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
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西周初年,周公告诫子弟臣僚说:“自时厥后(商代祖甲王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
逸,不知稼稿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J周公此论()
A.强调对小农经济的重视B.体现出一定的民本色彩
C.指出了商朝政令不畅的原因D.反映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
2.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
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次、楚君1次。公元前545年,齐、陈、蔡、燕等国国君曾共同
,,聘问”晋平公。由此可知()
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
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
3.近代以来,魏源讲“师夷长技”,洋务派讲“中体西用”,严复则在《论世变之亟》中
写道:“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名),己涣然有不终日之虑。”据此可知,当时()
A.文化忧患意识增强B.发展洋务成时代之需
C.传统观念根深蒂固D.政治改良被提上日程
4.不同时期的古埃及文献对边疆有不同的记述。最初,边疆用来区分埃及疆域内不同区域
的界限;随着古埃及人对地理认知的增强,边疆则更多用于埃及和外族疆域的划分,埃及人
由最初对边疆的恐惧发展为对边疆扩展的期待。这种变化()
A.肇始于古埃及国家专制集权体制建立B.说明地理知识进步是对外扩展的动力
C.映射出埃及人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增强D.源于古埃及国家实现了国家最终统一
5.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给美洲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自认为比土著文化
优越……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
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
仰、习惯和语言,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西班牙、葡萄牙的侵略中断了美洲原有社会的发展
②新美洲文化是以宗主国文化为主导的伊比利亚文化
③印第安人和黑奴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④新美洲文化是融合欧、美、非多种文化因素的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远征意大利,拿破仑宣布法国军队是“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
的自由……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
服。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
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性质
7.有学者指出,咖啡的引入和普及,不仅掀起了欧洲饮品的新潮流,而且改变了欧洲人“酒
池肉林”的陋习。咖啡屋作为一种店铺形式在欧洲出现后,其章程明确要求人们要清醒、节
制、行为文明、语言有礼有节,这与传统的酒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学者认为咖啡屋O
A.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B.改变了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C.适应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节奏D.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8.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图书馆、贵族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教会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悄然
诞生。图书的生产从抄写转为印刷,功能由重收藏转变为重利用;古代经典和世俗作品增多,
藏书丰富并允许公众借阅。这()
A.体现出欧洲实现了教育普及B.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打破了教会的专制统治D.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9.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
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
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10.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随着许多
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他们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过去在旧城邦,生活比较简单,法
律、道德、宗教和义务全有明确规定,为大家所普遍接受;而现在,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
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依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军事征服()
A.推动了区域文明一体化B.巩固了马其顿帝国统治
C.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融
11.如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
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64年前的主题1964年后的主题
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①非洲历史一一从公元前1800年前到现在
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一一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
③英帝国与英联邦在
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
12.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
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
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
的兴起()
A.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B.是工业革命时代产物
C.满足了精英群体文化诉求D.是基层政府自治体现
13.20世纪初,张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一一南通博物苑,苑内二楼半圆型的月台
上,悬挂着张骞手书的一副著名对联:“设为库序学校以教,多识乌兽草木之名。”该对联
的宗旨是()
A.以实业教育为国育才B.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C.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D.抵制外来文化入侵
14.当梁惠王产生“天下恶乎定”的疑问时,孟子回答说:“定于一。”在《荀子》一书中,
“一天下”、“天下为一”之语更是一再出现。《吕氏春秋》亦云“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
之也……一则治,两则乱”。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基本雷同B.大一统的局面初步形成
C.重建天下秩序民心所向D.文化背离社会发展方向
15.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
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升、
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16.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地方监察事宜。东汉时期的刺史,
已不再如西汉时一般平时巡行、岁末进京,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
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
一变化()
A.适应了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埋下了地方军阀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D.解决了王国问题带来的威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夏国家形成于西周,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宗
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
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
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
家的婚变。中国的官僚制国家孕生于春秋,成长于战国,定型于秦汉,完善于隋唐,至明清
达到极致。
一一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周、卫、齐、鲁、晋(韩、赵、魏)等政权皆被视为
“中国”,秦、楚、吴、越等政权则被看成是夷狄。到秦朝“以兵灭六王,并中国”以后,
按照五德终始学说,以其代周“火”德自为“水”德,以“中国”正统自居,就连周朝时秦、
楚、吴、越等政权所辖地区也被视为“中国”了。汉武帝时,承认秦朝代替周朝的中国正统
地位,以西汉代秦“水”德为“土”德。汉人在称汉朝为“中国”的同时,又构建起了中国
各个民族皆为“炎黄子孙”的血统体系。
一一摘编自赵永春《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简析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娉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8∙图I古代海上线纲U
S2新就开碑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
以说明。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切塔姆图书馆是位于英国英格兰曼彻斯特的一座图书馆,是英国最古老的图书馆,
也是英国历史最久的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成立于1653年,拥有超过10万册书籍,还
收藏有众多珍贵画作。至今仍然发挥着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遗产的职能。
苗1切塔母图书绯外景加2切塔年田书桀内部一角
一一摘编自薛理桂《英国图书馆事业综论》
材料二:1753年,大英博物馆设立图书收藏部,是为大英图书馆的前身。大英图书馆最初的
藏书中有一部分来自1757年乔治二世捐献的皇家图书。
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该法规定,经地方纳税人投票同意可以使
用地方税设立公共图书馆,然而其后40多年,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不理想。1893年,英国
议会对该法案做出修正,允许地方政府有权决定设立公共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
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历史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
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到1900年英国有公共图书馆360所。
一一摘编自【日本】小野泰博《图书馆和图书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切塔姆图书馆作为英国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公共性获得进展的有利因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
其赋”。这种社会结构因秦的统一和汉承秦制而长期延续。国家积极推动改造乡里社会秩序,
重视依法治民、以德化民。察举制推行使得乡里民众注重自我人格完善,自觉保持与国家主
流意识形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乡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
功对接。而当时土地买卖的相对自由,使财产集中加速,其中的部分'‘齐民”成为具有强大
经济实力的乡里豪民。东汉末年,编户民不断向豪民屈从,甚至沦为了依附民,不少豪民以
村屯坞堡的形式控制基层社会人口,乃至与国家相抗衡。
一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汉代,《户律》“单独成章,成为封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特殊户籍在秦
的基础上,增加了“侯籍”、“博士弟子籍”等。平民户籍第一次被称为“编户齐民”。户
籍登记一般为姓名、籍贯、爵级、住址、年龄等,户籍迁移也有一定的程序。还制定了“舍
匿(首匿)”法,打击范围从逃亡者扩大到藏匿者。中央仍以上计检查地方的户口等。
——整理自林浩《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乡里社会人口管理的概况,并提炼秦汉时期乡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
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户籍管理的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汉代户籍管理在促进社会治
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I.【答案】B
【解析】从材料“生则逸,不知稼稿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
寿”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认为商朝后来的君主不重视老百姓的辛勤劳动,所以会导致商朝的衰
落,反映出周公认为统治者要重视老百姓的疾苦,体现出一定的民本色彩,B正确;
ACD选项是对题干错误的理解,排除。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不朝觐周王却去“聘问”霸君的事例增加,这就
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在下降,晋国等霸君的实力在上升,也就是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秩序渐
趋瓦解,A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没有说诸侯之间的“争霸”现象,排除B项;
材料中诸侯国与周王的关系没有强调是“血缘”关系,排除C项;
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A0
本题考查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师夷长技”“中体西用”,说明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据“我四
千年文物声明(名),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说明严复在担忧学习西方对中国文明的冲击影响,
这说明在学习西方过程中部分人的文化忧患意识增强,故A正确;
B.材料没有体现洋务成为时代之需,主要是学习西方过程中,文化忧患意识增强,排除B;
C.材料主要体现文化忧患意识增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
D.材料未涉及政治改良,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本题根据材料中魏源、洋务派、严复等的观点主张共
性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演变,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同时期的古埃及文献对边疆有不同的记述。最初,边疆用来区分埃及疆域
内不同区域的界限;随着古埃及人对地理认知的增强,边疆则更多用于埃及和外族疆域的划分,
埃及人由最初对边疆的恐惧发展为对边疆扩展的期待”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人边疆观由“区
分埃及疆域内不同区域的界限”到“更多用于埃及和外族疆域的划分”,由“由最初对边疆的恐
惧发展为对边疆扩展的期待”,古埃及人边疆意识的这种改变会助推古埃及积极向外扩展疆域,
其边疆观映射出古埃及对周边地区影响力的增强,C项正确;
王权加强是推动疆域观改变的原因之一,“肇始于”的说法缺乏依据,排除A项;
地理知识进步为埃及扩张提供了技术条件,但不是扩张的动力,排除B项;
对外扩张不一定源于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给美洲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可知,西班牙、
葡萄牙的侵略影响了美洲原有社会的发展,①符合题意;
据材料可知新美洲文化融合了欧、美、非多种文化因素,但不能得出以宗主国文化为主导,②不
符合题意;
据材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和“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可知,印第安
人和黑奴一定程度上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③符合题意;
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给美洲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印第安社会“与西班
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主人和适应新环
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可知,新美洲文化是融合欧、美、非多
种文化因素的文化,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美洲文化的特点,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美洲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反抗法国的征
服”,可以看出拿破仑对外战争,一方面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促进欧洲各地的进步,另一
方面,又是侵略者,侵占他国领土,所以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D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无法得出其目的,排除A项;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欧洲各国统一的影响,排除B项;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状况,排除C项。
7.【答案】C
【解析】咖啡屋章程明确要求人们要清醒、节制、行为文明、语言有礼有节,这与传统的酒馆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意味着咖啡屋改变了欧洲人的陋习,适应了欧洲社会近代化节奏,即行为逐
渐文明有礼,C项正确;
咖啡主要产自美洲,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到生产方式,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人们的行为举止变化,而非强调咖啡屋本身的地位,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大量新型图书馆,图书馆功能发生变化,实
用性、开放性增强,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
“实现了教育普及”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此时教会的专制统治已被打破,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普通民众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及文化传承的载体,要求学生结合文化传承的载体及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
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及文化传承的载体,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
约为凭”可以看出,允许华工出国,为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提供了合法的途径,形成了苦力贸易,
B项正确;
“彻底”表述错误,排除A项;
材料涉及的是华工出国,未涉及种植园经济,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排除C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殖民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殖民活动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殖民活动,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io.【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
随着许多人被逐出传统的环境”和“城市居民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无定型的世界之中”可知亚历山
大的军事征服冲击了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和习惯,冲击了当地居民的心理,C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但没有体现趋于文明的一体化,排除A项:
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强制推行古典希腊文化,容易引起民族的反抗,没有巩固马其顿帝国的统
治,排除B项;
材料体现了古典希腊文化的东传,但并未体现东方文化对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
IL【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64年,原为英国殖民地的坦桑
尼亚获得独立;独立前,其中学历史注重讲授英国史,独立后则注重讲授非洲史,这适应了新兴
民族国家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历史研究主题的不同,而不是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故排除A项;
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
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考生需要熟知“1964年”前后发生的重大
史实。
本题主要通过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与
运用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
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及所学知识可得知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背景之下,图书馆的建立一
方面为适应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需要,同时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需要,欧洲公共图书
馆的修建,是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B项正确;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不能标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公民群体,而不只是精英群体,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基层政府自治,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对联上联的意思是开办学校以教育学生,下联是学生博学广记,连鸟兽草木的名称都知
道,可知该对联的宗旨是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C项正确;
据所学知识,实业教育指的是传授农、工、商各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初
级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发展国民经济,对联的意思是教育学生博学广记,学习鸟兽草木等自然
科学,不是发展实业教育,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鸟兽草木”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该对联的宗旨不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排除
B项;
据材料,对联的宗旨是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没有涉及抵制外来文化,而且,鸟兽草木等科学知
识也是受到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14.【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孟子认为“天下安定在于统一”,荀子提出“天下为一”,也即天下
应该统一,《吕氏春秋》认为天下统一才能保持社会安定,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百姓苦于
分裂战乱,重建天下秩序是民心所向,因此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C项
正确;
诸子百家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排除A项;
战国时期国家仍然处于分裂战乱中,排除B项;
诸子百家中很多都提出了支持国家统一的主张,符合当时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出土地点分布极广”“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升、铜椭
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等信息可以得出,秦朝通过各种形式来统一度量衡,秦权秦
量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故C项正确。
材料中说的是推行度量衡,而不是推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
材料中颁布的是度量衡标准,而不是律令,故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秦朝的交通建设,故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秦朝统一•考生需要结合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秦朝统一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16.【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汉代的刺史由最初的监察官员逐渐演变为一级地方长官,而且掌握了较大
的地方权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为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B项正确。
这一变化不利于加强皇权专制,不一定能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AC项;
解决王国问题的是推恩令,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汉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的正确理解掌握。
本题考查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分析能力和对选项的辨识能力。
17.【答案】【小题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计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证书考试大纲的详细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考试亮点试题及答案
- 项目决策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中的考核标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续签与合同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走廊花坛改造方案范本
- 证券产品设计与投放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实践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流行趋势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3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残联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详解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参考课件1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医疗行业移动医疗设备租赁服务方案
- 事业单位工会管理制度
- 零星工程施工合同2024年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