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苦荞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苦荞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苦荞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TXXXX—XXXX苦荞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苦荞良种繁育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苦荞良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3-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3部分:荞麦(包含苦荞麦)。GB/T8321.8-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标准。3播前准备3.1选地选择近两年未种过荞麦、前茬最好是豆科作物或马铃薯的地势平坦、肥力中上等、无严重土传病害、光照充足的地块。3.2整地、施肥上年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翻,深度0.2m~0.4m,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土壤冻融交替之际耙耱保墒,沙壤土可进行镇压;结合秋深耕,每666.7m2施入有机肥1000kg~1500kg。当年播种前浅耕,深度0.1m~0.15m。3.3种子处理3.3.1泥水选种用簸箕、筛子等工具将瘪籽、杂物去除后,将种子置于30%黄泥水中不断搅拌,待杂质浮于水面,将沉底的种子捞出,清水冲洗后晾干。3.3.2拌种(可选)用种子重量0.3%~0.5%的2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拌匀放置3h~4h,摊开晾干,防治地下害虫。或用种子重量0.050.1%的五氯硝基苯粉拌种,防治疫病和灰腐病。4播种2DBXX/TXXXX—XXXX4.1播期山西北部地区(平均海拔1000m以上),日均气温达到20℃,可在5月25日至6月10日播种;中南部地区(平均海拔700m~1000m),日均气温25℃,可在6月15日至6月25日播种。4.2播种方式条播,可用蓄力牵引的耧播,开沟深度0.03m~0.05m,行距为0.27m~0.35m,均匀溜籽,覆土均匀一致,播后及时镇压保墒。4.3播量播种量为1.5~3kg/667m2,留苗密度为7万株/667m2。5田间管理5.1破除板结出苗前遇大雨板结时,用耙子及时疏松地表,破板结。5.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1~2次。第一次在4~6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封垄前进行。5.3除杂去劣苗期剔除小苗、弱苗,同时根据叶色、茎色等进行纯度鉴定,拔除杂株;成熟期收获前根据株型、株高、籽粒颜色等严格拔除杂株、病株,并携出田外。5.4灌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采用畦灌或沟灌的方式进行浇水如只能漫灌,低洼处及时排水。6收获当大田70%的籽粒变为本品种的特征颜色时,在露水未干后的上午割下的植株就近码放,将上部紧靠在一起,基部分开立稳,呈锥形。后熟干燥5d~6d后,田间脱粒。为防止落粒,脱粒前后应减少搬运次数。脱粒后籽粒晾晒3d~5d,充分干燥后贮藏。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遇大风或霜冻应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