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散文阅读

(2024西城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不是我故弄玄虚,有些路你并不清楚。

一只蚂蚁的路,你知道吗?一只鸟、一朵花的路你也不会清楚。还有风。还有云。还有季节。还有匆匆的时光与流水。它们都是有路的,只是,我们不清楚。

说到路,记忆最深的当是故乡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条都叠印着我深深浅浅的足迹,牵牛的,割草的,担水的,下地的,采药的,赶集的……十九年的反反复复,磕磕绊绊,汗水滴洒,哪条路有多长,什么地方分岔,哪个段落被雨水冲出一个豁口,抑或一截横过路面的树根曾经绊了我一跤,这些,我闭上眼睛都晓得。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坟地的那条毛道,尽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几趟,但是,我的心却经常在那条路上走动。

然而,这只是村里路谱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条无形的路,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匍匐在暗处,在岁月里发着幽光。你可以感知,也可以揣度和想象,但是你却看不见它们真实的模样。

就说季节吧。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祖父在生产队的位置有点特别。他不耕地,不收割,一年四季扛着一把锃光瓦亮的铁锹,在田野上转悠。他这里瞅一眼,那里挖几锹土,看上去倒像个神秘兮兮的风水师。但是,祖父有一手“绝活"——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最后一场雪还没化净,祖父就把生产队长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队长迟疑地说,会不会再来一场雪呀?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土说,蚯蚓都翻浆了,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队长不好意思地笑笑,从祖父手里取过铁锹,翻了一锹泥土,丝丝地冒着热气,里面果然藏着几条活蹦乱跳的红蚯蚓。祖父说,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说得队长连连点头。

村里的鸟,也是有路的。早些年,村里是不乏苍鹰的。鹰总是收完庄稼即来,清明一到即走。鹰究竟来自何方,又归之何处,我的确弄不清楚。但是,它们来到后,飞行的路线还是被我无意中发现了。那年我约摸六岁。这个不会错。因为那年冬天吃不饱肚子。也就是说,是肚子帮我记住的。但是,那年冬天的鹰却特别多,像是好年景赶集置办年货的人,一拨一拨的。出于对食物的渴望,那个冬天我长时间坐在门槛上,等候收工回来的母亲给我带回一些简单的吃食,也许是几个野荸荠,也许是几根胡萝卜,而更多的是失望。失望也得守望。仿佛是为了打发难挨的时光吧,我就专注地看天。当我把目光放得又高又远时,如锉如锯的饥饿感似乎能够减轻许多。

起初,我感觉那些鹰也像我一样,被饥饿折磨得乱飞一气。可是鹰飞翔也是有路数的,它们先是顺着河的东侧向北飞,然后再沿着河的西侧往南飞。难道鹰的翅膀下也有路不成?许多年后,当村里的天空已经没有一只苍鹰时,我竟明白了个中的奥秘:河的两岸都是丰腴的田地,农人收割庄稼时,丢下的一些谷穗,正好便宜了过冬的野兔、田鼠和鸟雀,它们呼朋唤友地来此觅食。河道是天然的屏障,那些小兽物是无法逾越的,鹰自然也就无需来回越河逡巡。由此看来,鹰对飞行路径的选择,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

后来,我的注意力还是转到了地上。对土地的关注使我发现了许多大地的秘密。比如,像刺猬、野兔、草狐,尽管它们十分狡猾,但还是有迹可循的。一条刺猬经常出没的路,粪渣就是最好的路标。过去,村里刺猬多,它们大多住在河畔一个叫牛鼻凹的地方。那里杂树丛生,是刺猬理想的栖息地。一到黄昏,它们便悄无声息地出来觅食,天亮之前再顺着只有它们才熟悉的路赶回去。不知什么时候,牛鼻凹的树被伐光了,再后来,那里改作农田,刺猬的路便断了。断了就断了,没有人会为刺猬着想。有一年我回到村里,在收割后的麦茬地里,发现四具被麦茬火烧焦的刺猬幼仔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我想,要是刺猬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它们何必非得跑到危机四伏的地方生儿育女呢?是的,我们人类需要路,是不是也该给其他弱小的物类留一条生路呢?

以前,我一直认为树的路在地下。一棵树要想往高处长,它就得拼命地把根往深处扎,在泥土与岩石中左冲右突,开辟出一条路来。然而,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树的另一半路竟然在天空。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秋后,我像恋旧的鸟,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手里端着个相机,想把整个村庄都装进镜头里带走。那棵伟岸的沙朴就是在此时进入我的视野的。拍树冠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怦然一动,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树生命深处的隐秘世界。

那棵沙朴的树冠可以用“硕大无朋”来形容,主干高耸,侧枝纷披。因为是深秋,树叶早已落尽,这就更显出枝干的虬曲与苍劲。扭结,弯曲,多么类似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你看,那一枝,它本来是向北面伸展的,可是长着长着,路被另一根更强悍的枝干挡住了,于是,它不得不折腰改道——向东发展;然而,东面的空间也已被别人率先占领,无奈之下它只得曲线图存——向南突围……在经历了几番搏斗与失败之后,那被严重扭曲的肢体在天空中留下一个大大的“Z"字。凭感觉,我猜测那根树枝要走完那段曲折的路程,起码也得上百年的时间,其间的求索与挣扎,选择与痛苦,并不亚于我们人类历史上那次举世闻名的长征。

面对着这样的一条路,我们除了仰望、震撼与感慨,是否还有那么一点自惭形秽呢?

反正我是。

(取材于许俊文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也是暗会了经济学道理的___会:符合

B.在即将消失的村里久久盘桓盘桓:徘徊

C.主干高耸,侧枝纷披___纷披:散乱张开的样子

D.我们除了仰望_________仰望:抬头向上看(树冠)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最后一句中“我们”换成“你",可增加亲切感,更便于抒情

B.第四段“暗处”“幽光"并用,写出这些路可感知而难以洞悉的特点。

C.第六段写饥荒时的鹰多得像好年景办年货的人,比喻新奇,意蕴丰富。

D.人与物、天上与地下、过去与现在……文章取材广泛,打破时空局限。

18.文章第三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后文有怎样的联系?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19.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无形路”?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根据文意分条说明。

【答案】16.D17.A

18.(1)本段写了自己对故乡“有形之路"的熟悉,反衬后文对“许多条无形的路”的“并不清楚"。

(2)本段所写的记忆细腻、深刻,饱含对故土的深情,与后文描写母亲、“我像恋旧的鸟”等呼应。

(3)本段写了曾经的劳作与艰辛,与后文写到的艰难生活一致,为文末感叹“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提供依据。

19.(1)季节的路。要善于发现并遵循、敬畏自然规律。

(2)鹰的路。行路轨迹是用尽量低的成本获得利益的过程。

(3)刺猬的路。人类追求自身生存发展时,也要给其他物类留活路。

(4)沙朴树枝的路。在不平坦的生命历程中,要痛苦求索,坚强突破。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

D.仰望: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结合“面对着这样的一条路,我们除了仰望、震撼与感慨,是否还有那么一点自惭形秽呢?”可知,此处是为了表达对“路"的敬仰、向往之情。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结合“一只蚂蚁的路,你知道吗?一只鸟、一朵花的路你也不会清楚。还有风。还有云。还有季节。还有匆匆的时光与流水。它们都是有路的,只是,我们不清楚”可知,随着范围的扩大,“我们"也是不清楚的。“我们”是泛指,便于读者接受,不能换成“你",太生硬。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结合“说到路,记忆最深的当是故乡那些藤蔓似的土路了,每一条都叠印着我深深浅浅的足迹,牵牛的,割草的,担水的,下地的,采药的,赶集的……”可知,本段写了自己对故乡“有形之路"的熟悉,反衬后文对“许多条无形的路”的“并不清楚"。

结合“譬如通往山上我家坟地的那条毛道,尽管一年之中我走不了几趟,但是,我的心却经常在那条路上走动”可知,本段所写的记忆细腻、深刻,饱含对故土的深情,与后文描写母亲、“我像恋旧的鸟"等呼应。

结合“十九年的反反复复,磕磕绊绊,汗水滴洒,哪条路有多长,什么地方分岔,哪个段落被雨水冲出一个豁口,抑或一截横过路面的树根曾经绊了我一跤,这些,我闭上眼睛都晓得”可知,本段写了曾经的劳作与艰辛,与后文写到的艰难生活一致,为文末感叹“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提供依据。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内容和分析作者感悟的能力。

结合“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最后一场雪还没化净,祖父就把生产队长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可知,季节的路。要善于发现并遵循、敬畏自然规律。

结合“鹰究竟来自何方,又归之何处,我的确弄不清楚。但是,它们来到后,飞行的路线还是被我无意中发现了……"可知,鹰的路。行路轨迹是用尽量低的成本获得利益的过程。

结合“一条刺猬经常出没的路,粪渣就是最好的路标。过去,村里刺猬多,它们大多住在河畔一个叫牛鼻凹的地方……”可知,刺猬的路。人类追求自身生存发展时,也要给其他物类留活路。

结合“那棵沙朴的树冠可以用‘硕大无朋’来形容,主干高耸,侧枝纷披。因为是深秋,树叶早已落尽,这就更显出枝干的虬曲与苍劲。扭结,弯曲,多么类似我们不平坦的生命与心灵历程……"可知,沙朴树枝的路。在不平坦的生命历程中,要痛苦求索,坚强突破。

(2024昌平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莫如抚琴

①文友徐先生去年送我一幅画,说此画专为我作,名字叫《江中酉邀明月》,画中一青衣学士坐在江边石矶之上潇洒抚琴。当时,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滚滚红尘里,如何让自己气定神闲,并由此让身处的四周也归于宁静,这不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吗?而这样情境的获得,有什么能比得上对月抚琴呢!

②小的时候,乡村里颇有几个识得乐器的,夏日里在屋外乘凉,就能听到不远不近地传来他们用笛子吹奏的《姑苏行》,用二胡拉的《二泉吟》,这丝竹之声有时像清风吹过柳条,有时宛如流水滑过青石。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能让夏夜变得清凉。闭上眼睛,自己就仿佛是跳进了头顶上的银河,哪里还有多少暑热呢!于是就想着,这样的乐曲,要是能从我的手中奏出,那该多好啊。后来在古书中读到不少关于音乐的文字,比如《礼记·乐记》里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如《史记·乐书》里说:“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忽而似乎明白了,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这就比较深奥了,不是我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够识得的。可又一想,村里的那几个人也没见得是读书人,却如何能把几段旋律带进人的心里,并且在乡间的树丛茅舍间萦绕不绝呢?想不明白这些事,学乐器的事就这样放下了。直到现在,有人因我的文章而把我设想为江上抚琴的雅士,竟不觉有些汗颜,自以为写得几篇文章就悟得世间百味,却不知自己还不如乡野村夫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表达。真该学学抚琴,弄弄丝竹,那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这该是何等的荣幸啊!

③《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包含了琴。古琴的形制,除了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几乎从未变过,而更加恒久的是,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

④《孔子家语》里描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说,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学新的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节奏呢。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节奏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会琴曲的内涵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琴曲内涵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悟出琴曲里的人呢。于是又学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师襄子大惊,拱手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

⑤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能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后来,孔子历聘诸侯,没能获得重任,途中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但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忽见“芗兰独茂",感叹兰花“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作《猗兰操》(又名《幽兰操》)。唐代韩愈也写了一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在孔子的《猗兰操》里看到了孔子的郁闷和志向,再写《猗兰操》则是对孔子最大的致敬。韩愈极大程度理解了孔子说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⑥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而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

⑦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深刻地在中国文人的性格里打上了烙印,在我们的文学里随处可见古琴的身影。它那么优雅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作品,它让我们的民族个性里除了包容除了隐忍除了仁和还流露着多情。被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在他的琴曲《凤求凰》里有这样几句: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⑧我也试着抚琴。那一次在扬州一位斫琴大师那里寻得一床古琴,桐木琴,体形圆润,轻抚一下,一缕清韵摇入心魄,早已是爱不释手了。好不容易看熟了“减字谱”,学会的第一首琴曲是清代的古曲《长相思》。《长相思》琴曲比较简单,没有泛音,但情感非常充沛,名字取自词牌,表达的是旅人思乡,抑或是思念故人。曲中每一个散音都仿佛是在诉说,而每一个按音也仿佛是在叹息。音节简短,不像是娓娓道来,却像是哽咽倾诉,可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

⑨我喜欢在静夜灯下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

(取材于夏磊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燥热:烦躁

B.竟不觉有些汗颜汗颜:惭愧

C.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通衢:纽带

D.体形圆润___圆润:圆熟流利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对月抚琴能够让人在尘世中获得气定神闲的心境。

B.第②段中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

C.第⑦段引用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几句,体现我们民族个性里的多情。

D.《长相思》琴曲简单却感情充沛,能够让人感受到安详并感恩生命。

18.文章第④段写了孔子学琴的故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莫如抚琴"的内涵。

【答案】16.D17.B

18.①孔子在学琴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表明弹奏古琴可以连接志趣相投之人的心灵;

②承接上文琴表达着文人士子的操守,引出下文韩愈与孔子两位圣贤通过一首《猗兰操》而心心相通;点明主旨,进一步写出如今我们通过习练古琴,了解传统文化,可以找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③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也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味。

19.①抚琴可以与圣贤交谈,体会文人士子的性情与操守;

②抚琴可以与自然对话,感受音乐带来的气定神闲的心境;

③抚琴可以与自己的灵魂相约,了解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精神与文化密码/感受温暖幸福,感恩生命。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D.圆润:此处是形容桐木琴体形圆满丰润。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错,结合“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可知,此段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有教化人心的作用。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孔子在学琴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表明弹奏古琴可以连接志趣相投之人的心灵;

②上文说“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下文“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能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写韩愈与孔子两位圣贤通过一首《猗兰操》而心心相通,可见孔子学琴的故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文说“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可见,通过孔子学琴的故事点明主旨,进一步写出如今我们通过习练古琴,可见了解传统文化,找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③孔子学琴的故事出自《孔子家语》,文章详细记述了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的过程,细节丰富生动,丰富了文章内容,而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圣人,这样写也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也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味。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莫如抚琴”字面意思是“不如抚琴",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抚琴的喜爱与赞赏。

①由“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概括出,抚琴可以与圣贤交谈,体会文人士子的性情与操守;

②“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抚琴可以与自然对话,感受音乐带来的气定神闲的心境;

③“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抚琴可以与自己的灵魂相约,了解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精神与文化密码/感受温暖幸福,感恩生命。

(2024朝阳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船闸与古镇

京杭大运河流到江淮一带,河道宽阔,水量丰沛,气势浩大。此刻,站在一座横跨运河的大桥上,映入我眼中的运河扬州江都段,就是这样一幅景象。桥下河道的中间,停着不少货船,相互间隔有几十米,前后相续,一直排列到视野尽头。目光掠过船队向左边望去,便是自大桥延伸出去的道路。它的左边,是一个辽阔的湖泊。河湖相连,浩渺无际,正是这一带突出的水文景观。

这里就是邵伯船闸——千里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谢安镇守广陵,在步邱,也就是今天的邵伯屯兵。步邱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农田常受干旱,东部农田又易受涝。为了克服水患,谢安率民众在河水中筑起一道埭,也就是堤坝,并设立拖船过埭的设施。埭,还只能说是船闸的前身。据《太平寰宇记》载,唐代“邵伯埭有斗门”,这是闸门的开始。到了宋代,邵伯船闸又从单斗门发展为二斗门,也就是有两个梯级的双闸室船闸。

自此以后,历史又走过了千百年。1958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建造了一座新式船闸,就是今天的一号船闸,年通过货运量2000万吨。1984年年底,二号船闸动工,4年后建成通航。闸室宽度大幅度增加,可容纳千吨级船只通过。2014年,规模更为宏伟的三号船闸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通过的货运量是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大运河作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号船闸、二号船闸、三号船闸……三座大型船闸连为一体,横卧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上,气势夺人。我脚下的大桥横跨于三座船闸之上,从这头走到那头,并没有很长距离,但在行走中,我分明感到了时光的漫长浩瀚。

从桥上下来,前行不远,就到了邵伯镇。古镇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成为千里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如今老河道已经废弃了,水面平静凝滞,在纷乱地漂浮着的落叶间,依稀有小鱼喽喋的声音。古镇原貌保持得较为完好,屋脊连绵,屋宇坚实,院落宽敞,一色的白墙黛瓦,让人仍能想象当年的气派。几条主街纵横交错,铺着方正齐整的大块青砖,此外便是狭长逼仄的小巷。小巷地面用坚固的条石砌成,因年代久远,被无数的人脚、马蹄和车轮踩过碾过,遍布残损和凹痕。街巷之间,鲜有人影。与很多别的地方一样,青壮年很多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妇孺老幼,多半也搬去古镇旁新区的楼房里了。在深秋的阳光下,小镇静谧寂寞,仿佛沉浸在一个古老的梦境之中。

当年可不是这样。作为南北舟车孔道,贸易重镇,这里白天航运繁忙,桅樯林立,入夜灯火通明,笙歌不绝。商贸发达,交通便利,也带来了古镇文化的昌盛。“举人满街跑,秀才多如毛”,这是当地形容人才辈出的谚语。距离御码头不远,有一座斗野亭,始建于宋代熙宁二年,与滁州醉翁亭、苏州沧浪亭等并称为宋代五大名亭。亭子位于高丘之上,可远眺运河的波光帆影,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七位宋代著名诗人,曾经和诗吟咏此地风光,传为佳话。

光阴如流水,将往昔的旖旎裹挟而去。很长时间里,扬州的繁华冠绝天下,这与当年运河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随着铁路公路兴起,水运优势不再,扬州也失去了令八方艳美的地位。邵伯古镇的式微,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的弦歌阵阵,忽然间变为静默无声,难免让人怅惘感慨。不过进一步想下去,就会释然了。时光在剥夺的同时,也有所增益。岁月层层叠叠的堆积,赋予了古镇一种独特的况味,仿佛一个人经历沧桑后变得深沉。这种魅力,藏匿于那些古旧的街巷间,那些历史和传说中,那些依然被传唱着的地方戏曲中,不动声色地播撒开来。

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是对这种魅力的印证。在列入申报项目的遗产区域中,就包括了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邵伯码头和邵伯古堤。这无疑是一次荣誉的加冕礼。仿佛一位梨园名角,告别舞台已经多年,因为某个机缘重新登场,依然唱腔甜润,步态袅娜,赢得齐声喝彩,唤醒了人们脑海深处的记忆。大运河令世人瞩目,也是源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可以转化为今天生活的养料,滋养人们的灵魂。像这条流淌了多少个世纪的河流一样,这种诗性的灌溉也会穿越时光,传递给后世一代代的人们。眼前的这座运河古镇,就是这种魅力的一个来源,一个组成部分。

只是,对于一名行色匆匆的游人来说,想在有限时间内充分感受和认识它,实在有些困难。如果运河文化是一册大书,那么,这次走访中获得的印象,一些场景和画面,不妨看作一张张书签。就像被一阵鸟声牵引走入一片丛林,这些书签,也应该能够把人引到书中最精彩的篇页。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到了时光漫长浩瀚浩瀚:辽远无际

B.作为南北舟车孔道孔道:桥洞巷道

C.将往昔的旖旎裹挟而去旖旎:美好景象

D.邵伯古镇的式微式微:由盛转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交代谢安建埭的历史,将邵伯船闸发展的起源追溯到千余年前。

B.第三段运用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邵伯船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

C.第五段描写古镇静谧寂寞的景象,旨在批评当地人不重视古镇的文化。

D.第八段以梨园名角为喻,写出大运河成功申遗对邵伯文化传播的意义。

18.作者通过写船闸和古镇,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的哪些思考和感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内涵及表达效果。

【答案】16.B17.C

18.①文章首先写了眼前所见的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景况,回顾了船闸初建和发展进步的历史,感叹千年以来大运河在生产生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接着写了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邵伯古镇的风貌,回顾了古镇随大运河发展变化而繁荣衰落的历程,抒发了对大运河文化变迁的感慨。

③作者选取了大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邵伯船闸和古镇作为文章主要写作对象,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赞叹。

19.内涵:①“一阵鸟声"“这些书签”喻指作者作为游人走访邵伯船闸和古镇的所见和所思。②“一片丛林"“书中最精彩的篇页”喻指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③这组比喻表明文中所展现的只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精彩丰富的部分值得去领略,表达了作者对运河文化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效果:这句话喻中有喻,以喻释喻,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韵味无穷。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依据“作为南北舟车孔道,贸易重镇,这里白天航运繁忙,桅樯林立,入夜灯火通明,笙歌不绝。商贸发达,交通便利,也带来了古镇文化的昌盛"可知,“孔道”的意思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旨在批评当地人不重视古镇的文化"错误。原文“如今老河道已经废弃了,水面平静凝滞,在纷乱地漂浮着的落叶间,依稀有小鱼喽喋的声音”“街巷之间,鲜有人影。与很多别的地方一样,青壮年很多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妇孺老幼,多半也搬去古镇旁新区的楼房里了。在深秋的阳光下,小镇静谧寂寞,仿佛沉浸在一个古老的梦境之中"可知,描写小镇寂静的景象是为了古今对比,突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小镇在时代发展中的蜕变。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河道宽阔,水量丰沛,气势浩大”“桥下河道的中间,停着不少货船,相互间隔有几十米,前后相续,一直排列到视野尽头"“邵伯船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1958年,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新中国建造了一座新式船闸,就是今天的一号船闸,……2014年,规模更为宏伟的三号船闸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通过的货运量是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大运河作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知,文章首先写了眼前所见的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景况,回顾了船闸初建和发展进步的历史,感叹千年以来大运河在生产生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原文“从桥上下来,前行不远,就到了邵伯镇”“古镇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如今老河道已经废弃了,水面平静凝滞,在纷乱地漂浮着的落叶间,依稀有小鱼喽喋的声音”可知,接着写了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邵伯古镇的风貌,回顾了古镇随大运河发展变化而繁荣衰落的历程,抒发了对大运河文化变迁的感慨。

由原文“这里就是邵伯船闸——千里运河线上最大的船闸。邵伯船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到了宋代,邵伯船闸又从单斗门发展为二斗门,也就是有两个梯级的双闸室船闸”“古镇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成为千里运河线上重要的港埠"“作为南北舟车孔道,贸易重镇,这里白天航运繁忙,桅樯林立,入夜灯火通明,笙歌不绝”“岁月层层叠叠的堆积,赋予了古镇一种独特的况味,仿佛一个人经历沧桑后变得深沉"可知,作者选取了大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邵伯船闸和古镇作为文章主要写作对象,表达了对大运河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赞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原文“就像被一阵鸟声牵引走入一片丛林,这些书签,也应该能够把人引到书中最精彩的篇页”可知,“一阵鸟声"“这些书签”喻指来去匆匆的游人在浏览古运河上的文化遗迹时所感受到的,可以是眼见也可以是所思。

“一片丛林"是由“一阵鸟声”而引入的,“书中最精彩的篇页"是由“这些书签”确定的,故而上文游人的感受成为其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由头和兴趣,由此可以深入文化内部的核心,欣赏到它博大精深的精髓。

由“一阵鸟声"对应“一片丛林”,“这些书签"对应“精彩的篇页”可知,作者认为粗略的感受可以带领人们深入领略运河文化的精华,这组比喻表明文中所展现的只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精彩丰富的内容值得去探寻,表达了作者推荐运河文化的热情,对运河文化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由“一阵鸟声牵引走入一片丛林"“这些书签,也应该能够把人引到书中最精彩的篇页”可知,结尾的比喻修辞,喻体和本体都没有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了乙(喻体),形成喻中有喻,以喻释喻,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韵味无穷。

(2024大兴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灵魂

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去壳后的籽实。国人见面,开口便是“吃了吗?"可见,吃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在“民以食为天”的历朝历代,米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形容,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夺取大米。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

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对稻米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食以稻为粱为贵。"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870多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不啻是中国,国外也有对稻米一往情深的诗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诗人以稻米入诗,把稻米提升到恋人的高度,足见稻米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何等之重。

国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在所有的粮食中,大米是有灵魂的,其他都只能算是杂粮。确实,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立秋、处暑……经历了风雨雷电以及农人匍匐大地淌下的汗水,集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你说她没有灵魂吗?

我对大米的深情,始于记事之日。我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因地少人多,收成不丰,很少能敞开肚子吃米饭。一家六口人每年四百斤不到的大米口粮,母亲精打细算着食用。平时以麦粞、大米混杂的麦粞米饭为主食,且时不时地把沉积在麦粞下面的米饭挖出来,给生病的孩子或奶奶吃。仅在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或生病时,才能吃上纯米饭。那不软不硬、酥酥绵绵、喷香爽口的米饭,溢着晶莹的油光,裹着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可惜只能吃一碗。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个大大的谷仓,里面堆满了稻谷,怎么吃也吃不完。

年岁渐长,我干过拔秧、插秧、除草、割稻、脱粒等农活。因而,知道每一粒大米背后的辛苦。尊重每一粒米,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但凡见人糟践粮食,内心便涌现出心绞般的疼痛。

多少年来,米饭让我历尽生活艰辛,览尽世事沧桑。每次见到米饭,我便会浮想联翩,眼前呈现一片风吹稻浪的景象。继而,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在我心底,米饭的香,是沉厚大地散发的恒久之香,是万千命运绽放的馥郁芬芳。

岁月不居,时节若流。如今,生活变好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米少了荣耀,成了贱货。尽管种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陆续开发出了不少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柔软爽滑的绿色、有机大米,但因收益低,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

“水源流入土壤,沃野铺满金黄。”米呈现给我的,是珍珠般的皎洁,天使般的柔情,绮梦般的诗意,让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深情凝视,久久不放。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换言之,一个没有看见米生长的人,是没有家园意识的。一个有家园意识的人,当他再也看不见米的生长,他的内心是恐慌的。

“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人生在世,没有比吃饭更幸福的事,也没有比吃不下饭更痛苦的事。

(取材于丁东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爱也成熟了成熟:发展到热烈痴迷的程度

B.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转身:变化,转变

C.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敌人:互相仇视的对象

D.绮梦般的诗意___诗意: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与人类历史上政权的存续与消亡紧密相关。

B.大米的生长过程与其他粮食相比更加艰难。

C.文中多处引用诗词,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D.因为曾经的生活遭遇,“我"尊重每一粒米。

18.根据3、4段,简要概括不同的人围绕稻米抒写了哪些感情。

19.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二段画线句“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的作用。

【答案】16.C17.B

18答案示例:

①孔颖达写出稻米地位尊崇,表达春秋战国时人们对稻米的重视/珍视之意。

②李绅通过写农民耕作的艰辛,表达对农民的同情怜悯,以及珍惜稻米之意。

③黄庭坚陷入无米之炊困境时好友送米,表达对其感恩之情。

④辛弃疾见到稻花环抱的乡野美景,抒写了丰收年景的喜悦/愉悦之情(或自在惬意)。

⑤裴多菲将恋爱比作谷子生长/恋人比作谷子,抒写发自内心的喜爱/迷恋/爱恋之情。

19.答案示例:

内容:①使用比喻手法,将米浆比作血液(或答:用“与其……不如……"句式将血液、米浆两种说法作比较),侧重强调大米对于人类政权、命脉的重要作用(或答:侧重强调大米是人类生存的命脉)。

结构:②承接上文(或答:呼应开头段)吃饭是重要的事情;③引起下文,写古今中外的人都在诗文中描述、讴歌稻米;④照应结尾,写大米是人的立身之本。

主旨/写作意图:⑤强调稻米事关人类命脉/根本的重要性(或答:对稻米的感恩/尊重),⑥暗含对当今一些人视稻米为敌人的错误态度的批评,⑦委婉表达对当今粮食种植现状的忧虑,⑧呼吁人们要有家园意识。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结合原文“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分析,文中是某类人怕胖而不敢吃米饭,排斥米饭,的单方面的感情,不是“互相"。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更加艰难”错误,文中相关内容有“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是为了强调大米是有灵魂的,没有就此提其与其他粮食相比更加艰难,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食以稻为粱为贵”是孔颖达对《左传·哀公十三年》相关内容的理解,意思是粮食中稻是主要的,地位是尊贵的,写出稻米地位尊崇,表达春秋战国时人们对稻米的重视/珍视之意。

结合“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可知,李绅通过写农民耕作的艰辛,表达对农民的同情怜悯,其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珍惜稻米之意。

结合“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可概括出,黄庭坚陷入无米之炊困境时好友送米,表达对其感恩之情。

结合“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概括出,辛弃疾见到稻花环抱的乡野美景,抒写了丰收年景的喜悦/愉悦之情(或自在惬意)。

结合“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可概括出,裴多菲将恋爱比作谷子生长/恋人比作谷子,抒写发自内心的喜爱/迷恋/爱恋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点句子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使用比喻手法,本体是“米浆”,喻体是“血液",比喻词为“是”,把米浆比作血液,生动形象地呈现大米之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与其……不如……"是将血液、米浆两种说法作比较,侧重强调大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结构上。首段有“吃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此处呼应开头段,再次点明吃饭是重要的事情;后文为“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可见此句引起下文,写古今中外的人都在诗文中描述、讴歌稻米;结尾段有:“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与之相呼应,写大米是人的立身之本。

主旨上。此句强调稻米对人类的重要性,稻米事关人类命脉。结合文中“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一个没有看见米生长的人,是没有家园意识的"等句子分析可知,句子强调稻米的重要性,则暗含对当今一些人视稻米为敌人的错误态度的批评,委婉表达对当今粮食种植现状的忧虑,呼吁人们要有家园意识。

(2024丰台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惜字亭下

①老街口的惜字亭还在,风风雨雨,不改古朴模样。天晴时候,有老人去亭下焚烧字纸,又古典又清闲,砖炉纸灰仿佛透着幽静,飞扬出诗书礼乐的韵致,飘飘然遁入暗黄淡然的遥远心境。

②惜字亭是砖石结构,形如塔,高三丈三尺有余,五方皆为假门,底层有一方辟有拱形空心正门,专供焚烧字纸之用,以育人文风气。二至三层实心结构,飞檐斗拱,有各式花纹图案。墙角斑驳着裸露出藏青色大砖,砖上稀落落生有苔藓。老式木板门,窗户也是木制的,窗格烟熏火燎,漆黑漆黑、一节一节。苍老与陈旧里,凝结着一份幽古的清寒。旷达和清穆不倒。一百多年的光阴点点滴滴渗透砖壁,斑驳坑洼,古意充盈,愈久弥坚。

③中国人认为字是神圣的,对字纸有特殊心理。燕京旧俗,污践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罪。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只因文字有灵。读圣人之书,更应严肃恭敬相对,守住笔下的清正光明。有关性命、功名、闺阃以及婚姻之类,须谨慎再谨慎。忌淫词艳曲兼以书文讥诮他人,不可离间骨肉,倾人自肥;不可凌高年欺幼小;不可挟私怀隙谋害别人,唆人构怨,颠倒是非,使人含冤。这样的“惜”是敬是止是仁是义,为人处世堂堂正正,多些磊落,踏实安稳。

④旧时儒生乡绅自愿组建惜字会、敬字社,尊孔尚道,叫人爱惜字纸。《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文人行礼拜祭并举办“敬惜字纸"香会,在文昌祠、精忠庙、梨园馆或各省会馆献贡演戏,动辄聚集千人。北地如此,南方也不例外,雇人沿街定期收取废旧的字纸残书汇总焚化,余烬投入江河。古风绵延几百年,风雨无阻。

⑤惜字亭下人家,虽世代耕农,对字纸也有敬惜之心。家里有读书人的,必备字纸篓。字纸保持清洁,不受污秽,得空放入炉中焚化,将灰烬深埋或送入河里。乡民识不了多少文字,却深得人间仪礼。记忆中,祖父略通文墨,桌底备有竹箧,将写有字的废纸团成一球放入其中,隔十天半月,找一树下或河边焚去,所烧字灰中一切法义与大地众生结缘。幼年记忆里,纸灰浮扬上空或随水波悠悠荡荡漂远了,引得一阵遐想,让我懂得百姓之礼自有端庄肃穆。

⑥乡人惜字更惜物,村戏里的唱词一句句都是惜物之情:“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无底,舍不得鸡窝上一顶斗笠,舍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舍不得刚抱的一窝小鸡。”

⑦地底潮湿,房子屋基用青石方块,青砖砌半人高,刷上石灰。青砖是珍物,舍不得多用,平常人家造房子,一律砌土砖上顶。砖缝抹平了,沿缝压出一条沟纹。夏天敞开窗子,冬天才贴上薄薄的白纸,窗上微微发出米糊与白纸的气味。屋檐下堆满松针,引火烧饭。劈开的木柴码放整齐,这种情调为山乡独有。

⑧在徽州游玩,一族人家老祠堂大厅抱柱上高高挂有旧联,说是清人所作,内容大好,说出了心头话:

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

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

⑨这联语让我感动,仿佛看见了惜字惜物的祖父青灰色的身影,也仿佛看见了一代代乡村老人的面容。做孩子的时候,凡穿衣或饮食,长辈总让我们爱惜,一粒米也不能糟掉。吃饭不得多话,不准挑三拣四。人世经年,觉得少比多好。轻轻浅浅享一份清福就好。君子知命,要懂得随分守时、惜福养命。

⑩惜字亭下山深树茂,一年四季花色烂漫,绿植遍野,无有风沙,窗明几净。少年时每日在窗下读两册书,喝一壶茶,间或一二乡友来闲坐,上下千年。远离闹市,得了清静也得了热闹。友人住在惜字亭东。冬天借宿其家,夜雾中影影绰绰的鱼鳞瓦老房子,几盏未灭的灯火,点缀其间。早晨起霜了,一头走出去,迎面沁凉。友人母亲为人和善,待我等如亲儿,每日烧好热水灯下候着。洗漱泡脚,屋梁上近尺长的老鼠探头缩脑,好像通了人情,并不可厌。几个少年嬉皮笑脸,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他母亲做的萝卜干真好吃,二十几年,忘不了那样的情味。

姑祖母孀居多年,父亲兄弟四个侄辈经常送些柴米,肩挑背驮几里路。她上了年纪,手脚不利索,做出饭菜无人问津。有一年路过她家,歉然留我午饭,咸豆角与萝卜干,竟还有一碗蔬菜。我连吃两碗米饭,姑祖母很高兴,说小哥当年也如此。她小哥是我祖父,兄妹情谊迥于世人。哥哥去世十多年,妹妹还记得往昔的日子。

村里一老妪,无儿无女,幼年缠足,做不得农事。村民轮番砍柴晒干挑到她家,也有人送肉菜盐米酱醋。此俗成了惯例,直至其寿终。平人的关怀,虽只有一饭一蔬,却细水长流、温润贴心。

开春后,惜字亭下村落山野的各色花都开了,小路上常见挑夫折一枝野花放在扁担头,蕴含三分春色,又吉庆又和煦。日子贫苦,生在马槽牛栏,也在槽里栏里开有绿叶鲜花。

人过中年,前途短促,心怀不甘,常常有戾气,惜字亭下的人们却面容安详。岁月漫长,历经世事,他们尝尽几度秋凉。冬日窝在草丛晒晒太阳,便有了温润人心的暖意,不管老之将至老之已至,无惧生,无惧死。

走在惜字亭边,喧嚣只在别处。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归来,秋燕南去;风过亭尖,雨落天井,烟锁池塘;草动虫鸣,水流花落……四季悄然更迭。几百年来人们从亭前走过,汲水、灌溉、浆洗衣物。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像诗像词像曲又像画。白昼日光,夜阑月色,将惜字亭下的日子照得晴朗光明。

秋夜过惜字亭边石桥,河里一轮圆月,明润在天,不知它照着溪水,溪水不知有月照着,不管不顾地流着。石桥、溪水、明月不知有我经过。

(取材于胡竹峰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懂得随分守时___随分守时:遵行本分,随从时俗

B.几个少年嬉皮笑脸___嬉皮笑脸:不严肃,不庄重

C.又吉庆又和煦___和煦:温暖

D.不管不顾地流着___不管不顾:自顾自地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从普通乡民写到略通文墨的祖父,展现了亭下百姓对待“字纸"端庄肃穆的态度。

B.第⑩段作者写二十年来未曾忘掉“萝卜干”的味道,是为了赞美友人母亲的高超厨艺。

C.第段用“在槽里栏里开有绿叶鲜花"的比喻,表现出亭下人家乐天开朗的性格。

D.本文通过描写惜字亭下人家恬静、古雅的生活,展现乡民们守礼、敬道的人生态度。

18.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在语言运用方面有哪些妙处。

19.本文围绕“惜”字层层展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6.B17.B

18.①整散结合;语句于整齐中见错落,音韵于和谐中见顿挫,写出岁月更迭而惜字亭边仍生机盎然。

②运用比喻;将夕阳下牧童牵牛的情境比喻成“诗"“词”“曲"“画”,形象地展现了农家田园生活远离喧嚣的古雅以及如诗似画的美感。

③意象丰富;“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秋燕、风、雨”等,大量的意象进行罗列,共同构成一幅古雅而有生气的田园风光图。

19.①惜字:从古人敬字惜纸的传统写到祖父及乡人对传统的传承,表达了乡人对字、字纸的敬畏虔诚之心。

②惜物:捕捉日常生活细节,描写了乡人对待物质生活俭朴珍惜的态度,表达了乡人随分守时、惜福养命的生活理念。

③惜情:作者从友情、亲情、乡情三个角度描写了惜字亭下人们温润贴心、仁厚朴素的美好品德,展现了乡人重情重义、善良淳朴的性情。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词语的能力。

B.“嬉皮笑脸:不严肃,不庄重"错。原文“几个少年嬉皮笑脸,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由此看出“嬉皮笑脸"是指少年们聚在一起欢笑嬉戏,并非贬义。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B.“是为了赞美友人母亲的高超厨艺”错。原文写“友人住在惜字亭东。冬天借宿其家,……友人母亲为人和善,待我等如亲儿,每日烧好热水灯下候着。洗漱泡脚,屋梁上近尺长的老鼠探头缩脑,好像通了人情,并不可厌。几个少年嬉皮笑脸,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他母亲做的萝卜干真好吃,二十几年,忘不了那样的情味",可看出是为了写在借宿惜字亭东的友人家,永远难忘并珍惜亭下人家生活的温馨美好,并非为了赞美友人母亲的高超厨艺。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语句的能力。

①整散结合;句中有整句,如“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归来,秋燕南去;风过亭尖,雨落天井,烟锁池塘;草动虫鸣,水流花落",也有散句,如“几百年来人们从亭前走过,汲水、灌溉、浆洗衣物。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像诗像词像曲又像画”。由此看出,语句于整齐中见错落,音韵于和谐中见顿挫,写出岁月更迭而惜字亭边仍生机盎然。

②运用比喻:如“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像诗像词像曲又像画",可看出将夕阳下牧童牵牛的情境比喻成“诗”“词"“曲”“画",形象地展现了农家田园生活远离喧嚣的古雅以及如诗似画的美感。

③意象丰富:如“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归来,秋燕南去;风过亭尖,雨落天井,烟锁池塘;草动虫鸣,水流花落"“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可看出所写意象有荒藤、绿树、老宅、古桥、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秋燕、风、雨、牧童、牛、夕照等,大量的意象进行罗列,共同构成一幅古雅而有生气的田园风光图。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讨作品意蕴的能力。

①惜字:原文第③段“中国人认为字是神圣的,对字纸有特殊心理。燕京旧俗,污践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罪。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只因文字有灵。读圣人之书,更应严肃恭敬相对,守住笔下的清正光明",第④段“旧时儒生乡绅自愿组建惜字会、敬字社,尊孔尚道,叫人爱惜字纸。《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文人行礼拜祭并举办‘敬惜字纸’香会,在文昌祠、精忠庙、梨园馆或各省会馆献贡演戏,动辄聚集千人。北地如此,南方也不例外,雇人沿街定期收取废旧的字纸残书汇总焚化,余烬投入江河”,第⑤段“惜字亭下人家,虽世代耕农,对字纸也有敬惜之心。家里有读书人的,必备字纸篓。字纸保持清洁,不受污秽,得空放入炉中焚化,将灰烬深埋或送入河里。乡民识不了多少文字,却深得人间仪礼。记忆中,祖父略通文墨,桌底备有竹箧,将写有字的废纸团成一球放入其中,隔十天半月,找一树下或河边焚去,所烧字灰中一切法义与大地众生结缘"。

由此看出,从古人敬字惜纸的传统写到祖父及乡人对传统的传承,表达了乡人对字、字纸的敬畏虔诚之心。

②惜物:原文第⑥段“乡人惜字更惜物,村戏里的唱词一句句都是惜物之情:‘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无底,舍不得鸡窝上一顶斗笠,舍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舍不得刚抱的一窝小鸡。’”第⑦段“青砖是珍物,舍不得多用,平常人家造房子,一律砌土砖上顶。砖缝抹平了,沿缝压出一条沟纹。夏天敞开窗子,冬天才贴上薄薄的白纸,窗上微微发出米糊与白纸的气味",第⑧段“一族人家老祠堂大厅抱柱上高高挂有旧联……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第⑨段“这联语让我感动,仿佛看见了惜字惜物的祖父青灰色的身影,也仿佛看见了一代代乡村老人的面容。做孩子的时候,凡穿衣或饮食,长辈总让我们爱惜,一粒米也不能糟掉"“君子知命,要懂得随分守时、惜福养命”。

由此看出,通过捕捉日常生活细节,描写了乡人对待物质生活俭朴珍惜的态度,表达了乡人随分守时、惜福养命的生活理念。

③惜情:第⑩段“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他母亲做的萝卜干真好吃,二十几年,忘不了那样的情味",写友情的温馨;第段“姑祖母孀居多年……她上了年纪,手脚不利索,做出饭菜无人问津。有一年路过她家,歉然留我午饭,咸豆角与萝卜干,竟还有一碗蔬菜。我连吃两碗米饭,姑祖母很高兴,说小哥当年也如此。她小哥是我祖父,兄妹情谊迥于世人。哥哥去世十多年,妹妹还记得往昔的日子”,写出亲情的深厚;第段“村里一老妪,无儿无女,幼年缠足,做不得农事。村民轮番砍柴晒干挑到她家,也有人送肉菜盐米酱醋。此俗成了惯例,直至其寿终。平人的关怀,虽只有一饭一蔬,却细水长流、温润贴心",写出了乡情的淳朴仁厚。

由此看出,作者从友情、亲情、乡情三个角度描写了惜字亭下人们温润贴心、仁厚朴素的美好品德,展现了乡人重情重义、善良淳朴的性情。

(2024海淀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

①走进上海电影文艺沙龙的“奥斯卡艺廊”,迎面就是一个“圆大头"——那是尊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锻铜头像,下面一行金字是他的亲笔签名。帕瓦罗蒂在看了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他一锤一锤“打”出来的这副“尊容"后,不禁为之动容,随即提笔致意。

②“老五”(即张夫五)在塑像时抓住了帕瓦罗蒂张开的大嘴,也就抓住了传神的“点"——他缩小了歌唱家的耳朵,突出了嘴;就像迪尚·维雍在雕塑法国大诗人波德莱尔头像时删去诗人的头发,突出他那智慧过人的、饱满的头颅一样。这个“点”远看像个大的音乐符号,近看像是深邃的洞穴和火山的喷口。它使我想起这位一直在声音的“空中钢索"上行走的“高音C之王”,在唐尼采蒂的歌剧《联队的女儿》中一连唱出九个“高音C"时的巅峰状态,也使我回忆起在纽约大教堂中听他唱《圣母颂》时那种仙音袅袅、绕梁三周的难忘情景。同样很自然地,“老五”手下的帕瓦罗蒂的嘴,使我联想起柯年柯夫手下的帕格尼尼的手。苏联雕塑家柯年科夫雕塑的帕格尼尼的像,被誉为“能发声的大理石"。我想,它之所以能“发声”,也是因为它有一个“点",就是那双夸张的手——按弦的左手,有的手指紧按,有的手指弹跳;持弓的右手,则是飞扬洒脱,在空中勾画出一条看不见的“光亮的音线”。那离弦之弓,犹如脱缰之马……

③“点",就是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动作的某一顷刻”。这一“顷刻"有两个条件:一是“最富于生发性”,二是“最富于暗示性",有此二者,方能传神点睛,寓动于静。“最富于生发性”系指动作的高潮点或处于巅峰状态之“顷刻"。只有“点”到了“位",才能富于“生发性”,才能产生“势如张弩,节如发机"和“若积水于千仞之豁”之爆发力;而“最富于暗示性"则是指能“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的动势,宛如秦俑中潜藏着一种“张弓待发之势"和“卧虎静伺之威”的猛士那样。而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就是这种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的“点"。于是,只有78厘米高的铜像突然变大了,而那张不动的嘴也开始动了……

④“点”可使雕塑寓动于静,也可使音乐寓静于动。音乐是一股无穷动的“流",它永不静止。但,它也需要“点”,需要雕塑那样的“立柱式"的力度和凝固的美。

⑤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他1912年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照例博得了满堂彩。“休息时,音乐厅里热烈的情况就像暴风雨一样。后台休息室里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夏洛娘这样回忆道。但是,当他们一进后台道贺时,却看到拉赫玛尼诺夫咬着嘴唇发怒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我把‘点’漏了,你们懂吗?"事后他说,他所弹的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高潮点,那个“点”要像“赛马终点带子断的一刹那或者玻璃打碎的时候那样粲然发光",处理不当的话,“整个结果就会支离破碎,乐曲本身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像碎片一样”。大歌唱家夏里亚宾也有同样的经验,也“忍受过同样的痛苦"。有一次,在他的音乐会上,听众欢腾若狂,而他却在后台拉扯自己的头发,因为他也错过了他的高潮点。

⑥在中国传统的单音音乐中,着意雕琢单音通过不同演奏法造成的不同音色变换,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情致的平和,颇像一首首田园诗和一篇篇自由的散文,但是,甚少有爆发性的高潮点;因而在运用交响音乐的戏剧性展开手法来表达立体多元的现代生活时,它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不够咋办?拿来嘛!拿来后再“化”嘛!

⑦讲着“点",不免想起了音乐的“姊妹”——舞蹈。莱辛说:“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我想,它更是舞蹈的特性。因为,没有动就没有舞。但是,有时不动之动胜于有动,那也是因为某种“点”和“项刻"造成的。

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曾被编成各种舞蹈,其中最早的版本是赵青的双人舞,她在完成编舞后特意邀我过目。我很欣赏她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高品位与流转的韵律,但更为叹服的则是舞蹈中的一个“高潮的顷刻”,一个不动的“点"。那是全曲的总高潮——哭灵投坟的“顷刻”。当音乐急转直下,从散板到“有板无眼"的急板,继而在小提琴一声绝唱后,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我想,赵青这时一定会在台上用旋转翻滚来表现心潮的澎湃起伏。哪知,她在音乐奏出急板时,却陡然刹住,像一座冷峻的冰雕那样屹立不动……

⑨赵青啊赵青,你表现《梁祝》的动作我全忘了,可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它胜于千军万马,它盖过雷轰电闪,它——真是此时不动胜有动啊!

⑩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

(取材于陈钢的同名文章)

16.下列对结尾段中六个“点”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

A.前三个“点”字,都是“谈论、评点"的意思。

B.第四个“点”字,指的是问题的关键、要害处。

C.第五、六两个“点"字,都指艺术的某一方面。

D.连用六个“点”字作结,语言幽默,妙趣横生。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德莱尔饱满的头颅和帕格尼尼的手,都是雕塑家重点捕捉且要突出的传神之处。

B.拉赫玛尼诺夫和夏里亚宾都曾因漏掉那个“点"而懊恼,可见“点”可遇不可求。

C.第⑥段画线句与鲁迅《拿来主义》均表达了对外来文化要先拿来再转化借鉴的看法。

D.本文联想丰富,旁征博引,说明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也体现出作者广阔的视野。

18.第⑨段中说“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19.本文以“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为题,有何效果?

【答案】16.A17.B

18.

①不动的“顷刻"指,当《梁祝》全曲进入总高潮,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演员却让舞蹈动作陡然刹住,屹立不动。

②由于对“点”的把握到“位"而产生了不动胜有动的效果,即这个“顷刻”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或:最具爆发力和最能引发想象),因而给作者带来了巨大震撼,作者为此印象深刻。

19.①“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是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帕瓦罗蒂锻造的头像,它凸显了帕瓦罗蒂演唱时的巅峰状态,是作者要阐释的艺术中最传神的那个“顷刻”或“点"的形象代表;

②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③以此为题,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都是‘谈论、评点’的意思”错误。第三个“点"是动词”,是评论、评点的意思;东“点"西“点”中的“点"是名词,本文中,作者分别对雕塑、音乐、舞蹈艺术最传神的“顷刻”和“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东”和“西"指不同艺术,两个“点”应该指艺术中问题的关键、要害。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B.“可见‘点’可遇不可求"错误。文章解释,“点”是“动作的某一顷刻",这个点“传神点睛”,是艺术的高潮点,拉赫玛尼诺夫和夏里亚宾都曾因漏掉那个“点"而懊恼,表现出他们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结合原文可知第⑨段“这个不动的‘顷刻’”承接上文第⑧段的内容,“更为叹服的则是舞蹈中的一个‘高潮的顷刻’,一个不动的‘点’"“那是全曲的总高潮——哭灵投坟的‘顷刻’。当音乐急转直下,从散板到‘有板无眼’的急板,继而在小提琴一声绝唱后,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她在音乐奏出急板时,却陡然刹住,像一座冷峻的冰雕那样屹立不动",所以,不动的“顷刻”指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赵青却让舞蹈动作陡然刹住,屹立不动。

结合原文,这个不动的“顷刻"永远留在他记忆中是因为“它胜于千军万马,它盖过雷轰电闪,它——真是此时不动胜有动”;而且“顷刻"有两个条件:“一是‘最富于生发性’,二是‘最富于暗示性’”(“最富于生发性"系指具有爆发力,“最富于暗示性”则是指“能‘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的动势",即能引发想象),这些令作者震撼、难忘。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表层含义:结合原文“那是尊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锻铜头像”可知,标题“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指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帕瓦罗蒂锻造的头像;

结合原文“它使我想起这位一直在声音的‘空中钢索’上行走的‘高音C之王’,在唐尼采蒂的歌剧《联队的女儿》中一连唱出九个“高音C”时的巅峰状态"可知,标题“张大了嘴”凸显了帕瓦罗蒂演唱时的巅峰状态;

作者认为张夫五在塑像时“抓住了帕瓦罗蒂张开的大嘴",也就抓住了“传神的‘点’”,所以“张大了嘴"也是最传神的那个“顷刻”或“点"的外在形象;

表达效果上,本文作者所描述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最传神的“点”和“顷刻",十分抽象难懂,而且作者认为“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就是这种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的‘点’”,标题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张大了嘴"联系,便于读者理解,进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构上,结尾写到“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标题与结尾相呼应,文章结构更严谨。

(2024石景山期末)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记

过小桥,泉水依旧潺潺,周围山峦依旧蔚然深秀。过一道石墙,在苏轼所书《醉翁亭记》残碑前驻足片刻,迈进圆月形小门,终于坐在醉翁亭的廊椅上。少年时代初读欧阳修《醉翁亭记》,懵懂。而今进入醉翁亭,晚年在望。我是迟缓的人,有可能因迟缓,加深对这一名篇、一位北宋文人、一片滁州山水的认知。

眼前的醉翁亭,四角飞檐向天空跃起,如鸟翅。檐下木质构件,以红绿两色漆出喜悦的花纹。当然,这已不是近千年前僧人智仙为欧阳修所建的那座亭子。眼前这一版醉翁亭,重建于晚清,整修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理位置未变,欧阳修与友朋欢聚于此,醉观周遭山色的视角未变,他的立场也就能赓续到我的站姿里,仿佛我们可以并肩交谈。

整篇《醉翁亭记》,对亭子着墨不多,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欧阳修把此亭命名为醉翁亭,似将其视为个人象征——腾空自我,无门无锁无碍,坦荡荡,接纳周围一切风声人语。其文章,也避开对亭子的过度描绘,而着力抒写心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与水,即仁与智、刚与柔、实与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