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45-2022 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_第1页
DB4401-T 145-2022 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_第2页
DB4401-T 145-2022 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_第3页
DB4401-T 145-2022 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_第4页
DB4401-T 145-2022 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20

C51

4401 DB4401/T

145—2022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放射诊断检查感染控制和放射防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fection

and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of

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

radiological

diagnostic

examin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145-2022 II

10

11

A(规范性)CT

11

13

14 15DB4401/T

145-2022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II

145-2022

GB

19193-2015

GBZ

WS/T

3.1

coronavirus

3.2

medical

3.3

CT

机房(dedicated

CT

machine

3.4

CT(fangcang

shelter

CT)3.5发热患者(patient

fever)DB4401/T

145-20223.6疑似病例(suspected

3.7确诊病例(confirmed

3.8污染区(contaminated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采样前2天至被隔离前的活动区域及被隔离期间的3.9半污染区(semi-contaminated

3.10清洁区(uncontaminated

3.11操作技师(operation

3.12摆位技师(set-up

technician)3.13手卫生(hand

hygiene)[来源:WS/T

313-2019,3.1]3.14空气消毒(air

sterilization)3.15

sterilization)[来源:GB19193-2015,3.4]

4.1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和设置发热门诊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场所是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重

145-2022

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职责明确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组织架构,

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院感防控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感染控制要点,善于识别各个环节的院感

放射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护用品穿脱技术及手卫生要求,并掌握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等4.2

在新冠肺炎放射诊断中,应遵守医疗照射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即放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流行病接触史和体征,合理地判断患者是否应当进行放射诊断检查。不

CT

在进行放射诊断检查特别是

CT

GBZ

130

等有关法规和

CT

5.1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用的放射诊断机房用于发热门诊发热患者医学影像筛查,机房不限于设置

CT

机房用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

按照院内感染控制要求分别设置发热患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到放射诊断机房的专用通行路

5.2

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患者检查顺序,缩短等待时间,避免患者在放射诊断检查场所聚集,保证

发热患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在接受医学影像检查前及完成检查后,应由经过院感培训的医DB4401/T

145-2022

发热门诊、放射诊断场所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隔离病房等区域属于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

若紧急条件下无法使用专用的放射诊断机房,应合理安排受检者的检查时段、检查顺序,对普

鼓励使用电子化信息系统,通过使用电子申请单、数字图像和诊断报告的网络传输,实现流程

在机房和操作室的适当位置张贴检查流程;个人、设备和公共区域消毒规范;工作场所的感控

6.1

工作人员在清洁区穿戴防护用品,在半污染区脱卸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手卫生。污染区工作

a)

b)

级防护:戴一次性用外科口、一次性作帽、隔衣,必要佩戴一次乳胶手套c)

级防护:务人员从与疑似或诊病例有触的诊疗动时,穿一次性工帽、防护镜或面罩医用防护罩、医用次性防护或隔离衣一次性乳手套或丁手套、一d)

级防护:务人员为似或确诊例操作如痰、呼吸采样、气插管和气切开等有能发生呼道分泌物体内物质喷射或飞的工作时穿戴一次工作帽、用防护口6.2

非发热患者的登记处、取片处、普通放射检查机房等区域的工作人员,未明确进入污染区对患

在隔离区域进行移动床旁

射线摄影的技师、专用放射诊断机房污染区内进行摆位的技师,为

院感防控等级的确定,应以所接触患者的类型,以及与患者接触的暴露风险程度为依据,而不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机房内对讲系统对患者进行指令性指导,如呼吸屏气等

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

10ml/m

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

10ml/m

~20ml/m

(1g/m

)计算,消毒作用

后通风

7.1

其他表面消毒:机房地面、候诊区、走廊通道(包括栏杆、门把手、窗户等)使用

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或呕吐物、分泌物时,可采用专用容器收集或用

1000mg/L

0.2%过氧乙酸

30

GB

对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同一机房或设备在完成确诊病例检查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后才能再次

的消毒措施,其余

的消毒措施应每天至少常规执行三次,遇污染时随时消毒。当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

在特殊情况下,若机房由普通门诊患者、发热门诊发热患者、隔离病房疑似和确诊病例共同使7.2

7.3

处/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键盘鼠标表面可粘贴保护膜,每天更换并清洁消毒2次;操作室等处应使用方便清洁材质的鼠标垫等物品;照片和诊断报告自助打印机等表面采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每天至DB4401/T

145-20227.4

7.5

7.6

8.1

医务人员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及患者诊疗过程产生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使用

1000mg/L

8.2

9.1

CT

CT

GBZ

130

新冠肺炎患者扫描时应严格控制扫描范围,扫描时嘱咐患者尽量配合屏气,对于屏气时间较短

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期间进行胸部

CT

扫描时,尽量按照常规剂量进行扫描,或使用

CT

设备自带

CT

GBZ

130

9.2

DR

145-2022

DR

GBZ

130

在发热门诊使用移动式

DR

DR

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对毗邻床位的患者做好辐射防护措施;检查时应严格根据摄影部位来调节照射

DR

AEC

9.3

10

10.1 CT

10.1.1

CT

CTa) 患者检查时如病情允许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如病情不允许可降级为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

N95

CT

专员、CT

摆位技师和为患者注射对比剂、预埋留置针或者连接高压注射器等直接接触的护士格执行二防护,若到如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有可能发患者呼吸分泌物、b) c) CT

CT

d) e)10.1.2

CT

a) b) c) d)e) f) CT

CT

DB4401/T

145-2022g)

h)

i)

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待人员离开后使用紫外线灯照射

对密闭空间或通道的空气10.1.3

10.1.3.1

CT

10.1.3.2

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必须执行三级防护。10.1.3.3

CT

10.1.3.4

罩或无呼吸阀门的

N95

10.1.3.5

10.1.3.6

10.1.4

CT

10.2

10.2.1

10.2.1.1

DR

10.2.1.2

10.2.1.3

10.2.2

10.2.2.1

10.2.2.2

罩或无呼吸阀门的

N95

145-202210.2.3

10.3

10.3.1

10.3.1.1

DR

10.3.1.210.3.1.3 10.3.1.4 床旁拍摄,做好平板探测器或者

IP

板的防护,建议用塑料袋套上平板,使用后进行消毒处10.3.1.5在重点区域内对危重确诊患者行移动床旁

10.3.2

10.3.3

11

11.111.211.2.1

11.2.2

11.2.3

11.2.4

11.3 11.3.1

DB4401/T

145-202211.3.2

11.3.3

CT

22℃

11.3.4

11.3.5

11.3.6

11.4

11.4.1

检查体位摆放正确,定位准确,应把检查部位全部纳入

CT

DR

11.4.2

11.4.3

11.4.4

按照报告单项目填写诊断报告书,准确完整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门诊/

线号/CT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h

11.4.10

10

145-2022

CT

A.1

CT

a)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身体置于检查床面中间处,两臂上举抱头。手臂上举困难者,可b) c) d)扫描范围:从肺尖扫描至膈底(包括双侧肋膈角),对不能长时间憋气的重症患者从膈底扫至肺尖(底部呼吸动幅度大肺尖部)减少双肺野因不能气造成的吸运动伪e)显示野(dFOV):一般体型为

35cm~45cm,建议固定显示野,便于复查对比(体型较大建议

f)

开启自动管电压或固定管电压,推荐

120kV/50mAs~350mAs;采集层厚

0.5mm~1mm;球管转

0.27s/r~0.8s/r;螺距

1~1.3;开启迭代重建技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可以优先缩短扫描时间,采用大螺距

1.5~1.7、提高球管转速、加大准直器宽度来调整,以减少患者呼吸运A.2

CT

a) b)

2mm~5mm;重建层厚/重建层

0.27s/r~0.8s/r;螺距

c)辐射防护:严格按照辐射防护规定,遮挡患儿身体的射线敏感部位,尤其是性腺等部位;婴A.3

a)

5mm

1000

250

30

b)

lmm

1000

Hu~1500Hu,窗位-650

A.4

CT

11DB4401/T

145-2022a)

最大密度投影(MIP):

MIP

图像能比薄层扫描更好地显示血管长轴,因而提高了立体定向作

b)

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可将密度明显低的含气器官(如支气管等)突出显示出来,对具有

c)

容积再现(CVR):建议使用

MP-VR,一定厚度组织的

VR

显示,建议层厚为

20mm;显示三维剖结构逼,清晰显脏器的形结构和空关系,对症病变空三维形态密度区分d)

确定位,MPR

e)

AI

12

145-2022

B.1

a) 摄影距离:180cm;b)c)摄影体位:后前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探测器面前,前胸紧贴探测器,双手背放在髂骨上抱住探测,肩部下、上臂内(拉开肩骨),头后仰,下置探测器缘之上,d) 辐射防护要求:使用铅围裙等尽可能遮挡身体的射线敏感部位,尤其是性腺等部位;e) B.2

a) 摄影距离:150cm;b)c) 摄影体位:后前位,被检者面向立位探测器,两足分开站稳,人体正中矢状面位于探测器中线并垂直探测器,下颌略抬,使之不致重叠肺尖;两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肩平放,尽量旋紧靠探器,使两肩胛骨拉肺野,中线对准第胸椎水平垂直于探器入射。d) e)

a) 摄影距离:100cm;b) c) 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并置于台面中线,双手臂上举,用沙袋、绑带或/和家属协助下固定其双腿、双臂及头部;尽量保持被检者双腿伸直,上夹紧头部背部贴紧面,以减移动模糊头部摆正下颌略抬使之不致叠肺尖,d)e) 13DB4401/T

145-2022

C.1

a)

b)

c)

影体位:测器紧贴者背部放,中心线准两乳头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