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值为100分.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人举出两个政府施政不当的例子,说明他对政治及国家运作的想法:A.孔子B.荀子C.老子D.韩非子〖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家有老父亲要养老,政府予以嘉奖”可得出当时政府倡导孝道的思想,符合儒家孔子的思想,A正确;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的思想,B错误;老子主张无为的思想,C错误;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2.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秦军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是()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推行县制 D.实行什伍连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需要,对于提高秦军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A正确;BCD与提高秦军战斗力无关,排除。故选A。3.宋辽并立期间,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杨无敌庙”,宋朝民间将杨家将故事演义得更加丰富。据此可知当时A.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 B.理学成为宋辽的官方哲学C.杨家将逐渐被民间神化 D.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答案〗D〖解析〗材料“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杨无敌庙’”体现的是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D正确;题意没有体现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故A排除;题意在强调民间对于杨业的赞扬与推崇,而没体现官方的统治思想,故B排除;材料体现对杨家将的传颂,没有体现神化,故C排除。4.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研制的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B.火药由古代军事家发明,近代时期开始用于战争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D.指南针的出现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火药是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的,唐末已用于战争,故B错误,符合题目要求。ACD均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B。5.为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的侍女像,展示的服装造型符合便利原则,在满足服装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又能保持着自身儒雅。这反映当时的服饰A.延续唐代华美奔放的风格 B.追求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C.对于传统礼仪风范的重视 D.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答案〗C〖解析〗根据“服装造型符合便利原则,在满足服装功能性要求的同时,又能保持着自身儒雅”可知宋代的服饰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重视自身的儒雅,说明对于传统礼仪风范的重视,故选C;根据“服装造型符合便利原则”可知宋代服饰并不是延续华美奔放,排除A;宋代并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此时的服饰也并不是为了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排除BD。6.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国家开始控制教育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员占据绝大数比重,这反应的是选官权向中央集中,C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察举制的标准侧重的孝廉,B排除。故选C。7.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记载:“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据此可知作者A.主张复古恪守臣道 B.对君主制度的否定C.提倡君臣共治天下 D.反对传统君臣之道〖答案〗D〖解析〗由“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可得出黄宗羲是反对传统君臣之道,而不是主张复古恪守臣道,故A项排除;由题干可知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君主专制的否定,故B项排除;提倡君臣共治天下,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材料中“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通过古今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作者反对传统的君臣之道,故D项正确。8.一位外国学者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一“努力”A.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 B.适应了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C.产生了近代特征的民族工业 D.由民族资产阶级发起和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可得出其强调的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C项正确;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没有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排除A;洋务运动与民主革命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发起的,排除D。9.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从事与中国的贸易。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怡和洋行的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1835年在广州从事鸦片、茶叶买卖B.1839年其创办人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开战C.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D.1857年在汉口开办怡和棉纺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2年。汉口北开辟为通商口岸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1857年,显然不会在汉口开办棉纺织厂,D错误,符合题意;A、B和C项均可能发生,排除。故选D项。10.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铹枯骨,人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C.反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答案〗C〖解析〗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的儒家思想。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认为孔子和儒家学说是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所以对其发动了猛烈的攻击。C项正确;陈独秀反对传统思想,主张实行宪法,排除A项;陈独秀意在说明传统思想和当时的社会体制不符,不利于社会发展,排除B项;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纲领指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922年中共“二大”决议强调: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打倒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犯了右倾错误B.维护了国共合作C.初步分析中国的国情和革命任务D.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打倒本国的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来看,中共二大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故〖答案〗为C项,排除D项。这一认识是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排除A项;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1924年,排除B项。12.下面这份报刊的发行最有可能出自于A.北洋军阀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中的“一九三一年”可知此时是国共对峙时期,根据“红色中华”可知该报应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有关,故选D;1931年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都已经不复存在,排除AB;南京国民政府与“红色中华”的表述不符,排除C。13.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A选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主要推翻的是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不属于全民族抗战,B选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属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战争,D选项排除。14.1950年1月,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美国撤退在华的一切官方人员,此事对我们极有利,惟民主人士中害恐美病者可能对我们征用外国兵营等行动有所不满,请注意解释。”这体现了新中国A.急于巩固国防的意愿 B.坚定鲜明的外交立场C.意图与美国重建外交 D.对世界形势估计不足〖答案〗B〖解析〗材料“惟民主人士中害恐美病者可能对我们征用外国兵营等行动有所不满,请注意解释”体现的是新中国注重国家主权的维护,表明坚定鲜明的外交立场,B项正确;材料与急于巩固国防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此时美国对中国处于敌视状态,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项。15.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两极格局的瓦解〖答案〗A〖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值大幅度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1992年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关,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了经济发展,故选A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才初步建立,排除B;中国在2001年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两极格局瓦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论文,在下列的关键词中,最符合的是A.哲学家、三段论、中庸之道 B.思想家、教育家、克己复礼C.哲学家、辩证法、唯心主义 D.政治家、护国主、新模范军〖答案〗A〖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在逻辑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三段论,在伦理学方面主张中庸之道,A正确;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影响人的认识,具有唯物色彩,排除C;护国主、新模范军是克伦威尔,排除D。17.约公元541-542年,查士丁尼瘟疫导致近四分之一的东罗马人死亡;14世纪中期,黑死病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欧洲百姓生活在一种暗无天日,毫无希望的环境里,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古时期的欧洲A.残暴统治祸国殃民 B.宗教限制科学研究C.瘟疫肆虐危及稳定 D.蒙昧黑暗无序前行〖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瘟疫带来的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督都会的地位显赫,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材料中瘟疫带来的灾难,深层的原因就是因为宗教限制科学研究,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瘟疫带来的灾难,而不是统治阶级的残暴给人民带来灾难,故排除A项;瘟疫肆虐危及稳定和蒙昧黑暗无序前行都是题干材料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D两项。18.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一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可见A.殖民者不会直接控制殖民地 B.武力在殖民扩张中无足轻重C.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是经济手段 D.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更为经常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可知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常用的方式,故选C;殖民者一般通过经济手段从殖民地获利,但不代表不会直接控制殖民地,排除A;根据“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一例如武力完成的”可知B项说法不正确,排除;题意没有涉及殖民扩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D。19.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做法A.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B.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C.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D.消除了两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信息“19世纪中期”“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得出工业革命后因生产力的大发展,自由主义思想盛行,A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降低关税﹐并未提到关税收入的变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是在罗斯福新政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目强调的是英法两国降低关税,并未提到两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排除D项。故选A项。20.《德国简史》中说:“这是一个融分治与统一、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为一体的政治混合体,体现了俾斯麦既保守又面向现实的政治手腕。”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A.充分照顾了各方面利益B.是俾斯麦掌控国家政权的T具C.充满矛盾难以真正实行D.体现了德国的国情与时代特色〖答案〗D〖解析〗德意志统一以前,各邦国有相当的独立性,统一后要中央政府或普鲁士直接掌控各邦国,困难较大,所以采取联邦制,给邦一定自治权,但又必须是联邦的一员,这体现了德国的国情。当时德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宪法既不能无视资本主义势力的存在,也无力(实际上当权者也不愿意)铲除封建落后势力,所以宪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专制与民主共存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A项,宪法体现了各种因素的妥协,妥协是相互的,每一方面都需作出让步,没法“充分”照顾各方面利益,排除;B项,运用政治手腕的目的不一定就是为了掌控政权,而且当时权力最大的是德意志皇帝,排除;C项,“难以真正实行”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石成金』】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21.“棉花对于塑造近代史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学家称它为‘革命性的纤维’以及‘工业革命的燃料’……棉花原料向东流动,布料成品向南流动,而黑奴向西流动,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棉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经新航路由美洲传入欧洲 B.棉花种植成为黑奴贸易的主要动力C.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D.棉纺织业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最早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C项正确;欧洲的棉花并非经新航路从美洲传入,排除A项;资本原始积累是黑奴贸易的主要动力,故排除B项;拉开世界近代史序幕的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有14万名劳工被派往欧洲,其中有3000人长眠他乡。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中国劳工道:“(中国劳工)是第一流的工人,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为协约国获取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B.中国派遣军队直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获胜的最重要的原因 D.中国的参战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劳工被派往欧洲,“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有的牺牲于异国他乡,说明中国为协约国获取一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选A;材料反映中国劳工被派往欧洲,并非军队,排除B;C项夸大了中国的参战的作用,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中国的参战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排除D。23.下表呈现的状况反映了与1929年相比相关国家工业总产值百分比(1929年=100)19341935193619371938美国66.475.688.192.272.0英国98.8105.8115.9123.7112.0法国71.067.479.382.870.0德国79.894.0106.3117.2125.0苏联238.3293.4382.3424.04770A.大萧条与经济制度密切相关B.世界各国已走出大危机泥潭C.经济领域形成两极对峙局面D.苏联工业日益脱离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表格显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业总产值下降。而苏联则大幅度上升,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说明经济危机与经济制度有很大关系,故A正确;B中世界各国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两极对峙的经济格局,故C错误;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脱离世界市场,相反,大危机时期借助经济危机发展工业。排除D。『点石成金』: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请在此输入详析!24.以下是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说明苏联1950年完成1600公里射程火箭研究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航天成功美国1953年发射一颗射程800公里火箭1958年,美国第—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成功登上月球A.冷战推动科技进步 B.苏联科技长期领先C.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D.信息技术取得突破〖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双方在军事方面的竞赛,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长期领先,排除B;C项只是表象,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信息技术,排除D。25.王安石变法时,将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全然忘了自己制定的百姓"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的原则。该做法A.表明青苗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导致变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C.促进政府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D.说明王安石等人缺少从政经验〖答案〗B〖解析〗王安石“将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的做法,会引起地方官员刻意迎合上级现象的出现,导致很多官员为完成任务而强迫农民贷款,从而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青苗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其执行者身上,排除A项;青苗法短时间内确实会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收入,但持续增长却难以实现,排除C项;D项与史实明显不符。二、材料分析题:共计50分.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实行了三年又八个半月。到明年,我国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篇制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争取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积极准备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年9月刘少奇《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材料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此次会议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何论断?指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性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的史实依据。这两咱分期方法的角度有何不同?〖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主要集中于东北;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论断: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历史信息: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农村居民增长较快。因素: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依据: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角度: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扩大。〖解析〗(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优先发展重工业;从地域分布看,新中国的工业成就主要集中于东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一化三改同时进行,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论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的矛盾论断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召开之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二数据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有所提高;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农村居民增长较快。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因素是改革开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收入增速较快。(3)依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角度:以1992年划分的角度是经济体制转型;以2001年划分的角度是对外开放扩大。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材料二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材料三梭伦改革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材料四希腊自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铸就了希腊人的自主意识。材料五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根据材料归纳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有哪些?〖答案〗条件:环海、多海岛、多良港,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城邦体制便于公民参与政治,公民积极追求民主权利;改革家的推动;希腊自然哲学铸就了希腊人的自主意识;公民意识的存在。〖解析〗根据材料逐条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环海、多海岛、多良港,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城邦体制便于公民参与政治,公民积极追求民主权利;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改革家的推动;根据材料四概括出希腊自然哲学铸就了希腊人的自主意识;根据材料五概括出公民意识的存在。28.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家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其实质就是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儒家并没有否定私利、私欲、认为私利、私欲同公利一样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公利在价值上要大于私利,公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人们能够以公利为要,就能克服因私利导致的纷争,使国泰民安。——摘编自杨秀香《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家国情怀》材料二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优患,长于此惠”。这一时期,西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动气”的忠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材料三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推动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摘编自陈雪琴《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探析》(1)"义利观"体现了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一儒家“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的涵义是什么?分析儒家义利观形成的政治背景,并指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要达到的政治目标。(2)家国情怀也体现在“忧患意识"上。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建立后面临哪些忧患?试举出北宋一位试图以改革解决国家忧患的人物与事迹。(3)传承民族精神,并不断创新也是家国情怀。阅读材料三,有两点可供选择说明:①根据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口号、参加者与结果,对“五四运动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观点予以说明。②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推动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作出说明。〖答案〗(1)涵义:承认私利的合理性;但是认为公利即国家利益应当大于私利。背景: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各诸侯国为争夺私利战争不断。目标:国泰民安(或天下太平)。(2)优忠: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威胁。人物事迹: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或王安石推行变法(任举1例即可)(3)观点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参加者是以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从以上要素来看,五四运动是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发动的爱国运动,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观点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干部的准备;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推动了的成立;诞生后肩负起了领导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任。〖解析〗(1)涵义:可以根据“认为私利、私欲同公利--样是人所共有的,公利在价值上要大于私利,公利具有优先的地位。”进行概括,可以得出儒家承认私利的合理性,但是认为公利即国家利益应当大于私利。背景: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为争夺私利战争不断。目标:根据材料“就能克服因私利导致的纷争,使国泰民安。”可知,国泰民安是目标。(2)忧患和事例:都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面临的主要忧患是三冗二积问题,即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同时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威胁。人物事迹: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或王安石推行变法。(3)以选择观点1为例。观点一: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参加者是以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从以上要素来看,五四运动是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发动的爱国运动,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9.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1)根据材料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