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_第1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_第2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_第3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_第4页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第页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重点阐述它的潜在威胁,包括对我们人类的和对大自然的。另外,还列出了多年来各国的实验室对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的研究。最后,说明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以及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各种检测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thesafety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

yanhuizheng,0910502102,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09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whatisgeneticallymodifiedfood,mainlyelaboratesitspotentialthreats,includingourhumanandthenature.additional,stilllistsforyearstothecountriesofthelaboratoryofthedangers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finally,inourcountrythattogeneticallymodifiedfoodmarketmanagement,aswellasthedetectionmethodsofgeneticallymodifiedfood.keywords:geneticallymodifiedfood,safety

1.何为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2.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2.1.食品安全性因素

2.1.1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的含量

更高的产量。更好看的外表。然而食物的某种成分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美国有报道,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成分减少了。转基因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满足某种商品价值,没经过长期的安全性实验,食品的隐患可能要等到几年后才显现出来。

2.1.2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产生不能预见的变态反应源,从而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我们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如把巴西胡桃的基因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吃黄豆时产生过敏反应。

2.1.3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

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999年losey等试验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罗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减少,长得慢,4d的幼虫的死亡率变为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死亡率为0%。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1]

2.1.4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出现无法治疗并广泛传播的、对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2.2.环境安全性因素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2.2.1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2.2.2基因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某些基因流入自然界,引起难以预料的影响;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且其他生物吃了转基因食品后可能会产生畸形或灭绝

2.2.3引进自然界本不存在的新物种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出现,如种植抗虫转基因作物后可能使害虫产生免疫并遗传,从而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超级害虫,这些新物种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

及环境造成破坏。

2.2.4环境的污染

有资料证明,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耐用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直接或不直接地提高除草剂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2.2.5生态系统的破坏

转基因技术使某种物种的性状改变,如a昆虫以b植物为食物,我们认为改变b植物为转基因抗虫植物,提高了b植物产量,但a昆虫因缺乏食物使虫的密度大幅下降,引起以a昆虫为食物的天敌c生物的生存危机,进而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来可能暴发某种虫害大面积流行等。

3.世界各国发现的转基因农产品的风险事件

1998年秋,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普兹泰教授就在电视上公开宣称,他的实验证明,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脑部萎缩,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免疫系统变弱。

1997-1998年,英国等实验分析发现转基因食品导致某些动物健康异常和种植区域出现异常。英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显示,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肝脏癌症早期症状、睾丸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部分萎缩等异常现象。

1998年,欧盟国家通过法律,把转基因农产品作业严格限制在实验室环境或封闭区域之内。199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johnlosey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用涂有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叶片喂养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

2021年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bt-176玉米爆发丑闻,德国黑森州北部农民从1997年开始试种bt-176玉米,并用作奶牛的补充饲料,2021年当农民开始提高该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后,所有的牛都死了。2021年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踢球植物学研究所海尔比克教授发现,bt-176中的用来毒杀欧洲玉米螟的bt毒素,无法分解,最终毒死了奶牛。

2021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又披露了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一份报告,以转基因食品喂养的老鼠出现器官变异和血液成份改变的现象。

2021年11月16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一项持续4个星期的实验表明,被喂食了转基因豌豆的小白鼠的肺部产生了炎症,小白鼠发生过敏反应,并对其他过敏原更加敏感,并据此叫停了历时10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转基因项目。

2021年,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研究所科学家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食用非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2021年,在奥地利政府的资助下,泽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孟都山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品种”进行了实验。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发现转基因产品影响了小鼠的生殖能力。

2021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发表了一个长期实验的研究果。他们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喂养雌性小鼠长达24个月,结果发现食用gm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脏出现异常。

2021年10月和11月,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经过长期周密跟踪观察,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种植导致伤害蝴蝶生存,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程度已经超出可接受水平。为此,欧盟已经做出了初步决定、禁止该转基因玉米的种子销售使用。

2021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21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同年《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2021年12月,法国科学家发表了新的研究结果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二种转基因玉米(nk603,可耐受广谱除草剂--农达;mon810,含有一种bt基因,可被转译成cry1ab毒蛋白)以及美国

covancelaboratories公司出产(但代表孟山都)的一种转基因玉米(mon863,含有另一种bt基因,可被转译成cry3bb1毒蛋白)主要对大鼠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这些副作用是性别依赖的、也时常是剂量依赖的;其他副作用也见于大鼠的心脏、肾上腺、脾和造血系统。

4.从检测上把关

综上所述,我们不禁为转基因食品烦忧,但可以让中国消费者放心的是,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严格检测,而且都有清晰标志。上海交大特聘教授张大兵介绍,我国采用的是“0阈值”的强制标识制度,哪怕产品中有一点点的转基因成分,都必须注明;相比之下,美国则采用5%阈值的自愿标识,即如果转基因成分不超过5%,就不需要标识,即使超过5%,也由商家自行决定是否标识。不少外国企业也反映,中国对进口转基因产品把关最严,企业必须提交的材料比其他国家多得多。

为确保转基因食品安全,我国科学家正在不断寻找更快更准的检测技术。目前可以做到在4-5小时内,完成从采样到出检测结果的全过程。张大兵说:“我们的目标是,以后市民在自家厨房里也能检测。”

这是目前的检验方法。①检测转基因成分所独有的dna序列。采用人工检测或仪器检测对碱基对进行测定,可精确确定转基因成分。②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国门时报》曾报道,检验检疫科学院采用“亲合吸附-pcehyb-e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2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③基因id法进行检测。由johnb.fugan于2021年提[2]

出的新方法,或采用异酸胍盐抽提法以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④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美国adm公司称他们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转基因作物。

references

[1]johnlosey,natural,1999.

[2]michaelanthony,gmcrops-justthescience,researchdocumentingthelimitations,risks,andalternatives.

摘要。随着转基因食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日趋增多,其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目前国际上对此尚无定论,国内科学家的观点也存在分歧,因此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引起了全世界公众的高度关注。文章将对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安全性问题以及食品安全性评级体系等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检测

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这种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2]

2.转基因食品的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1983年,于1986年被批准进行田间试验,1993年第一个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这代表着转基因食品有此走向市场。近几年转基因食品发展更为迅速,约占全球作物栽培面积的2%~3%,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家为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其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99%。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有阿根廷、巴西、埃及、印度和南非[3]。有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年来进口的转基因作物以及初级加工品数量猛增,从1996年的8万t上升到1999年的283万t,2021年达到750万t,短短5~6年增长近100倍,进入中国人食物链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超过2021t[4],我国已成为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田间试验和商品化生产面积的第四大国[5]。

3.1以美国为代表的支持派。

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则—“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equivalence)原则,即如果某个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大体等同,那么它们是等同安全的[7]。我国学者邱仁宗在其著作中写到:“转基因食品从产生到今天,还没有发现能够精确证明其有害的任何证据,实践是最好的论证。”[8]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最大的国家。在美国,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55%,抗虫棉占棉田总面积的近50%,转基因玉米占玉米总面积的30%。转基因食品高达4000多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商品[9]。转基因作物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让美国尝尽了甜头,这与美国的技术优势及贸易利益的实现息息相关。因而在有关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的争论中,美国始终作为代表站在肯定和支持的立场上,主张将转基因产品和传统农产品同等对待,并努力影响国际社会对相关政策的制订。

3.2以欧盟为代表的反对派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是1998年英格兰学者pusztai第一个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1999年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losey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因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会出现发育不良,并且死亡率特别高。纽约城市大学生物学家commoner认为,转基因食品代表一次巨大的不受控制的试验,其结果根本不可预见[10]。侯美婉在“geneticengineering—dreamornightmare”一书中,从人体健康和动物健康两方面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风险[11]。

在欧美等地区,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消费团体等组织作为转基因食品的坚决反对者,他们认为一些转基因作物虽然个头大,颜色艳,但已经不是原来的作物。他们担心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含有毒素而不利于人体健康,长期使用会诱发癌症等致命的疾病,甚至还组织大规模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抗议和游行,采取各种措施阻止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例如破坏转基因作物的实验室和试验田,号召消费者不要购买转基因食品[12]。政府更是谨慎有加,主张对转基因产品采取“预防原则”的管理办法。围绕这一原则,欧盟先后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和标签问题、新型食品管理规章问题、转基因玉米和大豆问题、含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料问题进行了规定。欧洲消费群也依然执著于天然绿色食品,调查显示,70%的欧洲人不想吃转基因食品

关于“实质等同性”原则,我们暂且不论用化学成分来代替毒理学、过敏性和免疫学实验是否合理,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言,科学家还不能通过转基因食品的化学成分准确地预测它的生化或毒理学影响[13]。然而支持“实质等同性”原则的学者则认为,此原则是解决传统毒理学实验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存在局限性时的有用工具。但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实质等同性”原则有其合理性,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系统的功能是由组成元素、结构、环境共同决定的。虽然系统的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同组成元素相比,系统的结构对系统性状、功能的决定作用更为直接和根本;而且,环境也制约着系统功能的发挥[14]。“实质等同性”原则只是孤立地以转基因食品的化学成分来断定其安全性,而没有将其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构)、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与生态学、伦理学之间的联系予以适当的考虑,因而容易得出片面的评估结果。

4.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①基因从原有机体转入宿主有机体中,两者对终产物的安全性有影响。例如将一个表达良性性状的基因插入已知不致病的细菌的基因组,可能会产生致病的细菌。②转移的基因结构的稳定性,必须确保这些遗传生物已达到要表达良性性状所需的最小遗传生物片段。否则dna结构不稳定会影响性状的表达,可能产生不需要的性状或有毒生物,或终产物不稳定。③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置。如果在受体细胞调控其他基因表达的基因区中插入遗传物质可能会造成多效性,即在表达生成所需产物的同时还产生其他基因产物,因此,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置要准确。④运载体的选择。使用具抗生素耐药性的选择性标识基因是否会对人产生影响。

4.3转基因食品在食品学上的安全性问题[3]

毒性问题。导入的基因并非原来亲本动植物所有,有些甚至来自不同类、种或属的其他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生物体。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毒性。

过敏反应:导入基因的来源及序列或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致敏原有没有同源性、甚至有没有产生出新的致敏原。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如: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营养问题。食物的营养价值下降或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有人认为由于外源基因的来源、导入位点的不同,以及具有的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使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物的性状、数量及部位与期望值不符。这将导致营养成分构成的改变和产生不利营养因素。

对抗生素的抵抗。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由于目前在基因工程中选用的载体大多数为抗生素抗性标记,抗生素抗性通过转移或遗留转入食物而进入食物链,有否可能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从而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或病毒。

以上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但实际上,转基因食品既不像美国渲染得那样绝对安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也不应像欧盟那样神经紧绷,把它视作洪水猛兽。在此问题上,欧美之间既有价值观念之差,更有经济利益之争。我们应该滤掉政治、经济因素等利益纠纷,而仅仅从安全、环境、科技、公众健康等角度去分析和看待。

对遗传工程体(gmo)的特性分析是在考虑转基因生物食品时第一个应考虑的问题。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供体、基因修饰及插入dna、受体这三个方面。需要说明潜在危险并不等于现实危险,因此不能一提到安全性评估便认为转基因植物已存在固有的实际危险。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潜在危险性=有害概率×有害程度。

如果考虑到其带来的有益方面,还应该权衡利弊,考虑所存在的危险是否能够接受。

因此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基本原则为[3]:

5.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内容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9,20]:食品用途;标记基因的功能;转录的信使rna;改变基因的目的;基因产物表达的特性、功能以及在动、植物和食品中的含量;表达的产物可能致敏性和毒性,可安全食用的依据;致敏原向转基因作物传递的可能性;标记基因向肠道微生物传递的可能性;宿主作物和供体作物的特征毒素等。

另外营养价值的高低是食品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对转基因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价同样重要。评价要素包括: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各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新引入营养物质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碳水化合物、脂肪的特征、组成及营养价值。

根据以上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体系主要有三大类[21]:一个是以科学或产品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另一个是以技术与工艺为基础的评价体系;第三个就是综合两者特点的第三种体系,即内容上以科学为基础,在形式上以工艺为基础,而大多数国家均以此为标准。另外,根据国际通行的生物安全评价办法,按照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可分为4个等级:安全等级Ⅰ(尚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Ⅱ(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Ⅲ(具有中度危险);安全等级Ⅳ(具有高度危险)。

可见,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措施是有的,只要坚持“预先防范”的原则,是完全可以确保转基因食品安全的。

6.小结

(1)殷丽君,孔瑾,李再贵.转基因食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1-3.

(2)葛国耀,宋子良.透视转基因食品.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2):101-103.(3)邓建平,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21(1):29-31.(4)李东升.我国每年吃掉2021万t转基因食品[j].科学之友,2021,(5):42.(5)王志振.转基因食品的反思[j].养生大世界,2021,(3):20-21.(6)梁建文,等.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分析[j].山西食品工业,2021,(4):29-33.(7)毛新志.“实质等同性”原则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学学研究,2021,(12):578-582.3.1.(8)邱仁宗.生命伦理学教程[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121.(9)王志振.转基因食品的反思[j].养生大世界,2021,(3):20-21.(10)曾北危.转基因生物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56.(11)侯美婉.美梦还是噩梦[m].魏荣楦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29-155.(12)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72-190.(13)erickmillstone.beyond“substantialequivalence”.nature,1999,401:525-526.(14)谭斌昭.自然辩证法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15)郑云雁,等.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管理[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8,10(5):35-38.(16)nordiccouncilofministers.foodandnewbiotechnology[m].copenhagen:scantyk,1991.(17)who.strategiesforassessingthesafetyoffoodsproducedbybiotechnology[m].geneva,1991.(18)biotechnologyandfoodandsafety.reportofajointconsultation[m].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6.(19)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172-190.(20)医学遗传学研究室编.医学遗传学基础[z].北京:首都医学院,1989,145-147.(21)梁建文,等.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分析[j].山西食品工业,2021,(4):29-33.

英文摘要。thesafetyoftransgenicfoodisdiscussed,includingthetothehumandirectlyaffectsandinfluencedtheecosystem,andputsforwardthepreventionmeasurestogeneticallymodifiedrisk.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常有法律法规较为先进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更何况在这方面的制度还做得远远不够。

一、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本身将带来一系列直接或潜在的安全影响。

1.1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多年,改变了人类食品的自然属性,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没有人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知道许多认为安全的药物可能数年后才显示出隐患,食物的效应应更为长期。

1.2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

转基因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满足某种商品价值,如更高的产量、更好看的外表,而食物的某种成分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美国有报道,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成分减少了。

1.3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会在生物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变态反应源。如把巴西胡桃的基因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吃黄豆时产生过敏反应。

1.4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

转基因作物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999年losey等试验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罗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减少,长得慢,4d的幼虫的死亡率变为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死亡率为0%。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1.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出现无法治疗并广泛传播的、对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1.6直接引起人类急性中毒

有些基因在治病同时可能引起某些人急性中毒效应。如《南方周末》2021年10月19日报道,美国一名病人在接受生物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死亡,导致当时正在进行的12个基因治疗项目全面遭禁。后来其他的一些病人也因为新增的基因而患上癌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下令中止此类试验。

二、对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植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而转基因食品是人为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改变其性状,因而也改变了该物种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引起一系列不可预料和复杂的变化。

2.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不足

虽然基因技术发展可以将dna进行切割,将一异源基因引入另一生物,但不能完全准确地预见作用后产生的新的蛋白质的性状是否完全吻合我们的要求。

2.2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基因技术加上商业营销将使某类作物如超级水稻为某一公司垄断供应种子,使原来多个品种减少为同一基因的单一品种,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种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也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

2.3基因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某些基因流入自然界,引起难以预料的影响;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2.4引进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出现,如超级杂草、超级昆虫等,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2.5环保的影响

有资料证明,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耐用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直接或不直接地提高除草剂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量。

2.6生态系统的破坏

转基因技术使某种物种的性状改变,如a昆虫以b植物为食物,我们认为改变b植物为转基因抗虫植物,提高了b植物产量,但a昆虫因缺乏食物使虫的密度大幅下降,引起以a昆虫为食物的天敌c生物的生存危机,进而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来可能暴发某种虫害大面积流行等

三、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

3.1严格控制境外转基因食品进入

对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可以在wto框架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限制,这方面检验检疫系统应有较大作为空间。

3.2加强国内市场控制

虽然我国农业部已发布一系列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措施,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的管理是较为混乱,如转基因水稻还未批准上市,但有众多报道转基因水稻已流入市场。因此,必须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严格执法,重罚甚至采用刑法严惩不法商人,当然这也依赖于整体执法环境的改善。

3.3加强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目前国内有众多机构对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但食物加工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个加工环节,要严格区分转基因成分存在较大困难,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①检测转基因成分所独有的dna序列。采用人工检测或仪器检测对碱基对进行测定,可精确确定转基因成分。②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国门时报》曾报道,检验检疫科学院采用“亲合吸附-pce

hyb-e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2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③基因id法进行检测。由johnb.fugan于2021年提出的新方法,或采用异酸胍盐抽提法以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④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美国adm公司称他们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转基因作物。

3.4加强对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在关系到生命安全的事情上,必须慎之又慎。加强审批程序,要求特定品种转基因作物上市前必须做好必要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①魏伟钱迎倩马克平裴克全桑卫国《自然资源学报》2021第2期万方数据

③余春燕励建荣顾青于平《食品工业科技》2021第12期维普资讯网

⑤袁军宋林《环境保护》2021第3期维普资讯网

第四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

[引入]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让学生看课本中本专题的题图照片,了解“伦理”的基本含义。提出问题:“人类应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物种的某些新性状,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2.看收集的新闻图片。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它所引发的社会争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你知道有哪些关于生物技术的争论。”──学生做简要的表述。

3.教师进行总结及观点渗透。

其实,在dna重组技术诞生之初,伯格(p.berg)教授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潜在的影响力。作为一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他写信给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将重组dna的研究工作先冻结一年,以便让科学家们有时间讨论这项技术的安全性。而今天,一些新闻媒体和某些科学家的过激倾向已经给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压力。

作为一名科学家,或者作为一名普通民众的我们,对于生物技术带来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正如教材所说,作为科学家,除了“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行为负责之外,还应该对社会负责”;而作为普通民众,有义务接受正确的科学知识、理性地参与讨论,为国家的立法提供基础。将来,如果你成了一名科学家,要做伯格那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作为一名普通民众,也要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理性的民众。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能够达到上述的目标。

引出第一节的学习内容──“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争论较多的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1.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复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学生简要回答)

[讨论]1.我们身边的转基因产品有哪些。(由学生列举转基因食品,或用转基因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

2.转基因产品为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结合教材,在转基因微生物制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等方面举例说明。让学生查阅教材中列举的几组数字。特别指出在解决粮食问题方面,转基因技术功不可没。)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引入]提问一:转基因生物安全吗。有人说“yes”,有人说“no”,在你的内心,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有哪些想法呢。(让学生梗概谈谈个人的观点,不急于肯定和否定,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解决,要注意把问题留给学生。)提问二:关于安全性的争论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物的安全对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安全对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一节课,我们先来讨论食物安全的问题。争论一。食物安全

[问题讨论]且不说转基因食物,就普通的食物而言,食物带给人体的不安全可能有哪些呢。学生发表意见。

[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关于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两种观点的理由。学习要求:

1.指出两种观点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什么。

2.理解每一项理由的含义。

学习方式。先阅读教材,然后分组讨论。完成学习要求1。

把对每项理由中不理解的内容表述提出来,通过讨论增进理解,初步完成学习要求2。汇总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讨论]

关于要求1:由学生总结出──焦点主要是:关于“实质性等同”的分歧;“毒性蛋白是否存在”;“是否出现新的过敏源”等。

关于要求2。首先让每个小组上交暂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公布主要问题,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教师对学生错误的阐述要及时予以质疑,指出问题所在。

最后,可能还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学生没有提出来,但需要进一步去学习的问题),例如,“实质性等同”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什么是过敏反应。普通生物体内有没有外源基因的插入。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有什么改变(收集具体的产品范例)。等等。

这些问题要依靠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来解决。

[布置活动]下一节课,我们举行辩论会,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相应的要求。

提示:

1.对上述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正是获取辩论资料的过程。

2.确定正反方的两位组长,尽快招募组员,每一方的同学发挥团队精神,共同收集资料解决问题,佐证己方的观点。

3.不仅要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从科学家、政府官员等其他不同社会角色的角度去丰富辩论的依据和观点。

教师。“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关于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争论,期待同学们能够带来一场精彩的科学辩论。

1.引言

2.转基因食品的概况

2.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转基因食品,英文表述为“geneticallymodifiedfood”,简称“gmf”。根据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和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即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一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简称基因食品。

2.2转基因食品的种类

2.2.1植物性转基因食品。

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果蔬,但它不耐贮藏。为了解决番茄这类果实的贮藏问题,研究者发现,控制植物衰老激素乙烯合成的酶基因,是导致植物衰老的重要基因,如果能够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抑制这个基因的表达,那么衰老激素乙烯的生物合成就会得到控制,番茄也就不会容易变软和腐烂了。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多位科学家经过努力,已培育出了这样的番茄新品种。这种番茄抗衰老,抗软化,耐贮藏,能长途运输,可减少加工生产及运输中的浪费。

2.2.2动物性转基因食品。

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在猪的基因组中转入人的生长素基因,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一倍,猪肉质量大大提高,现在这样的猪肉已在澳大利亚被请上了餐桌。

2.2.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

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2.4转基因特殊食品。

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抗病基因正在被转入植物,使人们在品尝鲜果美味的同时,达到防病的目的。

2.3转基因食品的作用

2.3.1增加产量。通过转移或修饰相关的基因达到增产效果。

2.3.2控制成熟期:通过转移或修饰与控制成熟期有关的基因可以使转基因生物成熟期延迟或提前,以适应市场需求

2.3.3增加营养。从改造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入手,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现已培育成功的有转基因玉米、土豆和菜豆等。

2.3.4具有保健功能。通过转移病原体抗原基因或毒素基因至粮食作物或果树中,人们吃了这些粮食和水果,相当于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服用了疫苗,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3.5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可形成新品种,由其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可能在品质、口味和色香方面具有新的特点。

2.3.6保护环境。具有抗病虫害功能的转基因作物,可减少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3.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1983年,世界上成功的培育了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1993年,美国市场上投放了第一例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食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202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估计达442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l1%,即增加了430万公顷。到2021年全世界种植面积已达5260万hm,202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12%,达5867万hm。这么快的增加速度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掌握科技知识的农民对种植转基因作物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近年来,世界上转基因生物研发工作进展非常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

我国自2o世纪8o年代起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相继在水稻、大豆、西红柿等作物上试验成功,一些转基因作物已投入商业化生产,例如北方的转基因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甜椒、转基因矮牵牛等,不仅获得了优良的性状,而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转基因植物达47种,涉及各类基因103个(不含标记基因)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供试微生物达31种,涉及的基因约56种。资料显示,按种植面积大小排序,中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四,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2021年美国仍是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其转基因作物估计净增加160万公顷,主要用于转基因大豆、棉花和油菜籽的种植。迄今,世界转基因生物已达120种左右,主要的4种转基因作物是玉米、棉花、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1998年,这4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世界转基因作物总面积的99%。其他转基因作物包括烟草、番木瓜、土豆、西红柿、亚麻、向日葵、香蕉和瓜菜类等。

由于转基因作物产量高、价格低、耐贮运等特点,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连年上升,2021年销售额达到80亿美元。专家预计到2021年,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额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转基因作物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制作成人类的消费品。目前,世界各地的食品超市中均有转基因食品的销售。

转基因技术是一个新领域,而转基因食品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庞大的食品家族中的一名新

4.1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主要指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毒性和过敏、基因改变引起的营养效果及其它不必要的功能等.具体是指①营养成分变化与否。②毒性存在与否。一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达到人们所谓的理想食品的同时,有可能会添加或者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③人体过敏与否。基因中被引入新的作物后,食品的一些遗传性状发生了改变,因此影响了蛋白质的构成,使其浓度或者成分发生了变化或者生成了新的代谢物,可能会在人体中产生新的过敏源,导致过敏。④人体是否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在转基因过程中,若使用了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若人们食用了这种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抗药性。

4.2生态环境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的另一个生态风险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