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标要求】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2016年4月14日,杜志浩等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催债队伍对于欢母亲苏银霞极尽侮辱,不仅非法拘禁苏银霞,还辱骂她、抽她耳光、用鞋子和袜子捂她的嘴,还将其头部塞入马桶。杜志浩甚至公然露出下体侮辱苏银霞。

于欢目睹母亲受辱,拿起一把水果刀乱捅,导致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后于欢被依法刑事逮捕并被提起诉讼。如果你是本案主审法官,你会如何审判于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法治——依法理治国理政,具有强制约束力。教化——用情理敦风化俗,注重教育和引导。1.法治产生:早期国家可能已有法律,等级制度森严,贵族拥有解释法律的特权。2.德治产生:西周为维护等级秩序,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敬天保民”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乱)世也。——《左传·昭公》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周礼·秋官》材料:周公曰:“君子所(在位),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百姓)之依(苦衷)。——《尚书·无逸》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礼法之争(1)背景: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3.春秋战国的德治与法治(2)实践: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拉开了中华法系的序幕。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习惯法)。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叔向不愿丧失贵族阶级生杀予夺的特权,认为公布刑法违反“礼治”。邻国一位名叫叔向的官员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左传·昭公六年》思考:

叔向为何反对子产“铸刑书”?“铸刑书”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成文法公布的意义:①摧毁了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②为法家的“以法治国”提供了经验,也为历代王朝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维护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学派儒家(德治)法家(法治)理论来源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主要观点思考:战国时期儒家、法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一派更符合时势?焦点:治国手段,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作用:法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也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商鞅:颁布法令,保护地主阶级利益韩非:法术势;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守法奉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者无敌。(3)实质: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之争二、封建社会律令儒家化趋势——礼法结合1.秦汉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罪名惩罚五人以上行窃一钱以上斩左脚趾黥为城旦偷盗超过六百六十钱劓刑打死闯入家中的他人牲畜牲畜值二百五十钱罚二甲百步以内没有见义勇为罚二甲朝代法律实践活动夏商周《禹刑》、《汤刑》、《九刑》春秋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李悝著《法经》;商鞅“改法为律”。秦朝汉朝(1)特点:汉承秦律,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律为法典,令是法律文告。张家山汉简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九章律》。1.秦汉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二、封建社会律令儒家化趋势——礼法结合(2)春秋决狱,引经注律案情西汉博士申咸屡次诋毁薛宣不供养长辈,不适合在朝廷任官。宣子薛况雇用刺客斩劈申咸,导致其鼻唇断裂,身上八处创伤。律令御史中丞援引《礼记》“大夫士下公门”,认为伤害国君近臣应以大不敬之罪,弃市。判决——整理自黄源盛:《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第72页。(薛)况减罪一等,徙敦煌。廷尉:《春秋》之义,原心定罪。原况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圣王不以怒增刑。案情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安陆郡应城县人张江陵与妻子吴氏共同斥骂母亲黄氏,咒她快死。黄氏忿恨上吊自杀。案发后,恰逢大赦。律令判决2.魏晋:引经入律,准五服以定罪——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全集(第十册):读史札记(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752-753页。殴伤咒诅,法所不原,詈之致尽,则理无可宥[宽恕]。虽江陵遇赦恩,固合枭首。黄之所恨,情不在吴,吴可弃市。子杀、伤、殴父母,枭首;骂、詈[lì],弃市;妇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案情梁悦,富平县人,其父被秦杲[gǎo]所杀。唐宪宗元和六年九月,梁悦为报父仇,杀死了秦杲,然后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律令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判决3.唐朝:礼法合一,法系定型——整理自许嘉璐主编;黄永年分史主编:《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第7册)》[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第4177-4178页。有诏以悦伸冤,请罪诣公门,流循州。唐代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在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特点:体系庞大、体力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评价: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思考:《大唐开元礼》的评价和历史地位?《颜氏家训》作者书名唐太宗《帝范》杜正伦《百行章》李恕《戒子拾遗》最早成文法“铸刑书”春秋战国秦朝秦律汉朝《九章律》《二年律令》魏晋唐朝《唐律疏议》宋

清援引唐律律例合编德法论争引经注律

引经入律

礼法合一律令儒家化趋势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先秦早期国家法律萌芽刑礼分途一断于法二、封建社会律令儒家化趋势——礼法结合思考: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答案提示:(1)作为造法依据的儒家思想逐渐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2)封建统治者的推崇(魏明帝设置律博士、唐朝提倡礼治);(3)吸收先秦儒家德治思想所蕴含的社会治理价值;(4)反思秦朝“一断于法”的教训。二、封建社会律令儒家化趋势——礼法结合汉朝魏晋隋唐宋

清三纲五常重视家训以乡约教化乡里四、封建社会乡约法律化趋向——约律合流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推广家训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宋《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黜异端以崇正学……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四、封建社会乡约法律化趋向——约律合流答案提示:1.变化:(1)内容:宋以道德教化为主,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也更多强调顺从、安分守己。(2)主体:从民间儒学人士自发推动到政府推广,逐渐具有强制性。2.说明:乡约已完全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的教化工具,呈现出乡约法律化的趋势,这也是礼法合流的表现。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四、封建社会乡约法律化趋向——约律合流春秋战国汉朝魏晋隋唐宋

清德法论争律令儒家化……乡约法律化……礼法融合为什么中国古代这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礼法融合的趋势呢?总结提升:辩证理解法治和教化的关系总结提升:辩证理解法治和教化的关系统一法治教化礼法融合律令儒家化乡约法律化法家法治思想人性恶惩戒儒家德治思想人性善引导儒表法里有善有恶对立聊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017年2月17日

回应好人心的诉求,审视案件中的伦理情境、正视法治中的伦理命题,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辱母杀人案:

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2017-03-26。

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的判决,必定会传递人伦情理的温度。——新华网:《刀刺辱母者案:

司法要给人伦留空间》,2017-03-26。聊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5年。于欢案入选2017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当事人于欢减刑出狱。2017年2月17日2017年6月23日2018年1月6日2020年11月18日

引礼入法,礼法融合是我国传统司法最鲜明的特征,它所体现的道德与法律的结合,亲情义务与法律义务的统一,对我们当今时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审判注重天理、国法与人情三者的和谐一致具有直接影响。——袁春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的本质属性》[J],《人民法院报》,2020年4月2日第05版。1.唐代律法常有同罪异罚的规定,比如:骂人本不构成犯罪,但骂祖父母、父母罪当处死;又如常人通奸徒一年半,而子孙与父祖妾通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