼,可却没了上楼的兴趣,还是走了出去。街上更静了,太阳呢,也更暖了。孙侠子穿了这一身,正好。孙侠子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莱,又见有卖小糟鱼的,卖鱼的是个猫子,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有二斤的光景。还剩一些钱,留着买油醋。这下就齐全了。提了这么些东西,往回赶着,又有一摊子做饭的事等着她,孙侠子就不由地X重起来。走过百货大楼,她也没停留,而是一径地走过去,眼都不回一下,心里嘀咕着:人家有事!她的衲得很结实的布鞋底,快快地擦着水泥的街面。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她顺了坡道七拐八绕地进了大队会计他表舅家的小院。家里只有老奶奶和孙子在,表舅和表妗还没有回来。老奶奶说,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孙侠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这样几个下酒菜:烫菠莱、拌辣皮、煮小鱼、腊肉炒鸡蛋。稀的喝面条,千的贴饼子。真是一顿很丰盛的宴席。她合计完了,就动起手来。孙侠子将水倒进缸里,便切腊肉,切辣皮,装上盘子。老奶奶烧了一锅疙瘩汤,点上香油,满屋都飘香。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进去了,说:给我小表弟吃。转身就去和面,擀面。等她把面条细细地切出来,抖落开,老奶奶那边已经和孙子在喝疙瘩汤了。这边油进了锅,那边她方才打鸡蛋。她将鸡蛋哗哗地打起老高,就像连在筷子上似的,渐渐起了沫。她斜了碗,一溜圈下了鸡蛋,打松的鸡蛋一着热油,"潽"地起了半锅,再下腊肉,一起翻炒。真过瘾啊!孙侠子什么时候这么痛快地大油热锅地炒过菜?过年时,下材料的莱都是她娘上灶,怕她糟蹋了东西,可她不是炒得很出色!不仅菜炒得出色,时间也扣得准,她这边刚起盆,那边,开会的人就来了,堂屋里坐得满满的。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屋里的酒喝上劲了,猜起拳来。孙侠子往匾里的面条上抖了一些面,再提溜了几下,怕它们粘了。这时候,孙侠子才觉出身上有些冷,忙出的一身汗,又在风里站了一时,吹凉了。她往灶里添进一些掰碎的秫秸,让火种略旺一点,又往灶下偎了偎。不知什么时候,孙侠子睡着了,这一个瞌睡也不知是一眨眼工夫,还是一大会儿。她醒来时,听到堂屋里还在闹酒呢!这些爷儿们,一喝上就忘了时间。那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吗?〔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关于孙侠子"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的文字,暗示了孙侠子对此行的重视程度以与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复杂心境。B.小说以孙侠子为视角,展示了县城的景致风貌;而这些景致的叙写,也暗示了城乡的差别和不同的人情人性。C.小说中"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虽未出场,却与乡村姑娘孙侠子形成似有若无的联系,成为她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窗口。D.小说以"开会"这一生活事件为背景,借助孙侠子为会员做饭的日常化情节,表达了乡民渴望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5.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简要分析孙侠子的具体心态。<6分>6.小说在淡化情节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细节化的描写请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7年3月26日,XX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XX省XX市下辖的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今天是一个平湖,明天N个平湖会出现。"XX二中校长叶翠微表示,这种直奔高考目的"玩法"在XX以与浙扛是走不通的。因为XX人文底薄比较深厚,特别是老百姓比较理性。最为重要的是XX在"2006年启动了高中课程改革",2012年开展高中选修课改革,2014年列为全国两个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正往世界教育潮流方向迈进,不会向"高考主义"妥协。XX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X二认为,今天的XX中学不是第一个阶段的XX中学,应该辨证地看待。〔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12日〕材料二:在舆论场中,XX中学模式被热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大量农家子弟、来自小城镇的学子,凭着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扎根、攒钱买房、娶妻生子,成为中产,这就是"城一代"。当年为了考入大学,"城一代"的高中生活异常单调与辛苦,各种刷题,各种自我磨砺,或者说,他们就是从家乡的"XX"走出家乡的,现在回忆起来也未必感觉美好。类似于"钟摆效应",一部分"城一代"并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复制他们的中小学生活,贬抑XX中学就是这种心理的投射。其次,对XX中学的褒与贬,与其说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不如说是分处不同阶层或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的群体的利益诉求冲突。对于贫困家庭子弟来说,高考一X卷考语数外理化生是最理想的安排,成本就是课本与习题册的花费,然后必要的天赋与勤奋就可能解决问题。但对大城市的孩子来说,从小就有机会接受音乐、美术等教育。这类教育的成本就高了,置办乐器与美术耗材所费不菲,延请专业老师指导训练费用更高。如果大学录取高考分数只是参考,看"综合素质",他们更有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中国还有不少的贫困家庭子弟,他们还需要通过"XX"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XX中学存在的基本理由。〔摘编自《南方周末》2017年4月6日〕材料三:2000-2010年城乡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单位:万人,%资料适龄人口的数据根据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在校生数据根据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得出。材料四:应试教育的缺陷众所周知,但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不能仅有高悬头顶的理念做支撑。即便应试教育被口诛笔伐,许多学生还是挤破头也要挤进那些"超级中学"的天门,不是因为喜欢应试教育,而是它寄托了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城乡、地区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触与优质教育资源,单方面高谈素质教育的种种好处,容易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培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等。何以解忧?唯有全面深化改革。如果高校招生的途径不再只有考试这个独木桥,那么任何强化应试导向的教育模式都将门可罗雀。如果没有"超级学校",没有"顶端优势",那么谁也不会为挤入名较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社会关切后顾无忧了,素质教育就会硬气起来。〔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2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高考改革的先行者,XX不会仅仅把目标定位在迎合高考,也不会简单照搬"XX模式"。B.为了考入大学,"城一代"的高中生括很辛苦,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复制自己的中小学生活。C.从整体上看,农村的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在下降,而城市的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则先下降后上升。D.从农村和城市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毛入学率等数据来看,高等教育在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大学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录取依据的话,贫困家庭子女将无法通过高考改变命运。B.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仍然不够均衡,这就给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带来了很大困难。C.之所以许多学生拼命想要挤进"超级中学"的大门,是因为当前的上升通道还缺乏多元与公平。D.材料一重在分析"XX模式"的弊端,材料二、四重在分析"XX模式"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XX模式"遭到贬抑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同在XX。俭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曰:"公日角龙庭,姓协图谶,系天下望久矣。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X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于筠率兵致讨,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语俭旦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与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蒲。君实曰:"独孤拔难归,再戍蒲州,宁其王者不死乎?"俭恐必乱,密遣X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与中流而世让至,帝惊,曰:"岂非天也!"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佘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帝嘉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仍为并州道安抚大使,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曰:"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曰:"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XX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与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永徽初,致仕。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襄。<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实私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与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B.君实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与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C.君实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与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D.君实私语/俭曰/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与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谶,有关王者受命征验的书籍,多为预言或隐语。这里唐俭意指高祖有帝王之相。B.戎狄,古华夏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戎狄常常混称C.民部,即吏、民、礼、兵、刑、工六部之一,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称户部。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示褒奖,与"谥"作用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俭审时度势,具有政治眼光。他看到隋朝政局渐乱,就暗地劝说秦王建立大计。高祖召见时,他因势利导,促高祖开创大业。B.唐俭尽职尽责,深受皇帝器重。皇帝嘉奖他幽禁折辱期间不忘朝廷,将怀恩的资产登记后全部赐给了他;他去世后也深享哀荣C.唐俭建言献策,多次建立功勋。他助高祖破除独孤怀恩反叛阴谋;后来又派遺使者诱使颉利归附,从而使李靖有机会击破突厥。D.唐俭善于劝谏进言得到认可。皇帝狩猎正快意时,他却趁机劝谏皇帝以国事为重,勿沉溺于狩猎之趣,皇帝也因此停止狩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同在XX。<2>俄而武周,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感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晚次XX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受堪江上鼓鼙声。[注]估客,指商人。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开雾散,遥见汉阳城,诗人心生喜悦;但远而难与,"犹是"两字,诗人情感骤落。B.商贾白日酣眠,风浪平静;船夫夜晚细语,江潮悄涨。笔墨中透出诗人情绪转为平和。C.秋鬓恰逢秋色,诗中将憔悴形象、惆怅情绪与凄凉暗淡秋景融为一体,曲尽愁苦滋味。D."万里"能引起漂泊思乡之情,这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中"万里"的作用相似。15.诗的尾联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传递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无限悲凉。〔2〕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用","两句描写了自己的衣饰和心绪,表明自己求学时心中有快乐之事,故而不在意外在的物质匮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日,《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重要发现: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南极冰盖下首次发现大面积液态水。过去12年间,意大利科学家通过"火星快车"雷达系统的低频脉冲,对火星地下进行了详尽的测绘。每当探测到不同物质的边界,例如冰—岩床界线,数据都会被反射回探测器中,在液态水存在时,反射尤为强烈,图像上会呈现出的亮斑。2012~2015年间,"火星快车"对南极高原进行了29次探测,最终确认了南极冰盖下这处直径20千米的亮斑的存在。该发现不仅提供了搜寻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还为研究数十亿年间火星环境的转变提供新线索。数十亿年前,火星也布满了液态水。但随后,这些液态水却,火星变得干燥,只留下海洋、湖泊曾经存在的地质痕迹。过去,科学家推测,其中一些液态水可能进入太空,但更多的水并未离开火星,而是以冰的形式冻结在地下,如今,这一发现意味着,并非所有水都处在冻结状态。一位科学家的模型表明,大量液态水仍可能隐藏在火星深处,〔〕。"我们在研究火星时绝对不能污染它,"科学家强调,"否则,不仅会使生命探测实验的结果变得,而且还会污染可能与液态水的生命栖息地,从而对火星本土生物圈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发现不仅为过去甚至是当前火星生命的搜寻提供关键证据B.不仅该发现为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搜寻提供关键证据C.该发现不仅提供了搜寻过去甚至是当前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D.不仅该发现提供了搜寻当前甚至是过去火星生命的关键证据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久之前生命从不再适宜生存的火星表面撤退,来到了这个遍与全球的避难所B.但是很久之前火星表面变得不再适宜生存,生命就撤退到火星深处的避难所C.为生命提供了一个遍与全球的避难所,而火星表面很久之前已变得不再适宜生存D.为很久之前从不再适宜生存的火星表面撤退的生命提供了一个遍与全球的避难所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同凡响查无踪迹不置可否息息相关B.与众不同销声匿迹不置可否休戚相关C.与众不同杳无踪迹模棱两可息息相关D.不同凡响销声匿迹模棱两可休戚相关20.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为彰显我市厚重人文的独特韵味、充满活力的时代内涵,准备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作家协会联合承揽"讲中国故事,做时代新人"征文活动。稿件要求突出书写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来稿达到发表水平,将陆续在《都市》杂志上发表,价钱为每千字200元。投稿截至时间为X年X月X日。活动结束后抽空颁发获奖证书,并结集获奖作品。21.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年底,致敬改革开放40年的歌曲《青春的回答》MV正式发布,歌曲MV带领观众亲历40年的经典瞬间:1984年国庆节北大学生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1991年"希望工程"大眼晴女孩苏明娟的照片,1997年XX政权交接典礼,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操选手杨威夺得个人全能冠军,2015年中国人民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歌曲以"奋斗""追梦""再出发"等关键词作为当代青年面对伟大变革的"青春的回答"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员,面对改革开放40年,你将会以哪些关键词作为"青春的回答"?请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将你的感悟或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A3.C4.D5.出发之前,憧憬新事物,渴望改变。初到县城,感到格格不入,自卑窘迫。买菜途中,逐渐找到了城里人的自信状态。做好饭后,仍在惦记老奶奶在外做工的儿子儿媳,想了解城里人的生活。<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6.〔1〕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孙侠子做饭时给老奶奶的孙子打鸡蛋的细节,表现出孙快子质朴又伶俐的个性。〔2〕延缓了情节的推进<大量生活细节淡化了情节的戏剧性>:文章通过穿衣、买菜、做饭等琐碎具体的日常组节,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舒缓了情节节奏。〔3〕有助于表达主题:小说通过农村姑娘孙侠子走向陌生世界时的言行和心理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4〕这些细节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不夸X,简笔勾勒,让读者在细节书写中品味人生况味。<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7.B<材料二原文为"一部分城一代’并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复制他们的中小学生活">

8.B<A项,"无法通过高考改变命运"错。C项,材料四中说"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并没有说"当前的上升通道还缺乏多元与公平"。D项,材料四重在分析"XX模式"的现实情况和将来的解决方案。

9.在教育发达城市,"XX模式"仍然以应试和高考为中心,这与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发展方向相背离。为了考入大学,部分"城一代"的高中生活异常单调与辛苦,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复制自己的中小学生活。XX模式不符合某些群体的利益诉求。<每点2分>10.C11.D<"赠"和"谥"不同,"谥"指古代帝王和官员死后朝廷给予的评价性称号,往往含有褒贬之意。>12.C不是派遣使者诱使颉利归附,而是唐俭亲自前往。13.〔1〕<唐鉴>与高祖交好,曾一同掌管军卫,团此唐俭平素与秦王有交往,同在XX。〔善、典、雅各1分,大意2分,共5分>〔2〕不久武周战败,逃往突厥,唐俭制存府库财物,登记兵器铠甲来等待秦王。<俄而、亡、籍各1分,大意2分,共5分>。[参考译文]唐俭,字茂约,是并州晋阳县人。父亲唐鉴,在隋朝任戎州刺史。他与高祖交好,曾一同掌管军卫,因此唐俭平素与秦王交往,同在XX。唐俭见隋朝政局渐乱,暗地劝说秦王建立大计。高祖曾召见咨询他,唐俭说:"您长相天庭隆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杰,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