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_第1页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_第2页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_第3页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_第4页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TOC\o"1-3"\h\u275981绪论 摘要:东北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一旦发生“悬崖减少”,这种现象就被定义为“新东北现象”。为了打破“东北新现象”,必须激发产业活力,人才已成为与区域发展有关的关键因素。但是,近年来,东北亚的人才大量外流,东北亚的活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已成为人才外流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人才流动的规律,深入探讨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科学,系统的人才战略,以提供完善的服务。对于人力资源在支持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讨论人才外流的原因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统计数据。没有关于人才流失情况的系统,完整的统计数据,这极大地影响了人才流失原因的分析和讨论。从理论上讲,人才流失的原因非常复杂,并且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一点。在本文中,对计算机科学中的文本挖掘方法进行了创新性介绍,以解决脑漏数据丢失的问题,以异质个人意见数据为起点,并在同一数据系统中呈现宏观和微观影响者。为了实现对几个影响因素的正确定量的经验分析。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将关键字从广义转化为精炼来进一步精炼您的数据搜索。以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东北地区脑外流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关键词:人才流失,东北地区,影响因素分析1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最近几年,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抢人大战”,甚至连三四线城市也加入到争夺人才的战斗中,足以见得,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何等强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口红利逐渐弱化,而在这种形势下,地区若要获得发展,不得不着手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变,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并不断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便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所以,人才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区域角度来看,东北是我国的四大板块之一,其经济地位不可撼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的经济始终领跑全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亚洲的经济中心。然而,施行改革开放以后,与第一批开放的地区相比,东北的经济意识远落后于那些地区,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开始降低。尤其是最近几年,这里的经济不断恶化,2014年经济出现垂直下滑,2016年辽宁竟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负增长,这些现象受到了国内外经济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东北是我国农业和传统工业的基地,解决这里的问题,便是解决了在新常态下,我国所面临的新挑战,因此实现东北的振兴已经刻不容缓。然而,现阶段东北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从2000年到如今的20年间,东北竟有100多万的人才流失,而这一问题在对东北人口结构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还降低了地区的创新能力,甚至对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落地造成了干扰,最终导致东北振兴效果并没有预计的理想。因此对这里的人才流失问题、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然后制定人才控制战略,是目前东北地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国际上很早便着手对人才流动进行研究,而且形成了很多理论成果,并建立了各种模型,然而每个国家或地区的体制存在差异,所以对人口制定的管理制度也自然不同。因为存在经济、文化以及体制上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那些理论、模型对于我国东北的人才流失并不匹配,因此应结合东北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而我国学者对造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展开的研究,基本都属于理论分析,在实证方面较为薄弱,很多实证分析大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微观方面展开的分析。因此,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对东北人才特有的特点,借助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找出人才流失的宏观与微观因素,以改变东北区域人才流失的现状,从而推动东北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现实意义:此次研究不仅可以增强东北的人才成果转换,而且能够实现人才配置的优化。掌握人才流动的特点以及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能够将人才安排到新兴以及优势产业中,以免人才的浪费或闲置,不断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助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另外,人才创新能力具有强大的激发性和集聚效应,某一地区的人才达到一定规模后,沟通便会变得频繁,激发更强大的头脑风暴,从而促进创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东北企业的角度而言,能够增强其竞争力。对人才需求加以了解,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创建合理的晋升体系,以降低人才的离职率,确保企业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除了留住人才,还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帮助企业提高创新力,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从个人角度而言,若东北创建更理想的发展平台,给与更多政策支持,本地区人才便无须四处奔走,这样便可实现个人发展与家庭关系的平衡。1.2文献综述本文概述了人才、人才流失和人才流失率计算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外人才流失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留住和控制人才流失的相关措施。这些材料对本文的写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国内外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对本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国内关于人才保留策略的研究结论对本文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L.A.Sjasstad(1962)、M.J.Greenwood(1975)指出,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学者已对人才流动问题做了较多研究,而这些研究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二是人才流动造成的影响。影响因素方面,A.B.Holmes(1983)从宏观因素层面加以研究后指出,相较于个人意愿,是否适应自身发展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更大;在Rosse等(2001)看来,除了宏观经济发展会对人才流动造成影响以外,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同样会对其产生影响;ByeonjuJeong(2005)将捷克、波兰以及匈牙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需求结构变化在人才流动问题上产生着较大影响。人才流动产生的影响方面,研究者的观点并不统一,但整体上存在两种声音。一部分人指出,人才流动能够使地区经济收敛,Barro(1991)选取美国作为研究样本,并对其相关数据加以研究后指出,人口流动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收敛作用非常明显;Taylor等(1994)指出,大量移民的涌入会明显提高一国的GDP水平;Vandenbussche(2016)根据教育程度将人才流失分成了三级,并借助卢卡斯内生增生模型得出结论:高层人才流失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其他层级的人才基本不会产生积极作用。另一部分人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在他们看来,地区经济收敛并非人才流动导致,Barro等(1992)收集了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研究印证了这一结论。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陈锐等(2014)结合优化完善的重力模型,给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人才流入的重要因素有两方面,即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总量;马莉萍等人(2011)和黄艳等人(2013)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型,将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后,认为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产业结构,产业层次的高低和吸引力大小呈正相关;梁琦等人(2013)通过空间经济学模型,分析人才流入和户籍制度的关系。刘兵等(2013)的人才流入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他从人才载体、管理、智力、政策和需求角度上,将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归类为31点,其中影响程度最深的因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王贺(2015)通过AHP核算大学生就业综合指数,将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地区GDP是大学生就业时候会考虑的内容;王克强(2014)表示人才流入的主要因素为人均收入。刘新荣(2012)以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后,指出东北三省具备雄厚的人力资源,然而因为产业结构不科学、薪资待遇低等,限制了在经济建设中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安虎森等(2017)表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已经陷入恶性循坏,其体现在,经济体制僵硬,经济发展低迷,人才流失,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降低,社会保障薄弱,生育率下降,经济发展放缓。东北三省接下来的经济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对人才的引入,这是当地政府应该关注的工作;贾占华等(2016)的研究中指出,东北地区认可流动的重要因素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2相关概念界定2.1东北地区的界定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地区行政区域经过多次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主要指该区域的三个省,即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2.2人才流失按照理论,人才流失即一个地区、群体中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人,离开当地或者该群体,到另一个地区或者群体继续生存发展的现象。赵谦涛(2003)当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群体中,人才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或者无法为人才发展提供有效空间的时候,便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个人、企业、地区等。2.3人才回流人才回流是与人才流失相对应的概念,是人才流失地区或者群体,提高薪资待遇、强化经济能力、提供发展空间等的方式,吸引流出人才重新回归到原来的地区或者群体中生存发展的过程。二十世纪下半叶人才回流这一概念被提出。当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开始认识到人才对祖国建设的重要性,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开始提供更优渥的待遇,因此在发达国家工作的优秀人才开始回国。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的繁荣,人才回流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包括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等的人才流动。2.4人才外流格鲁贝尔在《人才外流经济学》中,对人才外流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即“在一国获得知识与技能后,到另一国工作、居住等高技术人才的迁移”。在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和学术研究日益深入的过程中,人才外流这一概念不仅应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人才流动,还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人才外流被包含于人才流失中,当人才外流的数量和质量等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将会给本地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限制性影响,导致本地经济建设遭遇瓶颈性问题,此时的人才外流便是人才流失。2.5人才内流当某国家、地区、企业等经济发展相对繁荣、人才发展空间大、人才待遇良好的情况下,其它国家、地区和企业等人才流向该地区的现象,便是人才内流。人才内流是与人才外流相对应的概念,某个地区出现人才内流,则另一个地区势必会出现人才外流。人才流动是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客观现象,人才流动,可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对于人才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可以选择更好的发展空间。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资源、文化、经济、地理位置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人才流动偏离正常范围,由此会出现某些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导致当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不足,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基于此,要对人才流失进行客观分析,了解人才流失内在作用机理,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实现合理的人才流动等而言意义深远。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现状3.1.劳动力储备存在隐忧比较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辽宁外,近十年来黑龙江和吉林的净移民率一直在逐步增加。这三个州是中国东北的三个州。它不断扩大。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东北的净移民人口从40万增加到2191,000,后者是前者的五倍。但是,移民的绝对增加不足以表明人才流失的内部结构存在重大问题,因此需要对东北地区工人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分析。从年龄结构的角度来看,老龄化劳动力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全国移民人口健康与计划生育动态监测调查》的结果,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人口年龄集中在30至39岁之间。然而,2015年的人口中位年龄为38岁,东北地区的人口为43,比全国人口水平高5年。从等级结构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工业技术人才的流失较为严重,特别是高级研发人才,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流失。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地区总劳动力资本的绝对比例并不低,但是总劳动力的收益并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家人才的流失正在显示出赤字。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限制的企业主经常遵循传统观念,并使用传统方法来管理自己的企业,如今真正的企业家已经很少了。特别是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背景,缺乏市场管理经验,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3.2.教育资本投入水平偏低当前,东北地区综合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存在不平衡的缺陷。教育的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教育投资质量的一项关键指标是对教育基金的投资。教育经费和人才流失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前者投入越多,后者的质量就越高。同样,从教育经费来源的结构来看,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是绝对的一部分。2015年,东北地区教育经费总额约为1820亿元,东北三省教育经费的83.5%来自国家财政教育经费。二是公共财政教育经费,营业收入等教育经费,社会贡献相对较小。东北地区的教育投资依赖国家财政,学校管理方面的社会投资相对较小,教育投资方面的社会力量尚未发展。公司和其他社会团体在劳动教育投资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对人力资本教育潜力的发展非常不利,并且由于单一的资金来源,在发展地方教育方面缺乏自主性举措。3.3.人才流失产业配置效率低下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东北地区高水平的人才流失仅占工业部门的40%,而发达国家为80.8%。高层次人才更有可能进入该地区的一些非工业部门,例如政府机构和机构。员工很少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为第一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原因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缺乏转移的能力,这影响了人才流失的整体构成。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几乎占人才流失的70%。另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从事诸如煤炭行业之类的资源枯竭行业。这些行业处于生产或半悬浮状态,大量的高质量人力资本未被使用,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高层次人才流失主要集中在非工业领域,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4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原因4.1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大,人才竞争激烈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不断加大是造成人才外流及迁移的一个关键缘由。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之下,我们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快慢不一,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较快,但是东北、西部等地区的发展却比较慢。改革开放也就是将新鲜血液注入地区,使其发展更有活力,并且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不过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将会被新兴产业取而代之。但是,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速度太慢,又未将有效的解决方法寻出,所以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两极化情况愈来愈突出。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就业的时候都会先对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思考。城市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大学生,该群体也会更想迁移至该城市。除此以外,全国各个地区都十分看重人才,都对契合于本地发展的人才引进计划进行了设立,同时还从医疗、住房、社保等多个方面来使这些人才生活方面的问题得以化解,使其可以安心地留在本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比较落后,更难吸引到人才。大学生一般都会将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城市作为首选的迁移方向,这就导致弱的地方越来越弱,强的地方越来越强,进而使得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速度变得更快。对人才的需求度愈高,愈难以将人才留住,从而使得地区的发展变得更难,时间一长就会成为恶性循环,流失掉更多的人才。4.2东北地区的产业化结构单一,路径依赖严重,人才不匹配导致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另外一个关键缘由是产业结构太过单一。资源产业与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许多城市都是因为其自身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而得以发展。但是,相对于前者来说,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太过缓慢。由于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所以长时间以来都基于此而发展,在这之前该地区亦是借此而屡创佳绩。恰是因此,该地区认为借助这些资源来进行发展是一个绝佳的路径,同时也全面地了解及研究了此类资源及其衍生的行业,故而始终将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应用作为发展之路。时间一长,强力的路径依赖逐渐形成,无法把资源汇聚起来对其他的产业进行发展。除此以外,在东北地区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所学专业以综合性学科为主,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却是以工业为主,经济发展则以精密仪器、自然资源等为关键,这就使得大学生们所学习的内容和现实所需要的结构性不相契合,大学生们在这里难以寻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选择去其他的城市,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关键缘由之一。4.3用人单位的人才福利缺乏吸引力人才流动与雇主的福利,分配机制和激励制度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生活品质和职业都有了新的标准,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它的才能,使用,培训,流动性,激励机制和其他机制都没有得到改善。与过去相比,自国有企业改革以来,人力资源的薪资,福利和医疗保险并没有得到改善。另外,随着社会阶层的变硬,阶层之间的交集变得困难,但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找到更好的出路。因此,他的收入通常决定着他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并且与他的生活质量和活动空间有一定关系。人们实现自己的资本积累的基础是赚钱。在缓慢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人才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4.4人才个人因素在经济社会下,人才在实行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等,都会有着自己独有的价值理念,他们积极追求成功的事业以及美好的生活。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正是因为这企业价值理念导致人才流动有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与追求,有些人希望过上富裕的生活;有些人希望拓展自己的事业;有些人希望给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有些人则是想要帮助他人。而当个体受到外部环境和一些制度的影响时,就会导致人才流失。5东北地区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1变量的选取与说明本文选取了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报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实证分析需求,我对部分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和计算以便使用。通过上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本文选取了4个主要因素:经济因素:GDP总值、第三产业产值、东平均员工工资水平;政治因素:政府税收收入。下面对变量进行简要说明。因变量Y:因变量取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率,,本文所研究的人才流动指东北人才流动到其他地区,如东部发达地区、南部地区等。所以我们选取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率为研究对象,当人口迁移发生改变时,则东北人才流动也会开始流动。自变量(经济):GDP总值可反映一个地区及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发展的高低,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越好,就业机会也会提高,企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人才自身发展也会更有前景。第三产业总值,第三产业即为服务业,越发达地区第三产业越发达,并且对人才吸引力越大。相对于员工工资水平来说,工资水平越高,对人才有更大吸引力,同时也会降低失业率,降低就业风险,也提高了人才流动的就业意愿。自变量(政治):相对于税收收入来说,这项数据的高低也可以直观反映出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城市或者地区经济越发达活力越大,对人才吸引力当然越好。5.2实证分析由于数值之间差距较大,为了避免误差影响,对影响东北地区人才流动因素的计算模型设置为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其中各变量依次是人口迁移率,即(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GDP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税收收入、平均职工工资。5.3描述性统计分析pop的均值为0.0411,可以看出我国各个省份平均来看,人口是净流入的,工资的均值是10.6514约等于42252,说明我国各省份的平均职工工资在42252元,本文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图所示: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最大值Pop4500.04110.1744-0.20750.00760.6863GDP4509.33881.12135.52639.525411.5868GDP34508.49671.16284.93918.635810.9983Revenue45015.96201.184111.667116.134318.4271Salary45010.65140.53219.524310.717512.02465.4回归分析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P>|t|95%置信区间GDP0.67260.037417.97000.00000.59900.7462GDP30.42920.04389.79000.00000.34300.5154Revenue0.26510.021712.23000.00000.22250.3077Salary0.07520.01554.84000.00000.04460.1057cons-0.75530.2364-3.19000.0010-1.2199-0.2907N450R20.5814首先对于回归分析进行说明,系数指的是影响关系到底是多大,但是一般不关注系数的大小,而是关注系数的正负,如果是正的,表示正向影响。比如GDP正向影响人口转移率,说明哪里经济发达,哪里就人口净流入。p指的是显著性水平,通俗来讲,就是犯错误的可能性。如果p值小于0.01,就说明你估计出来的这个系数犯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所以说,p值越小越好。统计学上,把p值大于0.1的就认为不可取了,第二列是回归系数,是一个点估计,在现实中,不能说GDP对人口迁移率的影响就是确切的0.6726,她可能在一个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置信区间,即第一行的[0.5990,0.7462],且这个区间有95%的可靠性。总结来说,这四个因素都是正向影响人口迁移率,即哪里经济发达、第三产业产值、政府税收收入越高、职工平均工资越高的省份,人口净流入越多。6主要结论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现状的分析,描述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深入地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探究影响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最终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是薪资待遇,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薪资待遇将直接影响人才的收入水平,是造成人才流动的最重要原因。东部发达地区与东北地区巨大的薪资差,对人才产生了强大的拉力,东北地区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薪资水平上面来。而薪资水平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所以应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切入点带动薪资上涨,减少人才流失。(2)在第三产业产值中,是导致人才流动的原因。在个人能力提升方面,发达城市富集的头部企业和高新产业对人才产生了较强的拉力;在创业发展空间方面,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创新氛围对人才产生了较强的拉力。应当以培育高新产业、促进市场创新为切入点,拓宽人才发展空间,减少人才流失。(3)经济发达程度中,主要作用于创业发展和个人薪资,也是导致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对于普通人才,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是薪资水平的决定性原因,当地区经济发展衰落时,薪资水平下滑,导致人才流失。(4)政府税收收入中,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制度问题,所以应深化制度改革,改善双创环境,促进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减缓人才的流失。另外根据实证分析可以得知,政府税收政策对于人才流失有一定影响,从而使人才不愿意在东北就业,所以要注意城市形象的树立,打破人们的之前对于东北地区的看法。7东北振兴中针对人才流失的对策7.1深化制度改革,促进双创环境的改善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要全面深化改革,进而释放民营企业活力。优化政务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专利技术的保护,保护人才的知识产权,改善科研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黑土地”,利用优质的企业从而吸引人才的流入,进而留住人才,释放释放经济内生动力。7.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勇于创新,改变以往的发展途径,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面优化产业机构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大的平台。利用好产业援助政策,妥善处理好传统产业员工,对他们实行再教育,进而,培养出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也要加大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并对其加以系统的完善,减少人才错配现象的出现。7.3构建公平公正、合理完善的招才引才育才机制优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人才录取、晋升的公平性建设。激发工会组织活力,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人才培育机制不单单只专注于对人才数量的培养,还要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发展和地方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实现双赢。东北地区要想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打造出聚集人才、人尽其才的包容性社会环境,进而吸引更多人才的流入,推动经济发展。7.4积极树立地区新形象不单要建设地方硬环境,改善软环境还要对其形象进行宣传,逐渐打破人们固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印象。东北地区就可以吸引更多企业的流入,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7.5有针对性地推出人才引进政策东北地区和新一线城市对人才的战争中,东北地区拿出了极大的诚意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东北地区希望人才的流入可以也弥补东北地方地区水平较低的缺点。与此同时,也要建设人才服务管理体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让薪资更符合市场,也更为合理。东北地区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出发,进而引进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在信友人才的基础上,可追加产权型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租赁型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的免费提供,给予一定的购房安家补贴等,扩大优惠政策,推动“燕回巢”,进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7.6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改善地区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一定要对污染进行防治,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转变东北地区原有的资源依赖型、规模粗放型、高能耗高排放型的发展模式,这就符合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