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 第五单元 同步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 第五单元 同步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 第五单元 同步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 第五单元 同步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单元复习+专项练习+模拟金卷(部编版) 第五单元 同步测试卷(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第五单元同步测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字词书写1.阅读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生活就是奋斗,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付出,一味地索取只会埋zàng______理想。走上田lǒng______,欣赏春天的美景;融入江河,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shuò______果,品味秋天的斑lán______;走过寒冬,迎接春日的暖阳。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骆驼祥子”,我明白了:人如果失去奋斗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B.“超标电动车严禁上路行驶,”交警叔叔接着说:“合规电动车也需要有驾驶证才能上路。”C.明天参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D.昨天,我们吃了一顿彝家风味的饭菜:荞面饼、凉拌坨坨肉、圆根酸菜汤……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老王》的作者杨绛,浙江绍兴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B.《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C.《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D.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野草》。评卷人得分三、综合性学习5.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1)【活动二:“孝”之主题】请你用一句凝练的语言概括本次活动的主题。(2)【活动三:“孝”之海报】请你依照例句为下面这份海报再补充一句。例句:听——成长的声音:听父母谈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看——岁月的痕迹: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3)【活动四:“孝”之辩论】“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反驳?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字贯穿全篇,诗人先远望,见泰山全貌。感其雄伟阔大,再近看。见其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又凝望,感受开阔视野。B.“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灵动的活力。C.泰山上层云涌现,变化多端,空中归鸟回旋,飞入山林。诗人凝望之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D.诗人仰望泰山的壮丽美景,不禁产生了攀登的渴望。“会当”“凌”表现出了诗人登临泰山绝顶时昂扬向上、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7.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试分析诗歌是怎样扣住“高大”二字进行描写的?评卷人得分五、对比阅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活板沈括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贾逵勤学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②。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④,且诵且记,期年⑤,经文通遍。于闾里⑥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员⑦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呑倦,世所谓舌耕也。”【注释】①无嗣:无子。②贞明见称: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③牒: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扉屏:门扉、屏风。⑤期年:满一年。⑥闾里:里巷或街道的门。⑦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背上背着。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B.持就火炀之(烘烤)C.第二板已具(具备) D.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以钱覆其口B.一板已自布字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唐人尚未盛为之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D.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10.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指古代和后世的明君贤士。B.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表现广漠宇宙空间下人的个体的强大。C.“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可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禁不住悲伤落泪。D.这是一首古体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鲜明,极具感染力。11.对《活板》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活板的排版步骤为:设置铁板——用药物蒙盖铁板——以火熔药——按平板面。B.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C.活板的“活”体现在灵活取舍,拆版方便,又可反复多次使用等方面。D.“布衣毕昇”,点明发明人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12.对《贾逵勤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贾逵能成为大儒,一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二是受到他姐姐和邻人好学的影响。B.贾逵家境贫寒,就用庭院里的桑树的皮作纸写字,或在门扇上、屏风上写字。C.虽然老师不曾进贾逵的家门,但他边读边记,这样过了十年,经文全部通晓。D.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向贾逵求教,并用粮食代替学费,粮食多得装满了粮仓。13.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1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评卷人得分六、现代文阅读一颗小桃树(节选)①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②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③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么?④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落,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⑥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15.选段有序描写小桃树:先描写____的小桃树,再描写____的小桃树,后描写______的小桃树。(请依次用四字词填写小桃树的特点)16.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插叙终南山下的夹竹桃、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反衬“我”小桃树的花儿开得不好看,不称“仙桃”种子之名,突出“我”的忧伤。B.第②段中“可怜的小桃树”一句,既可怜小桃树开在偏僻墙角,不被关注的艰难处境,也蕴含“我”对自己一直以来忽略小桃树的内疚和自责。C.第④段“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一句包含复杂情感,既有对小桃树花儿零落的痛惜,也有保护小桃树的强烈祈求,还隐含奶奶去世的哀痛。D.第⑥段连用5个问句,强烈地体现“我”对小桃树风雨后开花结果的期待,表达对小桃树成为“我”“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的感激。17.《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都是托物言志的散文,都运用物我交融的手法联结“物”与“志”,但在具体运用上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作品的内容,比较其在物我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18.暖年包利民①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②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③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嘹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身心俱暖。④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⑤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⑥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朵朵灵动,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⑦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⑧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⑨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心也依然温暖。在这个新年,与回忆相逢。(1)文章的题目是“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3)阅读文章第⑥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写过年的“暖”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暖年”为题有什么妙处。评卷人得分七、作文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点赞是对某一种行为的认同或赞赏。你可以对自己的帮助他人的行为点赞,可以对自己的勤奋好学点赞,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步点赞,也可以是突破自我点赞……同学们,把你为自己点赞的故事说给老师们听听吧。请以“我为自己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2)字数不少于500。(3)文中如果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请用代名。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第五单元同步测试卷评卷人得分一、字词书写1.阅读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生活就是奋斗,只有锲而不舍才能创造辉煌。生活就是付出,一味地索取只会埋zàng______理想。走上田lǒng______,欣赏春天的美景;融入江河,感知夏水的温柔;采摘shuò______果,品味秋天的斑lán______;走过寒冬,迎接春日的暖阳。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探访”改为“探究”)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骆驼祥子”,我明白了:人如果失去奋斗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B.“超标电动车严禁上路行驶,”交警叔叔接着说:“合规电动车也需要有驾驶证才能上路。”C.明天参观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D.昨天,我们吃了一顿彝家风味的饭菜:荞面饼、凉拌坨坨肉、圆根酸菜汤……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老王》的作者杨绛,浙江绍兴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B.《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C.《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D.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野草》。评卷人得分三、综合性学习5.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1)【活动二:“孝”之主题】请你用一句凝练的语言概括本次活动的主题。(2)【活动三:“孝”之海报】请你依照例句为下面这份海报再补充一句。例句:听——成长的声音:听父母谈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看——岁月的痕迹: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3)【活动四:“孝”之辩论】“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反驳?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字贯穿全篇,诗人先远望,见泰山全貌。感其雄伟阔大,再近看。见其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又凝望,感受开阔视野。B.“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灵动的活力。C.泰山上层云涌现,变化多端,空中归鸟回旋,飞入山林。诗人凝望之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D.诗人仰望泰山的壮丽美景,不禁产生了攀登的渴望。“会当”“凌”表现出了诗人登临泰山绝顶时昂扬向上、乐观自信的豪迈气概。7.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试分析诗歌是怎样扣住“高大”二字进行描写的?评卷人得分五、对比阅读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活板沈括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贾逵勤学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②。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④,且诵且记,期年⑤,经文通遍。于闾里⑥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员⑦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呑倦,世所谓舌耕也。”【注释】①无嗣:无子。②贞明见称: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③牒: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扉屏:门扉、屏风。⑤期年:满一年。⑥闾里:里巷或街道的门。⑦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背上背着。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B.持就火炀之(烘烤)C.第二板已具(具备) D.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以钱覆其口B.一板已自布字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唐人尚未盛为之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D.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10.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指古代和后世的明君贤士。B.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表现广漠宇宙空间下人的个体的强大。C.“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可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禁不住悲伤落泪。D.这是一首古体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鲜明,极具感染力。11.对《活板》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活板的排版步骤为:设置铁板——用药物蒙盖铁板——以火熔药——按平板面。B.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C.活板的“活”体现在灵活取舍,拆版方便,又可反复多次使用等方面。D.“布衣毕昇”,点明发明人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12.对《贾逵勤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贾逵能成为大儒,一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二是受到他姐姐和邻人好学的影响。B.贾逵家境贫寒,就用庭院里的桑树的皮作纸写字,或在门扇上、屏风上写字。C.虽然老师不曾进贾逵的家门,但他边读边记,这样过了十年,经文全部通晓。D.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向贾逵求教,并用粮食代替学费,粮食多得装满了粮仓。13.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14.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评卷人得分六、现代文阅读一颗小桃树(节选)①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②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③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么?④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⑤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落,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⑥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15.选段有序描写小桃树:先描写____的小桃树,再描写____的小桃树,后描写______的小桃树。(请依次用四字词填写小桃树的特点)16.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插叙终南山下的夹竹桃、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反衬“我”小桃树的花儿开得不好看,不称“仙桃”种子之名,突出“我”的忧伤。B.第②段中“可怜的小桃树”一句,既可怜小桃树开在偏僻墙角,不被关注的艰难处境,也蕴含“我”对自己一直以来忽略小桃树的内疚和自责。C.第④段“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一句包含复杂情感,既有对小桃树花儿零落的痛惜,也有保护小桃树的强烈祈求,还隐含奶奶去世的哀痛。D.第⑥段连用5个问句,强烈地体现“我”对小桃树风雨后开花结果的期待,表达对小桃树成为“我”“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指示灯”的感激。17.《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都是托物言志的散文,都运用物我交融的手法联结“物”与“志”,但在具体运用上又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作品的内容,比较其在物我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有何不同。18.暖年包利民①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在多年以后的回望中,那份暖漫透生命的苍凉,使得所有的沧桑都充满了温情。②记忆中最冷的那个新年,还是在儿时的乡下。那个早晨大雪封门,红红的对联绽放在一片洁白中,红红的灯笼摇曳在北风里。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灶台上的大锅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热热的火炕上,看着墙上的年画出神。雪花拥挤在窗玻璃上,堆积着一份渴望。③我们的脚步在风雪中追逐着大秧歌的鼓点,通红的脸蛋像嘹亮的喇叭声一般欢快。当我们裹挟着一身风雪冲回家里,便会被巨大的温暖拥抱。如今追溯那些岁月,身心俱暖。④父亲的那壶酒是暖的,仿佛融进了一年的辛劳,也融进了所有的日光月光,我们醉在父亲的眼睛里。母亲的笑容是暖的,像屋中间不灭的炉火,飘摇着无尽的憧憬,在眼中写满喜悦。⑤亲人都在的新年,便是心头散不去的温馨,不管多少时光流尽,都会漾着感动,氤氲所有的冬季。⑥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鼻息扰动着雪花,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衣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焐热着这个团圆的日子。麻雀的身影是暖的,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朵朵灵动,在北风中,在大雪里,倏然来去。⑦院子的精灵们也在过年,它们守着这个土墙围合起来的家园,它们生活在这里,它们过着自己的年。⑧远近起伏的鞭炮声是暖的,长长短短地落在心底温柔的湖面,于是如花。夜空绽放的烟花是暖的,我们守岁,守着成长的渴望,是它们孕育着那个矮檐下,所有的尘梦。⑨就在一年一年这样温暖的轮回里,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母亲的容颜老了,笑容依然年轻。岁月老了,心也依然温暖。在这个新年,与回忆相逢。(1)文章的题目是“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那一整天,屋里铁炉中的火都在快乐地舞蹈,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3)阅读文章第⑥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儿个方面写过年的“暖”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暖年”为题有什么妙处。评卷人得分七、作文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点赞是对某一种行为的认同或赞赏。你可以对自己的帮助他人的行为点赞,可以对自己的勤奋好学点赞,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步点赞,也可以是突破自我点赞……同学们,把你为自己点赞的故事说给老师们听听吧。请以“我为自己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内容积极向上。(2)字数不少于500。(3)文中如果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请用代名。参考答案:1.

斓【详解】本题注意“田垄”的“垄”的正确书写;斑斓,读音为bānlán,意思是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又指生活多姿多彩。“斓”不要错写成“澜”。2.B【详解】B.搭配不当。把“模式”去掉。故选B。3.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能力。A.“骆驼祥子”一词中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B.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接着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选择问最后问,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故选D。4.C【详解】A.杨绛是江苏无锡人;B.周敦颐是北宋哲学家;D.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故选C。5.(1)示例: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孝亲敬老,从今天开始;孝亲敬老,你我同行。(2)示例:忆——关爱的点滴,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做——真情的回报,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心,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愿。(3)

示例:观点:行孝要趁早。

理出:行孝只有现在时,而不是等待将来时。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是不会真正行孝的。【详解】(1)本题考查对活动主题的概括。根据题干“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大地乃万物之源,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本”的提示,可知,本次活动以“孝亲敬老”为主题,强调人人都要孝亲敬亲。据此就可以概括。示例:孝行是本性,忠义无俗情。(2)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时,要注意海报中的示例,结合示例的特点,围绕“孝亲敬老”的主题补写即可。示例:颂——真诚的赞美:用心感受他人的关爱,毫不吝啬地表达爱意,给父母一个拥抱,一句夸赞,让真挚情感流淌其间。(3)本题考查观点看法。解答时,根据“将来再尽孝”的观点,先从反面观点“行孝要趁早”,然后阐述具体理由。示例:观点:行孝要趁早。理由:行孝要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来后悔。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温情的陪伴也是行孝。6.D

7.诗歌紧扣“高大”二字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泰山之“高大”。【解析】6.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D.“表现出了诗人登临泰山绝顶时”有误,尾联写仰望泰山极顶,不禁产生了登岳的愿望。“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这是诗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故选D。7.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这首诗扣住“高大”二字进行描写,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五、六句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这六句通过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雄伟磅礴的景象;后两句用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8.C

9.A

10.B

11.B

12.C

13.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14.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解析】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解释不正确。“第二板已具”意思是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具”是准备(好了)的意思,而非“具备”。故选C。9.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A.以:都是介词,用;B.自:副词,别自,另外/介词,从;C.为:动词,做/介词,被;D.更:动词,交替、轮流/副词,另外;故选A。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理解不恰当。根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意“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可知,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没有“广漠宇宙空间下人的个体的强大”之意。故选B。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理解有误。根据《活板》②段“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不用木头是因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而非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故选B。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理解有误。根据《贾逵勤学》“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可知,因为家庭贫困请不起老师,而非“老师不曾进贾逵的家门”;根据“至年十岁”“期年”可知,贾逵十一岁就经文全部通晓,而非“这样过了十年”。故选C。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句意为:回想以前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家读书,如今差不多一句不漏地全记得。“忆昔”动宾结构,应在“昔”后停顿;“姊抱逵于篱间”主谓结构,应在“间”后停顿;“听邻家读书”动宾结构,应在“书”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常,备:准备。旋:旋即。刻:雕刻。以:用。瞬息:一会儿。成:完成。【点睛】参考译文活板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贾逵勤学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嫁韩瑶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来居住在娘家,她也以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一早一晚就抱着贾逵隔着篱笆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我们家贫困,不曾有教书先生之类的人进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类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想以前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家读书,如今差不多一句不漏地全记得。”(后来)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当作牒来写字,有时又把字写在门扇、屏风上,边念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家住的街巷里,经常有看到他刻苦勤学的人,都称赞说从古以来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学生来向他求学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用襁褓背着孩子,就在他家门旁住下,贾逵都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捐赠贡献粮食(以作学费)积累起来装满了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体力耕种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口舌疲倦,就是世人所说的用舌头来‘耕种’(得到的)啊。”15.弱小单薄(苍白)

孤单寂寞

顽强不屈

16.A

17.①《紫藤萝瀑布》采用联想、对比的写法,眼前紫藤萝与旧日紫藤萝的对比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并用“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把“物”与“志”紧密联结。②《一颗小桃树》运用明线、暗线交织(双线并行)的写法,把小桃树的经历和“我”的经历紧密联结,写“物”即写“我”,使托物言志更自然、更感人。【解析】1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据①段“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竟全开了呢”“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可以提炼概括为:弱小单薄;依据②段“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可以提炼概括为:孤单寂寞;依据⑤段“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可以概括为:顽强不屈。据此依次用四字词填空即可。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能力。A.“不称‘仙桃’种子之名”依据②段“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可知,作者觉得:虽然小桃树开的花并不好看,但在自己心目中依然是“仙桃”的种子;故选A。17.本题考查理解表现手法的能力。依据《紫藤萝瀑布》文中“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可知,这是运用联想的写法;依据“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可知,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作者由眼前紫藤萝开的繁茂茁壮的景象同旧日紫藤萝枯萎凋零的景象进行对比;依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可知,这表达了“我”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从而更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的长河虽迂回曲折,但终将前进的道理,将主题进一步深化。依据《一颗小桃树》①段中“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②段“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④段“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⑤段“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可知,全文主要写一棵小桃树的经历,是散文的明线。依据《一棵小桃树》写作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这是暗线。所以,全文还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把小桃树的经历和“我”的经历紧密联结,用小桃树的“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来书写自己对美好未来以及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运用更自然,情感更加真挚动人。18.(1)不矛盾。文章开头说的“冷”是指天气比较冷。这是一种对比写法、乡情之暖。(2)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炉里的火之旺。(3)从“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白猪陶醉的鼾声”“鸡鸭鹅的羽衣”“麻雀的身影”四个方面来写年的“暖”;表达了作者在家乡过年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家乡“暖年”的喜爱之情。(4)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暖年”,我们走过了太多的眷恋”点明主旨,呼应开头。(5)“暖”是题眼。作者以“暖年”二字为题,点明主旨。【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本题,文章的题目为“暖年”,开头却说“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首先明确这并不矛盾,这是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家乡的年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心儿却是一年中最暖的时候”用冬天自然天气的寒冷,与下文亲情、乡情带来的温暖作对比,衬托亲情、乡情的温暖,突出表达作者对亲情、乡情的怀念。(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在快乐地舞蹈”赋予“屋里铁炉中的火”以人的行为,是拟人的修辞,“把人们脸上的笑容染得灿烂无比”生动形象地写出炉里的火之旺、人们心情之愉悦。(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情感。结合第⑥段“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是暖的,那是幸福的追逐,脚步盛开着满院的梅花。白猪陶醉的鼾声是暖的,将梦弥漫整个冬天。鸡鸭鹅的羽毛是暖的,新年就裹在它们的翅下,它们是开在雪枝上的灵动花朵”可知从“花狗摇动风雪的尾巴”“白猪陶醉的鼾声”“鸡鸭鹅的羽衣”“麻雀的身影”四个方面来写年的“暖”;表达了作者在家乡过年时的喜悦与幸福,表达对家乡“暖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本文最后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