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慈溪市云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慈溪云龙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高一年级历史科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B.同姓亲族是分封制的主体C.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D.周公就是周天子2.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3.李白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A.秦国建立B。诸侯争霸C。唐统一D.秦统一4.西汉王朝大体继承延袭了秦王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创新.下列各项,属于汉朝对秦朝制度进行创新的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刺史制度5.北宋初年,为了分散宰相权利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C。“杯酒释兵权”D。设十三州刺史6.中国历史上明确规定废除丞相职位,并使其成为定制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清康熙帝D。清雍正帝7.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8。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1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11.《马关条约》签订后,发布“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让台”檄文的是()A。台湾人民B.清政府C。三元里人民D。义和团12。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3。中国共产党确立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A.瓦窑堡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洛川会议14。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B。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斗D。苏联出兵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15。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领导了()A。五四运动B.新民主主义革命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16.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7.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关于其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61年写下的诗句。该诗中提到的“四十年前会上”诞生了()A。兴中会B.光复会C。中国同盟会D.中国共产党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井冈山精神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20。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会议D.洛川会议21。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A。重庆B.武汉C.南京D.上海22.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下列哪次会议选举产生()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24.被称为中国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的邓小平重要讲话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C。《告台湾同胞书》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5。正式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的是()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五大26。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方针的核心是()A.一国两制B。两岸直接三通C.一个中国原则D。台湾高度自治27.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增强C.中央政府的积极争取D。英国、葡萄牙的衰落28.我国经济特区和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A.主权归属不同B。经济政策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外交方针不同29。新中国进行外交方针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原则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另起炉灶”外交方针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0。《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曾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指的是()A.改革开放原则B。“一边倒”原则C。四项基本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3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由敌对走向关系正常化并建交。这表明()A。台湾问题已经不再影响中美关系B.中美两国的矛盾已经消除C.美国抛弃了“中国威胁论"D。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33。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①联合国②欧盟③亚太经合组织④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34.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B.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C。捍卫国家主权D.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35.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其核心是()A.经济联盟B.政治联盟C.军事联盟D。结伴而不结盟试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2分;第38题8分;共30分)36.(10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尤其是中国,拥有悠久文明的历史,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材料一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两组图片。形式内容第一组疆域图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A朝C制(图7).第二组示意图汉代三公九卿制;B朝D制(图8);清朝军机处.(1)材料一中A、B分别代表什么朝代?(2分)C、D分别代表什么政治制度?(2分)(2)根据材料一两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两对基本盾.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的演变趋势如何?(6分)3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0分)(2)这些原则在国家事务中有何意义?(2分)38.(8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用下划线或圆圈将文字材料中的4处错误标出并改正。(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60年的跨越,真可谓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1924年,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两党携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尽管存有党派之争,但当日寇犯我中华,民族危亡时刻,两党是“尽释前嫌,共赴国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抗战开始,国共合作,打出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台尔庄大捷,极大得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八年浴血奋战,最终洗雪百年耻辱,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切的历史,都在证明国共两党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1)(2)(3)(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