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1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2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3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4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9.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袄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郭鬼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滑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选自《战国策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①消人:国君的近侍;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见事:被侍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③反以报君______

④今王诚欲致士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潭西南而望怒而飞

B.故虽有名马虽乘奔御风

C.骈死于槽枥之间况贤于隗者乎

D.策之不以其道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4)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的感慨,表述的主题是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述的主题是______。

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穷发①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②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③而上者九万里,绝④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⑤南冥也。斥鵎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⑦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①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草木不生之地。②修:长。③羊角:一种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④绝:穿过。⑤适:到……去。⑥斥鵎:池沼中的小雀。⑦小大之辩:小和大的区别。辩,同“辨”,分辨,分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______

②志怪者也______

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______

④且适南冥也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4)在庄子笔下,“鹏”和“斥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6一19题。(12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解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请循其本()(2)汝安知鱼乐()

(3)楚人以晏子短()(4)故宜使楚矣

17.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楚人以晏子短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各2分)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9.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述和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分)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人有鱼池,苦群鷧①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节选自《权子假人》)

①鷧(yì):即鸬鹚,一种善于潜水捕鱼的水鸟。②刍(chú)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鷧挣扎时的叫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

②志怪者也______

③乃束草为人______

④时飞止笠上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植之池中以慑之以其境过清

B.久之,时飞止笠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启窗而观

D.人随手执其足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

(4)请说说你从两文中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②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⑤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①比(bì):代替。②一洒:一,全部、都;洒(xǐ),同“洗”,这里指报仇雪恨。③易耨(nòu):及时除草。④制梃(tǐng):提着木棍。⑤陷溺:被水淹没,形容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选贤与能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______

④兄弟妻子离散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货恶其弃于地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故外户而不闭而伯乐不常有

C.及寡人之身鹏之徙于南冥也

D.彼夺其民时其真无马邪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4)文中梁惠王希望重振朝纲,是孟子提出了“施仁政于民”的建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请结合文内容说一说。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②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弱③。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色物④北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褪。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①子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牝(pin):母马。下文的“牡”指公马。③骊:纯黑色的马。④色物:色,纯色;物,杂色。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执策而临之()

(3)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4)三月而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马之千里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策之不以其道以其境过清

C.得其精而忘其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视其所视其真无马邪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篇文章各包含了怎样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学者为①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②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③,秋登④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①为:为了。②说之:向别人炫耀夸说自己的学问。③华:花。④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

(3)以补不足也()(4)夫学者犹种树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不知其善也”中“其”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春玩其华B.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D.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根据两篇选文回答问题。(2分)

文最后引用《尚书·兑命》中的话作为佐证,作用是______。文以古今学者作对比,阐述了学习的______。

文言文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9.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袄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郭鬼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滑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选自《战国策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①消人:国君的近侍;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见事:被侍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

③反以报君______

④今王诚欲致士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潭西南而望怒而飞

B.故虽有名马虽乘奔御风

C.骈死于槽枥之间况贤于隗者乎

D.策之不以其道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4)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的感慨,表述的主题是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述的主题是______。

9.完。,鞭打。,同“返”,返回。,确实。

B

其真不知马也,表述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

(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尽,完。

②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鞭打。

③句意:回来向国君复命。反,同“返”,返回。

④句意: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诚,确实。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表修饰/表顺承。

B.即使。

C.在/比。

D.按照/用。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安,怎么。句意: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甲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表述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乙文结合“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句可知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

解析:

(1)①完。

②鞭打。

③同“返”,返回。

④确实。

(2)B

(3)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4)其真不知马也

表述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

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穷发①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②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③而上者九万里,绝④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⑤南冥也。斥鵎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⑦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①穷发:传说中极荒远的草木不生之地。②修:长。③羊角:一种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④绝:穿过。⑤适:到……去。⑥斥鵎:池沼中的小雀。⑦小大之辩:小和大的区别。辩,同“辨”,分辨,分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______

②志怪者也______

③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______

④且适南冥也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去以六月息者也”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4)在庄子笔下,“鹏”和“斥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8.奋起,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记载,回旋而上,将要

B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怒:奋起,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句意: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③句意: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抟:回旋而上。

④句意:将要飞到南海去。且:将要。

(2)本题考查“以”字的用法。题干的“以”是“凭借”。

A.来;

B.凭借;

C.按照;

D.因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苍苍,湛蓝;其,加强诘问语气。句意为:天色湛蓝,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

②中重点词语有:若,像;翼,翅膀。句意为: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意思为: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句表现了鲲鹏的硕大无比。“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为: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这句体现了大鹏善于借助长风的特点。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结合“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可知文中斥鵎无力高飞,却嘲笑大鹏,表现了它浅陋无知的特点。

解析:

(1)①奋起,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记载。

③回旋而上。

④将要。

(2)B

(3)①天色湛蓝,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

②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

(4)“大鹏”硕大无比、善借长风;斥鵎无力高飞,却嘲笑大鹏,表现了它浅陋无知的特点。

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色湛蓝,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6一19题。(12分)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①三百闾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③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解释]①临淄,齐国都城。②闾,里门,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不肖,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请循其本()(2)汝安知鱼乐()

(3)楚人以晏子短()(4)故宜使楚矣

17.下面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齐之临淄三百闾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然则何为使子

D.以其境过清楚人以晏子短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各2分)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19.同为善辩之人,庄子与晏子的语言艺术都非常的高超,从选文来看,你更欣赏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从感情表述和论技巧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2分)

16.(1)顺着(2)你(3)身子矮(4)适合,应该

17.D

18.(1)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2)楚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19.示例:欣赏晏子,感情表述:晏子不畏强国,全力维护自己个国家的尊严。辩论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人有鱼池,苦群鷧①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节选自《权子假人》)

①鷧(yì):即鸬鹚,一种善于潜水捕鱼的水鸟。②刍(chú)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鷧挣扎时的叫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

②志怪者也______

③乃束草为人______

④时飞止笠上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植之池中以慑之以其境过清

B.久之,时飞止笠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启窗而观

D.人随手执其足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

(4)请说说你从两文中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

8.海水运动。,记载。,做,制作。,栖息。

C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海运:海水运动。

②句意: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③句意:就绑草做了个(假)人。为:做,制作。

④句意:,(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止:栖息。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用来/因为。

B.之:助词,无意义/助词,的。

C.而:表顺承/表顺承。

D.其:代词/表选择。

故选:C。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互相;吹,吹拂。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②重点词:回,回旋;即,立即。句意:这群鸬鹚刚开始在天空中回旋飞翔不敢立马飞下来。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述。结合文的主旨: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围绕着“自由”的理解与限制来谈即可,要注意观点不可过于偏激,要语意明了简洁。文讽刺了一些做事情用静止眼光看待周围世界,喜欢用旧思想旧观点处理事情的人等等,语言简洁准确,富有哲理。

解析:

(1)①海水运动。②记载。③做,制作。④栖息。

(2)C

(3)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②这群鸬鹚刚开始在天空中回旋飞翔不敢立马飞下来。

(4)示例:文中的鲲鹏启示我们要胸怀远大理想,勇于搏击、敢于追求;文通过鸬鹚中计启示我们一成不变地凭经验办事,就有可能吃大亏。

参考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空气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天空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鹭鸶(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拿竹竿,放在鱼池中用来威吓它们。鹭鸶开始(在天空)绕圈子飞翔不敢飞下来,停下来审视很久,(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安然不再被它所惊吓了。主人看见了,(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鹭鸶不知道,仍照旧飞下来啄食。那人用手抓住它的脚,鹭鸶努力地飞舞翅膀“假假”地叫。人说:“早先确实是假的,难道现在也是假的(草人)吗?”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述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②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④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⑤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①比(bì):代替。②一洒:一,全部、都;洒(xǐ),同“洗”,这里指报仇雪恨。③易耨(nòu):及时除草。④制梃(tǐng):提着木棍。⑤陷溺:被水淹没,形容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选贤与能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______

④兄弟妻子离散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货恶其弃于地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故外户而不闭而伯乐不常有

C.及寡人之身鹏之徙于南冥也

D.彼夺其民时其真无马邪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4)文中梁惠王希望重振朝纲,是孟子提出了“施仁政于民”的建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请结合文内容说一说。

6.解析:

(1)①同“举”推举;②兴起;③修养;④妻子儿女。

(2)A

(3)①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②在家里便用来侍奉父兄,出外便用来侍奉长辈和主上。

(4)①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或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使壮有所用、老弱病残各得其所。

参考译文: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梁惠王说:“晋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翻译基本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②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弱③。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色物④北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褪。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①子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②牝(pin):母马。下文的“牡”指公马。③骊:纯黑色的马。④色物:色,纯色;物,杂色。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执策而临之()

(3)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4)三月而反()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马之千里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B.策之不以其道以其境过清

C.得其精而忘其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视其所视其真无马邪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