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邗江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202304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而《诗经·大雅·文王》记载“商之子孙……,其丽不亿……,无念尔祖,修聿阙德……”,即商朝的遗民亦可参与周朝的祭祖。祭祀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明()A.神权王权进一步结合 B.华夏共同体的逐渐形成C.分封制强化了地方控制 D.商周政治制度前后相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朝的祭祀活动具有排他性,即“不祀非族”,而至于周朝的祭祀是容纳了商人的参与,在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具备更强的包容性,可以起到共同的文化心理构建作用,利于华夏共同体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王权与神权的相关内容,即使谈到了祭祀,也非权力问题,排除A项;分封制强调天子与诸侯及下级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分封制属于分权治理模式,无法起到强化控制的作用,排除C项;商周的政治制度在宗法上有前后承袭,材料讲述的是差异性而非继承性,排除D项。故选B项。2.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母亲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该图反映了()A.印度美术的浪漫主义风格 B.佛教在唐代居于主导地位C.佛教中国化的形态已完成 D.佛教与道教的排斥与交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图描述印度佛教故事,但画中人物形象完全中国化,体现佛教中国化的形态已完成,C项正确;画面没有体现印度美术的风格,而是体现中国画的技巧和风格,排除A项;佛教在唐代不居主导地位,排除B项;该图没有体现佛教与道教的排斥与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3.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开通使中国丝织品传向南亚、东南亚B.唐中期后②在东西交通中重要性逐渐下降C.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商人在③从事中介贸易D.游牧民族多沿着④西迁到小亚细亚等地区【答案】B【解析】根据地图可知,②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在唐中期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B项正确;①是草原丝绸之路,其路线是到欧洲,而不是东南亚,南亚,排除A项;拜占庭并没有从事中介贸易,排除C项;④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游牧民族无关,游牧民族多沿着①西迁,排除D项。故选B项。4.关于扬州的诗词很多,据下表可知()时间诗人(词人)诗(词)盛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晚唐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晚唐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宋代姜夔(入其城,则四顾萧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A.交通便利推动经济繁荣 B.安史之乱造成经济萧条C.辽兵南下影响经济发展 D.漕运与战争导致其兴衰【答案】D【解析】根据盛唐至晚唐诗人的诗词内容以及所学可知,唐代的扬州既是商业繁盛之都,又是人文荟萃之地,位于我国的天然“黄金水道”长江和“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扬州的发展源于大运河(漕运、水路运输)经过此处,但自建炎三年(1129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两次大举南攻,扬州都遭到破坏,扬州成为宋金拉锯战所在地,军事地位上升,京杭大运河不畅,宋代词人发出“入其城,则四顾萧条”的感叹,可见交通运输(漕运)和军事(战争)原因造成扬州经济的繁荣与衰败,D项正确;材料不仅有扬州的繁荣,还体现了其衰落,排除A项;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萧条,北民南迁,推动了唐代扬州的繁荣,排除B项;金兵两次大举南攻而不是辽兵南下,排除C项。故选D项。5.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山东地区集市数由704个增至1580个。连偏远的广东地区,集市也从无到有,至道光年间发展到1969个。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国家对基层的管理日益细化C.南方商品化水平已超越北方 D.农民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的集市主要位于城市近郊或水陆交通要道,前往集市参与贸易的主要是附近的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购买其他生产生活用品,体现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D项正确;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继续实施而非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集市数量的增加主要反映经济的发展,与基层管理关系不大,排除B项;山东和广东不能完全代表北方和南方,集市数量情况也不能完全反映商品化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6.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宰割,不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麻木不仁,却对列强与“大清国皇帝”平起平坐痛心疾首。这主要是因为他们()A.未认清民族危亡的现实 B.固守传统治学追求C.传统的天下观根深蒂固 D.坚定维护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不少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对大片国土的沦丧麻木不仁……平起平坐却痛心疾首”,可以看出知识分子民族民主观念的缺失,同时也是传统家天下观念对知识分子影响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知识分子的传统家天下观念,对民族危亡关注不够,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其对传统治学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思想上的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并不是坚定维护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7.美国学者金安平从《张靖达公奏议》中研究发现,清朝官员张树声(即张靖达公)关心的诸问题主要是征收土地税和商业税、边防和海防、各地匪患、筹集造轮船和兵工厂及学校的资金,推荐有功人员等。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A.中西文化交流的焦点 B.近代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C.清朝官员的工作业绩 D.近代中国夷夏观念的动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筹集造轮船和兵工厂及学校的资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官员关心筹集造轮船和兵工厂及学校的资金,表明此时正在向西方学习,反映了近代中国夷夏观念的动摇,D项正确;材料只有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涉及中西文化交流,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民的爱国情怀,排除B项;材料无法反映出这名官员业务能力的好坏,不适合佐证业绩,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类别数量(所)占比(%)翻译类821企业专门技术类1130军事技术类1849A.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 B.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C.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 D.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技术类为主,说明对西方的学习以实用性为主,D项正确;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西学传播范围有限,排除A项;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晚清时期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善,排除。故选D项。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4万名华工(大多数是文盲农民)前往欧洲前线。这些劳工由法国和英国政府召募,以协助两国在大战中对抗德国;后来美国参战,也同样利用了这一人力资源,向法国政府借用了约l万名华工。华工的历史贡献促使()A.西方文化完全改变了中国形象 B.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中国社会认识到劳工的重要性 D.华工成为改造中国的开路先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1918年(中国、欧洲)。根据材料“劳工由法国和英国政府召募,以协助两国在大战中对抗德国;后来美国参战,也同样利用了这一人力资源,向法国政府借用了约l万名华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北洋政府派遣了华工前往欧洲前线,在战场上对协约国起到了一定作用,使中国社会认识到劳工的重要性,C项正确;完全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国际地位并没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华工的贡献主要是在一战期间,并没有成为改造中国的开路先锋,排除D项。故选C项。10.如图所示绘画中,作者融会贯通了中西传统绘画技法,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以白描、勾勒为造型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特征,又体现了西方传统绘画以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光线的合乎自然为造型的主要特征,创作了气吞山河、无坚不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创作()A.体现了中西绘画技法开始融合 B.揭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本质C.鼓舞了中国民众抗战胜利的信心 D.有利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据材料“徐悲鸿《愚公移山》(局部)1940年”可知,材料所示绘画中,徐悲鸿融会贯通了中西传统绘画技法,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以白描、勾勒为造型基本手段和主要特征,又体现了西方传统绘画以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光线的合乎自然为造型的主要特征,创作了气吞山河、无坚不摧的人物形象。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难时刻,徐悲鸿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C项正确;据材料不能体现中西绘画技法是从此部作品“开始”融合的,排除A项;徐悲鸿的绘画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而未涉及“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本质”,排除B项;徐悲鸿的绘画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维护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1960年,卫生部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表明()A.新中国的医疗技术领先世界B.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C.西医必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D.中、西医团结合作能够取长补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60年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可知,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说明中、西医团结合作能够取长补短,D项正确;新中国的医疗技术领先世界,在材料中无法判断,排除A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医必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2.“那尔迈调色板”上的画面中人物的大小比例十分明确,尤其是正面上部一栏那尔迈巡视被斩首的敌人的画面中,那尔迈形象最为高大,和代表“荷鲁斯追随者”的旗帜一样高,其次是那尔迈身前和身后的两位侍者或者官员,大约是那尔迈身高的一半,再次是走在巡视队伍前面的四个掌旗者。这反映古代埃及()A.王权从属于神权 B.阶层趋向于稳固C.划分了社会等级 D.融合了罗马文化【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埃及艺术用人物大小比例的方式表达了社会等级的划分,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古代埃及王权从属于神权,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前后对比,不能得出社会阶层趋向于稳固,排除B项;材料与罗马文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居住文化是人类丰富多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古罗马高层住宅(复原图)阿里阿纳·波利阿纳住宅,属于……梅乌斯所有。从7月1日起,店铺及其附带的前廊、楼上的公寓和宽敞的居室将被出租。打算承租的人可与……梅乌斯的奴隶里姆斯商约。——《拉丁铭文集》收录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上面材料能够体现出()A.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 B.建筑的形制逐渐走向成熟C.住宅的设计体现园林风格 D.房屋的功能传递宗教色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公寓墙上的广告规定了出租的区域和商约的部分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但未体现建筑的形制逐渐走向成熟,排除B项;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古希腊、古罗马民居的核心。后来,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3世纪古罗马出现了复合式公寓,但未体现园林风格,排除C项;材料强调广告内容渗透了契约精神,但未体现宗教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14.10-12世纪的学者非常欢迎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文明成果,但14-15世纪的欧洲学者则出现抵制阿拉伯文化的倾向,如彼特拉克对阿拉伯诗歌就多有批评。这种变化反映出()A.地中海原有贸易地位的衰落 B.外来文化成为文艺复兴动力C.欧洲自身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D.政治交锋逐渐取代思想交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0-12世纪的学者非常欢迎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文明成果,但14-15世纪的欧洲学者则出现抵制阿拉伯文化的倾向,如彼特拉克对阿拉伯诗歌就多有批评。”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开展,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人文主义不断传播,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欧洲自身文化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得对待阿拉伯文化更加理性,C项正确;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传统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海,地中海原有贸易地位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外来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交锋的内容,无法得出政治交锋逐渐取代思想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15.1836年,法国学者开始将南部美洲称为“具有拉丁文化特征的美洲”。1856年,面对着美国的南扩,哥伦比亚学者发表《两个美洲》的长诗,吟道:“拉丁美洲人哟/面对着撒克逊人”,“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在南部美洲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概念的传播()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 B.强化了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C.源于南北美洲文化传统的差异 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在南部美洲迅速传播开来”,可以看出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在南部美洲的迅速传播,有利于强化人民的区域认同,B项正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时间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南北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出现拉丁美洲与北美洲不同区域的原因,而不是这一观念广泛传播传播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概念的传播,推动了区域认同,而列强争夺激烈只会激起拉美人民的强烈抵抗,排除D项。故选B项。16.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成立了庇护援助局和联合委员会,并颁布《庇护和移民法》《人权法》。英国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如难民理事会等机构从微观层面出发,为难民提供咨询、语言、住房的帮助,也配合政府的具体方案解决问题。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较为妥善地解决了难民问题 B.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C.给予了难民基本的国民权利 D.对难民给予广泛的人道主义援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完善立法等方式解决难民问题,民间的非政府组织也配合政府解决问题,加强了对难民的援助,D项正确;虽然英国针对难民问题采取了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排除A项;材料所述属于难民管理的范畴,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国内民众,两者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英国给予难民援助,但未提及给予国民权利,实际上多数难民不可能享有与英国国民同等权利,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州县城市的空前繁荣和众多商业市镇的兴起。江南各级州县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所消费的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包括各种奢侈品;城市的一般工商业者的消费一般以基本生活用品为主,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不大。从江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居民消费特点来看,政治型城市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综合型和经济型城市对各种物品的需求都相当旺盛,港口型城市的消费品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海外舶货。——摘编自陈国灿《宋代江南城镇的物资供应与消费》材料二明清江南消费行为的两个极端:一头是处在贫困线上下,多数劳动者以及部分贫寒的士民消费严重不足;另一头是穷奢极欲,消费过限,造成了种种不正常、不合理、不道德的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病态。其中奢侈性高消费行为尤其突出,由于它是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手工业生产者奉行质量竞争,这无益于经济结构的突破。奢侈性消费又污染了社会主体力量的心理素质,在他们中间无法造就出一代社会变革者。更为严重的是,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结构中,政治力量强有力地统治着经济。所有奢侈性的高消费无不靠政治力量的支撑,更刺激了富有者攫取政治权力,从而巩固了传统的政治结构,使经济难以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因此,奢侈性的高消费,导致商品经济的虚假繁荣。——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江南州县城市和市镇消费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江南消费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影响。【答案】(1)不同:州县城市消费相对旺盛,市镇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州县城市奢侈品需求量相对较大,市镇消费以日用品为主;州县城市不同阶层消费差异大,市镇阶层间消费差异相对较小。(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新现象:消费两极分化严重,高消费问题突出。影响: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了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突破;导致社会精英群体贪图享乐、进取心减退,不利于社会变革;腐蚀了官僚队伍,造成贪污腐败和政治黑暗;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一“州县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所消费的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包括各种奢侈品”“一般工商业者的消费一般以基本生活用品为主,对奢侈品的需求量不大”可得出州县城市消费相对旺盛,市镇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州县城市奢侈品需求量相对较大,市镇消费以日用品为主;根据材料一“政治型城市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综合型和经济型城市对各种物品的需求都相当旺盛,港口型城市的消费品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海外舶货”,可以得出州县城市不同阶层消费差异大,市镇阶层间消费差异相对较小。(2)新现象:根据材料二“一头是处在贫困线上下,多数劳动者以及部分贫寒的士民消费严重不足;另一头是穷奢极欲,消费过限”“奢侈性高消费行为尤其突出”,可以得出消费两极分化严重,高消费问题突出。影响:根据材料二“造成了种种不正常、不合理、不道德的经济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病态”“它是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手工业生产者奉行质量竞争,这无益于经济结构的突破”“在他们中间无法造就出一代社会变革者”“刺激了富有者攫取政治权力,从而巩固了传统的政治结构,使经济难以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阻碍手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突破、不利于社会变革、导致官僚贪污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仓颉创字,敬天敬神,担着大伙的祸福安危。在那些文字造型中,很少有横冲直撞、东侧西歪的文字,文字表情大多是平稳与安详的,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管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的字,不管是雄劲素放还是秀丽婉转的书写风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更加趋于稳定。汉字自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篆书至汉隶唐楷,异彩纷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写法,同一种字体也有各种写法。各书法方家都始终不离不弃,坚定不移地信守着那个四平八稳的方块格局。据分析,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关,古印欧语的创始人创造文字时,临慕的物象都是那些奔跑运动中的物象成是歪斜着蓄势待发的一些物象。古英语的起源有日耳曼人的影响,现代英语主要受希腊语和拉丁文的影响,而后两种语言又直接源自脖尼基文。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模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颠来倒去组成文字,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肇始于游牧民族或是海洋文明的拉丁字母以及由此衍生的英文,体现的是一种婉转灵动之美。——摘编自郭东《静态美与动态美——从汉字与英文的造字差异说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字与英文发展过程呈现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汉字与英文差异性的认识。【答案】(1)异:汉字受农耕文明影响,英文受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影响;汉字充盈着静态阳刚之美,英文体现出动态婉约之美;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英文不断受到外来影响、在融合中发展演变;汉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英文实用性体现明显。同:在文字起源阶段都具有象形特征;都体现美感;经历了由繁到简,从象形到抽象的过程;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历程。(2)认识:两者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差异性是必然的;汉字与英文,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共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尊重文化差异性,保护文化多样性。【解析】(1)异:根据材料“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关”“肇始于游牧民族或是海洋文明的拉丁字母以及由此衍生的英文”可知,英文受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字受农耕文明影响;根据材料“在那些文字造型中,很少有横冲直撞、东侧西歪的文字,文字表情大多是平稳与安详的,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肇始于游牧民族或是海洋文明的拉丁字母以及由此衍生的英文,体现的是一种婉转灵动之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充盈着静态阳刚之美,英文体现出动态婉约之美;根据材料“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管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的字,不管是雄劲素放还是秀丽婉转的书写风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更加趋于稳定。汉字自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篆书至汉隶唐楷,异彩纷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写法,同一种字体也有各种写法”“古英语的起源有日耳曼人的影响,现代英语主要受希腊语和拉丁文的影响,而后两种语言又直接源自脖尼基文。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模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颠来倒去组成文字,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英文不断受到外来影响、在融合中发展演变;根据材料“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模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文实用性体现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字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根据材料“在那些文字造型中,很少有横冲直撞、东侧西歪的文字,文字表情大多是平稳与安详的,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关,古印欧语的创始人创造文字时,临慕的物象都是那些奔跑运动中的物象成是歪斜着蓄势待发的一些物象”可知,在文字起源阶段都具有象形特征;根据材料“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体现的是一种婉转灵动之美”可知,都体现美感;根据材料“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管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的字,不管是雄劲素放还是秀丽婉转的书写风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更加趋于稳定。汉字自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篆书至汉隶唐楷,异彩纷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写法,同一种字体也有各种写法”“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模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颠来倒去组成文字,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肇始于游牧民族或是海洋文明的拉丁字母以及由此衍生的英文”可知,经历了由繁到简,从象形到抽象的过程;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历程。(2)认识:根据材料“仓颉创字,敬天敬神,担着大伙的祸福安危。在那些文字造型中,很少有横冲直撞、东侧西歪的文字,文字表情大多是平稳与安详的,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起源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相关,古印欧语的创始人创造文字时,临慕的物象都是那些奔跑运动中的物象成是歪斜着蓄势待发的一些物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差异性是必然的;根据材料“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管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的字,不管是雄劲素放还是秀丽婉转的书写风格,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却是更加趋于稳定。汉字自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篆书至汉隶唐楷,异彩纷里”“腓尼基人为适应商业的快速要求,将埃及人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模形文字简化成了歪歪扭扭、动感十足的22个字母,颠来倒去组成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与英文,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共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材料“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写法,同一种字体也有各种写法。各书法方家都始终不离不弃,坚定不移地信守着那个四平八稳的方块格局”“现代英语主要受希腊语和拉丁文的影响,而后两种语言又直接源自脖尼基文”“希腊人在22个字母基础上变做26个字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尊重文化差异性,保护文化多样性。19.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因传染病丧生,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人口大量减少和原有社会的解体。19世纪中期英国钢铁产量与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体。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一战爆发。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题: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推动了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论述:新航路开辟之前,人类历史处于各大文明相对独立发展的状态,仅有偶然、零星的交往。从16世纪至20世纪,不同文明间的联系大大加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便是欧洲资本主义的扩张。16世纪时,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了对新大陆的大部分土地和绕过好望角通往亚洲的商路的瓜分;17世纪,荷兰的贸易网遍布全球;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交通、通信工具的革新,更是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摧毁闭关自守的古老帝国并直接统治全球成为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结论: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但这一过程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地和宗主国利益分配失衡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围绕主题“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反映了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推动了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角度提取论题。然后结合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进行论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人类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但这一过程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地和宗主国利益分配失衡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以来,德国哥廷根大学被誉为“数学的麦加”,每年都有大批高水平数学博士毕业。但是,即使如约输·冯·诺伊曼这样已在集合论方面小有名声的科学才俊,也只能充当汉堡大学数学系的编外讲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上海销售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安徽阜阳市阜合园区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版家庭保洁合同书
- 协议离婚和起诉两者哪个更好
- 2024四川绵阳市中山长虹电器有限公司招聘器件工艺主管等岗位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加拿大音乐教育专业介绍
- 七下英语月考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重点试卷及答案
- 2025年12月学习总结6篇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4.1 0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语言文字运用】考点45 逻辑推断(新增考点)(解析版)
- 2025年江苏苏北四市高三一模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23版》
-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介绍及评估方法分享
- 《静脉输液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