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
孟子新课导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读名言
谈体会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1.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2.辨析本文的比喻、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学习目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人称他为“亚圣”,他提出了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其言论和行为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走进作者施行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作者简介孟子的政治主张《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分为上下两篇。《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孟子》简介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分清句读。正字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明句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2、组内质疑。3、小组展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想要生命道义舍弃译文:
动词,同时得到或占有“兼”是副词状语置后译读感知意蕴美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动词,超过、胜过读wéi,动词,做,干苟且偷生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名词,祸患,灾难通“避”,躲避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译文:比译读感知意蕴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件不可以干呢?假如,假使那么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动词,做,干译文:没有译读感知意蕴美的可以用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通过这种方法。因此,由此可见。译文:表转折,可是译读感知意蕴美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不仅仅这种思想不丧失译文:译读感知意蕴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吆喝。尔,助词。给饥饿的过路人因轻视而不肯接受用脚践踏着译文:译读感知意蕴美表修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优厚的厚禄通“辨”,辨别有什么好处通“德”,感激通“欤”,语气词译文:侍奉译读感知意蕴美表承接却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通“向”,从前。为了,介词wèi做,动词wéi停止,放弃译文:宁可失去生命也不接受这叫做表修饰(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辟”同“避”,躲避。“辩”同“辨”,辨别。“乡”同“向”,先前、从前。1.通假字①“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②“与”同“欤”,语气词。知识归纳(1)是: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②是亦不可以已乎(2)甚: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②渔人甚异之(3)舍: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屋舍俨然此、这种这种做法2.一词多义厉害、严重、超过十分,很舍弃,放弃
房屋
(4)与: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呼尔而与之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④与余舟一芥(5)得:①故不为苟得也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吾穿井得一人④得一人之使⑤非得一人于井中⑥既出,得其船参与,这里指欣赏
发现找到和同“德”,感激
得到
节省同“欤”,语气词
给
获得(6)之:①呼尔而与之②为宫室之美③人皆有之④此之谓失其本心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⑥得之则生代词,他
助词,的代词,这种思想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食物
(7)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万钟于我何加焉(8)为: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③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表比较,比
表对象,对为了
接受
做
为了(9)而:①呼尔而与之②蹴尔而与之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3.特殊句式(1)判断句鱼,我所欲也。(2)省略句①(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②(我)舍生而取义者也(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一箪食,一豆羮(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4.古今异义古: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古: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古:益处,好处;
今:豆子(一种粮食类作物)。今:计时器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词类活用得,同“德”,恩惠,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感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呢?中心论点:舍生取义。(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更加生动形象,简明自然。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开头举“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舍取舍取舍生取义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地区别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类比论证: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鱼熊掌生义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运用比喻论证,可以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比喻论证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结合课后习题一仔细思考。反面正面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不避患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道理论证提出论点:类比: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细读探究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勿失其本心对比论证正面: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反面:不辨礼义而受万钟道理论证正面反面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所欲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对比论证推理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事实论证正面反面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勿失其本心对比论证是前面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精读揣摩“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指不正义的事情。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精读揣摩“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精读揣摩“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一种什么行为?“见利忘义”的行为。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不辩礼义地接受万钟的结果如何?失其“本心”。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已”。精读揣摩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课后题二)精读揣摩孟子认为人有四种本心,本文侧重讲“羞恶之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要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是心”指: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和“舍生取义”有何联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贤者能勿丧耳”,在《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有几句话是论证“贤者”不失其“本心”的,这几句话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精读揣摩正面反面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不避患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道理论证提出论点:类比: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中心论点)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面: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反面:不辨礼义而受万钟见利忘义不义可耻义重于利义重于生生重于义精读揣摩
本文先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证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并通过对比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课堂小结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的离婚协议样本
- 2024版工程分包居间简单合同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及土地使用权贷款合同2篇
- 育儿嫂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工程项目保险居间合同2篇
- 化工设计-ASPEN软件:第五章间捷分离工程模拟
- 基于2024年度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合同3篇
- 打字员劳动合同
- 2024年度城市绿化吊车租赁协议2篇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合同协议范本3篇
- 九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检测卷(拓展卷)(含答案)(人教版)
- 2024年合同法下反担保条款解读
- 国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4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历史试卷
- 湖南省湘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试卷 含答案
- 东方电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2025学年中职美术公共艺术(美术篇)人教版(2013)教学设计合集
- (新版)装订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2)教案
- 生物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