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附真题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附真题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附真题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附真题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题(附真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赤峰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中国空间站。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为航天员们送去包含服装、水果等物资的“太空快递”。航天员在太空工作6个月后,于6月4日顺利返回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东风着陆场。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读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1.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上的()A.地轴 B.经纬网 C.海洋 D.等高线2.“太空快递”顺利送达主要得益于()A.石油丰富 B.人才技术 C.交通发达 D.农业发达3.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有关地球公转的描述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符合实际的是()A.我国昼短夜长 B.我国昼夜等长C.太阳直射在赤道附近 D.地球公转到夏至一秋分之间4.6月4日内蒙古的景色与航天员出发时相比变化很大,是因为()A.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D.地球一天旋转一周【解析】【点评】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航天员可以在太空中看到地球上的海洋,C正确;

ABD、地轴、经纬网和等高线都是人为创造的,不是地球本身自然存在的,在太空中不能观测到,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太空快递”顺利送达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较为先进,而航天领域科技含量高,人才和技术是支撑其发展的必要因素,B正确;

ACD、石油丰富、交通发达和农业发达对“太空快递”顺利送达影响不大,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11月29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位于我国的北半球昼短夜长,A正确,B错误;

C、11月2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介于赤道和南回归线直接,C错误;

D、11月29日地球公转至秋分—冬至之间,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航天员于11月29日出发,此时为冬季,返回时6月4日接近夏季,冬夏季节景色不同主要是季节交替的结果,这取决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C正确;

ABD、地球自转主要影响地方时、昼夜交替、时差等现象,与四季更替无关,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023年3月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5.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A. B. C. D.6.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7.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①及时关闭门窗②戴口罩来防尘③注意交通安全④加强户外锻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发生了沙尘暴,A、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所示天气符号,A正确;

B、B所示天气符号为冰雹,B错误;

C、C所示天气符号为阴天,C错误;

D、D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和邻国蒙古沙地广布,是沙源地,故沙尘暴应来自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7.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沙尘暴发生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进沙,①正确;可以戴口罩来防尘,②正确;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交通安全,③正确;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很差,不适合户外锻炼,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2022年11月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如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读图,完成各小题。8.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9.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资源短缺问题②增加就业机会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交通堵塞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点评】(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人口稀疏。

(2)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因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8.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A错误;

B、亚洲人口数量最多,B错误;

C、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C错误;

D、各大洲整体上来看,人口分布不均匀,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9.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需求量迅猛增长,会造成资源短缺,①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就业困难,②错误;人口增长过快,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会导致环境污染更为严重,③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交通堵塞加剧,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孟加拉国有“黄麻之国”的美答。图为亚洲局部等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略图和孟加拉国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10.符合两国位置特点的描述是()A.同属南亚的国家 B.临太平洋的国家C.回归线穿过的国家 D.同属南半球的国家11.导致两国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植被1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炼油工业和孟加拉国麻纺织工业分布的相似之处是()A.分布在河流沿岸 B.集中在高原地区C.靠近原材料产地 D.分布在多雨地区【解析】【点评】(1)孟加拉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地势平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孟加拉族,伊斯兰教为国教。孟加拉语是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水稻种植。一年三熟的水稻是当地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东与阿曼毗邻,西北与卡塔尔接壤,南部和西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北临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属热带沙漠气候,主要由平原、山地和洼地组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10.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阿联酋位于西亚地区,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地区,A错误;

B、两国均临印度洋,B错误;

C、两国都被北回归线穿过,C正确;

D、两国都是北半球国家,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11.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阿联酋民居屋项平坦,主要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屋顶不需要考虑排水;而孟加拉国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主要考虑排水需求,故两地屋顶坡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B正确;

ACD、屋顶坡度差异与气温、地形和植被关系不大,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12.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阿联酋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几乎无多雨地区分布,AD错误;

B、两地都是临海国家,海拔较低,高原分布极少,B错误;

C、阿联酋的炼油工业和孟加拉国的麻纺织工业都分布在原材料产地附近,C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历时5个多月,完成各小题。13.我国科考队员进行科学考察时可能遇到()A.酷寒烈风 B.狂风暴雨 C.猛兽袭击 D.极夜现象14.科考队员们从冰层钻取冰芯可获得南极过去的信息是()A.古老地层 B.土壤类型 C.矿产资源 D.气温降水【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室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室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能,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南极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和烈风,A正确;

B、南极气温很低且较为干旱,不会下暴雨,B错误;

C、南极野生动物主要以企鹅和鱼类为主,这些动物不属于猛兽,C错误;

D、10月26日至次年4月6日,处于南极的夏季,此时南极会出现极昼,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在冰层钻取冰芯,没有经过古老地层,也没有经过土壤和矿产,ABC错误;

D、根据冰芯的特征可以得出南极过去的气温和降水状况,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如图为北京市部分年份产业结构图。读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15.由图可知,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特点的描述为()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变 B.2021年第三产业无增长C.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外迁 D.第三产业2018年增长最快16.第二产业减少的原因是()①改善首都环境质量②加大农业生产投入③打造绿色宜居城市④促进首都职能转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点评】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把北京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城市。因此北京作为我们的首都,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人与环境和谐,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第三产业。1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北京市第一产业比重由5.1-0.3,逐渐下降,A错误;

B、2021年与2018年相比,第三产业增长0.7%,B错误;

C、北京第二产业逐渐减少,未显示与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逐渐外迁有关,C错误;

D、第三产业在2018年增长最快,D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16.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产业工业会排放较多污染物,第二产业减少有利于改善首都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和促进首都职能转型,①③④正确;第二产业减少不会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且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不符合首都发展方向,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5月14日宣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目前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620亿立方来。水利部表示:一定确保工程安全、水质安全,同时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据此完成各小题。17.在南水北调的过程中确保东、中线水质安全的首要任务是()A.防治污染 B.加固堤坝 C.修建水库 D.清理泥沙18.南水北调工程坚持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支持发展节水产业。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有()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大量施用农药化肥④灌溉渠道防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点评】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2012年9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规划区人口4.38亿人。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1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南水北调东、中线经过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为了确保水质安全,首要任务是防治污染,A正确;

加固堤坝、修建水库、清理泥沙对于水质安全作用不大,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作物以及灌溉渠道防渗都是可实行的农业节水措施,①②④正确;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能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农业节水,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023年3月以来,从“进淄赶烤”到“淄博文旅”等超过20个与淄博相关的话题登上热搜,“沿博烧烤”火出了圈,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华的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据此完成各小题。19.广大网友在“进淄赶烤”时,想知道淄博在山东省的位置,需要用到()A.山东省地形图 B.山东省政区图C.山东省气候图 D.山东省矿产图20.“淄博文旅”中,主要体现淄博历史文化特色的景点是()A.天鹅湖 B.齐长城 C.开元溶洞 D.鲁山【解析】【点评】淄博市,简称“淄”,齐国故都,山东省辖地级市,淄博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南接临沂,北接东营、滨州,东接潍坊,西接济南,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济南都市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淄博市的临淄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淄博的临淄是古代齐国的首都,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有“东方古罗马”之称,“淄博烧烤”已经成为淄博的新名片,淄博烧烤节于每年五一前后举办。淄博这个地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原为淄川、博山两地的合称。淄博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淄博为山东省下属地级市,若想知道淄博在山东省的位置,应查看山东省政区图,B正确;

ACD、地形图、气候图和矿产图不能分辨出淄博在山东省的位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能体现出淄博历史文化特色景点的是齐长城,B正确;

ACD、天鹅湖、开元溶洞和鲁山都属于自然景观,不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21.掌握区域学习方法是学好地理的关键,让我们用区域学习方法来认识哥伦比亚。图1为哥伦比亚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哥伦比亚地形图;图3为哥伦比亚东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4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①~⑩。认识区域位置:描述哥伦比亚的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西半球中的①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②带。海陆位置:西临③洋。识别区域地形:哥伦比亚地势特点是④;图1中A处的山体部位是⑤。哥伦比亚多山及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⑥,地壳不稳定。判读区域气候:根据图3描述哥伦比亚东部的气候特点是⑦,该气候条件下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分析区域事物:碳中和小知识碳中和记指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或植树造林等方式来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效”。热带雨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效抑制温室效应。请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合理化建议⑧。为实现我国在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请你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保护森林资源的具体做法。⑨、⑩。【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属于西半球。哥伦比亚距离赤道较近,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哥伦比亚西侧为太平洋。哥伦比亚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图1中A处山体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为山谷。哥伦比亚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地区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地壳活跃。哥伦比亚东部地区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能够抑制温室效应,所以保护雨林至关重要。雨林的保护主要应从禁止砍伐雨林树木和提高人们保护雨林的意识来入手,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措施可以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私家车角度考虑,同时节约使用纸张,能够为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一定作用。

【点评】哥伦比亚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海陆兼备国,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濒太平洋,西北与巴拿马相连,北临加勒比海。国土面积居南美洲第4位,拉丁美洲第5位。哥伦比亚地形大致分为西部山地区和东部平原区;西部主要为安第斯山区,另有多处沿海平原;东部主要为奥里诺科平原和亚马孙平原两个部分,北部的哥伦布峰高5800米,为全国最高峰。哥伦比亚是南美洲唯一同时濒临加勒比海与太平洋的国家,哥伦比亚地处热带,气候因地势而异,雨季(12月至次年2月)和7月、8月为夏季,也是旱季;4-5月和10-11月为冬季,也是雨季。亚马孙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1000米至2000米的山地较温和,属亚热带森林气候;48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西北部和奥里诺科平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哥伦比亚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593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1.9%。主要矿藏有绿宝石、石油、天然气、煤炭、金、镍等。绿宝石储量世界第一,出口量常年占全球祖母绿市场的一半。历史上,哥伦比亚是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农业国,所产咖啡均为优质阿拉比卡咖啡,是继巴西、越南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咖啡生产和出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国。22.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不断留下中国奇迹。图1为亚洲与欧洲局部略图;图2为世界局部略图;图3为非洲局部地形图;图4为非洲局部气候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完成①~⑨。陆海相通“桥”牵中亚中国-中亚合作为地区发展提供了机遇,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说:“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这意味着拥有了全新的经济潜能。”与海陆兼备的中国不同,中亚各国属于①国。缺乏出海口是其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中亚合作后,哈萨克斯坦获得了陆海相通的出海口城市是②。“桥”牵中亚的“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是③。由图可知中亚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④。

美丽工程“染”绿非洲2023年4月22日,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河道整治标段)开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举行。该项目是一个集道路、污水处理、园林景观、人工湖于一体的绿色“美丽工程”。工程的实施使缺水的埃塞俄比亚获得了更多的清洁用水,在长达8个月的旱季给野生动物带来休憩之所。该项目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旅游业复苏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埃塞俄比亚举办开工仪式的城市是⑤。中国的大型施工装备运往埃塞俄比亚所需的运输方式是⑥。埃塞俄比亚位于热带,但是项目施工人员的衣着较厚,原因是⑦。“绿色发展项目”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哪些变化?⑧、⑨。【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各国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内陆国;中亚通过陇海一兰新铁路与中国城市连云港相连,使其获得了出海口;中亚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埃塞俄比亚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由于埃塞俄比亚距海较近,且大型施工装备重量大,适合选择运费较低且运量大的海洋运输;根据埃塞俄比亚的海拔分布可知,该国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使该国虽然处于热带但其气温仍比较低;该工程的实施是使埃塞俄比亚获得更多水源,有利于其解决用水问题,完善基础设施。

【点评】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共和国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高原四周地势逐渐下降。23.某中学地理实验探究课堂,以“河流开发与治理”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图1为水能影响因素实验示意图;图2为湖治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示意图;图3为中国局部略图。读图文资料,完成研究报告①~⑩。河流开发与治理研究报告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水能影响因素实验结论:第一组:落差①,水能丰富;第二组:②大,水能丰富。读图分析一读图分析: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丰水期:当河面高于湖面时,河水入湖,使河流径流量变③。•枯水期:当河面低于湖面时,湖水入河,使河流断流的概率变低。说明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蓄作用。读图分析二读图归纳: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看地形: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看气温:流经亚热带、④结冰期;•看城市:长江流经区域内,城市分布⑤,对航运需求量大。结论应用•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是⑥。•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是导致⑦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实施⑧,充分发挥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归纳概括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河流除“航运”“水能”外,还能对区域发展提供哪些有利影响?⑨、⑩。【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丰水期时,当河面高于湖面时,河水入湖,会使河流径流量变小;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气候区,无结冰期;城市多沿河分布,运输量大,对航运需求量大;长江水能丰富的河段是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长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实施退田还湖,充分利用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蓄作用;河流除“航运”“水能”外,还能为沿岸地区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为沿岸工业提供工业生产用水。

【点评】长江发源千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主要支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最大支流是汉江,分界点为宜三和湖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水流平稳适合航运,有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应重点治理川江和荆江,加固大堤,中上游地区植树种草,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24.藏粮于地话农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图1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完成①~⑪。因地制宜谋划粮食整体布局;

保护耕地助力粮食安全生产不让地膜变“地魔”:地膜是一种塑料制品,地膜覆盖技术有显著的节水和增产效果,但随着大规模的应用,问题也日益显现,各地纷纷出台地膜回收措施,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华北地区发生在3-5月的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地膜覆盖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各地出台地膜回收措施的原因是⑨。不让良田变花海: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一些地方占用耕地种植花草、苗木等,给粮食生产带来隐患。耕地减少、弃耕增多、沙漠化严重,这是我国耕地危机的突出表现。请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措施:⑩、⑪。【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源不足;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故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我国东北平原主要以黑色土壤为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线;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我国东部地区地形整体来看都比较平坦,气候多以季风气候为主,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合农业发展。因此表格中:①水资源;②河谷;③黑;④秦岭—淮河;⑤水稻;⑥平坦;⑦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在我国华北地区,3-5月气温回升快,同时降水少,农业用水量大,易发生春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虽然地膜覆盖有节水和增产的效果,但是地膜是一种塑料制品,若不及时回收易造成污染,回收措施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土地污染。针对我国一些地方存在使用耕地种植花草和苗木威胁粮食生产的问题,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应禁止耕地弃耕转为非耕地;同时对一些生产力下降严重的耕地要及时修复,保障耕地的生产力,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点评】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气候条件、土地性质等差异较大。因此,因地制宜是中国发展农业的重要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规划耕地:中国政府通过耕地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让每块土地充分利用。

2.发展特色农产品: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土地性质条件下,发展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如南方发展水稻、茶叶、水果等,北方则发展小麦、玉米、大豆等。

3.推广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科技农业,如保护地栽培、智能化养殖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食物质量和安全。

4.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村土地的整治与保护,保证土地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