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一、单选题1、感性认识是客体直接作用于______的感官而产生的认识。A.事物B.主体C.个别人D.对象2、“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_____。A.真理和谬误互相包容B.真理和谬误互相排斥C.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3、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______。A.决定因素B.必要条件C.物质基础D.自然基础4、“近田为农,近山为猎,临路为商,临水为渔”,这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A)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B)偶然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C)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______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6、下列关于国家的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自然而然形成的B.由氏族或部落发展演化而来C.上天或神的安排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7、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______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A.军委主席负责制B.国务院总理负责制C.部长负责制D.支部负责制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观点的是______。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始终代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D.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10、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推进______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增长动能转换C.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D.现代化经济体系11、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当选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的是______。A.林郑月娥B.曾荫权C.李家超D.董建华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富裕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富裕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4、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摆到首位的是()(A)政治建设(B)思想建设(C)纪律建设(D)制度建设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性善与性恶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就是______。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把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D.把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相结合17、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______。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1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______。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19、“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句话在哲学上体现了______。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20、“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这句话体现的历史观是______。A.历史具有前进性B.英雄史观C.历史具有复杂性D.群众史观21、我国哲学家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A)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观点是()(A)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B)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3、______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A.党的基本路线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______。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离不开物质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25、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26、黑格尔说“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这是______。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C.马克思主义真理观D.形而上学真理观27、“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这句话表明______。A.要善于创造B.自我感觉最可靠C.实践出真知D.认识是有局限的28、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其哲学寓意是______。A.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B.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C.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D.社会历史辩证法的体现29、“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句诗包含的哲学观点是()(A)静止是绝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C)静中有动、动中有静(D)静止是无条件的30、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说明意识在内容上是______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A.客观B.发展C.科学D.实践二、多选题3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______。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2、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正确的认识包括______。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3、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是指()(A)乡村振兴(B)精准脱贫(C)防范化解重大风险(D)污染防治3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______。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B.是贯彻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C.是理解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钥匙”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他们是______。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社会基本矛盾的体现者三、判析题36、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A.正确B.错误37、中国的现代化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38、简答如何坚持群众路线39、简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0、简答确保党始终总损全局协调各方。4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五、论述题42、(第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第二,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第三,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既要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更要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第四,坚持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2022年广东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含答案)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国家安全合力。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第五,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六、材料分析题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前赴后继,但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材料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材料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两个奋斗十五年”,展示了新理念、新观点、新境界,在实践上做出了新部署。材料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问题: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3.“两个奋斗十五年”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客体直接作用于主体的感官而产生的认识。故选B。2、C[解析]在认识探索的过程中,“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的教训,是获得真理、消除谬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谬误可以起到“反面教员”的作用,警示人们更加深刻、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故选C。3、B[解析]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故选B。4、C【试题解析】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地理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近田为农,近山为猎,临路为商,临水为渔”这句话体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5、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故选D。6、D[解析]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随着阶段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故选D。7、A[解析]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其基本内容是: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故选A。8、C[解析]“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故选C。9、C【试题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0、A[解析]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故选A。11、C[解析]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在1461名选举委员会委员中取得1416票,以破纪录的高票数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故选C。12、D【试题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3、B【试题解析】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4、A【试题解析】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5、B【试题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16、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故选A。17、A[解析]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故选A。18、C[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选C。19、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就是对矛盾的普遍性的形象表述。故选A。20、B[解析]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题目中描述夸大了英雄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抹杀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故选B。21、A【试题解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出自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主要意思是人的精神与形体是不可分离的,形不离神,神也不离形,形存神也存,形体死亡,则精神也就灭亡了,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2、B【试题解析】“芳林嘲州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了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3、B[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故选B。24、D[解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题目指出的先由意识进行设计再到实践施工,盖成大楼,强调的就是意识的能动性,也就是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故选D。25、B【试题解析】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26、B[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感觉、心灵、意识观念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绝对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并把物质世界说成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题目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理念”是指某种客观的精神,所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故选B。27、C[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指的是只有实际穿鞋子才知道鞋子合不合适,突出实践的重要性。故选C。28、B[解析]题干中的“积跬步”“积细流”是量的积累,“至千里”“成江海”是量变达到一定度而发生质变,因此说“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故选B。29、C【试题解析】“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的意思是风对于花来说是静止的,但花不会因为风的静止而停止凋谢,这说明运动无时无刻地都在进行;鸟鸣更衬托出山的幽静,形象地说明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30、A[解析]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题目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强调了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故选A。二、多选题31、ABD[解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ABD都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故选ABD。32、AB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故选ABD。33、B,C,D【试题解析】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34、ABCD[解析]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故选ABCD。35、ABC[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选ABC。三、判析题36、A解析:第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群众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二,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邓小平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才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7、A解析: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对外殖民血腥掠夺、对内残酷剥削人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固有的弊端,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四、简答题38、((1)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2)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9、(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0、(第一,确保党始终总损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第三,确保党始终总搅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四,确保党始终总搅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