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探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1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2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3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4页
【基于层次探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方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实证分析TOC\o"1-3"\h\u28735一、绪论 1291441.1论文研究的背景 1268801.2论文研究的意义 1237781.2.1理论意义 1198671.2.2实践意义 2197191.3研究思路与方法 2301911.3.1研究思路 2291511.3.2研究方法 255101.4创新与不足 3127621.4.1可能的创新之处 376671.4.2不足之处 320891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3238712.1文献综述 3233382.2理论基础 527595三、设计指标体系评价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 6103553.1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614073.1.1指标设计的原则 6210603.1.2指标选择 7106043.1.3指标体系设计 7286733.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8140183.2.1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的步骤 9261263.2.2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1015363.2.3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1198153.2.4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 12265593.3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分析 1349793.3.1从综合评价值的角度分析 13314913.3.2从一级指标的角度分析 1453733.3.2从二级指标的角度分析 1525343四、提高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的建议 16151924.1加强预算制度建设 16267794.2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构 17105634.3加强预算监督管理 1717694参考文献 1719897附录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构建调查表 19一、绪论1.1论文研究的背景陕西省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较晚,但通过省市联动,使全省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效果较为显著。2017年十九大对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时期新要求,即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陕西省按照中央、省、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要求,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一套保障有力、组织有序、运转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出于建设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紧迫性,陕西省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也进一步加快,2018年陕西省财政厅先后通报了多种绩效评价结果。各部门为吸取先进省份经验,先后到四川、重庆等先进省份实地调研,之后分批次召开了省级和市县级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座谈会。通过积极引导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基本确立了预算绩效的多方参与管理体系。为确保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圆满进行,人大代表、审计部门和相关人员被邀请全程参与和监督,确保“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至此,陕西省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已开展两年,改革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改革接下来又该如何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构建出针对陕西省政府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综合评价值对陕西省近五年的预算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存在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提高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提出建议。1.2论文研究的意义1.2.1理论意义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相关学者对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探索出适合省级政府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上文的指标体系对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存在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产生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旨在利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2.2实践意义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长期来看,各级财政都存在预算资金利用率低、预算支出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也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此,需要我们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研究,聚焦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改革能够增强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利于改善地方民生;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也满足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增强了社会公众对预算管理的参与意识,有利于进一步建设政府问责制,增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1.3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学界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做了简单梳理,作为本文研究的文献基础。理论基础中则主要阐述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即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主要涉及到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对陕西省的预算绩效水平的评价与分析。首先基于4E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可得性强的绩效评价指标;其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各级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出陕西省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上文设计的指标体系对陕西省的预算绩效水平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为提升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针对第三章的分析结果、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1.3.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以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借鉴已有的文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同时引用大量数据,大部分来自统计年鉴和政府预算报告等相关文献。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理论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的思路,根据4E原则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合适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基础上计算出体现预算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值,结合理论和现实情况对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可能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据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1.4创新与不足1.4.1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归纳分析了相关文献和相关专业已有研究中有关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同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陕西省为例,采集陕西省2015-2019五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构建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研究视角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陕西省预算绩效改革工作提供建议。1.4.2不足之处预算绩效评估工作需要有大量的专家咨询、实地调查和大量的数据处理等工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本文在问卷时能够调查到的专家数量较少。并且指标选取更加追求可得性,数据的选取时间短,难以有效支撑。所以对于构建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都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2.1文献综述西方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预算绩效是一个涵盖了行为、产出、结果、影响的整体。预算绩效评价最关键的是考察预期设置的预算目标是否能实现、预算目标是否具有影响力、以及预算目标是否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尽管我国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发展较快,随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兴起与深化,国内学界也出现了相关研究成果。首先是关于政府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湖北恩施财政局(2005)认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该从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4个维度来选取和评估;王雁(2008)则主张要建立一个包括预算资金的支出规模、支出结构和实际利用率三方面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优点是兼顾考虑了定性和定量指标两方面,使评价体系更完善。徐建中(2013)的观点是应基于4E原则设置,从目标、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的预算管理五阶段来设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刘纯一(2014)主要以四川省的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设计了包括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和行政运行的四大类的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则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目标实现的三方面考虑。陈博(2016)针对政府预算绩效的公众满意度构建了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四个层次:最高层是社会公众对政府预算绩效的满意度;第二层是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直接感受;第三层则是从社保、交通服务、环保、医疗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社会治安与救助等社会服务角度出发,对第二层指标不可直接评估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山雪艳(2020)把政府的预算目标进行分解,将其与公共价值理念相结合,构建出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结果导向原则,将下设的二级指标分为预算规模、支出结构与预算效益三方面。预算规模包括预算相对规模和预算平衡性;支出结构依据预算支出的三大类分为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三方面;预算效益则打破以往研究只涉及经济效益的局限,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纳入其中。有些学者则从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方法上展开研究,尚晓贺(2015)选取了1992-2012的20年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的政府预算绩效,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预算绩效的水平整体偏低,虽然在2006年之后预算绩效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地区间水平差距较大,没有满足我国对预算绩效的平衡性发展要求。刘振亚(2009)针对省级政府的预算支出绩效分析采用了DEA法,他认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效率还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对此就需要严加管控省级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江伟(2015)也运用DEA法来分析河北省预算支出绩效水平,他选取了河北省各市2001-2013的13年间的财政收支数据和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技术变化率和效率变化率两方面分析了各自对河北省的预算支出绩效水平影响程度,结论显示效率变化率的对河北省财政预算绩效有重要影响,而技术变化率的影响较小。2.2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始于上世纪西方政府开始的一场政府改革,由于此次改革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因此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而这场运动中产生的新思想即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它创造性的将公司管理理论引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中,有效提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水平,以学习企业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理念来帮助建设高效政府。这场改革也使得分权管理理论、效率理念、成本理念和顾客至上思想等得到进一步完善,以及使一些创新性的举措得以在实践中应用,如在政府部门管理制度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从许多现代经济学理论和企业管理经验中发展而来的。比如,企业普遍认为产出和结果十分重要,因为产出和结果代表利润。而要想在竞争市场中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回报,成本就必须尽可能地低;并且要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只关注投入,还要重视结果,也就是后来的“结果导向理论”。“结果导向理论”认为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都要先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要求。再如将公共服务的受众比作“顾客”则借鉴了企业经营理论。政府为“顾客”服务,即就是为纳税人服务,因此也会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这就使得政府在与公民的关系上,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指挥机构,而是一个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货商。政府需要为公民提供满足其需求与偏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公民即为享受其产品和服务的“顾客”。而政府则需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即坚持以“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服务”为取向,以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为主要目的。所以在评价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时,也应引进顾客视角,吸引顾客积极监督评价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使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为顾客服务”理念的引入,一是解决了公共预算支出“为谁服务”的问题,二是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化目标,三是为建立更高效、可实现的预算绩效目标提供了依据。总而言之,新公共管理理论把预算绩效评估工作加入了政府公共管理体系,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可衡量性和可控制性要求,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同时也促使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有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使政府行政产生了更高的效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的预算运行计划,正确判断出具体预算项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优化了预算资金的资源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三、设计指标体系评价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3.1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价工作的灵魂和核心,绩效预算管理也十分依赖于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1.1指标设计的原则本文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建立在经济性、有效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4E”原则之上的。经济性原则认为设置预期预算目标的前提是要保证预算支出最少。因此在产出一定时,政府应通过支出结构合理化来调整预算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有效性原则要求预算支出要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目标,强调产出结果带来的实际影响。因此,预算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也要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效率性原则要求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投入应尽可能地少,需要政府通过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来达成预期的预算目标,或使预算资金的使用产生最佳效果。公平性原则认为在预算资金的使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平等地对待所有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团体和个人,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产品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和偏好,并且要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怀。其次,指标的选择要科学、易得到、可衡量。指标的设计要结合定量、定性指标,兼顾共性、个性指标。不同的指标应根据理论和实际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系数应相对固定不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但要在评价工作进行前对权重系数进行灵活调整。3.1.2指标选择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预算绩效强调总额控制下的资源配置及带来的预算结果,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预算投入、预算支出与预算效益。预算投入指标的财力投入主要考察预算的投入规模和占比,设置预算支出总数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的三级指标;人员投入的三级指标则包括人员投入数。预算支出指标则分为经济发展支出、社会服务支出、生态环境支出三个方面。涉及多个领域的预算支出情况,下设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经济发展支出中的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科技支出;社会服务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保支出;以及生态环境支出中的环保支出和森林水源支出等。预算效益指标,反映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预期收益,主要包括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包括经济效益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第三产业贡献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效益中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文化机构数、医疗机构床位数、平均每人住房面积、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生态效益中的人均绿地面积、流域治理度和空气质量达标率,由于森林覆盖率可靠数据来源每年无增减变化,故不纳入指标体系。3.1.3指标体系设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前文已经介绍到的国内者的不少研究,构建出本文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内容如表3-1所示。表3-1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预算投入A1财力投入A11预算投入总数A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A2人员投入A21人员投入数B预算支出B1经济发展支出B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B12金融支出B13科技支出B2社会服务支出B21社保支出B2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B23教育支出B24文化体育支出B25医疗卫生支出B3生态环境支出B31环保支出B32森林水源支出C预算效益C1经济效益C11人均可支配收入C12人均消费支出C13第三产业贡献率C14城镇登记失业率C2社会效益C21城乡居民收入比C22文化机构数C23医疗机构床位数C24平均每人住房面积C25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C3生态效益C31人均绿地面积C32流域治理度C33空气质量达标率3.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AHP层次分析法把被分析的复杂问题划分为有序的多层次递阶结构,大大降低了绩效评价的工作难度,同时通过一致性检验保证指标权重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一般情况下,AHP层次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3.2.1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的步骤第一步,将被分析的复杂问题划分层次,建立一个层次性结构模型。一般而言,模型的结构分为三层:以表3-1的预算投入为例,其指标体系可分为三层,最高层,即评价目标层是A预算投入;中间层包括A1财力投入和A2人员投入两个中间环节;最低层则包括各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如A11预算投入总数、A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和A21人员投入数。第二步,构造判断矩阵。在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之间互相比较,按1-5分标度法判定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顺序,然后分层构建出判断矩阵。表3-21-5标度含义表标度含义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3表示两个因素相比,A因素比B因素明显重要5表示两个因素相比,A因素比B因素强烈重要2、4两个相邻判断的中值倒数A2与A3相比标度为5,那么A3比A2就是1/5第三步,计算权重。本文通过和积法对指标赋权:先对矩阵中的数据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即。然后将处理后的矩阵按行求和,即。最后对求和得到的向量分别除以n,得到每项指标的权重,即。第四步,进行一致性检验。因为在建立矩阵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逻辑缺陷,例如B比C重要,C比A重要,A却又比B重要。所以一般通过一致性检验检查矩阵是否存在此类的逻辑错误,通常利用一致性比率(CR)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RI值根据查阅随机一致性RI表可以得到。一般认为若CR值<0.1,则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反之则未通过一致性检验。表3-3随机一致性RI表阶数345678RI0.520.901.121.261.361.413.2.2一级指标的权重计算以下就一级指标为例,分析其权重计算过程。首先,通过专家调査打分法得到判断矩阵。预算投入、预算支出和预算效益三个一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如表3-2的两两判断矩阵所示。表3-4—级指标判断矩阵ABCA10.3570.256B2.79710.288C3.9063.4661其次,根据公式计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12.323%、25.241%、62.436%。表3-5—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项特征向量权重值最大特征值CI值RICRA0.3712.323%3.0940.0470.520.090B0.75725.241%C1.87362.436%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结合特征向量可计算出一级指标的最大特征根为3.094,接着根据公式计算得到CI值为0.047,查表得到RI=0.520,则CR=0.9<0.1,因此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3.2.3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接下来构建预算投入下设二级指标A1财力投入与A2人力投入之间的判断矩阵:表3-6预算投入下设二级指标判断矩阵A1A2A110.389A22.5681通过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两项指标财力投入与人员投入的权重分别为28.027%、71.973%,相应的绝对权重为3.45%、8.87%,且CI=0,RI=0,CR=0<0.1,因此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构建出预算支出下设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支出、社会服务支出与生态环境支出间的判断矩阵:表3-7预算支出下设二级指标判断矩阵B1B2B3B110.5380.824B21.85811.672B31.2140.5981通过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三项指标经济发展支出、社会服务支出与生态环境支出的权重分别为24.438%、46.758%、28.804%,相应的绝对权重为6.17%、11.8%和7.27%,且CI=0,RI=0.520,CR=0.001<0.1,因此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同理,构建出预算效益下设的二级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间的判断矩阵:表3-8预算效益下设二级指标判断矩阵C1C2C3C111.121.299C20.89310.935C30.771.0691通过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三项指标经济发展支出、社会服务支出与生态环境支出的权重分别为37.608%、31.272%、31.119%,相应的绝对权重为23.48%、19.52%和19.43%,且CI=0.003,RI=0.520,CR=0.005<0.1,因此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3.2.4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之后按上述思路,得出三级指标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出本文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如表3-8所示。表3-9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A预算投入12.32%A1财力投入3.45%A11预算投入总数1.7%A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1.75%A2人员投入8.87%A21人员投入数8.87%B预算支出25.24%B1经济发展支出6.17%B1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23%B12金融支出1.92%B13科技支出2.02%B2社会服务支出11.8%B21社保支出2.09%B2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B23教育支出2.52%B24文化体育支出1.57%B25医疗卫生支出2.65%B3生态环境支出7.27%B31环保支出2.67%B32森林水源支出4.6%C预算效益62.44%C1经济效益23.48%C11人均可支配收入5.27%C12人均消费支出5.93%C13第三产业贡献率6.88%C14城镇登记失业率5.4%C2社会效益19.52%C21城乡居民收入比4.09%C22文化机构数4.05%C23医疗机构床位数3.98%C24平均每人住房面积3.32%C25平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4.08%C3生态效益19.43%C31人均绿地面积6.79%C32流域治理度5.91%C33空气质量达标率6.73%3.3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评价分析为了方便在不同指标之间建立起统一的计算及比较标准,要先将选取的2015—2019年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指标数据转换为与权重相同的介于0—1之间的无量纲相对指标,然后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计算出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值:通过计算得到2015-2019年陕西省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值和三个一级指标评价值的变化情况,如图3-1所示。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其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图3-1陕西省2015-2019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值及指标评价值的动态变化3.3.1从综合评价值的角度分析从综合评价值的角度看,2015年到2019年间陕西省省政府预算绩效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虽然2018年陕西省的预算绩效综合评价值出现转折,但2019年仍处于下降状态。预算绩效评价水平整体偏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究其原因:首先,绩效水平的整体下降可能与近年来GDP增长率降低有关。政府预算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比如发达地区包括政府预算管理在内的各项制度发展较为科学健全,预算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绩效也越高;而近五年来陕西省GDP增长率降低,预算绩效也受到了影响,预算制度体制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导致预算资金使用效果与预期有差距。比如在预算的投入、运用阶段存在没有有效利用预算资金,预算支出的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以及可能存在对预算过程中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等情况。其次,虽然陕西省在2018年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评价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改革,实现了预算绩效目标的全覆盖,并对省级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开展了统一的联合审查,实现了绩效目标报省人代会参阅和全面公开等。但从预算绩效水平的综合评价值来看,改革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陕西省的绩效改革处于刚起步阶段,陕西省预计在三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有力、组织有序、运转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体系,目前省内的全面预算绩效工作仍处于准备阶段。还应考虑到预算管理改革工作的见效具有滞后性,2019年处于绩效管理改革的第二年,并不能完全体现出陕西省政府全面预算管理改革的效果。但由于改革年限较短,最新数据无法获取,因此就陕西省的全面预算绩效改革工作是否取得预期成绩,目前还不能做绝对性判断。3.3.2从一级指标的角度分析从一级指标的角度看,预算投入评价得分整体上处于波动下降趋势,预算支出的得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预算效益整体上与预算综合评价总值的得分趋势一样,呈现相似的下降趋势。这说明陕西省的预算投入和预算支出绩效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影响到预算效益层面。预算效益是预算过程的结果,为下一阶段政府预算决策、预算资金分配提供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预算效益的得分下降可能是因为预算支出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欠缺,预算支出涉及多个领域,所以财政支出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会导致预算支出缺乏有效性,从而影响到预算效益的各个方面。预算支出的公平性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否满足社会公众的偏好与需求上,预算支出没有用在公众关心的方面,或者在公众关心的方面预算投入不够,都会导致预算支出的公平性欠缺。那么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中有哪些效益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对此我们还需要做出进一步分析。3.3.2从二级指标的角度分析图3-2陕西省2015-2019预算支出指标评价值的动态变化图3-3陕西省2015-2019预算效益指标评价值的动态变化结合图3-2和图3-3来看,在经济方面,预算经济支出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预算的经济效益水平也持续走低。这主要与我国进入了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增速放缓有关。在社会服务方面,社会服务支出水平不断上升,体现了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但产生的效益并不明显,社会效益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社会服务支出结构不合理。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陕西省的社会服务支出水平虽不断上升,但在社会公众偏好的社会产品和服务方面支出较少或带来的效益不够明显,社会服务支出结构没有契合公众需求,导致社会效益水平没有随着社会服务支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生态环境方面,近年来对大众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关注,使得生态环境支出水平有所提高,但生态效益却没有因此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加剧,尤其是空气质量水平,虽然生态环境支出水平进步,但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环保支出收效甚微,没有达到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总的来说,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存在综合评价值低、预算效益水平低的问题,而且在预算支出水平提高的同时,预算效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是在社会服务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究其原因,第一是预算制度设置存在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公众需求;第二是预算管理水平低以及预算过程中的监管不够等。第三是,本文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权威性不足,预算绩效评估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预算绩效评估工作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咨询、实地调查和更准确详细的数据等,这都对预算绩效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实践经验要求。笔者的个人能力、学术水平都存在局限性,在设计过程中指标选取更加追求可得性,出于对权重确定的考虑,定量指标过多,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数据的选取时间短,难以有效支撑。所以对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真正实效性和完整性都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四、提高陕西省预算绩效水平的建议4.1加强预算制度建设在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更具体的、有针对性、可操作的业务方案,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进步。具体而言,要形成政策制度的规范管理,可以由国家颁布规章制度、部门颁布规范性文件,以保障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实施。并且各预算单位在出台本行业相关绩效评价准则时,要考虑到国家的规章制度、自身行业特色及实际情况,统一规范要求数据填报口径,并报告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此外,还要在政府的责任考核体系中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4.2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构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政府预算管理机构,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此,就需要保证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尽可能地符合社会公众的偏好与需求。首先要建立一个对预算管理项目全过程、全周期监控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全程跟踪监控,并对数据加以分析。为此,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监控程序,并定期汇总收集到的预算资金使用信息,分析其所产生的预算效益,保证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资金不偏离设置好的预期使用目标。4.3加强预算监督管理政府公共部门的财政预算是否可以顺利执行取决于预算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具体来说,应建立一个包含立法和财政部门在内的多层次、多主体的预算监督系统,如果在监管预算资金的运作时发现了问题,要尽快上报,方便及时解决问题;其次,还应接受并欢迎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社会公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积极监督,保障预算资金运用的透明。通过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和内部预算监督系统的运作,对预算执行形成内外部压力。这样一来,能够促使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也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满足其偏好和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参考文献[1]恩施自治州财政局课题组.恩施自治州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分析[J].财政与发展,2005(03):30-34.[2]王雁.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04):121-126.[3]徐建中,夏杰,吕希琛,邹浩.基于“4E”原则的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辑刊,2013(03):132-137.[4]刘纯一.地方预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5]李杰刚.政府绩效预算管理的核心要义——基于传统预算的比较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2(39):69-71.[7]董玲,安艳芳.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02):25-27.[8]尚晓贺,吴晓忠,张志超.政府预算绩效的外部评估[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30(04):74-83.[9]贾晓云.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8):57-58.[10]刘振亚,唐滔,杨武.省级财政支出效率的DEA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7):50-56.[11]江伟.河北省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6.[12]BretonA.CompetitiveGovernments:anEconomicTheoryofPoliticsandPublicFinanc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p.451-476.[13]AllenSchick,ContemporaryApproachofPublicExpenditureManagement,Washington:WorldBankInstitute,1998,pp.2-3.[14]MartinColeandGregParston,UnlockingPublicValue:ANewModelforAchievingHighPerformanceinPublicServiceOrganizations,NewYork:Wiley,2006,p.xiii.[15]山雪艳.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的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9(04):68-77.[16]岳洪江,张绍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内涵、影响因素和控制节点[J].地方财政研究,2015(06):4-11.[17]Budgetinglevers,strategicagilityandtheuseofperformancebudgetingin2011/12[J].IanHawkesworth,KnutKlepsvik.OECDJournalonBudgeting.2013(1)[18]华秀青.基于AHP模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上海房管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19-124+127.[19]艾新华,王琴,李艳竹,辛欢欢.强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西部财会,2020(04):8-11.[20]韩小燕.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20.[21]AndreaBurzacchini,HolgerRobrechtandEmaniKumar.2008.Eco-BudgetGuideforAsianLocalAuthorities.Eco-Budget-ASIAConsortium.[22]徐莉萍,李姣妤,张艳纯.政府生态预算绩效评价调查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12(12):74-80+95.[23]陈博,尚晓贺,倪志良.政府预算绩效指标的外部评估——基于公众满意度的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2016(04):99-105.[24]邓茹.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