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1页
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2页
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3页
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4页
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解密

11现代文阅读I(论证分析和简答题)

A基础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

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

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

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

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

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

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

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

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

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

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

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

材料二:

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

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

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

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

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

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

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

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

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

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

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OO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

网让OO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

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

地上演。

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

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

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OO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

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

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

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

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

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家庭”是一个指向极其明确的概念,而在中国,它所包含的范围却很含糊。

B.中国人的亲属关系如同一个蜘蛛网,这张网以“自己”为中心、可能涉及无穷多的人。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非法律意义上的。

D.可以预期00后年轻人结婚成家后,必将唤起新的亲缘,传统的亲缘关系也会复原如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西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即“团体格局”。

B.“家庭独立”的程度往往与社会的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与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成反比。

C.当今社会教育的内卷严重挤占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青少年中出现“断亲”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D.现实生活中,血缘、亲缘关系远远要比学缘、地缘关系重要得多,所以全社会都必须重视“亲缘唤醒”。

3.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吴局长把众多微信群中的“工作群”置顶,然后才是“家族群”“同学群”等等。这种排序体现了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中提及的“差序格局

B.因为老宅拆迁,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拆迁费用分割问题而导致关系恶化,亲情隔断,

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C.王同学和李同学的家长为教育孩子等问题而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

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D.江浙一带有的地方在富裕后新建了大量祠堂,加强了大家族之间的亲缘交往。可见经济发达、人们生活

富足会增强人们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性。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谈谈有哪些方法可

以“唤醒”日渐疏远的亲缘关系。

【答案】1.D2.D3.B4.首先谈及当前社会亲戚关系式微的现状,并简要阐释了“断

亲'’的含义;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断亲”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就“断亲”这一现象的可能性

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5.①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使广大青少年有更多的时间与

亲戚交往。

②引导年轻人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走出,改掉交往惰性,多与亲戚交流。

③珍视春节、清明等传统节假日,利用这些节假日进行走亲访友、祭祀祖先等活动,增进亲戚

间感情。

④社会各方加大有关家族、亲缘交往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亲人之间和谐相处

的良好氛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必将唤起新的亲缘,传统的亲缘关系也会复原如初”错,材料二的表述是“这种回归,当然

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可见选项说法太绝对。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现实生活中,血缘、亲缘关系远远要比学缘、地缘关系重要得多”错,材料二表述是“这种

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

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原文并未肯定地说“重要地多”;“所以年轻人

必须重视‘亲缘唤醒强加因果,原文并未在对比中得出因果关系,原文仅表述为“而结婚带来

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这种排序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提及的,差序格局少错,原文表述是“我们社会中

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

中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而是

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可见,吴局长将工作群置顶,最后是亲属群,不符合费孝

通先生所说的“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

C.“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错,原文表述是“围绕着孩子的教

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可见原文并未说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替代,只是说关系“逐渐拉远”;

D.“可见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会增强人们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性”错,由个例浙闽地区新

建祠堂现象推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足会增强对亲缘关系的依赖太牵强,原文表述是“我们

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

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

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①段“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的现象,并提出“断亲”含义“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

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

亲戚关系”;

第②至⑤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

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

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OO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

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

最后一段“还有一个变化是……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

化”,对“断亲”现象进行了预测。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意思,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与此同时,青少年

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

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

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可以看出因为教育问题导致亲

情疏远,对策就是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从教育内卷中走出来,使青少年有更多时间进行亲情

交流;

“互联网让OO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

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

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由此可以得出让青少年走出网络世界,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亲

戚相处交往;

“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

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由此可以得出,人们要利用空

暇时间、节假日等走亲串友,增进亲戚之间的感情;

从整个社会分为来看,上至国家,下至街道社区、学校等机构都要重视亲情宣传教育,营造亲

情氛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亲族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

材料一:

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

活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学作为古典时代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

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在总体上属于人类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

所谓博物学,就是广博宽泛地理解万物的学问,一如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学知

识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在博物学的语境中,人与自然的接触是直接的,感

受是多样的,人的生命体脸因而也是具体的,它不是纯知识论的,而是富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在其中。

由于博物学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自然而然形成的知识,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

求,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慧。如果往大处说,则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

化个性。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其知识主导类型就是这种博物学的智慧。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

也只能在博物学的范式下才是可能的。

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从未断裂的博物传统深广之国度,中国古典学也具有无可比拟的底蕴和内力。

如何既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已成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博

物学最大的特征是整体存在性。若仅仅按照现代性的要件性模式,从中寻找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

最终将导致杀鸡取卵的局面。就此,我们必须时刻反思,探究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和

承继形式,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

首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导博物的情怀,提倡博物的精神,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万物一体。

其次,整体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人类各民族的知识史中存有丰富的博物学资源,对这种教育不应支离

破碎地进行,而是系统地展开,包括系统的实践训练和体脸感知。再次,弘扬中华古典学要落实在行动上。

把口头上的真理在行动中实践出来,既是中国古来一贯的传统,也应成为衡量今天“做人”水准的一个基

本尺度。

诚然,振兴中华古典学不是排他性地搞中国传统一枝独秀,而是在中华古典学的视域内接纳一切建设

性的文化。今天,整个地球连为一体已成为现实,这要求人类在生存中展开更多的合作和共赢,需要起码

的理解、相互尊重和自我克制,这是推动人类永久和平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未来新文明的活力之源。

(摘编自刘啸霆《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

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

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

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

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做出新解

答。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

环境破坏而发生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

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

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

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在一阶和二阶两个层面同时推进。一阶探究指实际的人与

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

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

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

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

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

察探究工作。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

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

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个地方

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

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定位始终

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

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

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

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

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摘编自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学是一种生命智慧,它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是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相关的知

识。

B.博物学整体存在性的特征,决定了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应遵循整体原则,不能仅仅从中寻找有利于当

下情形的若干元素。

C.中华古代智慧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

D.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

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学知识一般比较具体,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单纯知识论的,其中蕴含有活动者自

身的生命情感。

B.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平时走在路上,野外踏青,甚至在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发现

自己周边的美。

C.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D.当前,我们只要按照博物学的原则,探究开创新的教育和承继方式,就既能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

又可以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博物学传统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

C.中华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D.古希腊人所说“爱智慧”

9.请简述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10.本文两则材料都向人们介绍了博物及博物学,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6.B7.D8.C9.文章首先从博物学逐渐被中国大众读者所知谈起,提出了关于博物、

博物学认知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博物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以及博物学认知和科学认知的关系;接

着谈论博物学的价值、对它的研究以及相关出版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

及期待。10.材料一从博物学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谈起,着重探讨了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

复兴中华古典学,突出了其传统性的特点。

材料二则重点论述了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博物学的价值、对它的研究以及相关出版物存在

的问题,强调其时代性的特点。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博物学是一种生命智慧”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

生日,,

∕C⅛>O

C∙“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古典学作为古典时代

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这里阐释的是“古典学”,

而不是“中华古代智慧”。

D.“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是属于“早先

的理解”,原文言外之意是其有不准确之处。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只要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就既能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可以匡正人类发展中的

偏失'’表述不当,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原文,“按照博物学的原则,探究开创新的教育和承继方式”

是“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要

把“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C.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古典时代的人类智慧,才可以称得上属于人类

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并非包括中华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的全部。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七段。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作者首先从博物学逐渐被中国大众读者所知谈起,“最

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

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接着提出“比

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

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么形态存在?”等问题。

而第三自然段作者论述了博物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以及博物学认知和科学认知的关系,“早先的

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

尺”“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

四五六三段则是谈论博物学的价值、对它的研究以及相关出版物存在的问题。“几乎世界上任

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

在一阶和二阶两个层面同时推进”“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

展”。

最后,在第七段中,作者对博物提出了美好的愿望及期待。“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

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在总体上属于人类早期

共有的博物学传统,,,接着又提到“由于博物学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自然而然

形成的知识,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慧”“如何既继承

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已成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首

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导博物的情怀……其次,整体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再

次,弘扬中华古典学要落实在行动上”。材料一从博物学的概念内涵及其特点谈起,着重探讨

了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复兴中华古典学,突出了其传统性的特点。

与材料一有所不同,材料二首先论述了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

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

一再提醒人们……普通人也需要寻找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然后论述了博

物学的价值,”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

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有对它的研

究以及相关出版物存在的问题,“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在一阶和二阶两

个层面同时推进。一阶探究指实际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

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

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

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

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还提到“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

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

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强调其时代性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

材料一:

哲学仿佛是各种科学的宗邦,各种科学是逐渐由哲学分出来的独立国。哲学的领地,虽然一天一天地

狭小,而宗邦的权威仍在哲学。

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限,却并未如

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二者之间有一中区,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而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

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

立在史学上以考察其与哲学的关系,约有四端:

1.哲学亦为史学所研究的一种对象。史学的对象,是人生与为人生的产物的文化。文化是多方面的,

哲学也是其一部分,所以哲学也是史学家所认为当研究的一种对象。

2.历史观。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但有人说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谷地去研究,

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己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也有人说史学家应有历史观,然后才有准绳去

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飘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头绪来。

3.就历史事实而欲阐明一般的原理,便不得不借重于哲学。

4.史学研究法与一般理论学或智识哲学有密切关系。

现在再从哲学方面来考察他与史学的关系:

1.历史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历史事实亦属于哲学所当考量的对象之中。

2.人生哲学或历史学,尤须以史学所研究的结果为基础。

3.哲学可在旁的学问中,得到观察和考量的方法,所以哲学也可以由历史的研究,得到他的观察法和

考量法,以之应用到哲学上去。

4.要知哲学与一般社会及人文的状态的关系,于未研究哲学之先,必先研究时代的背景及一般时代的

人文的状况。所以虽研究哲学,也必以一般史识为要。

5.哲学史亦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故亦需用历史的研究法以研究哲学史。

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如人类生活究竟是什么?人类的行动是有预定轨道的,还是人生

是做梦一般的?我们所认为的历史事实是真的呢,还是空虚的?人类进化果然是于不知不识中向一定的方

向进行呢,还是茫无定向呢?种种事实,纷纭错杂,究竟有没有根本原理在那里支配?这都是历史哲学的

事。因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到一定的程度为止;科学所不及的,都是哲学的事了。

(摘编自李大钊《史学与哲学》)

材料二:

数学的领域在扩大。

哲学的地盘在缩小。

哲学曾经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对象。那时候,它是包罗万象的。数学却只不过是算术和几何。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什么样的''变成

“人怎样认识世界这个时候,数学扩大了自己的领域,它开始研究运动与变化。

今天,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抽象结构——所有可能的关系与形式。数学向一切学科渗透。但西方现

代哲学却把注意力限制于意义的分析。把问题缩小到“人能说出些什么

哲学应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先导,哲学关心的首先应当是科学的未知领域。

哲学家谈论原子在物理学家研究原子之前,谈论元素在化学家研究元素之前,谈论无限与连续性在数

学家说明无限与连续性之前。

一旦科学真真实实地研究哲学家所谈论过的对象时,哲学沉默了。它倾听科学的发现,准备提出新的

问题。

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方了,它用于

观察前方。

数学则相反,它最容易进入成熟的科学,能够提出规律性的假设的科学。它好像是显微镜,只有把对

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它。

哲学从一门学科退出,意味着这门学科的诞生。数学渗入一门学科,甚至控制一门学科,意味着这门

学科达到成熟的阶段。

哲学的地盘缩小,数学的领域扩大,这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胜利。

但是,宇宙的奥秘无穷。向前看,望远镜的视野不受任何限制。新的学科将不断涌现,而在它们出现

之前,哲学有许多事可做。面对着浩渺的宇宙,面对着人类的种种困难问题,哲学已经放弃的和数学已经

占领的,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工作,

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

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无法作出贡献。它必须利用

具体学科为它创造的条件。

哲学与数学,人类的望远镜与显微镜。

(摘编自张景中《数学与哲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与哲学的性质相近,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

B.哲学史也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是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要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

C.哲学从事其他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工作,也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

D.尽管哲学不断退出原有研究领域,它的研究范围仍然远超出其他所有学科的总和。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对数学与哲学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是研究宇宙一切现象的,所以数学问题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B.哲学可从数学的研究中得到他的观察法和考量法,并应用到哲学上去。

C.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哲学与数学的研究范畴呈此消彼长的态势。

D.数学开始研究“无限与连续性”后,哲学将会开拓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学校史学社将举行辩论赛,辩题为“史学家应不应该有历史观”。下列材料中,你认为不能看出史学家的

历史观的一项是()

A.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悌,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

奔,难之也。——《左氏春秋传》

B.(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C.开国承家,有法有制,家不臧甲,国不专杀。形乃齐民,作威作惠,如台不匡,礼法是谓!述《游侠传》

第六十二。——《汉书・下叙传》

D.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后汉书•班

彪列传》

4.“望远镜”和“显微镜”分别说明了哲学和数学什么样的学科特点?请简要概括。

5.借鉴两则材料中“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分析下面这首诗体现出的“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1.D2.C3.D4.“望远镜”说明了哲学学科前瞻性、广泛性、模糊性等特点;

“显微镜”说明了数学学科深刻性、具体性、精确性等特点。5.①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哲学,

以源头活水比喻人要不断读书学习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②哲学的思考让文学作

品更深刻,本诗因渗透了作者的哲思而更耐人寻味。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史学是由哲学分出来的一支”“性质相近,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错误。原文的表述

是“因此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分明”“科学之所穷,即哲学之所始。两者的性质上区别虽经确立,

不容相混了,然而两者的界限,却并未如长江大河为之截然分界”“譬如历史与哲学虽各有领域,

而历史哲学便处于二者之间,不能说完全属诸史学,也不能完全属诸哲学“,可见,文中说的“性

质相近”“界限不明显''的是"科学和哲学”,而“史学”和“哲学”各有领域,并非“史学是由哲学分

出来的一支

B.“是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要以史学研究结果为基础”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哲学史亦是一种

历史的研究,故亦需用历史的研究法以研究哲学史”“历史哲学是研究历史的根本问题的“,首

先研究历史根本问题的是“历史哲学”,不是“哲学史”;止匕外“用历史的研究法''不是"以史学研究

结果为基础”。

C.“也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

该学科一争高下,但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所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

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无法作出贡献。它必

须利用具体学科为它创造的条件”,可见应是数学不能离开这些学科而独自存在。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C.“哲学与数学的研究范畴呈此消彼长的态势”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

退出了一系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什么样的‘变成,人怎样认识世界这个时

候,数学扩大了自己的领域,它开始研究运动与变化”,“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使哲学退出了一系

列研究领域,哲学的中心问题从‘世界是什么样的‘变成'人怎样认识世界不等于哲学的研究范

畴缩小。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依旧材料一“史学家的历史观每渊源于哲学。但有人说史学家不应有历史观,应当虚怀若谷地

去研究,不可有偏见或成见,以历史附会己说,才可算是好史学家。也有人说史学家应有历史

观,然后才有准绳去处置史料,不然便如迷离飘荡于洋海之中,茫无把握,很难寻出头绪来”

可知,"历史观'’是指史学家的主观观点。

D∙是在陈述历史客观事实,无主观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哲学曾经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对象。那时候,它是包罗万象的”“哲学应当是人类认识

世界的先导,哲学关心的首先应当是科学的未知领域”“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望远镜。当旅行

者到达一个地方时,他不再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地方了,它用于观察前方”“望远镜的视野不受任

何限制”可知,"望远镜’'说明了哲学学科的先导性(前瞻性)、广泛性等特点。

依据“数学则相反……它好像是显微镜,只有把对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经过处理,才

能用显微镜观察它”“数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它离开具体学科之后却

无法作出贡献”可知,“显微镜”说明了数学学科深刻性、具体性、精确性等特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材料中辩证地分析了“史学与哲学”“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指出了二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的作用。

朱熹的这首诗是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诗人用文学的形式借景喻理,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

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同时哲学的思考也让文学作品更深刻,

诗歌的背后是作者的哲思,令读者回味无穷。

(四)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

材料一:

中和之美,中华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性

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有德之人追求“尚中致和”,在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

相统一的过程中求取君子之道。《中庸》有言,“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道家认为,

有道之人崇尚“守中”“环中”,达到“游心于德之和”的境界。汉代则以“温柔敦厚”为中和审美的重

要标尺。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

多领域,重视“天人合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和谐状态,出现了

诸多具有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物我合一”;音乐领域嵇康将

自我、自然与琴声融合为一,用山泉奔涌、泥沼漫衍、禽鸟高飞、骏马奔驰等自然景象来描绘琴声。中和

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

“江左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

尽善尽美”。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创作应

“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

原则,逐渐深化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理。在书法方面,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主张书法应

将阳刚与柔美相结合,肯定南朝陈叔怀的书法“字虽妩媚,而中藏劲气”,同时批评唐代诗人戎昱的书法

“筋骨太刚,殊乏婉媚”。

——(摘编自《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中和之美的哲学价值构成,涵盖了先秦的尚“中”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和先秦的尚“和”思想,它

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一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中调控和指

导着古代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和艺术创造。

“中”是中和之美的方法论原则,即“执两用中”。“中”是指一种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正确的势

态。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但二者确立的审美法则是不同的。西方是“寓多于一”,强调多样统一;

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种不同的审美要素,它们是相反的、对立

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

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以尚''中”思想为出发点,孔子进一步

提出了怎样去获得“中”的一整套思想原则或方法论原则——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方法论法则。它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以对“中”的选取、

追求为目标的,“中”是对立因素或对立面之间的正确之点、最佳之点,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就好

比神坨在秤杆上移动。

“和”是中和之美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作为古代和谐观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在先秦思想家

的观念中,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而不同”

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各种复杂事物的建构认识的基础上的哲学理论。它首先承认事物的复杂构成、多样统一,

无“不同”就不会有“和谐”。“和”与“不同”乃是矛盾统一。这说明孔子对和谐的认识,是一种矛盾

的和谐观与动态和谐观。“和”是人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从“和实生物”角度看,“和”是团结

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持久而不易互解的内在根据。不难看出,孔子言“和”,始终未离开主体的目的性,

特别是政治目的。这样的“和”是一种建立在政治学和伦理学上的哲学,或者说是一定程度上哲学化了的

政治学和伦理学,而非纯粹哲学。

中和理论,简言之就是和谐适中,它始终强调的是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关系状态,以此去评

价社会人事,围绕社会理性与个体感性的关系去思考审美问题。“中”突出的是人对''正确”的崇尚,对

实践理性的追求;“和”突出的是人在处理人生现实和艺术问题时的辩证态度。中和原则的实质就在于保

证每一种具体的和谐关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它始终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

界的追求。

(摘编自《中和之美的人文底蕴及其现代意义》)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这体现了“尚中致和”的审美思想。

B.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美追求。

C.中西古代美学都讲“和谐”,西方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则强调两种对立审美要素的“持两用中

D.中和理论强调事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的关系状态,具有浓厚的辩证性和人文色彩。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上,儒家主张“仁”与“礼”相统一,道家崇尚"守中”'环中",二者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

B.“执两用中”指事物保持持中均衡统一势态,和谐有序,而非机械“折中”“取中”之意。

C.孔子所说的“和”并不是纯粹的哲学,原因之一是它一直没有离开主体的政治目的性。

D.“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中”是世界观,“和”是方法论。

8.下列选项,没有体现“中和之美''这一审美特征的一项是()

A.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毛诗序》提出诗歌应“发乎情,止乎礼义”。

C.司马迁《屈原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D.楷书的特点在“正”,草书在“奇”,但楷书正有见奇,草书奇而反正。

9.六朝至明清,“中和之美”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10.“直而温,宽而栗”出自《尚书》,是说君子在个人修养上要率直伴以温婉,宽柔辅以严肃。这句话体现

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6.B7.D8.A9.①天人合一;②折衷两端;③温柔敦厚;④温婉合度、中正

平和。10.①“直”与"温","宽''与"栗’'是性情的两端;②“直而温,宽而栗”是在两端求“中”,

使个人品性达到持中不偏、均衡统一、和谐有序的势态,实现理性的追求;③它们辩证统一,

体现了个人修养上的辩证态度,这是“和'’的体现;④保证了君子性情修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

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美追求”说法有误,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原文“中和审美于隋唐时

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中和之美。魏征针对,江左

清绮,河朔贞刚’的不同文风,主张这两种文风应'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最终实现'文质彬彬,

尽善尽美‘''可知,文中并未提到有关隋唐文人不重视“温柔敦厚”的内容。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J”中,是世界观,,和,是方法论”说法有误。材料二原文说的是“,执两用中’是思想法则,也是

方法论法则”。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A.“祸”“福”关系不属于审美范畴,二者可以转化,不可以中和。

B.“情和礼义”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C.“好色和怨诽”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D.“正和奇”属于审美且可以中和。

故选Ao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六朝是中国美学自觉的重要时期,中和观念逐渐扩展至人物品评、书法、绘画、音乐、

文学等诸多领域,重视‘天人合一在此观念影响下,六朝士人自我精神意志与自然山水达到

和谐状态,出现了诸多具有中和审美意蕴的理念”可归纳出:天人合一。

根据”中和审美于隋唐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衷两端,的

中和之美''可归纳出:折衷两端。

根据“到了宋元时期,‘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尤其得到重视''可归纳出:温柔敦厚。

根据“,中和,在明清时期成为重要的文艺美学原则,逐渐深化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的审美心

理''可归纳出:温婉合度、中正平和。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直而温,宽而栗"中"直''指率直,“温”指“温婉”,“宽”指宽柔,"栗’’指严肃,其中“直”与“温”,

“宽,,与”栗,,分别是相反的含义,由此可知他们是性情的两端。

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古代是‘执两用中',强调的不是'多'而是'两',即两种不同的审美要素,

它们是相反的、对立的,是事物的两端、两极、两面。‘执两用中'是指在事物的两端、两极、

两面之间求,中',使事物保持持中不偏均衡统一的势态,如此事物才发展、平衡、和谐有序”

可知,"直''与"温","宽''与"栗”分别是其中的“两”,而对"直而温,宽而栗”的追求就是在两端

求,,中“,使个人品性达到持中不偏、均衡统一、和谐有序的势态,实现理性的追求。

“直而温,宽而栗”是对个人品性、人格修养上的要求,而根据材料二原文“,和'作为古代和谐观

哲学基础的核心构成……是指一种和谐的最佳状态加"和'是人际关系,也是,君子'人格”可知,

这句话也体现了对个人修养上的“君子”人格的追求,故可得出:它们辩证统一,体现了个人修

养上的辩证态度,这是“和”的体现。

“直而温,宽而栗”指出了君子人格的理想状态,而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原文“中和之美,中华审

美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社会治理与人格塑造的理想境界,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审美性格产生了深

远影响,,可得出,这也保证了君子性情修养的正确性与最佳性,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

(五)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

材料一:

近年来,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式线下聚会娱乐方式,被不少城市青年所追捧,这与该游戏打破传统玩家

地位桎梏、使受众地位产生变革有极大关联。传统传播文体,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长久以来使

接受者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看思维,剧情再精彩也由角色来演绎,受众以旁观视角参与欣赏过程,其存在

本身对作品的完成并无影响。剧本杀在接受体验上真正赋予了受众一定程度的主导权力。它使玩家如愿以

偿地成为游戏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