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3C/wKhkGWXw3aWAeDNAAAJbahIqHs4574.jpg)
![辽宁省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3C/wKhkGWXw3aWAeDNAAAJbahIqHs45742.jpg)
![辽宁省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3C/wKhkGWXw3aWAeDNAAAJbahIqHs45743.jpg)
![辽宁省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3C/wKhkGWXw3aWAeDNAAAJbahIqHs45744.jpg)
![辽宁省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真题(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B/3C/wKhkGWXw3aWAeDNAAAJbahIqHs45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I、II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3小题,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敦煌莫高窟号卷军琴的壁画,历经千年,依然彰显出神奇之美,见证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与东西方文明的交
流互鉴。
B.纪录片《热血河山》唇△师腑,全面反映了辽宁百年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和情感温度,激励着青年学子听党
话,跟党走。
C.在创新汽车发动机加工核心工艺时,中国一汽研发团队齐心电、力,在浩如烟海的代码中总结出精密参数,实
现了技术突破。
D.风华无莺的新时代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向着光明与梦想奋力奔跑,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
的澎湃春潮。
2.下列各句中,律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路遥《平凡的世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是由于它投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抓住了当时社会的心理、
情绪和渴望。
B.网络等媒介的兴起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好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媒介素养。
C.在空间站建造任务中,让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守正创新、锐意进取
的精神风貌。
D.景区免票,还景于民,可以促进旅游景区从商业化向公共化转变,提升旅游休闲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产业可
持续发展。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青少年眼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控近视,。只有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
庭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会更有力推进“双减”工作和素质教育,
这将直接关系到近视率的下降幅度。
A.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B.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C.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D.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二、(本题共5小题,15分)
4.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怆当的一项是(3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三句写词人面对眼前的遗迹,感慨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
复存在。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写刘裕北伐时的声威,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之情及抗敌
之志。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写刘义隆力排众议,坚持北伐,建立了“封狼居胥”的功
业。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三句中词人借用典故,表明自己虽已年老,但壮志犹存,仍希望为国
效力。
5.下列对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在河北作战,臣子在河南作战。)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山水环绕,郁郁葱葱,一片苍翠。)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
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医,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
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
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独完完:保全
B.暴秦之欲无庆厌:厌倦
C.始速祸焉速:招致
D.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7.下列句子中,不后于作者认为的六国破灭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弊在赂秦。B.赂秦而力亏。
C.不赂者以赂者丧。D.其势弱于秦。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亚项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得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矣”形成对比,突出以地赂秦的严重后果。
C.作者认为,如果齐、燕、赵三国都能爱惜各自的土地,就不会被秦消灭。
D.文章借古讽今,借六国旧事讽谏当朝统治者,体现作者心系天下的品格。
三、(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东坡的麦子
范薛鲁
公元1079年除夕,天降大雪,御史台监狱里释放了一个特殊的犯人,他就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因乌台诗
案,他最终被贬官黄州。初到黄州的那段日子,苏轼身心皆疲,他终日大睡,只在黄昏时才出来走走,有时在
寺院里看看竹子,有时到江边转转,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不久,苏轼的家眷也来到黄州。人不吃饭就会饿死,苏轼再乐观,身为一家之主,也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
的现实,他着实发愁了。
那年春天,山谷里的杜鹃花开了。苏轼在城东意外地发现了一片荒置的野地,大约百余步长短,中间平整,
四周有岗坡环绕。从此,苏轼在那块叫东坡的土地上,以一个农民的姿态,开启了他躬耕陇亩的新生活。
面对没膝的荒草,苏轼举起了火把,他开始在荒草间奔跑,这里点一下,那里点一下,风也来助力,点点
星火迅速成燎原之势,大火在草地上蔓延,烈焰欢快地舞蹈。他烧掉了地上的杂草,也烧去了心里的杂草。
他买了一头牛、一把犁,买了镰刀、锄头等农具,这是他的另一种笔墨纸砚,大地的书页在他面前铺展开
来,等待他留下光辉的诗篇。
他脱掉了长袍,一身短衣打扮,头戴竹笠,在田间挥洒着汗水。捡瓦砾,锄草根,耕田犁地。秋天,他播
下了一地麦种,也播下了一地希望。
种子在土壤里慢慢发育,终于出土了,一丝丝嫩嫩的绿。他欣赏着他的杰作,每天观察着麦苗细微的变化。
他无数次地在田间站立,畅想。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近乎痴狂了。
麦苗分篥了,任性地绿着,积攒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到了勃发的季节。除草,培肥,松土,他俨然一个种
田的老手。麦子的生长不断抬高着他的视线,春风和煦,麦浪涌动,他喝一口随身携带的老酒,有时候兴致所
至,击节而歌,吟唱着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故人素朴的词句里,寻找他的灵魂图标。
拔节了,他喜欢站在麦田里,似乎听得到喀吧喀吧的声响,此时他醉心于他的麦田,汴京、朝廷、官场上
的争斗都远离了他的生活,他现在只关心节气、阳光和雨水,他在劳动中找寻着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他黑了,瘦了,每天孽着一头老牛,手一捆干柴,承着夕阳,苧城门,举闹市,用家园。他以一个农民的
节奏击打着岁月。他看着麦子一天天长大,孕穗,扬花,灌浆,心中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乐。
麦子成熟了,那片曾经布满荒草和瓦砾的土地上,如今一片醉人的金黄。苏轼站在麦田里,成了真正的麦
田守望者。这一年,湖北大旱,而苏轼的麦子却获得了大丰收。现在的他,每日都在为五斗米折腰。不过,他
不是折腰权贵,他折腰于大地。当他从麦田里直起腰来的时候,他的腰杆依然像树一样坚挺,因为,他的灵魂
从来都没有弯过。金黄的麦子让他完成了精神困顿中的自我突围。
竹杖芒鞋,蓑衣斗笠。
苏东坡俨然一个地道的农夫了。但他不是普通的农夫。对于普通的农夫来说,田野家园构成了他们全部的
精神图谱,然而对于苏东坡而言,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有梦,有诗,有画,有书法,有音乐和美食,
有更广阔、更高远的精神向度和思想空间。
一日,他去沙湖,途中突然遇雨,浑身透湿。既然湿透了,索性慢慢行在雨中长吟低啸吧!不多时,雨过
天晴,回首来时路,风也止了,雨也停了,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这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让他联想到自己
的人生遭遇,得意落魄本来就是寻常事,无论是雨是晴,都能平常视之,这便是人生的大境界。
雨后归来,他立即研墨挥毫,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挣脱了枷锁,接下来,他在艺术创作上呈现出井喷之势,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他的
登峰造极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九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后人传
唱,那种宏阔的气势,那种豪迈的情怀,高山仰止,没有人能够超越。
苦难是另一种土壤,在黄州被贬的岁月里,苏东坡萃取了大地的精华,同时也萃取了他自己的精华。他把
内心所有的感受,深埋在这片特殊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收获了一大批另类的麦子。他是一个骄人的收者!
再苦难的日子,苏东坡也能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鱼、东坡豆腐……
这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美食,都是他在困窘中的突围,无不闪耀着他智慧的灵光,表达着他对世俗生活的眷恋和
挚爱,这何尝不是他培植的另一种麦子呢!
(选自《散文百家》2023年第5期,有删改)
9.下列对苏轼形象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苏轼是一个苦闷彷徨的农夫。他在物资短缺的条件下,躬耕陇亩,除草培肥,解决家人的温饱问题。
B.苏轼是一个充满情趣的美食家。他在单调匮乏的生活中,找寻生活的乐趣,一系列与他相关的美食就是明证。
C.苏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智者。他在精神苦闷的境况中,不消极沉沦,在耕种、创作中找到精神的出口。
D.苏轼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收者。他在瓦砾遍地的东坡上,不仅收获了金黄的麦子,更收获了词赋等一批另类的
麦子。
io.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m的一项是(5分)()
A.“这里点一下,那里点一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苏轼垦荒时的场景,富有画面感,使人感受到苏轼在逆境
中的不屈。
B.“他烧掉了地上的杂草,也烧去了心里的杂草”,此句中“心里的杂草”指内心的杂念,比如汴京、朝廷、
官场上的争斗。
C.“现在的他,每日都在为五斗米折腰”,说明苏轼有了辞官归隐的想法,与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流露出
的思想是一致的。
D.“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去沙湖的途中面对自然界的风雨,感悟到得意失意本是寻常事,平常视之,是
人生的大境界。
1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恰当的两项是(6分)()
A.本文修辞恰切形象。“大火在草地上蔓延,烈焰欢快地舞蹈”运用夸张和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火
势蔓延之迅猛。
B.本文用词精炼传神。“赶、背、踏、过、穿、归”六个动词,串联出苏轼一天的生活片段,写出他平淡生活
中的无趣。
C.本文过渡自然巧妙。“竹杖芒鞋,蓑衣斗笠”既概括了上文苏轼的躬耕生活,又领起了下文对苏轼精神向度
和思想空间的述评。
D.本文句式错落有致。整句和散句结合,长句和短句交替,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流转之
妙。
E.本文表达方式多样。作者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既展现了苏轼饱经风霜的一生,又表现出他的
智慧和对世俗生活的挚爱。
第n卷(非选择题共60分)
四、(本题共3小题,20分)
12.本文的标题“东坡的麦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中有详有略地记述了麦子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这也是
苏轼完成精神困顿中的自我突围的过程。请结合文本对这两个交织融合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概括。(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o
(白居易《琵琶行》)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江山如画,o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0
(韩愈《师说》)
(4)登临送目,,天气初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4.《红楼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日常生活画卷:吟诗作赋,猜谜联额,听笛赏月,品茶论话……文化
意蕴极其丰厚,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吟咏的对联具有文学审美价值。
请从下列所给联句中各选出一项,使之与表中的联句构成四副工稳的对联,并将字母填在横线上。(4分)
上联下联
金门玉户神仙府(1)______
(2)______隔岸花分一脉香
宝鼎茶闲烟尚绿(3)______
(4)______一庭明月照金兰
A.三径香风飘玉蕙B.桂殿兰宫妃子家
C.绕堤柳借三篙翠D.幽窗棋罢指犹凉
五、(本题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崇尚劳动,传承劳模精神。
下图《劳模精神的内涵》激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语文)
2023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1.A[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出类拔萃: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
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此处用来形容敦煌壁画,不恰当。B项,感人肺腑:形容使人内心深
受感动。此处用来形容纪录片,使用恰当。C项,齐心协力: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此处形容团队,使用恰
当。D项,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此处使用恰当。]
2.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的原因”与“是由于”杂糅,删掉”的原因”
或“由于”一词。B项搭配不当,“树立”与后面的“媒介素养”不搭配,可删掉“和媒介素养”。C项缺少主
语,可删掉“让二D项正确。]
3.B[本题考查语句复位的能力。横线处所填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是“卫生问题”,再是“教育问题”,
最后是“社会问题”。B项正确。]
4.C[本题考查学生古诗词赏析的能力。C项“建立了‘封狼居胥'的功业”错误,刘义隆草率北伐,最终落
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
5.B[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B项“河北”“河南”翻译错误,应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6.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项错误,此处“厌”应为“满足”的意思。]
7.D[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由原文最后一段“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知,D
项正确。]
8.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原文“向使三国各爱齐地,齐人勿附于秦……或未易量”
可知,C项不正确,且此处的“三国”指的是韩、魏、楚,而非齐、燕、赵。]
9.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苏轼是一个苦闷彷徨的农夫”错误。由文
章开头“初到黄州的那段日子,苏轼身心皆疲,他终日大睡,只在黄昏时才出来走走”和后面的“他的灵魂从
来都没有弯过。金黄的麦子让他完成了精神困顿中的自我突围”可知,苏轼初到黄州时是苦闷的,但是后来却
突破了自己,乐观地生活。B、C、D三项在文中均有所呈现。]
10.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说明苏轼有了辞官归隐的想法,与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流
露出的思想是一致的”说法错误,过度曲解了文意。文章只是说苏轼认真躬耕于田野,没有“辞官归隐”的意
思。]
11.C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A项“运用夸张”错误,本句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
手法。B项”写出他平淡生活中的无趣”错误,几个动词的连用,形象地写出了苏轼在农耕生活中的认真态度
及所体验到的快乐和满足。E项“抒情”一词错误,文章没有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C、D两项均表述正确。]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平台在品牌传播中的价值挖掘
- 网络营销推广服务合同(2篇)
- 网络合作框架协议书(2篇)
- 珠宝电商平台的物流优化策略与实践
- 资源合作协议书范本
- 生物医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探索
- 荔枝红茶批发协议书范本
- 小区物业管理与服务合同
- 河北省沧州市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知识经济时代的在线教育版权问题探讨
- 原子结构 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2024年2孩离婚协议书模板2024电子版
- 《西游记》简介课件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单词表
- 安全阀校验标准
- 耳穴压豆课件
-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课件: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