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故居演讲稿_第1页
钱穆故居演讲稿_第2页
钱穆故居演讲稿_第3页
钱穆故居演讲稿_第4页
钱穆故居演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雙溪獨語」導讀簡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孫劍秋3/14/20241錢穆故居演講稿雙溪獨語

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中國思想史小叢書乙編包括:1、人生十論2、湖上閒思錄3、靈魂與心4、雙溪獨語5、晚學盲言雙溪獨語完成於民國61秋—62夏錢先生對中國文化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生講「中國思想史」的課堂講義,其後撰寫成文共三十篇。3/14/20242錢穆故居演講稿雙溪獨語命名由來地點位於台北市外雙溪所言多時人所少言者故名「雙溪獨語」3/14/20243錢穆故居演講稿內容簡介以自然與人文兩大主軸,分別敘述。並比較傳統儒家、道家相關人物言論,闡述儒道之不同。3/14/20244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一:四章節分別以衣、食、住、行為例做說明。。以衣為例:衣冠不是身外之物,而是生命中一種莊嚴的表現----從子路正纓結冠而死、日本武士道切腹前的沐浴更衣,引出孔子被髮左衽之說,證明冠髮尊嚴代表民族尊嚴。3/14/20245錢穆故居演講稿小結身體屬於自然,衣服出於人文。中國儒家講究「天人合一」,身體與衣服不見衝突,反增身體之美觀大方。脫去衣服反而不成體統。換句話說,削去人為部分,反而不自然。所以,人文從自然中來,而合成自然。3/14/20246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二:共三章節。從身與心的安頓做說明。文中由男女性欲,論及婚姻關係,再闡論(心知)不能離(身)而存在。3/14/20247錢穆故居演講稿莊子在(養身主)中

以『神欲」和「官知」對言。文中提出:庖丁解牛的神技,不是運用了心知,而是用了心之神。換句話說,庖丁是依牛身中天然文理遊刃,故有此神技。然而什麼是牛身的文理呢?3/14/20248錢穆故居演講稿3/14/20249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三:共五章節。一、從人性談及天性。「宇宙一切理,皆從物之各有其性來。而理則通於一,故宋儒又言『理一分殊』。」36頁孟子言人性,故辯人性與犬牛之性有別。----分殊。人文界一且皆從人性展演而來,故人文從宇宙自然中演出。所以,人文之在自然界,仍有其分殊之獨立存在。故曰:大通中不害有小別,小別處不害其大通。孟子言小別,正以見其大通。3/14/202410錢穆故居演講稿莊子言大通而忽其小別,主張於自然中解消人文。孟子則本於人文而會歸自然。3/14/202411錢穆故居演講稿二、從孔子不言性與天道,但卻提出「仁」字做說明。從仁說起:鄭玄解釋孔子的仁為:相人偶。孟子----仁者愛人。韓愈---博愛之謂仁。3/14/202412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四第十四節談行仁之方行仁之方: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求仁之道:學。孔子之學乃學此仁。「學不厭」是其欲立欲達。「教不倦」是其立人達人。59頁3/14/202413錢穆故居演講稿第十五節論漢宋諸儒所言仁字,貌似深進,卻轉失孔孟精義。漢儒重事過於重心。宋儒二程: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模糊了內外本末之辯。故朱子說:「二程此等處,說得太深太廣。」3/14/202414錢穆故居演講稿至朱子言仁,以天地為一大仁體。從人文推到自然界,是新開展。然朱子的發揮,乃從易傳、中庸下手,多有採用道家精義之處。69頁3/14/202415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五三章節從孔子的仁轉入孟子的義與氣,並加以論述:說明不知守節,則不能養氣。不知養氣,亦不能守節。3/14/202416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六共三章節從仁、禮、樂談及人之性情的精微處。3/14/202417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七兩章節從禮談至俗,從俗談到信仰,以至於宗教。3/14/202418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八共四章節先談從孔子的仁以及知。次言孟子的仁義禮智莊子絕聖棄智宋儒二程:仁包四德--突出仁的地位。朱熹格物窮理之智。3/14/202419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九兩章節談「信」。信字在論語中極受重視。但「信」非儒家原有德目之一。至董仲舒言五常,白虎通繼之,乃定。3/14/202420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兩章節由信而言三不朽。3/14/202421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一十二共七章節由五常而言五倫篇十一談父子君臣篇十二說夫婦長幼朋友文中舉直躬之父,與瞽叟殺人,說明父子之親,最精彩。3/14/202422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三共六章節談人品之分從道德層面說為君子與小人,為奸與賢。從人文層面說為雅與俗,進而論述聖賢、豪傑、英雄的古今異同。3/14/202423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四兩章節

從人品談名教說明孔孟的仁義乃本於人之德行,是由仁義行。後人外立名教,強人以從,是「行仁義」,是假仁假義。3/14/202424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五七章節佛教傳入中國依賴僧人之闡揚。惟中國僧人本身即深受中國文化薰洗,才使佛教如此容易著土生根。而佛學來中國得大行於世,功勞在儒而非道。215頁3/14/202425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六三章節進一步論述「佛亦有情」弘忍授慧能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慧能聽弘忍說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心既能生,即非無情、無物。重點在「應無所住」一句。慧能傳法語「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3/14/202426錢穆故居演講稿篇十七----十九談宋明理學的源起與學術的大概。代表人物:先言胡瑗、孫復以經學明儒學。在言周張二程承其後,而有「理學」。至明則有上溯陸九淵的王學。在內涵上:主要比較程朱的性即理及陸王的心即理之差異。3/14/202427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二十一二十二談情欲、文質、新舊,雖相對卻不相悖。可以容心物、合內外、通群己、天人而為一。3/14/202428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二十二談天人合一即心與物,人文與自然的合一。3/14/202429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二三二四二五談天人之辯、理欲之辯,亦即心物之辯、人文與自然之辯。3/14/202430錢穆故居演講稿篇二六談人生的動與靜、進與止、常與變、久與速、內與外。篇二七談人生進展中的爭與讓、義與利、群與己、職與權、工作與娛樂。篇二八談儲蓄與消費、隱藏與顯露。篇二九三十談人生的向上與向下。性善與性惡、文與質、偏與中。3/14/202431錢穆故居演講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