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_第1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_第2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_第3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_第4页
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选择性必修下册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解析)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其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现实逻辑的现代主义作品内在也借助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令作品跟现实、时代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作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科幻类作品,这些作品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述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雷雨》中所有冲突和矛盾在一天内集中爆发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强烈的表现形式更能突出想表述的主题意蕴。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述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

(摘编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不论是对于文学写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

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将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的做法意义不大。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经过再创造的生活。

D.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

解析D

解答A项,“必须要如实反映”错误,材料一只是说“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并不是说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映现实生活。B项,“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错误,材料二中说“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作高度提纯后……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离不开真实生活。C项,“现实生活的真实……是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错误,现实生活的真实不一定是所见所历,也可以是“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经验分两种,一种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一种是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后者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

B.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象,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

C.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

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各种表述技巧,如夸张、想象等。

解析C

解答“因此十分流行”错误,强加因果。科幻类作品浓缩生活真实的特点与它们的流行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3分)

A.祥林嫂遭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D.林冲被多次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夜杀死仇人,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解析B

解答项羽自刎的例子属于历史真实,不属于“文学的真实性”。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解析: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②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严谨周密;③运用了举例论证,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解答分析材料的论证特点,可以从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方面来分析。材料二第1段首先提出“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开头直接提出论点,观点鲜明。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第1段提出论点,然后分三段论证这一观点,最后一段进行总结,所以材料采用的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此外,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材料列举了《牡丹亭》《西游记》《浮士德》等文学作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5.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的。(6分)

参考解析:《孔雀东南飞》的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双飞,这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对婚姻自由生活的向往,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

解答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刘兰芝和焦仲卿殉情后化鸟双飞,这种浪漫主义的结局,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真实性,即文章表述的主题是真实的,表现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生活的向往,符合材料中“‘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这一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葛覃

孙犁①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他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跋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我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

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覃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

“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

葛覃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他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

“葛覃!”

他冷漠地看了看我,说:

“听说你们来了。”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一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他差不多一句话也没有说。在这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覃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意儿。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地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覃的内心,也可能埋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

(选自《孙犁小说全集》,有删改)

文本二

芸斋主人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人豪杰或能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兢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恪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覃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①孙犁晚年自号“芸斋主人”。文本一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覃来到白洋淀任小学教师,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无数。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崇敬的知识分子形象。

B.葛覃打水不是就近在白洋淀边,而是旁若无人地划着船,到水深处打上一桶水,这体现了葛覃特立独行的隐士性格。

C.葛覃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写诗,也写出了不少作品,但后来到白洋淀做老师后,就基本不再写诗了。这种变化是主人公逐渐成熟的表现之一。

D.这篇小说语言简洁朴实,散淡平静,深湛沉着,意味隽永。小说格调散文化,笔下的人物和情状自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

解析B

解答结合“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来看,认为葛覃不是隐士,而是战士。葛覃去水深处取水体现了葛覃清高纯洁的文人性格。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覃的名字取自《诗经》,人如其名,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

B.孙犁开创的“荷花淀派”,景物描写优美诗化,清新明净,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

C.国家经历大变,往往有时代印记鲜明的文学作品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坛涌现出许多像孙犁这样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D.《史记》《聊斋志异》篇末的“太史公曰”“异史氏曰”部分,都表述了对人物的肯定态度,《芸斋小说》继承了这种写法。

解析C

解答A项,“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错误,葛覃青年时期爱写诗,有浪漫气质,在白洋淀当了小学老师后,便不再写诗,转而关注现实人生。另外,“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也不准确。B项,“《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错误,《葛覃》与孙犁早期的风格不同,是晚年孙犁深沉隽永风格的代表。D项,“都表述了对人物的肯定态度”错误,“太史公曰”“异史氏曰”这种论赞体发表的议论不都是肯定的,比如《史记·项羽本纪》。

8.评论“葛覃所行,近斯旨矣”,请分析葛覃所行是如何体现“斯旨”的。(4分)

参考解析:①葛覃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抗日战争期间,不惧艰难,积极投身于激烈残酷的革命斗争。②抗战结束后,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三十年如一日,恪尽职责,坚守自己的革命初衷。

9.有人说,读这种作品时“是既把它当作小说,又把它当作历史的”。请分别从“小说”与“历史”的角度简析《葛覃》的艺术特征。(6分)

参考解析:①从小说角度看,葛覃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完整,社会、自然环境描写真实自然,主题思想深刻。②从历史角度看,这篇小说也是纪事,写的是真人真事,准确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与时代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解析B

解答“初”是时间状语,其后应停顿;“强宗室以镇天下”是目的关系复句,目的关系紧密,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两项。“虽童孺皆为王”的陈述对象是“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所以应在“之子”后停顿,排除C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解析D

解答“庶务”,一般性事务,也指琐碎繁杂的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解析B

解答B项,“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有误。根据原文“安用重法邪”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定严刑峻法的作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参考解析:(1)皇帝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

(2)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解答(1)“患”,担心,担忧;“密”,暗地里,秘密。(2)“恶”,讨厌,厌恶;“乐”,喜爱。

14.文末《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参考解析: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参考译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初九),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当初,太上皇想加强宗室力量来威震天下,因此皇帝的再从、三从兄弟及兄弟的儿子,即使是幼童孺子也都封王,被封王的达数十人。皇帝委婉地询问众臣:“遍封宗室子弟为王,对国家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厚皇亲九族,大量分封宗室,从东西两汉以来没有如今这么多的。爵位秩命已够高的了,又多赐给劳力仆役,恐怕不是用极公正来昭示天下的做法吧。”皇帝说:“是这样。我做天子,是要来养百姓的,怎么能烦劳百姓来养自己的宗室呢!”十一月初五,将宗室郡王都降为县公,只是有功勋的数人没降。皇帝与群臣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有人请求用严刑重法来禁止盗窃发生,皇帝微笑着说:“民众之所以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徭役繁重,官吏贪污求贿,饥寒交迫,便顾不上廉耻了。我应当除去奢侈,节省费用,轻徭役,薄赋税,挑选任用廉洁的官吏,使民众衣食有余,他们就自然不会为盗了,何必使用严刑重法呢!”从此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人旅客敢在野外露宿。皇帝素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大名,召见他,问以执政之道。回答说:“隋朝的皇帝爱好独自专权处理各种政务,不信任众臣下,众臣下恐惧不安,只知道领受奉行命令而已,没有谁敢违犯。凭着一个人的才智来裁决天下的事务,假使得失参半,乖谬失误也已很多,下臣阿谀,皇帝受蒙蔽,国家不灭亡更待何时呢!陛下如果能够谨慎选择众臣下,又根据事务分别委任他们,自己高居拱手,安闲自在,清和静穆,从而考察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来施行赏罚,还忧愁什么治理不好!”皇帝认为他讲的一番话很好,擢升他做侍御史。皇帝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有个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绸,皇帝想把他杀掉,民部尚书裴矩劝谏说:“作为官吏接受贿赂,罪大确实应当处死。只是陛下派人送给他而被他接受,就是陷害人去触犯法律,这恐怕不是所谓‘用道来引导他们,用礼仪来约束他们’。”皇帝听了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告诉他们说:“裴矩能够当面谏诤,不为我的情面而屈从,倘若每件事都能这样,还忧虑什么国家不能够大治!”

臣司马光认为,古人有句话说:“君主清明,臣下敢说真话。”裴矩在隋朝奸佞却在唐朝忠贞,不是他的品性有了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日影的表,臣子如同日影,表一动影子就跟随移动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宋]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①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②心情厌。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①驱驱:奔走辛苦的样子。②行役:受差遣而旅行,此处指柳永赴泗州(在今江苏境内)任泗州判官。

15.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词人舟行淮河的情景,河面波光粼粼,短暂的雨后,水边平地的烟雾也随之消散。

B.上片描写雨后的芳草犹如用染料染过颜色一样,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画面色彩非常鲜明。

C.下片“又是”可见词人旅途劳顿,有多次投宿旅店的经历,暗含对羁旅行役生活的厌倦。

D.结尾描绘船家投宿前的欢乐,“渔灯一点”既是投宿目标,又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

解析D

解答“暗示词人仕途将变得光明”理解有误。“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译为“知道了已临近要去的地方,于是船夫相呼,向远处渔船上的一点灯火指去”,点明终于可暂停夜宿消除疲劳了,“渔灯一点”就是指投宿目标,并无暗示仕途之意。

16.“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这两句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写景手法有何不同简要分析本词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参考解析:“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实写,是词人在旅途遥望远处所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是词人想象离别后回到南方的场景。

作用:①写景是为了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傍晚的云朵颜色乌黑的景象,让人顿觉旅途的奔波辛苦,抒发了羁旅漂泊之苦。②为下文夜色降临,急桨投村作铺垫。

解答本题第一问是分析两首词写景手法的不同,“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词人在旅途中遥望远处所见的旷野的景色,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在手法上是实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大意为:想到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这是词人的想象,想象离别后的场景,是虚写。这就是两首词在写景上最大的不同。本题第二问是“分析本词这样写有何作用”,即分析诗词作品中写景的作用。诗词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从三方面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述情感的作用、对诗词结构的作用。本词即景抒情,所以写景主要是为了抒发词人的情感,“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是词人在旅途中遥望所见之景,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寂静无声,傍晚的云朵颜色乌黑的景象。这种低沉寂静的景色氛围,让词人更觉旅途的奔波辛苦,抒发了羁旅漂泊之苦。在结构上,为后文“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作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节选)中写出诗人身上披着香草,佩秋兰表明自己高洁品质的诗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3)《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解析(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记录了悠悠中华的历史,描绘了大千世界的璀璨,其中蕴藏的美学精神,代表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在①中塑造了我们的精神品格。当今时代倡导科技兴国,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不断拓展包括诗词创作在内的艺术表现对象,成为诗词发展的动力引擎。

伴随诗歌的悠久传统,科技诗词在诗词的长河中②,并且与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化学等③。中华诗词学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业界要热情拥抱时代、密切关注时代,切准科技发展脉搏、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努力让诗词展示科技发展风貌,为科技发展大合唱唱出响亮音符,营造良好氛围。作为新时代前进号角,代表新时代风貌的中华诗词要深入和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和灵魂,引起人民思想的共鸣。

有人认为,中华诗词学会尤其是科创委的工作中需要呈现阳春白雪、诗和远方,也需要呈现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紧密联系群众的诗词活动,使诗词真正进入百姓生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解析示例①潜移默化②应运而生③息息相关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为以“中华诗词”为主语的四个短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参考解析:中华诗词要做新时代前进的号角,要代表新时代的风貌,要真正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要触及人的灵魂。

20.结合材料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述效果。(6分)

参考解析:①“阳春白雪”“诗和远方”比喻(象征)高雅的生活和美好远大的理想愿景;②“人间烟火”“柴米油盐”运用借代的手法,指代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③用词准确、凝练,句式整齐,形象地表述了中华诗词学会的责任和意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中国古人讨论诗歌时常提及的“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比兴思维在审美想象的作用下实现物我交互,四时万物在激发人的情感的同时,又成为情感的寄托,物我相照,贯通交融。比兴思维不同于理性判断,它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象都可起兴,任何一物都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联系到他物,起兴之物象和所咏之物象两者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须遵循“类”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比兴思维中有两方面的体现。

其一,主体基于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将此物与彼物联系在一起,此为以物喻物的基础。其二,两个事物虽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够与主体的某种情意产生共鸣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将物与情联系起来的关键,也是“取譬引类”与以类比逻辑为特征的理性思维之间的重要区别。如作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形貌上相去甚远,并没有相似性特征。但是,由于松树岁寒不凋、翠竹经冬不衰、梅花凌寒独放,三者共同拥有的耐寒属性与主体高洁坚韧的情志产生共鸣,因此使其成为人们联类讴歌、表情达意的对象。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基于比兴思维展开的类比联想,是审美意象动态生成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的认识传统,在这个浑然为一的系统之中,物与物、物与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强调彼此间的互相感应、转换与影响。

21.下列句子,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氓》)

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离骚》)

C.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解析C

解答材料的观点:比兴思维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A项,由枯黄的桑叶到女主人公衰老的容颜,能支撑材料的观点。B项,由香草到人的美好德行,能支撑材料的观点。C项,主要是叙事,没有运用比兴的手法,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的观点。D项,从柏树到诸葛亮的伟大人格,能支撑材料的观点。

22.“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请结合材料,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给“比兴”下定义。(4分)

参考解析:“比兴”是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的一种审美思维方式。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风流派、文化审美,都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它穿越秦砖汉瓦、唐风宋骨,从涓涓细流汇成浩大江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直到今天,读“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我们依然能领会到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空灵蕴藉的意境美,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还是能体悟到悲天悯人的品格美……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与古诗词有过怎样的故事今天,你对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有什么认识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略第一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其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现实逻辑的现代主义作品内在也借助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令作品跟现实、时代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在文学理论批评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作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科幻类作品,这些作品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述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雷雨》中所有冲突和矛盾在一天内集中爆发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强烈的表现形式更能突出想表述的主题意蕴。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述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

(摘编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不论是对于文学写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

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将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的做法意义不大。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经过再创造的生活。

D.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经验分两种,一种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一种是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后者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

B.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象,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

C.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

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各种表述技巧,如夸张、想象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3分)

A.祥林嫂遭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D.林冲被多次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夜杀死仇人,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葛覃

孙犁①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他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跋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我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

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覃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

“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

葛覃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他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

“葛覃!”

他冷漠地看了看我,说:

“听说你们来了。”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一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他差不多一句话也没有说。在这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覃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意儿。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地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覃的内心,也可能埋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

(选自《孙犁小说全集》,有删改)

文本二

芸斋主人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人豪杰或能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兢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恪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覃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①孙犁晚年自号“芸斋主人”。文本一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覃来到白洋淀任小学教师,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无数。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崇敬的知识分子形象。

B.葛覃打水不是就近在白洋淀边,而是旁若无人地划着船,到水深处打上一桶水,这体现了葛覃特立独行的隐士性格。

C.葛覃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写诗,也写出了不少作品,但后来到白洋淀做老师后,就基本不再写诗了。这种变化是主人公逐渐成熟的表现之一。

D.这篇小说语言简洁朴实,散淡平静,深湛沉着,意味隽永。小说格调散文化,笔下的人物和情状自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葛覃的名字取自《诗经》,人如其名,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

B.孙犁开创的“荷花淀派”,景物描写优美诗化,清新明净,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

C.国家经历大变,往往有时代印记鲜明的文学作品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坛涌现出许多像孙犁这样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D.《史记》《聊斋志异》篇末的“太史公曰”“异史氏曰”部分,都表述了对人物的肯定态度,《芸斋小说》继承了这种写法。

8.评论“葛覃所行,近斯旨矣”,请分析葛覃所行是如何体现“斯旨”的。(4分)

9.有人说,读这种作品时“是既把它当作小说,又把它当作历史的”。请分别从“小说”与“历史”的角度简析《葛覃》的艺术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14.文末《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宋]柳永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①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②心情厌。望处旷野沉沉,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注①驱驱:奔走辛苦的样子。②行役:受差遣而旅行,此处指柳永赴泗州(在今江苏境内)任泗州判官。

15.下列对本词的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