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0声和光透镜成像规律
一、单选题
1.(2022•宁波模拟)智能门铃通过安装在门外的特殊摄像头装置,不仅让我们可以实现与访客的可
视对讲,还可以通过设定特定程序,进行人脸识别,快速判断访客信息。下列关于该特殊摄像头的
说法正确的是()
A.该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在镜头成像时,像位于二倍焦距之外
C.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D.该镜头所成的像是虚像
2.(2022•温州模拟)如图(俯视图)所示,S为房间内的一盏灯,MN为房间的玻璃门,可绕M转动,
当玻璃门逆时针打开时(从MN位置转到MN,位置),灯S的像距和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A.像距变大,像变小B.像距变小,像变小
C.像距变大,像的大小不变D.像距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3.(2022•慈溪模拟)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玻璃板玻璃
.疝
乙丙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透过玻璃板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C.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可能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022•西湖模拟)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
梧州上空失联。东航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则对于黑匣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匣子的声音通过解码后发出时不需要任何物体振动
B.黑匣子中的信号即使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黑匣子”在陆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所以“黑匣子”表面的颜色应是醒目的橙红色
D.黑匣子中的声音播出时,能够听懂是哪个人说的,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5.(2022•西湖模拟)截止到2021年12月5日,“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21次万米深潜。“奋斗者”号
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909m的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且在耐压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钛合金材料制
备及焊接、声学通信定位、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中的人在深海中是用超声波与外界通话
B.下潜时,以潜水器中的人为参照物,潜水器是静止的
C.潜水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0χl08m∕s
D.钛合金制成潜水器“战甲”,是因为钛合金密度大、熔点低等特点
6.(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屏幕上所成的是缩小的虚像
B.该摄像机镜头是一个凹透镜
C.若镜头的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
D.若要使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小一些,人应离镜头近些
7.(2022・余姚模拟)如图所示,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烛焰位于A点
时,它的像在B点:当烛焰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
CB
A.C的左侧B.BC之间C.AB之间D.A的右侧
8.(2022•余姚模拟)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00后小将杨倩不负众望一举
夺冠,拿下东奥会首金。站在领奖台上的她,带着“中国红”口罩,俏皮地比爱心。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气步枪比赛运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佩戴口罩是利用“切断传染途径”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C.东京奥运会期间杨倩是新冠疫情的病原体
D.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属于特异性免疫
9.(2022•浦江模拟)微风吹荡在金狮湖水面,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我们能看到湖水波光
闪动是由于()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
10.(2022•文成模拟)2021年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她往水
膜里注水形成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对所成的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11.(2022・鹿城模拟)如图所示,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
份
A.平面镜向右水平移动B.观察者向平面镜靠近
C.在像和平面镜之间放一木板D.平面镜向赠烛方向水平移动
12.(2022•竦州模拟)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直
播授课,水球中出现了王亚平的倒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此时王亚平与水球的距离小于水球的二倍焦距
D.保持水球位置不动,王亚平适当靠近水球,可成正立的像
13.(2022・衢江模拟)“坐井观天”,在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
点,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14.(2022・江山模拟)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小科选择了以下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在图甲实验中,蜡烛远离玻璃板,所成的像将变小
B.在图甲实验中,蜡烛所成的像将位于C位置
C.在图乙实验中,仅将玻璃板由I位置移动到II位置,蜡烛仍能成像
D.在图乙实验中,环境越明亮,观察到的像越清晰
15.(2022•常山模拟)小科重做了教材中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背景板
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未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消失
B.乙图:将平面镜倾斜放置,用蜡烛找不到重合的像,说明物像不等大
C.丙图:往碗中加水,观察到筷子折断,说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了偏折
D.丁图:移去近视眼镜,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6.(2022•慈溪模拟)2022年3月21日,东航-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一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
州上空失联。东航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则对于黑匣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匣子的声音通过解码后发出时不需要任何物体振动
B.黑匣子中的信号即使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黑匣子”在陆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所以“黑匣子”表面的颜色应是醒目的橙红色
D.黑匣子中的声音播出时,能够听懂是哪个人说的,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17.(2022•邺州模拟)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
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则()
A.两个实验的挡板上均不能出现蜡烛的像
B.两个实验中,小宁均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C.只有乙的挡板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能看到像
D.甲、乙的挡板上均能出现蜡烛的像且小宁均能看到像
18.(2022•奉化模拟)2021年10月180,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
匹亚,利用凹面镜点燃了北京冬奥会圣火火种(如图所示)。用凹面镜能够采集火种,主要是因为光的
()
A.直线传播B.反射C.色散D.折射
19.(2022∙婺城模拟)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的一条反射光线,若OA与水面夹角60。,
关于入射角a、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B.a=60o,β>60o
C.a=30°,β<30oD.a=30°,β>30o
20.(2022•温州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LED灯制成的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
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应记录该像的性质是()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21.(2022七下•竦州期中)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眼,而黑字不反光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色光进入人的眼睛
D.黑字很明显,是因为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22.(2022七下•竦州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IO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
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23∙(2022∙滨江模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树下的影子是太阳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所成的像
B.图乙中水鸟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图丙中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D.图丁中从侧面看到鱼缸里的“金鱼”是放大的实像
24∙(2O22∙桐乡模拟)学习科学不仅要仔细观察,更要善于思考分析。下列四种情景中,分析正确的
是()
A.男生拉女生的力与女生拉男生的力大小相等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湖面上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网
D.离镜子越远,镜子里的像越小.
25.(2022・玉环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叶脉条纹
D.水面下树的倒影
26.(2022・龙泉模拟)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妙趣手影
C.日食奇观
D.水中倒影
二、填空题
27.(2022•北仑模拟)为抗击新冠肺炎,消毒机器人(如图)在定点医院正式上岗,协助甚至替代人去
做危险性的工作。该机器人自主移动时,利用紫外线和雾化的过氧化氢进行多点消毒,有效预防病
菌传播。
(1)机器人通过自带的摄像系统避开障碍物,调控行进路线。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当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来越大时,则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化是O
(2)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o
(3)该机器一次可加入4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则需千克20%的
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而成。
28.(2022・常山模拟)小科利用易拉罐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甲乙丙
(1)图甲将空易拉罐制成简易温度计,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温度,应该选择(选填
"粗''或"细”)的吸管。
(2)图乙将易拉罐放在音箱附近,纸屑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o
(3)图丙在易拉罐中加入少量酒精,轻轻晃动易拉罐,按动按钮,产生电火花,罐子飞出去了,
这个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方式一致。
29.(2022∙邺州模拟)2月24日,“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在杭州举行,
邀请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同学们讲授“科学第一课当天,地球正运行至图中的(填数
字)之间;邺州区教育局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收看直播视频,声音和画面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塔以
形式从空中送到教室的相关设备上。
30.(2022•郸州模拟)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
到她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随即她调整与水球间的距离,她的像逐渐变大(如图乙),
这是因为王亚平和水球间的距离变。(填“大”或“小”)
31.(2022∙海曙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Illl∣llllllll∣ll沙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Ocm102030405060708090100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宁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
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成像原理相同。
(2)保持整个装置不动,随着蜡烛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不断向移动。
32.(2022•海曙模拟)为避免司机由于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而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
示器。抬头显示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向前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可看到显
示的像,如图所示。
(1)抬头显示器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根据光的原理形成的。
(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将抬头显示器适当填“靠近”或“远离”)前挡风玻璃。
33.(2022七下•竦州期中)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
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选填“左''或"右”)侧。继
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与未注水相比,光斑
亮度(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
度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4.(2022七下•竦州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
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
35.(2022七下•竦州期中)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蜡烛凸透镜
FnlIHnln叩InInnIniTnIIllnFnlnHInnInITnlInlTnIInl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Cm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
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厘米刻度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光屏的上方,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操作: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是。
(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
“(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
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36.(2022•永康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
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反射板
灯和灯N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夜晚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
中沿传播。
37.(2022•南湖模拟)某同学在用手机查资料时,不小心将一滴水落在手机的玻璃屏幕上如图甲所
示,透过水滴看到的文字是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水滴相当于一个透镜,而每一
个透镜的两侧都有焦点,这个“水滴透镜”下方的焦点在如图乙中手机图文层的(选填“上
方”或“下方”)。
三、实验探究题
38.(2022∙上虞模拟)小科学完光学知识后回家进行了实验,先根据课本介绍将铅笔放入水中观察到
了预期的现象(图甲),后又发现将铅笔竖直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的杯子当中,观察到水中的铅笔变粗
并错位。将铅笔由水杯中间向两边移动,发现水中的铅笔错位更加明显,快到水杯边上时,水中的
铅笔竟然“消失”了。
甲乙
于是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将实验现象画成简图。
资料一:若界面为弧形,可以将折射点及反射点的切面视为该点的折射面(图乙)。
资料二: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如下表。
入射角0°10°20°30°40°50°60°
折射角0°13.4°27.1°41.7°58.7°无折射无折射
(1)请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ao大致的折射光线。
(2)当铅笔放入盛有水的圆柱形杯子当中,水杯相当于凸透镜,当铅笔的位置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填“虚”或“实”像因此筷子变粗。
(3)分析表中数据,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面射入人眼,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进一步分析可得到折
射角之间的差值,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因此铅笔错位更加厉害.
(4)图表中还可发现入射角大于一定角度时(如大于50。时),铅笔会“消失”视野中,发生这个现
象的原因是因为此时的光线的缘故。
39.(2022•杭州模拟)请完成以下光学问题:
(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蜡烛能在玻璃板成像的原理
是:,实验中,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是司机在倒车时通过后视镜看到右后方行人A的情景,P点是司机的眼睛,请
你画出司机看到行人A的光路图。
40.(2022七下麻州期中)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莹所在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
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小莹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
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器材调整正常后,若不计薄平板玻璃的厚度,当蜡烛A距平板玻璃Ioem时,则蜡烛B与
蜡烛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如图所示,小莹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此
D.
41.(2022七下•竦州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
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
射光线0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
出结论不合理的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
“不能“)看到反射光线0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摄像头就是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它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正确,而C、D错
误;
在成像时,人应该位于二倍焦距以外,而像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B错误。
故选Ao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玻璃门逆时针方向打开时,灯S到玻璃门的距离逐渐增大,根据“物像等
距”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也变大。根据“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像的大小只取决于灯泡L的大
小,与距离无关,即像的大小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那么它的像距离玻璃板也是
4cm,因此蜡烛B距离玻璃板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A错误;
B.玻璃板内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则挡光板不能挡住蜡烛A的像,故B错误;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旦倾斜,那么玻璃板肯定偏向蜡烛
A一侧倾斜,故C正确;
坡璃板
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2)根据电磁波的传播条件判断;
(3)根据太阳光谱的特点判断;
(4)声音的大小叫响度,高低叫音调,特点叫音色。
【解答】A.所有的声音都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错误;
B.黑匣子中的信号通过电磁波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在太阳光谱中,紫光、蓝光的波长短,很容易被散射,因此传播距离近,而黄、红和橙色光的波
长大,传播距离远,因此“黑匣子”表面漆成橙红色,最容易被发现,故C正确;
D.黑匣子中的声音播出时,能够听懂是哪个人说的,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分析】(1)根据超声波的定义判断;
(2)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是静止的;
(3)根据声音传播的速度判断;
(4)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人类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人类根本听不到,故
A错误;
B.下潜时,潜水器相对里面的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以潜水器中的人为参照物时,它是静止的,
故B正确;
C.潜水器中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故C错误;
D.钛合金制成潜水器“战甲”,是因为钛合金密度小而硬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因此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A、B错误;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2f,故C正确;
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若要使屏幕上的人脸更小一些,应该增大物距,即人离镜头更远
些,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下面两条结论进行判断:
(1)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如果凸透镜在蜡烛和蜡烛像的中间,当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上,会在蜡烛的
位置用光屏承接到像;
(2)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物距小于像距,物距增大,像距也增
大。【解答】A.当凸透镜在C点左侧时,当物体放在A点,像在B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
像,物距大于像距。当物体放在B点,像在C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距,故
A错误;
B.当凸透镜在AB之间时,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成实像,如果物体在A点,像在B点,根据光路是
可逆的,物体在B点,像一定在A点,故B错误;
C.当凸透镜在Be之间时,当物体放在A点,像在B点,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成虚像,物距大于像
距,故C错误;
D.当凸透镜在A的右侧时,当物体在A点时,物距小于像距,像在B点。当物体在B点时,物距小
于像距,像在C点,两次成的虚像,物距都小于像距,并且物距增大,像距也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有:排直队、打
靶时“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
传染病的蔓延。②切断传播途径,方法有: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
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③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
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
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解答】A:气步枪比赛运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正确。
B:佩戴口罩是利用“切断传染途径”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正确。
C:东京奥运会期间杨倩是新冠疫情的易感人群,错误。
D: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微风吹过的水面产生涟漪,相当于凸凹不平,此时太阳光在
上面发生漫反射,因此看起来波光闪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o
1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空中悬浮的水球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则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光从空气射入水,再
从水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D错误,而B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像的位置由物体的位置和平面镜的
位置决定。
A.平面镜向右水平移动时,平面镜所在的那个平面没有变化,因此像的位置不变,故A不合题意;
B.观察者向平面镜靠近时,蜡烛和平面镜的位置都没有改变,因此像的位置不变,故B不合题意;
C.在像和平面镜之间放一木板,也不会阻挡像的形成和位置,故C不合题意;
D.平面镜向蜡烛方向水平移动,此时平面镜所在的平面位置发生改变,则像的位置改变,故D符合
题意。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空中悬浮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倒影''应该是王亚平在里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B错误;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王亚平与水球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错误;
保持水球的位置不动,王亚平适当靠近水球,当u<f时,会看到正立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完成作图,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与抽水前相比,青蛙的观察范围变小了。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A.蜡烛所成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同,与距离无关,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蜡烛所成的像应该再B点,故B错误;
C.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其实是关于平面镜所在的那个平面对称。当玻璃板从I位置到II位置
时,平面镜所在的那个平面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蜡烛的像没有改变,故C正确;
D.像的清晰程度取决于物体发出光线的明亮程度,而环境越明亮,相当于物体越喑,则看起来越不
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分析;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分析;
(3)根据光的折射定义判断;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解答】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未观察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仍然存在。由于没有纸
板的漫反射,因此无法看到它的存在,故A错误;
B.乙图:将平面镜倾斜放置,像成在桌面的上方或下方,用蜡烛找不到重合的像,但是物像仍然是
等大的,故B错误;
C.丙图:往碗中加水,观察到筷子折断,说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了偏折,故C正确;
D.丁图:移去近视眼镜,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得到清晰的像,说明此时的像距减小,即光线比原来会
聚了。由此推测,原来的近视眼镜会使光线发散,故D错误。
故选C。
16.【答案】C
【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在太阳光谱中,红、橙、黄光的波长较长,传播距离远;而蓝、紫光的波长较短,传播距离
近;
(4)声音的大小叫响度,高低叫音调,特点叫音色。
【解答】A.黑匣子的声音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黑匣子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黑匣子”在陆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所以“黑匣子”表面的颜色应是醒目的橙红色,故C正
确;
D.黑匣子中的声音播出时,能够听懂是哪个人说的,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成像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图甲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而成。将挡板放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时,不会阻挡反射光线,因此仍然能够看到像,但是挡板上不
会出现蜡烛的像。
图乙中,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
线的交点。将挡板放在蜡烛和像之间时,不会阻挡蜡烛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也不会影响折射光线
的传播,因此小宁可以看到蜡烛的像,但是挡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0
18.【答案】B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
就是光的反射,据此分析。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凹面镜是不透明的,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后,经过镜面的反射集中在焦
点上,该点温度很高,可以点燃火种,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o
19.【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反射角为:90。-60。=30。,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入射角为30。。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小于30。,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分析】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
那么成缩小的实像。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而A、B、C
错误。
故选D。
21.【答案】A
【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
色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从“光”的角度看,白纸能够反射所有色光进入眼睛,而黑字吸收所有色光,即不反射光,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o
22.【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IO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特点分析。
【解答】用焦距为Io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
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
(即一、二倍焦距之间)。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
验时,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20Cm的
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
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
故选Ao
23.【答案】B
【解析】【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成因判断;
(3)根据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不同判断;
(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解答】A.图甲中树下的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时,被树叶挡住形成的黑色区域,故A错误;
B.图乙中水鸟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
C.图丙中城市玻璃幕墙,表面非常光滑平衡,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故C错误;
D.鱼缸注满水后,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则看到的金鱼是放大正立的虚
像,故D错误。
故选B。
24.【答案】A
【解析】【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分析;
(2)根据溶液的特点判断;
(3)根据漂浮条件判断;
(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
【解答】A.男生拉女生的力与女生拉男生的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小船在水面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距离无关,故D错误。
故选A0
25.【答案】D
【解析】【分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不会停止传播,而是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
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
C.露珠下叶脉条纹,是叶脉发出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水面下树的倒影,是树木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6.【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妙趣手影,小孔成像和日食奇观,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C不合题意;
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27.【答案】(1)变小
(2)切断传播途径
(3)1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计算。
【解答】(1)机器人通过自带的摄像系统避开障碍物,调控行进路线。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当摄像系统接收到的障碍物图像越连来越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则机器人与障
碍物之间的距离变化是变小。
(2)机器人对环境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4千克×5%=m×20%
解得:m=l千克
故需1千克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而成。
28.【答案】(1)细
(2)能量
(3)做功
【解析】【分析】(1)根据V=Sh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体体积的增大量相同时,吸管越
细,则液面上升的越多,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2)根据声音利用的知识解答;
(3)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图甲将空易拉罐制成简易温度计,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温度,应该选择细的吸管。
(2)图乙将易拉罐放在音箱附近,纸屑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图丙在易拉罐中加入少量酒精,轻轻晃动易拉罐,按动按钮,产生电火花,罐子飞出去了,此
过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罐子的机械能,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方式一致。
29•【答案】①②;电磁波
【解析】【分析】北半球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的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一,春分日
的日期是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的日期是9月23日左右。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时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
电磁波不但能够传递能量,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卫星通讯、手机通讯、蓝牙、WiFi等。
【解答】如图①为冬至日,②为春分日,③为夏至日,④秋分日。2月24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
之间,故地球正运行至图中的①②之间;
学生在教室里收看直播视频,声音和画面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塔以电磁波形式从空中送到教室的相关
设备上。
30.【答案】实;小
【解析】【分析】(1)凸透镜成的实像分大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放大的正立的;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解答。
【解答】(1)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倒
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她的像逐渐变大,则物距变小,即王亚平与水球之间的距离变
小。
3L【答案】(1)放大;投影仪(幻灯机)
(2)上
【解析】【分析】(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
距,那么成缩小的实像,据此确定成像的应用。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倒立性”分析。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则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投影机(幻灯机)相同。
(2)保持整个装置不动,随着蜡烛不断燃烧,相当于火焰向下移动,根据“倒立性”可知,此时光屏
上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即向上运动。
32.【答案】(1)反射
(2)靠近
【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解答;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特点分析。
【解答】(1)抬头显示器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形成的。
(2)成像的位置太高,即像到挡风玻璃的距离太大。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可知,此时可以
减小物距,即将抬头显示器适当靠近前挡风玻璃。
33.【答案】左;不变;变暗;小于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向水槽中注入水后,水槽底部的光斑
移动到。点的左侧。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的大小只与入射角的大小有关。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不变,因
此缓慢注水时,折射角将不变;
③注水后,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因此进入水里光的强度会变小,即光斑亮度变小;
④由于发生了折射,因此折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在相同的时间内光斑移动的距离小于水面上升的距
离,也就是光斑移动的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34.【答案】5;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视力表在镜子里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视力表到镜
面的距离,也就是3m,那么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3m+3m-lm=5m0
35.【答案】(1)放大
(2)45
⑶①
(4)远离
【解析】【分析】(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
距,那么成缩小的实像;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将像距和物距交换数值,那么仍然成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发生
改变;
(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4)分析眼镜对光线的作用,然后确定拿走眼镜后光线是会聚了还是发散了,据此确定像的位置变
化,进而确定物体的位置改变。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物距u=30cm-15cm=15cm,止匕时像距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币挖矿合同范本
- 企业正规合同范本
- 别墅购销合同范本
- 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制作人合同范本
- 单位房屋租用合同范本
- 中介用代管合同范本
- 农药国际销售合同范本
- 关于工地买卖合同范例
- 制作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福利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5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后词语表(拼音)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 第七章 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钢筋自动折弯机的结构设计全套图纸
-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两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