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9/27/wKhkGWXul5eAFOfrAAGh7Clt1pg529.jpg)
![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9/27/wKhkGWXul5eAFOfrAAGh7Clt1pg5292.jpg)
![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9/27/wKhkGWXul5eAFOfrAAGh7Clt1pg5293.jpg)
![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9/27/wKhkGWXul5eAFOfrAAGh7Clt1pg5294.jpg)
![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19/27/wKhkGWXul5eAFOfrAAGh7Clt1pg5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说明:敬请使用本软件操作的纳税户在月初7号前完成个税全员上报。另外用此软件申报的个税不再在网上申报“综合申报”中申报了。软件操作视频请进/lhds下载观看,(是3.0的版视频和现在的5.0版有些不一样)。此手册已放到上述网址,请进入下载打印。第一部分总的操作步骤软件下载软件安装根据初始化向导结合自己单位的情况,完成软件的设置退出系统,并重新登录软件。用新增加的操作用户登录(登录后,点“取消”即可关闭向导,建议点取消。)5、第一次使用此软件者,应做员工信息登记及股东信息登记。以后月份使用软件时,如有需要,可以增加、修改、删除本单位的员工信息及股东变动情况6、工资表数据录入7、正常工资明细表录入8、产生个人所得税扣缴报告表和个人所得税汇总申报表9、生成上报数据10、上传上报数据11、上转成功者可以到网税系统()中的涉税查询进行申报情况查询,以确保数据上报成功。注意:6~11的操作在每次申报时都必须做,5是在第一次录入或者人员发生变化时才操作,如果采用的是向导式报税,则5—11步一次可完成(但采用向导方式容易出错)。第二部分软件准备(第一次或重新下载安装使用)软件下载:1、下载网址:WWW.ZJDS.CN或WWW.ZJDS-ETAX.CN2、打开浏览器,输入上述网址并登录系统3、点击“个税管理”和“个税软件(全员管理扣缴单位端)下载”进行下载下载“个人所得税简易报税软件2006版5.0.4(下载)”,下载保存到D:\下。二、软件安装(针对第一次应用的纳税人):打开“我的电脑”――>双击D:盘――>双击“ZGSGL”安装个税软件――>直接点安装,直到完成。具体安装步骤如下:1
、运行该文件,系统弹出安装向导窗口,如下图所示,点击[下一点]。2
、
系统显示“许可协议”窗口,如下图所示,窗口显示了本次升级版软件的主要功能区别,选择“我同意以上条款”,然后点击[下一点]。3
、
系统显示“选择安装文件夹”窗口,如下图所示,选择需安装的文件夹,系统缺省是“C:\Programfiles\ZGSGL”,然后点击[下一点]。记住你安装的目录,以后软件备份直接复制ZGSGL到其它盘就可。4、系统显示“安装确认”窗口,如下图所示,然后点击[下一点]。
5
、
系统进行软件完装,安装完成后显示如下窗口,然后点击[完成],系统安装结束。第三部分软件设置三、系统设置:第一次进入系统、增加了新单位后初始设置、以admin用户登录时,系统都将弹出初始化向导,即将原有的系统设置都通过初始化向导来操作。窗口如下图所示:所有初始化设置都按向导所示,通过[下一步]、[上一步]来进行各项操作,点击右上角的帮助按钮可查看本次2006版5.00的升级说明。1.第一步先进行“通讯设置”。根据以前用户的情况,大家不管是网通还是电信用户,全都电信宽带用户。2.第二步进行“单位信息设置”。进行单位信息设置时必须连接上因特网,输入网税系统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自动获取单位的下列信息]按钮,系统将与网税系统服务器连接,并自动获取单位信息。其中企业编码、主管税务局、单位名称三项内容不允许进行修改,其它内容可自行修改。另外注意,如果提示企业登录名未注册,请核实你的网上报税用户名与密码。3.第三步进行“职工参保情况设置”。按提示进行设置,建议全选。4.第四步进行“操作员设置”。点击[新建]增加新的操作员,选择某一操作员,点击[删除]则删除该操作员。下图的的001就是该操作员的登录名,密码为111111。
5.第五步进行“工资表项目设置”。该设置只针对于通过本系统进行日常工资管理的企业,不使用的直接点[下一步]即可。该设主要用于把个税软件工资表中的明细项目设置成符合您的工资表项目明细需求。默认的工资表只是基础项目,不一定符合您的要求,您可以通过项目自定义,再对其打勾启用。如需要,按提示操作。6.第六步进行“员工信息录入”。员工信息录入方式包括手工导入和从文件导入两种方式,选“手工录入”,按原有的“员工信息管理”功能操作。操作方式详见本手册后面的具体操。(建议在此不要进行员工信息录入,直接点下一步。等软件设置好后,到软件里的员工管理中录入。)7.第七步进行“个人股东信息”登记。个人股东信息登记按原有的“股东信息管理”功能操作。如无个人股东,必须在“无个人股东”前打勾。(建议直接打上“无个人股东”的勾,再点下一步,等完成软件设置后,到软件中的股东信息登记中去录入。)进行了前七步操作后,系统初始化工作完成。4、点完成,退出系统,出现重新登录界面,此时,输入刚才新建的用户名与密码(001,111111)。对于一个会计供职几个单位者,可以在下拉列表中,新增单位。软件登录后,出现一个向导方式申报,建议大家关了向导。退出向导后,就可以进行纳税申报(采用非向导式进行申报操作见下页说明)。第四部分日常软件申报操作流程申报操作流程(分为非向导式操作和向导式操作。我们建议用户不要使用软件默认提供的向导式申报):I、(采用非向导式申报操作)(注意第二至第五步在每次申报时都必须做;第一步是在人员发生变化或第一次录入时才需要维护。)第一步:员工信息、股东信息和外籍人员临时出入境登记Ú“个人信息管理”(如企业本次员工信息有变化需做此步)第二步:工资数据录入Ú“工资管理”第三步:正常工资明细数据录入Ú“支付个人收入管理”第四步:产生扣缴报告表和汇总申报表数据Ú“个人所得税管理”(在第二,三步没完成前不可做此步)第五步:生成上报数据并上报相关税务机关Ú“数据交换”(在第四步没完成前不可做此步)II、(采用向导式申报操作)1、第一次以操作员比如刚才增加的(用户:001密码:111111的登录名进入系统,系统会弹出数据录入向导窗口,如下图所示: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录入向导,还是选择原有的菜单式操作。选择向导式操作的,先选择本次数据录入的项目。项目分成基本信息部分、非正常工资部分和申报部分三类,其中蓝色的项目为必录项,深蓝色的为通过本系统进行人员、工资管理的企业需要录入的项目,黑色的项目为根据本月实际情况可选项。点击[下一步],系统根据所选的项目依次显示不同的窗口。下面以“录入正常工资明细”向导窗口为例介绍向导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的:每个向导分成三部分,窗口顶部是向导的项目名,中间部分是该项目操作的具体内容,底部是向导的提示和[上一步]、[下一步]按钮。注意:每个项目具体的按钮如[保存]、[生成上报数据]等在中间部分的顶部,点击[上一步]、[下一步]前需点击各自项目的按钮,以完成数据操作,点击[上一步]、[下一步]时不会自动进行数据保存、数据产生、数据发送等操作。录入时可以鼠标双击“数据录入向导”窗口的标题栏,使数据录入向导窗口最大化,以方便数据录入,鼠标再次双击“数据录入向导”窗口的标题栏,可使最大化的窗口恢复到原来大小。各项目具体内容的操作同原有对应功能。按数据录入向导的提示,很容易就能完成所有个税全员管理的数据录入和报送。同时,系统提供向导记忆功能,如果向导操作时中途退出,下次进入系统会自动显示上一次操作的向导界面。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如果将向导窗口关闭,可以点击窗口右下角的“向导激活”图标重新激活数据录入向导。“向导激活”图标如下图所示:第五部分以下为操作中的细节员工信息管理部分1、第一次使用此软件用户,要一个一个的录入职工信息,点人员信息管理――>登记――>然后输入人员信息――>输入完成点保存。做完人员信息登记后,进入股东信息和外籍人员临时出入境登记,并完成相应的登记。点股东信息管理――>点登记――>然后点右边姓名旁的“手形”图标进行人员选择,再点股东投资情况按钮,进入投资比例分配登记。做好后点保存。其它股东也依此法登记。这样就完成了人员信息的录入管理。一般的用户都按上述方法登记。单位职工特别多的用户可以采用其它有现成本单位的人员信息资料导入。下面就是员工信息导入的方法,可以导入Excel或txt二种文件,我们建议一般导入采用TXT文件方式导入。员工信息导入(这个一般小企业不要采用)从文件导入数据的关键是建立个税客户端软件数据格式与需导入文件的数据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对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完善,使用户能方便地进行操作,现以人员信息导入为例,介绍系统的操作。选择从外部文件导入功能后,系统出现如图所示窗口:选择或输入需导入的文件(如该文件已打开,请先关闭),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完成后点击下一步出现如图所示窗口:窗口左边为个税客户端软件中的员工表项目,右边为导入文件的内容,第一次导入该格式文件时需设置双方的对应关系,具体方法为:判断左边项目表与右边数据列表中的对应关系,例如,从图示可以看出右边数据列表第一项应该是工号、第二项是姓名、第三项是证照类型、第四项是证照号码等。鼠标选择左边项目表的某一项内容,如图示的“证照号码”项目,右边列表的第4项应该是“证照号码”的内容,则鼠标选中左边的“证照号码”项目,拖至右边列表第4项的位置后释放鼠标,右边列表第4项红字(该红字为说明操作方法而在图示中增加的,实际窗口中无该红字)位置会显示“证照号码”,依次建立各项目的左右对应关系。如果想取消某一项目的对应关系,只要双击右边列表的某一项即可。对应关系建立后,下次进入,系统会自动取出已建立的对应关系,不需重新建立。外部数据导入的格式兼容性增加,操作更方便。原性别要求对应的TRUE-男、FALSE-女,可用1-男、0-女代替,其它需要输入TRUE、FALSE的都可用1、0代替。日期型字段格式的兼容性也增强,20060801、2006-08-01、2008.08.01、2008/08/01这四种格式系统均可转化。员工信息导入时,“证照类型”不建对应关系时系统默认为“10身份证”;“国籍”不建对应关系时系统默认为“156中国”;“出生日期”不建对应关系时系统默认从“证照号码”中转换自动生成,证照类型不是身份证的,可导入后修改。对于一些外部数据文件没有的项目,可在数据导入后通过[修改整列]按钮对一列数据进行整体修改,其中的“工号”项目可输入起始值后自动递增。3、员工信息导出可以导出成Excel格式或者文本格式,默认为Excle格式。(一般采用TXT文本方式导出),导出人员信息的好处是,以后万一软件坏了,可以不再重新逐个录入,导入就行了。导出数据可以带或不带标题行,默认不带标题行。工资管理中的“工资表”数据录入部分1、发放月份一般选本月的上月。比如现在是10月,那就填9月。2、对于第一次使用此软件或以前没有上报过的用户,点“数据导入导出及其它功能”选――>导入人员信息;对于以前此软件报过用户选“以前月份数据导入”。3、导入人员信息或以前月份数据后,表中的个税的所属起始日期与终止日期与发放月份对应起来,要求一致,相应的数据要求填入或修改。数据正确后点保存。支付个人收入管理部分中的正常工资明细表部分发放月份一般选本月的上月。比如现在是10月,那就填9月。2、点“数据导入导出及其它功能”选――>工资数据导入;对于本月和上月数据几本一样者选“以前月份数据导入”。然后录入或修改相应的个税项目,修改正确后点保存。个人所得税管理部分:(1)、产生个人所得税扣缴报告表:在工资表和正常工资明细表中的数据都无误后产生下面的报表。用户可以每次进入此表点一下重置,再点保存。(2)、产生个人所得税汇总申报表:在工资表和正常工资明细表中的数据都无误后产生下面的报表。用户可以每次进入此表点一下重置,再点保存。数据交换部分:(1)生成上传数据(2)上传上报数据1、“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为《因特网办税服务系统》注册用户名和密码,而非本系统的用户名和口令。2、在上传数据前确认上传的数据报表至少有三张,并进行“连接测试”,确认成功后再上传数据。3、进在上传数据时,不可中断网络,只有在上传的数据报表全部打上了勾后,才上传成功。到此才完成本次个税申报。第六部分采用地税网上报税系统上报个税方法采用此方法代替“全员管理软件申报”的要求:1、贵单位员工必须在20人以内。超出20人必须采用全员管理软件申报,否则无法申报。2、采用此方法申报的单位,必须在税务机关做相应的认定,否则您进入网税系统后无法打开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无法进行个税纳税申报,因此如果贵单位员工在20人以下,但无法打开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应与税务机关相关管理人员联系。进入网上办税系统进入网站登录到浙江地税网上申报系统。登记或转出、转入员工信息点击左边的“个税管理”,进行员工信息的登记、修改、转入、转出。点击“员工信息登记”进入登记,用户第一次使用时,要把贵单位的全部纳税人都登记进去。以后月份如果有新增员工,也在此先登记再申报。输入员工信息必须完整,切不可偷赖,尽量减少误输入,特别是身份证等证件,务必正确录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员工信息修改(转出,转入)时,必须先输入证照号码,查到些员工后,才能做相应的修改或、转出、转入。注意,“转出”表示把该员工暂时隐藏,只是在纳税申报时不显示该员工,但其信息还在贵单位信息库里,如果该员工又回到贵单位上班,可以先通过查询,状态选“转出”,即可查到此员工,再点“转入”恢复正常。纳税申报每月在员工信息无误后,点击左边的“申报管理”进行纳税申报。再点“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再根据里面的表进行输入相关的工资及其它项目。注意在输入此表时,不可人中途走开,这样会导致你上报时,网页超时,不能完成申报,又要重新输入数据。第七部分注意事项必读1、如果在没有上传上报数据前,要修改工资数据,先撤消上报数据,再修改工资数据,然后重新从产生汇总表和扣缴表开始操作,注意一定要点“重置”。2、上报的数据应是您单位里所有员工(包括没有达到应纳税额数的员工)。3、个税里养老保险项目只作为个人收入扣除数,不参与养老保险正常申报,养老保险还是要到网上申报的综合申报中申报。4、对个税软件要进行备份,以防计算机坏后,丢掉员工的数据,备份可以把整个个税管理软件复制到U盘里,最好每月做一次。备份可采用把ZGSGL目录复制到其它盘里或采用导出员工信息表、工资表的二种方法5、要注意区别进入个税软件时与上传数据时要录入的用户名和口令,不能录错,否则就不能进入个税全员管理软件或上传个税扣缴数据。6、批次号长度为10位,格式为“年月日”+“顺序号”,在产生上报数据时,批次号由系统自动产生,在批次号信息的下方,会显示此次产生上报数据中包含哪张表及多少记录被产生。当没有任何数据产生时,说明此批次号数据为空,没有任何数据组成。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只需要一个批次号,除非有员工漏报需增加的情况下,对新增加的数据产生一个批次号。在上传数据里,必须选对批次号,否则后果相当严重。7、上传数据不成功的几种情况:一、电脑未上网;二、省局或市局服务器不正常,无法登录;三、收入明细表、扣缴报告表、汇总申报表之间数据不一致。四、企业编码错误。8、每个月上传的数据中最少是3张,分别是职工工资表、扣缴报告表、汇总申报表。当收入未达起征点时,个税为零,扣缴报告表和汇总申报表的金额都为零。如产生的上报数据没有扣缴报告表和汇总申报表,即使职工工资表上传成功,税务机关的征管系统也会认定为没有申报。申报成功的标志是扣缴申报表已上传成功。9、采用网税系统里的扣缴个税报表要求员工在20人以内,并在税务机关做相应的认定。业务上咨询电话:城区分局:85188091(一股)、85188064(二股)、85188090杜桥分局:85661334、85666803白水洋分局:85881013沿江分局:85993387另外:临海市东大电子有限公司提供企业单位电脑软件、硬件全部服务。其软件服务包括个税全员申报。地址:财税局斜对面,巾山东路147号,电话:85186058。
成本会计复习资料11秋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业务处理题(共50分)11秋成本会计简答题重点(供参考)1.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2.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3.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4.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包括的具体内容。6.什么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其结构怎样?7.分项逐步结转有何特点?有何优缺点?8.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9.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10.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11.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12.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1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15.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16.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17.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18.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1秋成本会计计算分析题重点(供参考)
1、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3、按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4、外购电费的会计处理。5、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及会计分录的编制。6、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行成本还原等。7、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8、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9、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报计算并结转半产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10、根据资料,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11、制造费用的发生和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12、简化分批法
13、根据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11秋计算分析题例题解析(参考)1、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
在材料费用核算当中我们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有关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原材料费用的分配重点要求同学们掌握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在企业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的分配才允许使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和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05年1月、03年7月)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日期项目数量(千克)单价(元)1日期初余额200303日购入材料500325日领用材料300—10日购入材料6003511日领用材料600—12日领用材料100—18日购入材料9003020日领用材料1000—30日期末余额200—要求(1)月末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
(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小数两位)(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材料领用的会计分录。
(1)领用材料的平均单价=(200*30+500*32+600*35+900*30)/(200+500+600+900)=31.82
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31.82=63640元(2)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200=1000千克
B产品:8*100=800千克
分配率=63640/(1000+800)=35.36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36*1000=35360元
B产品:63640-35360=28280元(3)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A产品
35360
—B产品
28280
贷:原材料
63640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06年7月)某企业生产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种材料,其实际成本为10000元,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A产品8元、B产品4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产品600件、B产品800件。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1)A产品定额费用=8*600=4800元B产品定额费用=4*800=3200元原材料分配率=10000/(4800+3200)=1.25A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4800×1.25=6000(元)B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3200×1.25=400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000
——B产品
4000
贷:原材料
10000
2、外购电费的会计处理(11年7月)某厂本月实际耗用外购电12000度,每度单价1.00元,其中基本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800度,辅助生产耗用动力电2000度,辅助生产照明用电600度,厂部管理部门照明用电600度。基本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机器小时为3000小时;B产品机器小时为2000小时。(该厂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不设置“制造费用”总帐科目)要求:(1)分配基本生产动力费;(2)编制有关会计分录。(1)动力费分配率=(8000*1)/(3000+2000)=1.6
A产品负担动力费=3000*1.6=4800元
B产品负担动力费=2000*1.6=32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4800
—B产品
3200
辅助生产成本
2600
制造费用
800
管理费用
600
贷:应付帐款
12000
3、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07年1月、11年7月)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入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8万元,已提足折旧。
(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修理:对某项机器设备进行经常修理。修理领用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为10%,支付修理人员工资费用1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修理费用1000元。本月对另一项设备进行大修理,月末完成全部修理工作,共发生修理费用21000元,其中修理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2500元,修理人员工资费用3100元,用现金支付其他修理费用总计5400元,该项修理费用从本月起在6个月内摊销完毕。(以上修理均在辅助车间进行)
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输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及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12%/12+200*9%/12+1000*6%/12=265000(元)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65000
贷:累计折旧
265000
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会计分录:
借:辅助生产成本
1370
贷: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应付工资
150
银行存款
1000
借:待摊费用
21000
贷:原材料
12500
应付工资
3100
现金
5400
借:辅助生产成本
3500
贷:待摊费用
3500
4、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05年1月、07年7月、08年1月)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5000元,提供修理工时25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15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105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4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4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1600吨公里。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写出计算过程)。(1)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2500—500=2000(小时)
运输:7400—400=7000(吨公里)
(2)分配率:修理=5000/2000=2.5(元/小时)
运输=10500/7000=1.5(元/吨公里)
(3)对外分配金额:
基本车间:应分配修理费=1500×2.5=3750(元)
应分配运输费=5400×1.5=8100(元)
行政管理部门:
应分配修理费500×2.5=1250(元)
应分配运输费1600×1.5=2400(元)(4)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11850
管理费用
36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5000
——运输10500
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交互分配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36400元,机修车间为336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110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10000度,产品生产耗用8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8000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06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6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7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3000小时。要求:根据资料分别采用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假定每度电计划成本为0.345元,每修理工时计划成本为3.46元,成本差异记入管理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据以编制会计分录。
交互分配法(11年7月)(1)
互分配前的分配率供电:36400/110000=0.33元/度机修:33600/10600=3.17元/小时(2)
交互分配供电车间的机修费:600×3.17=1902元机修车间的电费:
10000×0.33=3300元(3)
对外分配金额供电车间=36400+1902-3300=35002元机修车间=33600+3300-1902=34998元(4)
对外分配率供电:35002/100000=0.35元/度机修:34998/10000=3.5元/小时(5)
对外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电:80000×0.35=28000元车间照明耗电:8000×0.35=2800元生产产品机修:7000×3.5=24500元管理部门耗电:12000×0.35=4200元机修:3000×3.5=10500元(6)
会计分录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
3300
—供电
1902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902
—机修
330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车间
52500制造费用
2800管理费用
147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5000
—机修
35000
计划成本法(09年7月、10年1月)(1)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机修耗电:10000×0.345=3450元
供电车间机修费:600×3.46=2076基本生产车间生产耗电:80000×0.345=27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机修费:7000×3.46=2422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电:8000×0.345=2760元管理部门耗电:12000×0.345=4140元
管理部门机修费:3000×3.46=10380元合计:37950
合计:36676元(2)
产实际成本供电:36400+2076=38476元机修:33600+3450=37050元(3)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38476-37950=526元机修:37050-36676=374元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450
—机修
2076
基本生产成本
51820
制造费用
2760
管理费用
14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7950
—机修
36676借:管理费用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26
—机修
374
5、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04年1、7月,05年7月,06年1月,07年1、7月、08年7月,09年7月,10年1月,10年7月)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
生产耗用原材料1359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121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元,用作辅助生产车间机物料930元;用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50元。
(2)
发生工资费用78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400元,管理人员工资1300元;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1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3)
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643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元,行政管理部门2160元。
(5)
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59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600元,辅助生产车间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1900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04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列示明细科目)(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乙产品
32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1210——辅助车间
930辅助生产成本
2700管理费用
1050贷:原材料
13590(2)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4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1300
——辅助车间
500辅助生产成本
1100管理费用
1500贷:应付工资
7800(3)借:基本生产成本
47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82
——辅助车间
70
辅助生产成本
154
管理费用
210
贷:应付福利费
1092(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740
——辅助车间
1530
管理费用
2160
贷:累计折旧
6430(5)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2600
——辅助生产
1400
管理费用
1900贷:银行存款
5900(6)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930+500+70+1530+1400=4430
借:辅助生产成本
4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
4430(7)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2700+1100+154+4430=8384借:制造成本——基本车间
5280
管理费用
3104贷:辅助生产成本
8384(8)分配结转基本车间制造费用:1210+1300+182+2740+2600+5280=13312分配率=13312/(1670+1658)=4(元/小时)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680
——乙产品
6632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312
6、制造费用的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按年度计划分配率)
按生产工时比例(05年1、7月,06年1、7月,07年7月、09年1月、11年7月)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1)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0/(20000+14000+30000)=0.8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0.875=175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4000×0.875=12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0.875=26250(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7500
——乙产品
12250
——丙产品
26250贷:制造费用
56000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200件,乙10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100元。12月份实际产量:甲900件,乙800件,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6200元。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对计划制造费用与实际制造费用差额进行调整。(1)年度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000*4=96000小时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000*6=108000小时年度计划分配率=163200/(96000+108000)=0.8(2)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200*4=3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000*6=4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840+4800=8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100—8640=310元
(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840——乙产品
480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640(3)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900*4=288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800*6=384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2880+3840=6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880——乙产品
3840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6720调整差额=310+6200—6720=—210元(贷方差额)分配率+210/(900*4+800*6)=0.025甲产品调减制造费用=3600*0.025=90元乙产品调减制造费用=4800*0.055=1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乙产品
120贷:制造费用
210或:12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310+6200=6510元分配率=6510/(900*4+800*6)=0.775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600*0.775=279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800*0.775=3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790——乙产品
3720贷:制造费用
65107、可修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及会计分录的编制
(04年7月,05年1、7月,06年1月,08年1月,10年7月)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原材料2130元,直接工资850元,相应福利费119元,制造费用1360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原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3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4元。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16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2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要求:(1)、计算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计算甲产品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帐户。解:(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5×100+5×30×3+5×30×4=1550(2)、废品净损失=2130+850+119+1360+1550-160-120=5729(3)、会计分录如下:①结转可修复废品成本
②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4459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1550贷:原材料
213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550
应付工资
850
应付福利费
119
制造费用
1360③材料入库
④过失人赔偿
借:原材料
160
借:其它应收款
120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6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20⑤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5729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5729
(4)、登记“废品损失”会计帐户废品损失—甲产品①
4459
③
160②
1550
④
120
⑤
5729
0
8、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09年1月)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人,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2)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85=1275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85=4250(元)(3)完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
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04年1月,05年1、7月,06年7月,07年1、7月、08年7月)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费用。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20小时,经三道工序制造。各工序工时定额:第一工序4小时,第二工序8小时,第三工序8小时。各工序内均按50%的完工程度计算。本月完工200件,在产品120件,其中第一工序20件,第二工序40件,第三工序60件。月初加本月发生费用合计分别为:原材料1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980元,制造费用8512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率。
(2)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第一道工序:4*50%/20*100%=10%
20*10%=2件
第二道工序:(4+8*50%)/20*100%=40%
40*40%=16件第三道工序:(4+8+8*50%)/20100%=80%
60*80%=48件
合计66件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6000/(200+120)=50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50=100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20*50=6000元工资及福利费费用分配率=7980/(200+66)=30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00*30=6000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6*30=1980制造费用分配率=8512/(200+66)=32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32=6400在产品制造费用=66*32=2112
3、完工产品成本=10000+6000+6400=22400
在产品成本=6000+1980+2112=10092定额比例法(09年7月)举例:某企业丙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为:原材料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800元,制造费1500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制造费用6000元。完工产品20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5元,工时定额2小时。月末在产品5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4元,工时定额1小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其计算分配结果如下: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000×5=100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4=2000(元)
2000+12000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1.17
10000+2000完工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10000×1.17=1170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2000+12000-11700=23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2000×2=4000(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500×1=500(小时)
800+4000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
=1.07
4000+500完工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1.07=428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工资及福利费=4000+800-4280=520(元)
1500+6000制造费用分配率=
=1.67
4000+500完工产品实际制造费用=4000×1.67=668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制造费用=1500+6000-6680=820(元)完工产品实际成本=11700+4280+6680=22660(元)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2300+520+820=3640(元)
9、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行成本还原(08年1月、08年7月、10年1月、10年7月)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成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90006939405049989本月生产费用4000010374630056674生产费用合计7900017313
10350106663完工半成品成本66000150009000900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30002313135016663
成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1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9000110860010708本月生产费用900004446270097146生产费用合计9900055543300107854完工半成品成本94500500030001025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45005543005354要求:(1)计算、填空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2)进行成本还原,在产品成本还原表中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90000
成本还原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500
50003000102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6600015000900090000成本还原1.05-945006930015750945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3002075012450102500还原分配率=94500/90000=1.05结转产成品成本借:产成品
102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500
10、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报计算并结转半产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该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分步法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该企业本月(10月)份第一和第二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为: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63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0000元,制造费用61000元。第二车间:工资及福利费37000元,制造费用88500元。本月初半成品库结存半成品400件,其实际总成本为1030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半成品5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半成品700件。出库半成品单位成本按加权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医学CT影像设备与应用介绍课件
- Unit+1+Meeting+new+people+Part+A+Let's+learn+Listen+and+chant【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Unit 2 My class Lesson 1【知识精研】三年级英语下学期同步备课(人教精通版·2024)
- 《玩具行业分析》课件
- 《导波与波导》课件
- 《dn技术原理介绍》课件
- 2025年哪吒精神开学收心第一课课件
- 《护理与法律》课件
- 《比划动作猜成语》课件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
- 七年级地理下册 9.2 巴西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安装工程监理合同4篇
- 2025年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开展课外读物负面清单管理的具体实施举措方案
- 初中教学常规培训
- 2025中国烟草/中烟工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六年级下学期开学第一课
- SpaceClaim.中文教程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