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初三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120
知识点记叙文评价与感悟
1.理解并掌握读写结合试题的考查类型特点。
学习目标
2.掌握读写结合不同类型考题的行文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重点掌握读写结合不同类型考题的行文结构。
学习难点答题的意识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老北京的小胡同
(1)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
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
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2)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侑)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读了美国黑
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3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
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
的崇实学校(今北京二十一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只拍了一张。
(3)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裕褪坑。10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
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一一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4)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
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
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
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
条小胡同里转悠。
(5)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
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
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镉①盆镉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
里那把铁玩意儿,啜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漾漾花纹。
(6)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狮',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
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喷喷粘糊糊的,冬天“烤臼薯真热火”。
(7)我最喜欢听夜晚的叫卖声。夜晚叫卖的特点是徐缓、拖尾,而且当中必有段间歇一一
有时还挺长,像”硬面一一悖管”,中间好像还有休止符。比较干脆的是卖熏鱼的或者“算
灵卦”的。
(8)另外是夜行人:有戏迷,也有醉鬼,尖声唱着“一马离了”或“苏三离了洪洞县”。
这么唱也不知是为了满足一下无处发挥的表演欲呢,还是走黑道发怵,在给自己壮胆。
(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
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悖博。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
世界。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色的天
空,大摇大摆。小心坎儿可乐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
(10)夏天,我还常钻到东直门的芦苇塘里去捉蛤蟆,要么就在坟堆旁边逮蛾蛾一一还
有油葫芦。蝴蛾会咬架,油葫芦个头大,但不咬。它叫起来可优雅啦。当然,金钟更好听,
却难得能抓到一只。这些,我都是养在泥罐子里,每天给一两颗毛豆、一点水就成了。
(H)北京还有一种死胡同,有点像上海的弄堂。可是弄堂里见不到阳光。北京胡同里
的平房,多么破,也不缺乏阳光。
(12)胡同可以说是一种中古民用建筑。我在伦敦和慕尼黑的古城都见到过类似的胡同。
伦敦英格兰银行旁边就有一条窄窄的“针鼻巷”,很像北京的胡同。他们舍得加固,可真舍
不得拆。新加坡的城市现代化就搞猛了。四十年代我两次过狮城,很有东方味道。八十年代
再去,认不得了。幸而他们还保留了一条“牛车水”。我每次去新加坡必去那里吃碗排骨茶,
边吃边想着老北京的豆浆油炸果。
(13)但愿北京能少拆几条、多留几条胡同。
【题干】这篇文章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就其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谈谈你
的理解。(字数在100字以内)(6分)
【质疑探究】
学生习作一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很深,对小时候的生活记忆犹新而且十分喜爱北京的特色一一胡同,并为
胡同的拆迁感到担忧,呼吁北京多留几条胡同。每个人对小时的生活感受都是不同的,那种
纯真的心情是很可贵的。
【答案】
学生习作二
胡同作为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在不应拆除,他们不仅对北京有象征意义,更是
一代人的回忆。所以,我认为许多古老的东西其实都是一种财富,他们不仅可以与当前文明
共存,也必将使北京文化更加有韵味、更和谐。
【答案】
学生习作三
我感触最深的是第12段。作者写了世界各处的胡同,都写出了在繁华城市中还有着像北京
胡同那样的建筑,作者每次到那里去都还想着北京的胡同,表现了作者对胡同的喜爱和留恋。
由于我自己就成长在胡同里,对于胡同则充满了回忆。
【答案】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失分原因
(1)审题不细致:所答非所问;感触点不止一个;字数不足等。
(2)不结合原文:直接谈自己的感悟,而不答感触点。
(3)感悟不到位:无自己的理解;或理解不深刻。
(4)表述不明确:表述混乱;自相矛盾病句等。
考点/易错点2评分标准
项目一类二类三类备注
内容43-21-0
4分L超出字格扣1分。
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内容不具
2.错别字每2个扣1分,扣到
合理体、合理。体、不合理。
2分为止。
表达321-0
3.无标点或一兜到底扣1分。
3分
有条理;语比较有条条理不清;
言生动;表理;表达流语言不流
达流畅。畅。_________畅。_________
考点/易错点3考查类型
补写续写类、议论感悟类、记叙描写类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1】补写续写类
且吟春踪
文/丁立梅
4.我将信将疑地打开,立时就被吸引住了。空灵的音乐,加上古筝的绝响,恰似一股清
泉,曲折而下,渐渐淹没了我的人,淹没了我的屋子。又似旷野里一捧夜色,把人温柔地沦
陷,是地老天荒哪。有一刹那,我不能言语,世上怎会有如此美妙的音乐?它美得让人想落
泪。
5.整首曲子,舒缓潺泼,纤尘不染.
6.乐曲不疾不徐,轻轻流淌。似清风,翻开一页一页的书,一页有流水丁冬,一页有窗
前好春色。佛前的青莲,在轻弹慢拨之中开了花。那些长夜的祷求,为的什么呢?六根未净,
苦海无边,但,终有一天,心,会净化得一尘不染。再厚的重帷,亦挡不住春光。
【题干】《且吟春踪》第5段“铺展了一幅清新的春的画卷”后文已省略,请依据上下文,
展开联想,加以补写。(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答案】示例一:那高高的山上,流云和青山嬉戏,风吹来花的香。那古刹之中,檐角挂着
小铃铛,一下一下地,发出清脆的丁铃声。有鸟飞过屋顶,成双成对。落光叶的树上,开始
长毛毛了,枝条舒展,柔软。(结构:空间顺序:山上一古刹一树上)
示例二:绿回大地,春意盎然。(总写)冰河解冻,小溪带着压抑了一冬的快乐向前奔流。
花蕾初放,迎春花将自己积蓄了一冬的美丽绽放给新绿的春天。百鸟齐鸣,噤声了一冬的鸟
儿重开瞭亮的喉咙,为这美好的春天歌唱。(具体写景物)春回大地,生机重现。(总结回
扣)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读写结合能力中,根据上下文表达进行补写的能力。学生作答时首先
要依据上下文展开联想,用一句话先概括清新美丽的春景内容;接着选择具体续写对象,即
代表春天的景物,展开描写,注意写景的顺序、角度(远近、高低、时间变化等;调动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注意运用修辞表现
语言的优美性最后注意写作结构完整,与第一句话照应。本题注意题干“一幅清新的春的花
卷”“联想”“补写”。
【例题2】议论感悟类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
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
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
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
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软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
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
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
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
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
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
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
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
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
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
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
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
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
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
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⑩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
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己无大碍,他转身
离开了医院。
QD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
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怯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
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⑫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
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⑬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
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暧的家园。
【题干】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
【答案】生活中需要善良(弓I)。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一只火把,失意处的
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议)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撒播善良,
你将会开出一树灿烂的红花,美丽自己,温暖别人(联结)。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感悟类写作能力。答题思路是:弓I,从原文中引出你的观点(感受);
议,阐明为什么这么说,可用事例佐证;联、结,就是联系实际作出结论。观点要正确、新
颖,议论要有文采,比如有比喻的修辞,再有引用的名句镶嵌,你的文采分就拿到手了,最
后再以浓烈的情感作结,就完美了。本题注意题干“联系实际”“你的感受”。
【例题3】记叙描写类
摘棉花
张丽钧
②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在一个叫南旺
的村子里,哭着喊着要表姐带我去摘棉花。表姐拗不过,便带我去了。秋阳之下,好一片望
不到边的棉海!在地头,表姐为我在腰里系了个蓝白格子的包袱皮儿,贴腰的那面勒得紧,
外面则松松地张了口,以便往里面装棉花。表姐腰里也系个同样的包袱皮儿,边摘棉花边为
我讲解摘棉花的要领一一下手要准,抠得要净,棉花碗儿里不能丢“棉花根儿”。我一一记
下,心说,这不忒简单!开始摘了,手却笨笨的,一摘就把棉絮抻得老长,棉花碗儿里还丢
了不少的棉花根儿。为了摘干净,我不得不用左手牢牢托住棉花碗儿,右手一点点抠棉花根
儿。表姐看我摘得拙,笑死了,跑过来为我示范一一眼到手到,左右开弓,同时摘两朵棉花,
指尖带了钩儿一样,轻轻一抠,棉花碗儿就溜光地见了底儿;双手各存了四五朵棉花后才一
并塞进包袱……不一会,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
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在一个大包袱皮儿里,轻了身回来继续摘……整个半晌,我光顾得
叫唤“这朵棉花大”“那朵棉花美”了,收工时竟没有摘满一包袱棉花,手却被扎得稀烂。
③离开那片棉田许多年后,我依然会做摘棉花的梦。我梦见自己弹钢琴般地弹着洁白的云朵,
手指如飞地采摘着棉花。我腰间的包袱鼓鼓的,怀孕一般。即便从梦中醒来,我还会意犹未
尽地缩在被窝里模拟摘棉花,鹰爪一样蜷了十指,试图一次钩净冥冥中那粘附在碗底儿的棉
花根儿。我自信通过醒时梦时恁般不懈演练,我的摘棉技术定然已是突飞猛进,真盼着有机
会再跟我那牛表姐较量一番。
(选文有改动)
【题干】“摘棉花"令作者怀恋至今,联想你的一次劳动经历,描述出来。(不超出所给字
剔透,似娃娃的脸颊,红润润,胖乎乎。我伸出手来,一掐,一拧,一个硕大的樱桃便脱离
了它母亲的怀抱,踏上它的旅程,叶随风摆,似与樱桃道别。尽管烈日似火,我却兴味盎然。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记叙描写类写作能力。记叙描写类答题思路是先描写,要对当时的情
景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描写中最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再有引用的名句镶嵌。在本题
写作中注意题干“你的一次劳动经历”“描述”。
四、课堂运用
【基础】
老伊凡
多好听的名字!多美丽的命运!从十四岁就开始学画的我,从艺术科、艺术系一路学上
来的我,终于可以进入欧洲一所古老的艺术学院了。美梦终于成真!而我还那样年轻,眼前
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肯努力,只要我肯拼,我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
那天天气特别的好,坐在山坡上,看夕阳冉冉落下,我心中却有个辉煌的美梦正在逐渐
升起。
所以,在见到老伊凡的那天,我就非常非常看不起他的。
听她说来,老伊凡是个很了不起的艺术家,终生在为着一个理想而努力:想找一个美丽
的模特儿,雕出一座最美丽的木雕女像。年轻时为这个原因走过了很多的路,十年前终于定
居下来,开始雕他的女像了。
当然,他是波兰人,就住在布鲁塞尔的近郊,莉莉安一直认为,我应该去拜访他。
我们去的那个晚上,布鲁塞尔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路上积雪很厚,每走一步都会
陷下去,我的薄靴子都湿透了,裹在脚上好冷,可是想着是要去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心里
就有种沸腾的感觉了。
而老伊凡却让我那样失望!
不过是一间简陋的公寓,不过是一个高大笨拙的老头子,不过是一大块竖立着的粗糙的
木材,在那上面,隐约可以看出一座女体的轮廓,但是刀法之拙劣,一看就是出自一个业余
者之手,从来没受过任何的专业训练,在我这个行家的眼里,整件作品因而显得非常的幼稚
和可笑。
当然,我并没有显露出我的失望,可是我也不甘心像莉莉安那样盲目地称赞他,我只是
安静有礼地坐在那里,微笑地随便说几句好话而已。
老伊凡却感动得不得了,认真地向我讨教起东方的木雕艺术来了。他大概有六十好几了,
是那种可以做我爷爷的年纪,但是,也许是整个东方的文化在我身后做背景的缘故,他对我
的态度非常恭敬,而我和他聊着竟然也自觉得权威起来了。
在拿过咖啡拿过酒来招待我们之后,他兴致很高,又拿出一本相簿来给我们看,说这是
他年轻时旅行各地的纪念册,是他最珍爱的东西。我心想能够看一些各地的风光也不错,有
些美丽的相片看看,也勉强可算不虚此行了吧。
但是,他又让我失望了一次。打开相簿,并没有一张相片,只有一些乱七八糟贴着的东
西,有车票、有树叶、有收据、还有一些怎么样也叫不出名字来的物件。
而老伊凡开始一件一件地为我们解说了,声音很兴奋。他说这张是他在旅程上买的第一
张车票,那张是他住进一间忘不了的旅馆后的一张房租收据,因为在那一间旅馆里同时住着
一个很美丽却很忧伤的单身妇人,而他一直鼓不起勇气去和她说话。这几片叶子是他在阿尔
卑斯山上采的,那天他看见满山野花盛开,但是他实在下不了手去采摘其中任何的一朵,只
好采了几片叶子来做纪念。这一小块碎布又是……
我已经很不耐烦了,老伊凡却仍然不肯停止,我偷偷抬眼看他,忽然发现,有些什么不
大一样了。好象在所有的记忆重新回来之后,他整个人变得年轻柔和起来了,原来苍老失神
的面孔在诉说时竟然散发出一层焕然的光采来。
在那刹那之间,我的心里也好像有叫什么不大一样了。虽然我说不上来到底是些什么,
可是,起码在和他握手道别的时候,年轻的我是很认真向他道谢的,谢谢他给了我一个可贵
的夜晚。
很多年了,我一直不能忘记他,常常会突然地想起他来。而一年一年地过去,我发现我
越来越无法确定,到底谁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我?还是他呢?
表面上看,好像应该是我。受过那么多年的训练,画过那么多张画,开过那么多次画展,
专业方面的知识我大概都懂一点,一切成为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条件我都具备了,不是我,又
该是谁呢?
可是,如果好听的学历只会使我变得骄傲起来,如果长期的训练只会使我变得过分自信,
不肯再虚心地去观察这个世界;如果我逐渐沉溺于名利的追逐而无法自拔,终日患得患失,
那么,那种当初刚刚开始学画时的单纯的快乐将会离我越来越远,再也不可复得了。
真的,我越来越无法确定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呢?表面上的一切好像我都有了,
可是,那最需要的一点呢?那在最深最深的心里,对这个世界的诚挚的热爱、强烈的感动和
谦卑的描摹,在一个艺术家最要要具备的那些真诚的条件上,我哪一样能够及得上老伊凡
呢?
我又有哪一点能够及得上他呢?
【题干】“在那刹那之间,我的心里也好像有些什么不大一样了。”有什么不大一样呢?请
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联想,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摹出来。
【巩固】
【题干】模仿文章第四段“在阳光下……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部分,写一段话。
原文: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
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
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
回旋上升。
【拔高】
冬天里的一团火
谢宗玉
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赶在风雪来临之前去后山烧一窑炭回家。之后,风雪就
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根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胱当U光当直响,像
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
“风也被冻哭了呢!”
②早晨起来,父亲已经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
央燃了一盆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一家人团团围在
炭火旁,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话头总是母
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
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
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就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
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
从演义到鬼怪。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只有这么一刻让我感到
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
③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一一风
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而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
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的纯真,一个个小脸红扑
扑的。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围着炭火坐下来,脱掉鞋子,那种痒酥酥
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
④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
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
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睡意这时候从深海处泅泅上来,将一切浸淹。最后的那句
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
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
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用火针拨了拨炭火上的灰垢,火又鲜光
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
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
的另一方式。
⑤待到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
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
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呦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么不叫我早点出来?”
⑥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
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题干】生活中,一定有让你感到“是在爱的中心,在幸福的中心”的那一刻。请描述当时
课程小结
1.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好写作的角度。
2.注意表述的合理性,不要出现表述混乱,病句等问题。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课后作业
【基础】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
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
地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
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包括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
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的树,花纹美丽木
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玻璃钢复合材料生产与质量控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性仓储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保证金合同定义与特征解析
- 2025版奔驰车辆质押典当借款与车辆保养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长途客运公司驾驶员劳动合同标准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合同-@-1
- 二手房交易合同.(2024版)
- 2025年度电梯安全拆除工程及安全风险评估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运输合同规范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池塘租赁与渔业资源保护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新题型:19题)(基础篇)(含答案)
- 2023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月检查记录表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含答案和答题卡)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建院新闻社成立策划书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 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00题)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 春节留守人员安全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