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上)期初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给地球生物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毁灭性的一一据猜测,恐龙的

灭绝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发。此前,人们已经能够测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可以通过望

远镜努力找出那些可能给地球带来威胁的“危险分子”;现在,人类保卫地球的能力再进一步: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IIOO万公里处,以

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这标志着人类

第一次行星防御任务完成了最关键、难度最高的撞击动作。

近地小行星是指轨道近日点距离在1.3AU(天文单位,等效日地平均距离,约1.496亿千米)之内

的小行星。近地小行星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木星等大行星引力牵引,存在撞击地球的

风险。近地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

击地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

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相

关。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巨大的

撞击在海底形成一个直径约180千米的陨石坑,大量海底物质被抛射到空中。炽热的撞击溅射物

引发了全球森林大火,燃烧的灰烬和溅射尘埃云进入了平流层,遮挡了大部分太阳光,全球温度

骤降,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引发了地球气候环境灾变,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70%的

物种灭绝。

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

代开始的分水岭。也正是这次撞击事件后,体型更小、消耗资源更少的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

的环境,逐步走向地球“舞台中央”,从而发展出今天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即使小尺寸近地小

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发显著危害。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

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

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颗,我们尚未发现的超过了99%。

如何化解小行星撞地球的危险?这是全球天文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无疑是近年来最具挑战性、也最成功的尝试。这一任务由美国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OO立

项支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APL)实验室负责研制,总投资约3.9亿美元,其撞击器发

射重量约为610公斤,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4日搭乘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

它的目标是通过在深空环境中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测试动能撞击防御小行星的技术,并通

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从而为未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

风险任务设计提供依据。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

征意义重大。

难点有很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小行星

的轨道偏转效果。要知道,小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等材料构成,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

的重量可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

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

毫米/秒。以人类现有天文观测能力,还难以在千万公里之外的超远距离,分辨出毫米/秒量级的轨

道速度改变量。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

偏转规律,是动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选择试验对象为“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巧妙地解决了撞击

偏转效果评估难题。双小行星系统是太阳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小行星构型,在直径超过300米的

小行星中,大约15%是双小行星构型或者多小行星构型。在双小行星系统中,子星在主星引力作

用下,运行在环绕主星的轨道上。毫米/秒量级的撞击速度改变量虽然不能显著改变小行星环绕太

阳运行的轨道,但足以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并导致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改变。而

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

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而精确评估出撞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

化量。

“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包括两颗小行星,主星“狄迪莫斯”直径约780米,子星“狄莫弗

斯”直径约160米,两者距离约1.2千米,共同运行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子星“狄莫弗斯”像

一台钟表一样,约每1∣∙9小时环绕直径约780米的主星运行一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

望远镜获取的大量宝贵的视频和图像资料表明,“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成功击中了

目标,撞击试验产生了大量高速溅射物,双小行星系统的亮度瞬间增加10倍以上,在撞击后小行

星形成了一条类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表明撞击试验取得了高度成

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

11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除了开展行星防御试验,"双小行星重

定向测试“任务还有其他收获一一突破了超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

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

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一步,

但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

(摘编自李明涛《主动防御,给地球加点“保险”》,《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险分子”指的是太阳系中体积比较小的可能碰撞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B.走向“舞台中央”是指哺乳动物战胜恐龙,占据了地球上的统治地位。

C“袭击”“肇事”说明了2013年这颗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突然性与破坏性。

D.“迎头撞击”告诉我们“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撞击器的撞击方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考证结果显示,地球历史上发生的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至少10次与小行星撞击

地球相关,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

B.由于木星等大行星的引力作用,无数近地小行星在环绕着太阳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撞击地球,

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C.由美国立项并在高校负责研制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全球天文学家们为化解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险设计的,如今危机已解除。

D.“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是人类对动能撞击技术的首次测试,利用航天器偏转小行星

进行行星防御,绕转轨道周期结果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撞击试验取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试验效果,标志着人类对地球所受到的威胁不再是

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靠科技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B.撞击器击中目标后,双小行星系统在瞬间增亮10倍以上,小行星形成一条类似彗星的“彗

尾”,可以推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C.这次测试任务选择“狄迪莫斯”系统为撞击对象,是因为这种小行星系统在太阳系中广泛

存在,具有典型性,且有助于撞击偏转效果的评估。

D.撞击试验成功是动能撞击偏转小行星轨道技术的全面演示,但太阳系中还有绝大多数近地

小行星未被发现,行星防御的攻坚之路还很漫长。

4.这次“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简

要概括。

5.本文是关于最新科技成果的新闻综合报道,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这一次举世瞩目的撞击试验,作者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行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周大夫

刘夏

周大夫是我们村不可或缺的人物,经他手送走的村里老人有几十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

医术也越来越高明。通常他看一眼某个病重的老人,便会准确告诉其家人准备后事的时间,如三

天或者两天后,几乎没有误判的。周大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者。据说他父亲当年临终时,躺在

炕上气息微弱,一家人正准备后事,大门猛地被推开,架进来一个胳膊错了骨缝的,“哎哟哎嘴”

地叫着。老人家挣扎着起来,指挥着把伤者胳膊接好,才躺下咽了气。

从我记事起,周大夫就在村里走街串巷地看病了。他个子很高,有点儿驼背,面容安详,脾

气温和,说话慢悠悠的,柔声细气。大家都信任他,觉得他的医术比镇上医院里的医生还高明。

最难得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去请他看病,他都二话不说就赶来。冬天的夜晚天寒地冻,很多老人

都会生病,甚至离世。周大夫常常从温暖的家里赶过去,给病人医治。他家住在村中心,正好便

于四处看病。我有时看他提着药箱在街上匆匆地走着,觉得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经历了那么多

人的临终时刻,依然平静地活着,是可钦佩的。这么多年,我们村哪怕得了大病的,也很少去城

里看病,通常都是找周大夫给开几服药,实在没治了就听他说个准确日子,该准备的准备,最后

安然迎接那个日子。

因为有了周大夫,死亡在我们村里变成不那么可怕的事。他化解了死亡带来的恐惧,“生老

病死”的最后一关变得不那么神秘恐怖了。“某某走了”这句婉辞不再饱含悲伤,仿佛那人只是

去了某处远游。我无法想象有一天周大夫要是“走了”村里该怎么力`,好在他一直身体康泰,今

年大概也有近八十岁了。我父母有时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回来后还称赞从他那儿拿点儿很便宜的

药,对头疼脑热的症状有奇效。我想如果他待在城里的大医院,早就成了医学泰斗了,身边弟子

无数。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闹情愿。周大夫几十年如一日面容平静地医治各种病人,大概早就有

了圣者心肠。如果说“医者父母心”,他算得上是我们全村的老父亲了。

不只是我们村的人信得过周大夫,因为周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周围几个村也常有来找

他看病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村里人的亲戚,借着走亲访友的机会找他看看,抓几服药。他算得上

是中西医并重,来自祖传的秘方自然是中医,但他也不故步自封,将西医的成果也吸纳了进来,

因此也常开些有效的西药给病人。他家的药铺里既有中医的药柜子,也有西医的药盒子。西医见

效快,可以处理一些紧急病症;中医见效慢,但适于调理一些慢性老病。他扎针的技术也是令人

放心的,略微斟酌之后,一针到位。有时病人不便移动,他就到病人家中去。总之,他是根据病

人的具体情况,尽量减轻病人痛苦,也尽量减轻家属负担。有些病重的老年人,他不再给开药,

只是定时打个止痛针,或者开个食疗的小方子。他因此并不多么富裕,只是维持着一个“凭手艺

吃饭”的普通家庭。

周大夫看病多年,偶尔也有走眼的时候。我姥姥病重的时候,曾在我们家住过一阵儿,因此

经常请周大夫来。他有两次下了病危通知,在把脉之后郑重地说:“没脉了,准备吧。”但姥姥

每次都挺过来了,不仅重新有了脉搏,后来还又多活了两年,他因此经常感慨:“这个老人,真

是个奇迹!”姥姥年轻时读过书,参加过“民先队”,经常翻山越岭与鬼子作战,练就了一身好

体质。有一次她还在村西头的沽河岸边从被鬼子枪毙的八路军中扒出了一个没有咽气的战士,偷

偷背回家调治,那人好了以后重返部队。姥姥后来嫁给了姥爷。姥爷根正苗红,父母早亡,一直

给地主家当长工,大字不识一个。生了一大堆孩子,姥姥就没有精力再出去干革命了。早年的那

些革命经历渐渐成了断线的风筝,她则成了沽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改革开放之后的某一

年,沽河村忽然来了个大军官,开着一辆高大的吉普车,停在姥姥家门口。原来是当年那个被救

的战士,经多方打听联系到姥姥这个救命恩人,专程回来看望她。我小时候很喜欢听姥姥讲故事,

那些在生死边缘的人生历练或许使得姥姥的身体超越了一般的生死规律,也多少超出了周大夫的

判断。

周大夫的两个儿子都没有继承父业,这是村民都深以为憾的。我小时候怀疑周大夫把他们家

所有的医学天分都吸收了,连渣渣儿也没剩下给儿子们。他的小儿子曾与我同学,像个终日在宝

山中穿行却一无所获的愚钝之子,没有一丝对医术的渴慕,而是热衷于上树捉鸟下河摸鱼,长大

后去了县城,在百货商场门口当了一名保安,轻松度日。大儿子在我们村南开了一家养鸡场,终

日与鸡和鸡蛋打交道,基本不费什么脑子。多年以后,我忽然想到,或许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是故

意不继承父业的——要知道治病救人这项工作是极其耗神而且责任重大的,能够从中脱身,对于

普通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年轻人努力进城买房,有病去城里大医院,所以周大夫的医术得不到继

承和发扬,似乎也不算什么大事。城市的魅力无疑是不可抵抗的,它正一步步蚕食着乡村,乡村

则一点点交出自己的灵魂,连剩下的躯壳都散发着被城市降服的意味,随时准备把自己变成被改

造的旧村中的一员。我偶尔想起周大夫,他依然是我印象中那高大清瘦微驼背的样子。他守护我

们鸡鸣村几十年,加上他的父亲和祖父,行医至少超过百年了吧?有这么厚的福德,周大夫一定

会长命百岁的。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周大夫在村子里的地位很重要,并介绍他成长的经历,他的医术由粗糙到精湛。

B.周大夫对全村人的贡献不只在于治病疗伤,更是化解了村民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C.由于“我”姥姥多次被周大夫告知处于病危之中,导致“我”对周大夫产生了双重看法。

D.“我”对周大夫的两个儿子没有继承父亲的工作持批判态度,并对此感到十分难以理解。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周大夫的父亲临终时还在行医,而且效果极佳,与后文的周大夫的表现形成对比。

B.虽然小说中有多处对周大夫治病技术的描写,但读来并无重复之感,突出作者技法高超。

C.小说中插入一段与“我”的姥姥相关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的同时还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D.小说的最后一段有力收束全文,提及对城乡差距扩大的思考,将小说带往更深的层次。

8.请结合全文理解“但这恐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的原因。

9.“周大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襄子©圉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

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

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

失礼矣。”或日: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

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

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

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船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

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附日:“今

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

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

曰:“诺。”子舶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县里而后有功。韩非节.云天

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

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

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作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

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朦大

道而不悟,信诬诩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

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鲍:即孔鲍,孔子八世孙。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

有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

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

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船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

附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②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14.子附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答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支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年)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

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

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④莫:即“暮”。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JE硬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写由于孤城连日风雨,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清淡菜蔬充饥度日。

B.在“身闲心苦一舂锄”一句中,白鹭既是诗人所见之物,也可视为诗人的自喻。

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作者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诸行动的感慨。

D.本诗为作者触景即兴之作,用语清新,将复杂意绪融入了寻常事物的形象之中。

16.本诗尾联化用了什么典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朋友因痛悔过去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中的“,”两句劝解。

(2)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人们问郭橐驼种树种的好的原因,他说树木长寿且茂盛不

是他的功劳,而是因为“,”。

(3)李白《夜宿山寺》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山寺高耸云霄,

他的《蜀道难》中“,”两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2022年的深冬,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直面人生少有的困境,总有些东西不可被击败、

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相信,是时间赋予生命坚韧恒久的勇气。相信有深刻的旨归,尊

重常识;相信有笃定的指向,尊崇法治。相信是外向的,走近他人;相信是内向的,重拾自

我。你的相信从未改变,一如大地遥望的那些光年之外的繁星,光芒温暖,坚韧永恒。

一—节选自《〈南方周末›2023新年献词》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将如何阐释你的“相信”?请

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曹雪芹的原意,红楼“四春”的命运发展,正是①:元妃省亲,是贾家之极盛;探春理家,

有中兴之象;迎春误嫁,是江河日下;惜春出家,是家败人散。

贾府四姐妹除元春外,②,都堪称贾府三姐妹之首.探春外形出挑,“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且戚序本第五十六回批赞日:“探春看得透,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

贾家姐妹趣味殊异,其中迎春嗜棋,探春喜书法,惜春爱绘画。曹雪芹写她们的爱好,除了符合

形象内在素质,③。例如“懦小姐”迎春的处世态度与围棋“坐隐”的文化内涵相应,她的一生

就真如棋局中--枚棋子般,任由人摆弄,最后摆到了死地。

材料二:

探春因又接着说道:“咱们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

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的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

知园圃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有些孝敬。一则园子

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又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于作践,白白辜负了

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

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19.请在材料一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20.材料一加波浪线的句子评价了探春之“敏”,请结合材料二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8月17日,某小说杂志社在自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则通知,全文如下:

各位作家朋友,自今日起,向本刊投稿者,请在作品涉及的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例

如:他说:“你好,什么时候到的?",否则作品一律不予采用!敬请知情!

通知①地做示范,宛如一堂语文课。虽然冒号套冒号,问号、双引号连逗号的方式,看

得也让人有点②______,但不难想见编辑的苦心。

按道理,杂志社如觉得稿件不合规范直接毙稿即可,却③地发了通知,说明不规范使用

双引号的作品可能太多,一律毙稳的话怕是连杂志出版都成问题。可见这种现象的普遍,标点不

规范的使用习惯,从少数成了多数,成了一种‘‘主流”。

规范使用语言及符号,是文字有效交流的基础。古代没有规范标点,很容易造成人们对某句话的

理解④o当代既然有了规范的标点用法,当然还是要遵从,以使语句更加清晰。

标点谈不上“几千年的传承”,而是近代以来为了文化普及、方便普通民众阅读才创造出来的事

物。最关键的标点价值指向,其实就是便于理解、方便交流,标点符号的演变大概也会朝着这个

方向演变。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请将文中指出的画横线句子中错用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B、D、B、、

【解析】(1)B.“哺乳动物战胜恐龙”错,恐龙退出地球“舞台”,哺乳动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

环境,逐步走向地球“舞台中央”,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没有“战胜”之说。

故选Bo

(2)A.“这些撞击最终导致全球70%的物种灭绝”错,原文有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

直径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北美墨西哥湾地区”,是这次撞击“最终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全球

70%的物种灭绝”。

B.“常常会撞击地球,使得地球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错,原文是说“存在撞击地球的风险”。

C.“如今危机已解除”错,“任务成功实施动能撞击小行星试验,开启了人类行星防御征程的第

一步,但距离人类能够成功防御小行星撞击尚有很大差距”说明还处在试验阶段。

D.正确。

故选D。

(3)B.“可以推断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于文无据,原文“在撞击后小行星形成了一条

类似彗星'彗尾'的长达上万千米的溅射物‘尾巴'”是说形成的溅射物的形状类似彗星的“彗

尾”,并没有说彗星也是由天体撞击而形成的。

故选B。

(4)结合“这是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验证任务,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象征意义重大”

可知,“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

结合“如何准确评估撞击后近地小行星的轨道偏转效果,进而认识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是动

能撞击试验的关键难题”“子星相对主星的周期性运动会改变其反射的太阳光通量,利用望远镜

对双小行星系统开展持续观测,就可以测量双小行星系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而精确评估出撞

击后双小行星系统的周期变化量”可知,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星轨道偏转效果,可以掌握小行星

的轨道偏转规律。

结合“'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通过‘迎头撞击'改变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轨道,预期使其

绕转周期缩短约10分钟”“持续跟踪监测表明,撞击试验后,双小行星系统的绕转轨道周期从

Il小时55分缩短至11小时23分,显著超出了预期目标”可知,通过撞击试验获得相关数据,可

以对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做好有效防范。

结合“突破了超远程高速撞击制导控制、非合作目标高精度自主导航,暗弱小天体探测识别等关

键技术,开展了先进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等大量新技术试验,具有极强的技术牵引性和

带动性、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可知,这次撞击试验将推动深空探测、

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5)①新闻角度。结合“2022年9月27日,美国'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在距离地球约HOO

万公里处,以约6.3千米/秒的速度成功击中‘狄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子星‘狄莫弗斯'”

和本文写作时间“《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7HM可知,距离“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太空撞

击成功不久,作者就对这一真实的科技热点事件进行了及时、客观的综合性报道。

②传播角度,确保科技热点的传播范围以及效果。例如“这次撞击导致统治地球长达L6亿年的

恐龙退出地球‘舞台’,是地球历史上白垩纪结束和新生代开始的分水岭”引用恐龙灭绝的话题,

引人关注;“-一般直径百米级的近地小行星的重量可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而人造撞击器的重量

仅有数百公斤至数千公斤,两者重量相差6〜7个数量级,尽管撞击速度接近10千米/秒,但撞击

后对小行星的轨道速度改变量可能甚至不足1毫米/秒”通过打比方、做比较等,让读者对近地小

行星的危害性和测试任务的艰巨性有了具体感受,通俗易懂。

③现实角度,关注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例如“近地小行星撞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

和长期挑战,一旦千米级尺寸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会带来巨大的撞击灾难,甚至还会引

发气候环境灾变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即使小尺寸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也可能引发显著危害。

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

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像这样的近地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有数百万

颗,我们尚未发现的超过了99%”本文谈到近地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和潜在危险,从而让人

关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的原因、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续影响。

④科技角度,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行星防御时代”“毫米/秒量级”“子星”“主

星”“离子推进”“卷轴式太阳能帆板”本文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介绍这次测试任务;“10千

米/秒”“300米”“大约15%”“2013年,一颗小行星'袭击'了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肇

事'小行里的直径仅约18米,但仍然导致了接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通过列数字、

举例子使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更有说服力,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上用语严谨,客观公正。

答案:

(1)B

(2)D

(3)B

(4)①“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撞击试验标志着人类开启行星防御时代。②通过评估撞击后小行

星轨道偏转效果,可以掌握小行星的轨道偏转规律。③通过撞击试验获得相关数据,可以对未来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做好有效防范。④这次撞击试验将推动深空探测、空间操作等领域的可持续

发展。

(5)①新闻角度,距离“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太空撞击成功不久,作者就对这一真实的科技热

点事件进行了及时、客观的综合性报道。

②传播角度,确保科技热点的传播范围以及效果,例如引用恐龙灭绝的话题,引人关注;通过打

比方、做比较等,让读者对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和测试任务的艰巨性有了具体感受,通俗易懂。

③现实角度,关注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例如本文谈到近地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灾难和潜在

危险,从而让人关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的原因、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续影响。

④科技角度,确保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本文运用了较多的科学术语介绍这次测试任务:通过列

数字、举例子使近地小行星的危害性更有说服力,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上用语严谨,客观公正。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

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

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

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通读材料,梳理有关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点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行文角度的能力。首先通读材料•,明确行文角度;然后结合材料分点

作答。

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1.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

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6~9.【答案】B、A、①“我”的内心渴望周大夫能够获得更多的荣誉,认为他值得拥有更加隆重

的赞誉与名声,在“我”的心中周大夫不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②现实中,周大夫是淡泊名

利的,将治病救人放在高于其他一切的位置上,周大夫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拥有“圣者心肠”。、

性格特点:①精细认真,悉心为村民治病,诚恳谨慎。②兼容并包,将中医与西医有机结合,思

想开放不故步自封。

塑造方法: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多次正面写到周大夫的治病技艺,又从村民、“我”、

周围村民等视角侧面表现周大夫的人物形象。②外貌、神态描写,文中多处使用外貌与神态描写,

将这一人物形象立体化、生动化,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

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

A.“他的医术由粗糙到精湛”错误,与原文不符。文中并没有介绍他的医术粗糙的内容。

B.正确。

C."导致'我'对周大夫产生了双重看法”错误,结合全文,“我”对周大夫一直是敬佩的、尊

重的,由“那些在生死边缘的人生历练或许使得姥姥的身体超越了一般的生死规律,也多少超出

了周大夫的判断”可知,“我”对周大夫是理解的。

D.“持批判态度,并对此感到十分难以理解”错误,原文中“我”最终理解了周大夫的两个儿子

没有选择治病救人的原因,因为他们长期与周大夫相处,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与艰辛,也侧面反

映了周大夫的伟大。

故选Bo

2•【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

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解答】

A.“与后文的周大夫的表现形成对比”错误,原文没有将周大夫的父亲与周大夫形成对比,文中

对周大夫的父亲和周大夫都是赞美的态度。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人物心理产生原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解题干中句

子的语境,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明白题干中句子里的“这”指的是“我

想如果他待在城里的大医院,早就成了医学泰斗了,身边弟子无数”,然后答题才有目标。由文

意可知,“我”对周大夫充满敬意,希望他能有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荣誉,也希望他的医术能传

承下去。但实际上,周大夫是淡泊名利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面容平静地医治各种病人,大概早

就有了圣者心肠。如果说‘医者父母心’,他算得上是我们全村的老父亲了”。所以,“但这恐

怕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找

到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结合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①“不只是我们村的人信得过周大夫,因为周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周围几个村也常

有来找他看病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村里人的亲戚,借着走亲访友的机会找他看看,抓几服药”表

现周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他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尽量减轻病人痛苦,也尽量减轻家

属负担”表现他的善良,一心为患者着想。“他算得上是中西医并重,来自祖传的秘方自然是中

医,但他也不故步自封,将西医的成果也吸纳了进来,因此也常开些有效的西药给病人”表现他

思想开放,兼容并蓄。

②正面描写:“他个子很高,有点儿驼背,面容安详”是外貌描写。“周大夫常常从温暖

的家里赶过去,给病人医治”是行动描写。“面容安详”是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大家都信任

他,觉得他的医术比镇上医院里的医生还高明”“我有时看他提着药箱在街上匆匆地走着,觉得

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经历了那么多人的临终时刻,依然平静地活着,是可钦佩的”“我父母有

时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回来后还称赞从他那儿拿点儿很便宜的药,对头疼脑热的症状有奇效”,

通过周围人的角度侧面表现周大夫的医术与医德。总之,小说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多角

度、立体地塑造了周大夫的形象。

10~14.【答案】B、C、、、

【解析】(1)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

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

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子云夫子善

之”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材料以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

张本”,“然后难之”,故“引以张本”后断开;从固定结构来看,“岂……哉”为反问句式,

应在“岂”前断句,综上需要断句的三处为CEG。译文: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

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

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

(2)B.“词义不同”有误,“不可以不劝爱人”大意是“不能不去鼓励爱别人”,所以“劝”

也是“鼓励、劝勉”的意思。

故选:Bo

(3)C.“世人……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

的信任”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二中原句“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

于群愚而度其说也”可知,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来成就自己,争取民众信任的是“好事而

穿凿者”,而非“世人”,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Co

(4)①骄侮:高傲轻慢;唯:只有;是以:因此、所以。译文:我的大臣们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

慢的心情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

②一隅:一小部分;审:仔细考察;信:真实。译文:请让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

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5)根据材料二中原句“韩非书云夫子善之……然实诈也”可知,子船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船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我先君以春秋哀

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

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

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鲍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

批驳韩非的。

答案:

(1)CEG

(2)B

(3)C

(4)①我的大臣们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所以先奖赏

他。

②请让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

(5)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文言文一词多义,平时要注意积累,一词多义现象要结合语境进行

判断。

(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

息,仔细概括。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

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

“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

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

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

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

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Cs

【解析】(I)C.“表达作者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诸行动的感慨”错误,化用“临渊羡鱼”的

典故,属于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

境。

(2)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表现出超迈脱俗的胸襟。“俯仰之间已陈迹”化

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逸少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短

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

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

答案:

(I)C

(2)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写面对短暂

无常的人生,不如到书中去寻求寄托,表明诗人不求仕进,远离名利的意愿,以及在读书中寻找

乐趣自甘淡泊的心境。

译文: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南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

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南中淋

着一只白鹭。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

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赏析:

《池口风雨留三日》是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元丰三年(1080年)秋,黄庭

坚自汴京归江南,赴吉安太和县任县令。途经安徽贵池,遇风雨,在池口镇逗留了三天,写了《池

口风雨留三日》这首清新有味的诗。

全诗首两句写小城风雨,次两句写鸟。写景写物,自然生动。临渊而不羡鱼,暗示自己与世

无争的恬淡心情。“仰俯”一句则颇有哲理诗的味道,须弥之间,便已陈迹,宇宙万物也不过如

是。最后一句则为黄庭坚心声:还是向往对着暮窗,自由自在地读书的生活。全诗也抒发了作者

抱负难实现的抑郁、归隐情怀。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

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

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哪些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诗歌形象鉴赏方法: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

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作品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

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诗人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具体生活背景-的了解对把握形

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

释给我们以提示或暗示。

2.抓住诗歌关于物的描写。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物的形象,表现物的特征,反映

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察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古人写诗时,常通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实言

彼。所以,我们在分析物的形象时,有时不能只就文字表面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

作意图,结合诗人身世际遇,展开联想。

17.【答案】【小题1】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2】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小题3】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解析】1.

重点字:谏

2.

重点字:焉

3.

重点字:壁

18.【答案】相信的力量在阅读的旅程中,我仿佛可以看到一颗颗繁星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

它们的光芒穿越了光年的距离,温暖而坚韧。这使我想起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那充满哲

理的文字,提醒我们相信的力量,相信光芒,相信希望,相信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知“相信”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驱动。我相信,每一次

的挫折都是下一次站起来的决心,我相信,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下一次成功的垫脚石,我相信,每

一次的困境都是下一次突破的催化剂。这种相信,源于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理

解。

“相信”是外向的,它让我们走近他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需要相信他人的善意,

相信他人的诚实,相信他人的努力.这种相信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与发展。

“相信”也是内向的,它让我们重拾自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信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的决心。这种相信给予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

屈不挠。

然而,相信并不是盲目的。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有深刻的旨归,有尊重常识的智慧,有尊

崇法治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相信才能经受住时间和现实的考验,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强大的

力量。

回首过去,我们有无数的收获和失落,有无数次的努力和挫折。但每一次,我们都没有放弃,

都没有失去信心,因为我们有相信的力量。展望未来,我们有无数的挑战和机遇,有无数的梦想

和期望。但每一次,我们都有信心去面对,去迎接,因为我们有相信的力量。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坚持我的信念,我相信每一个努力都会有回报,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我

们去追求。我相信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我相信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我们成功的垫

脚石。我相信我能够坚持下去,我相信我能够实现我的梦想。

最后,我想说:“相信”是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种驱动。只要我们坚信自己,坚定自己的

信念,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让我们一起用“相信”的力量,去迎接新的

一年,去迎接新的挑战,去迎接新的机遇。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坚信;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坚强:

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勇往直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当下,在后疫情背景下,学会去思考人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

状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困境,面对过去,展望未来,如何阐释“相信”。

由此看来,曾经的我们面临困境和艰难,但未来终将到来,我们理应相信充满希望的未来。从现

代化的百年追寻,到大疫后的秩序重建,我们相信,不是因为未来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未来必须

相信;不是美好已在前方等待,而是相信撬动了向往。未来的春天终将回馈每一个在冬天里的抱

薪者、坚守者、发光者,在现在与未来间,应是时代青年青春活泼的跃动的身影,是不断开拓创

新的矫健步伐,是一往无前的青春奋进精神。

构思行文时,首先思考经历了疫情时代的青年们,需要克服各种困境,如学习生活的、心理的、

同学关系的等等,“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方法,“相信”是战胜困难的态度和精神,写作此文应

自我感受,思考人文关怀、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和做法,内容不能脱离材料,不能消

极躺平。学生可以从个人人生的经历与思考角度去写,更可以扩展到社会、人文层面,写出新时

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立意:

1.相信从未改变,勇敢砥砺前行。

2.立足当下,相信未来。

3.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

4.胸怀大局,自信开放,共创未来。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

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

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

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

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