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泽县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05371.6预测模型及水文地质参数选取当渗滤液到达含水层后,污染物运移以对流弥散作用为主,不考虑吸附作用。此外,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离子交换、挥发、生物化学等作用在上述过程中也均不考虑,认为模拟计算区产生的污水中的污染质为保守型污染质,该考虑符合环境影响评价风险最大的原则。本建设项目厂区选址位于南平市,地层较为连续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同时本项目所在区域已进行必要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且掌握了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因此采用解析法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平行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时,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如下:式中:x,y: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t:时间,d;C(x,y,t):t时刻点x,y处的示踪剂浓度,g/L;M:含水层的厚度,m;mM:瞬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u:水流速度,m/d;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DL:纵向x方向的弥散系数,m2/d;DT: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2/d;π:圆周率。利用所选取的污染物迁移模型,合理确定模型的参数如下:模型需要的主要参数包括:含水层厚度M;外泄污染物质量mM;岩层的有效孔隙度n;水流速度u;污染物纵向弥散系数DL;污染物横向弥散系数DT,这些参数可以由本次水文地质勘察及类比区域收集成果资料来获得,下面就各参数的选取进行介绍。含水层的厚度M工作区内地下水潜水含水层可概化为由上更新统冲积成因的素填土等组成的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将其概化为一个含水层。概化后的含水层厚度根据本次评价区域内水文地质资料选取。综上所述评价的潜水含水层厚度选为10m。含水层的平均有效孔隙度n工作区地下水为以杂填土及黏土为主,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类比省内同类地层,取有效孔隙度n值为0.015。水流速度u根据本次调查及收集资料:素填土的渗透系数取残积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的渗透系数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的渗透系数为系数为1.54c/s中风化花岗岩的渗透系数为2.78c/s。场址区的水力坡度I为0.029,有效孔隙度Ne为0.015。根据达西定律:v=KI,其中v为地下水的渗透流速,得出地下水的实际流速为:u=v/Ne=KI/Ne=0.038×0.029/0.015=0.073m/d弥散系数DL、DT本项目纵向弥散系数依据《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详见表4.2-11。表4.2-11预测参数选取表序号预测相关参数名称单位参数选值参数选值依据或来源1预测时间d90-365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水力坡度m0.029《本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渗透系数cm/s5.34有效孔隙度10.15《水文地质手册》5地下水流速M/d0.073按公式u=KI/ne计算6纵向弥散系数M2/d0.36《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和北京大学编制(3)预测结果分析事故导致的废水泄漏到地表,泄漏的废液随着地势向周围扩散,通过表土层进入包气带,部分废水透过素填土层进入地下水,其余大部分受阻隔作用转为横向扩散,在隔水层顶板上部形成滞流。受隔水层防污保护,下渗进入地下水系统中的污染物量较少,进入含水层后污染质随地下水向下游迁移,结合地下水流向及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污染物渗漏运移至边界位置时污染物浓度极小。再持续向下游迁移过程中进一步受稀释和吸附作用,浓度持续降低。因此对少量废水滴漏发生对区域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影响较小。表4.2-12事故状况下A位置预测污染物浓度(氟化物)(单位:mg/L)排放工况非正常工况时段距离m15d100d365d1000d3650d00.010140330.0028673880.0005629043.24E-059.35E-10100.0002727450.0039465660.0012827228.34E-052.53E-09206.99E-100.0013544580.00199790.0001866516.58E-09301.70E-190.0001159110.0021269560.0003635461.65E-08403.96E-332.47E-060.0015476990.0006162693.98E-085001.32E-080.0007697650.0009092079.24E-0810005.03E-297.78E-080.0007913053.53E-063000003.78E-190.00055469350000002.14E-08100000000最大迁移距离0.010714660.0041489110.0021724760.0013128210.000687136最大浓度172773266氟化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5d)氟化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00d)氟化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365d)氟化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000d)氟化物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3650d)表4.2-13事故状况下A位置预测污染物浓度(六价铬)(单位:mg/L)排放工况非正常工况时段距离m15d100d365d1000d3650d00.0023902210.0006758840.0001326857.65E-062.20E-10106.43E-050.0009302620.0003023561.97E-055.96E-10201.65E-100.0003192650.0004709344.40E-051.55E-09304.02E-202.73E-050.0005013548.57E-053.89E-09409.33E-345.83E-070.0003648150.0001452639.38E-095003.10E-090.0001814450.0002143132.18E-0810001.19E-291.83E-080.0001865228.32E-07300008.91E-200.0001307495000005.04E-0910000000最大迁移距离0.0025255990.00097795770.00051208370.00030945070.0001619677最大浓度172773266六价铬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5d)六价铬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00d)六价铬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365d)六价铬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1000d)六价铬在含水层中运移情况结果(3650d)从上表可以看出,泄漏之后氟化物及六价铬会对含水层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氟化物及六价铬浓度并未超标,且随着时间的延长,COD浓度逐渐减小,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在正常状况下,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和地下水保护措施均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相关要求,处置场封场后渗滤液在无风险发生的情况下基本无渗出,污染物从源头到末端均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2)非正常状况下,泄漏之后氟化物及六价铬会对含水层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氟化物及六价铬浓度并未超标,且随着时间的延长,COD浓度逐渐减小,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建设单位根据《生活垃圾处置场封场设计规范》(CJJ112-2007)进行封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及科学管理。并按照要求定期对地下水水质、导排层水位以及防渗层进行监测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此情况下,地下水不会受到污染或者污染范围很小。4.2.4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源强本项目运营后噪声源主要来自处置场作业区的压实机、自卸汽车以及渗滤液收集池的水泵、风机等设备,其噪声功率级分别为70~90dB(A),类比噪声值具体见表4.2-14。表4.2-14噪声源强一览表序号噪声源数量位置源强dB(A)降噪措施降噪后声级1洒水车1填埋区(移动声源)75~85选用低噪声设备75~852压实机180~90选用低噪声设备80~903自卸汽车175~85选用低噪声设备75~854推土机180~90选用低噪声设备80~905水泵2渗滤液处理70~80隔声减振50~606风机280~90隔声减振60~70.噪声影响分析(1)测模式预测计算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模型。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其产生衰减,根据建设项目噪声源和环境特征,预测过程中考虑了厂房等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空气吸收。预测模式采用点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的几何发散模式。预测模式如下:A、室外声源预测模式为:LA(r)=LAw-20lg(r)-8-△LA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LAw——声源的A声功率级,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LA——因各种因素引起的附加衰减量,dB(A)。附加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B、室内声源①如下图所示,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式中:LP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Lw为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r为室内某个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R为房间常数,Q为方向因子。②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③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④将室外声级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式中:S为透声面积,m2。⑤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Lw,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3)计算总声压级多声源叠加噪声贡献值:式中:Leqg——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dB(A);LA,i——第i个声源对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dB(A);N——声源个数。多声源叠加噪声预测值:式中:Leq——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dB(A);Leqq——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噪声背景值,dB(A)。3)户外建筑物的声屏障效应声屏障的隔声效应与声源和接收点、屏障位置、屏障高度和屏障长度及结构性质有关,我们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声音的频率(一般取500HZ)算出菲涅尔系数,然后再查表找出相对应的衰减值(dB)。菲涅尔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式中:A—是声源与屏障顶端的距离;B—是接收点与屏障顶端的距离;d—是声源与接收点间的距离;λ—波长。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表4.2-15。表4.2-15倍频带噪声的大气吸收衰减系数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吸收衰减系数a,dB/km倍频带中心频率,Hz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07032.8117.020702.85.09.022.976.630703.17.412.723.159.31528.8202.0155036.2129.0158023.782.8本评价参数选取项目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温度为20℃,湿度为70%。计算过程考虑了建筑物的屏障作用和室内源向室外的传播。(2)预测结果与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营运期,处置场各声源对场界噪声的贡献值,见表4.2-16和表4.2-17。表4.2-16各种填埋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值单位:dB(A)设备名称距设备不同距离时声级(dB(A)10m20m30m50m100m150m200m250m300m洒水车65.059.055.551.045.041.539.037.035.5自卸汽车65.059.055.551.045.041.539.037.035.5推土机70.064.060.556.050.046.544.042.040.5压实机70.064.060.556.050.046.5844.042.040.5表4.2-17固定声源的噪声预测值单位:dB(A)编号位置工程昼夜间贡献值执行标准达标情况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厂界北面36.96050达标达标2#厂界东面41.5达标达标3#厂界南面23.3达标达标4#厂界西面46.1达标达标根据表4.2-16和表4.2-17可知,多台作业机械噪声经过衰减30m后,贡献值叠加固定声源的贡献值后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本处置场东西长约480m,南北长约101m(最窄处),由此可见,当噪声源在处置场中间大部分区域时,不会造成场界昼间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根据项目四邻关系,场界周边800m范围内无敏感点,因此项目填埋作业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4.2.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1)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将影响环境卫生,滋生老鼠、蚊、蝇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生活垃圾对环境影响很小。(2)危险废物本项目渗滤液处理站产生的污泥2.5t/a。渗滤液处理站污泥可能具有危险特性,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鉴定后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规定,对污泥进行危险特性鉴别。对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相关限值,如果鉴定后具有相应危险特性,渗滤液处理站污泥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交由危险废物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不具有相应危险特性的则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处置。本项目隔油池收集到的废油约1.5t/a,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向外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建设单位应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进行安全处置,对废物的产生、利用、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都要有追踪的帐目和手续,由专用运输工具运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使本项目危险固体废弃物由产生至无害化的整个过程都得到控制,保证每个环节均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1\*GB3①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在渗滤液处理站内设置危险废物暂存仓库,面积约为25m2,储存的最长期限为1年,最大储存量为5吨。本项目储存区域按重点防渗设计参数建设。表4.2-18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一览表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面积贮存方式贮存能力贮存周期危废暂存库废油HW08900-210-08隔油池25m2容器密封贮存5t/a1年滤液处理站污泥//渗滤液处理站危险废物储存过程中可能因容器老化、损坏或密闭性能差等原因导致有害物质泄漏,泄漏后可能对土壤、水体、空气造成污染。为减少储存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密闭容器储存,容器定期检查,同时储存仓库做好防渗处理。在做好以上措施的前提下,储存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综上,项目设置的危险废物暂存仓库可以满足危险废物的暂存条件,选址上也比较合理。=2\*GB3②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废物主要来源于废水处理系统,为减少产生工艺环节运输到贮存场所可能产生散落、泄漏所引起的环境影响,本环评要求危险废物从产生场所产生后必须立即转移到密闭的容器中,方可再运送到暂存场所,不得在裸露到环境中的情况下进行运送。在做好以上措施的情况下,从产生工艺环节运输到贮存场所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危险废物的散落和泄漏,因此影响较小。③危险废物转移要求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和《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要求管理。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对危险废物的产生、利用、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建立追踪性的帐目和手续,并纳入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4)小结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按照上述处置措施和管理的要求妥善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4.2.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工程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95hm2,占地范围内现有植被均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林下灌草丛较茂密,分布有五节芒、白茅、狗脊等草本植物。处置场建成后,占用一定的土地,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原有用地变为建设用地,是一种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随着项目的建设实施将改变原有自然风貌,会对区域内的的景观风貌产生影响,但填埋过程及封场后,通过对处置场内部及周边区域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新的景观风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项目处置场区域原有景观风貌产生的负面影响。项目建成后,林草植被恢复系数96.1%,林草植被覆盖率近期达到达95%以上,能减少工程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其它占地在固废填埋过程中只能作为建设用地,只在固废处置场封场后才能恢复为林用地、绿化或其它用地,因此工程将对土地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封场后可以得到恢复。(2)自然生态体系稳定性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及运营对局部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对整个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的稳定性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仅使局部区域植被铲除,水土流失侵蚀度增加,使局部生物量减少,局部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但由于影响面积小,对评价区域内自然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干扰的阻抗和恢复功能影响不大,对整个评价范围内区域自然体系恢复稳定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是评价区域内自然体系可以承受的;同时,工程建设和施工使区域生态环境局部动植物物种的移动和抵御内外界干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对植被分布的空间影响不大。因此,项目实施与运行对区域自然体系中生态环境自身的异质化程度影响不大,对评价区域自然体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小。(3)景观影响垃圾场在建设和填埋过程将大量的开挖地表,原有的沟谷、丘陵等地貌被改变,区域原有自然植被将被彻底的改变,原有的生态景观被人工建筑所取代,在垃圾场运营初期由于场区防渗的需要,将会有大面积的粘土裸露,随着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区域的封场,裸露的粘土土地将被覆盖垃圾,进而在场区绿化后区域景观得到改善和恢复,项目在建设过程应充分考虑进场道路绿化,与周围景观的协调,从而减小对该区域景观的影响。4.2.7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项目,Ⅱ类固体废物填埋区、渗滤液调节池等采用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进行防渗处理,正常情况下渗滤液基本无渗出,污染物从源头到末端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非正常状况下,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发生破裂,导致渗滤液渗漏进入土壤中,泄漏之后的渗滤液中Cd及六价铬等重金属会通过下渗的方式对填埋场固废堆体下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影响。根据本次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项目占地范围内土壤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中的要求;项目占地范围外土壤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1618-2018)中的表1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本项目Ⅱ类场A填埋分区运营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非正常工况下,填埋场渗滤液中的Cd及六价铬等重金属污染物以面源形式通过防渗层渗漏进入土壤环境,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本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E中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预测Ⅱ类场A填埋分区非正常工况下渗滤液中的Cd及六价铬等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a)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可用下式计算:ΔS=n(Is-Ls-Rs)/(ρb×A×D)式中:ΔS—单位质量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g/kg;Is—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的输入量,g;Ls—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淋溶排出的量,g;Rs—预测评价范围内单位年份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径流排出的量,g;ρb—表层土壤容重,kg/m3;本项目区域以粘质土为主,表层土壤容重取值1200kg/m3;A—预测评价范围,m2;D—表层土壤深度,一般取0.2m;n—持续年份,a。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附录B主防渗层可接受渗漏速率计算公式:ALR=100×Au式中:ALR——可接受渗漏速率,L/d;100——每万m2库底面积可接受渗漏速率,L/(d▪万m2);Au——填埋场库底面积,万m2;本项目A填埋分区面积3.9万m2。计算得出A填埋分区可接受渗漏速率为390L/d。根据工程分析源强计算结果,Ⅱ类固废A填埋分区库底表层土壤中Cd及Cr6+的单位年输入量计算结果详见表4.2-21。表4.2-21表层土壤中Cd及Cr6+的单位年输入量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mg/L)滴漏总量(g/d)单位年输入量(g/a)Cd0.0260.010143.7011六价铬0.00620.0024180.8826本评价中表层土壤中Cd及Cr6+的单位年输入量取值分别为3.7011g、0.8826g,表层土壤中某种物质经淋溶排出的量和经径流排出的量取值为0,根据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公式进行预测,本项目正常工况下的项目区评价范围内运营20年后单位质量土壤中Cd、Cr6+最大增量预测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2-22运营20年后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增量预测结果(ΔS)预测因子CdCr6+输入量(g)3.70110.8826增量(mg/kg)0.0028170.0006718b)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可根据其增量叠加现状值进行计算,如式:S=Sb+ΔS式中:Sb—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现状值,g/kg;取现状监测值的最大值。S—单位质量土壤中某种物质的预测值,g/kg。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的预测值见表4.2-23。表4.2-23项目用地内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的预测值单位:mg/kg项目现状值Sb增量ΔS预测值SGB36600-2018达标情况Cd0.600.0028170.60281765达标Cr6+0.02*0.00067180.02067185.7达标注:*本次土壤监测六价铬未检出,现状值取检出限的一半进行计算。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正常运营后20年内单位质量土壤中Cd、Cr6+等重金属在营运期的预测值远远小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表4.2-24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备注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占地规模10.95hm2敏感目标信息见表1.6-1影响途径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位□;其他()全部污染物Hg、Cd、Pb、Cr6+、As等特征因子Cr6+、Cd所属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类别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敏感程度敏感√;较敏感□;不敏感□评价工作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内容资料收集可行性研究报告理化特性/现状监测点位占地范围内占地范围外深度点位布置详见图3.4-1表层样120.2-0.6m柱状样210.2-0.6m、1.2-1.6m、2.3-2.7m现状监测因子pH、汞、砷、铜、铅、锌、镍、镉、六价铬、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氧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等现状评价评价因子同现状监测因子评价标准GB15618□;GB36600√;表D.1□;表D.2□;其他现状评价结论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影响预测预测因子Cr6+、Cd预测方法附录E√;附录F;其他()预测分析内容影响范围(项目用地范围内)影响程度(较小)预测结论达标结论:本项目在营运期土壤环境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防治措施防控措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跟踪监测监测点数监测指标监测频次3填埋场内测pH、外加(GB36600-2018)表1基本项目,共46项;每5年1次信息公开指标/评价结论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各评价因子均满足GB36600-2018风险筛选值标准要求。4.2.8环境敏感区影响分析本项目距离下游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约3300m,距离二级保护区约2288m。具体位置关系图见图1.5-1及图1.6-1。本项目距离下游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最近距离为1540m。具体位置关系图见图1.5-1、图1.6-1及图3.10-1。根据上文分析,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的污水可得到妥善处理,不外排,正常情况下,对下游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水体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建设对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事故情况下渗滤液等废水排放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事故情况下,项目渗滤液未经处理泄漏至项目南侧西溪支流,污染西溪水质。(1)预测模式=1\*GB3①水文条件西溪支流平均流量为1.7立方米/秒,COD浓度19mg/L。②预测因子:CODCr、NH3-N③预测模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要求,选取纵向一维数学模型-连续稳定排放,根据计算α≤0.027,Pe≥1,适用对流降解,项目具体计算公式如下:(2)污染源强事故排放情况下,渗滤液未经处理泄漏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2-25。
表4.2-25水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CODCr事故排放(17.94t/d,0.0002m3/s)350mg/L(3)预测结果项目事故排放时预测结果见表4.2-26。表4.2-26事故排放时COD预测结果单位:mg/LX(m)COD浓度1019.0554810019.0508420019.0456830019.0405340019.0353850019.03023100019.00450110018.99936根据上述预测结果可知:在事故情况下,渗滤液COD在X=10m处出现浓度最大值为19.05548m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水在经过河流的净化及稀释,在下游的1100m处浓度增量为0。项目地西溪支流至西溪汇入点约2000m,远大于1100m,项目事故情况下,渗滤液未经处理排放对下游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水体环境影响较小。为避免事故排水对敏感区的影响,建议:本项目固废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保护区;项目地设置渗滤液调节池防止事故废水外排;项目采取分区防渗和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4.2.9运输过程环境影响分析(1)一般固废运输本项目一般工业固废运输由产废企业自行运输至本项目厂区,运输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项目运输过程中环保工作由产废企业自行承担,本项目仅对运输过程环保工作提出相应建议。①固体废物的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将经过检查,须持有主管部门签发的许可证,负责废物的运输司机也必须持有证明文件。②建设单位和运输单位确定的项目运输路线应避开人口密集区、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敏感点。同时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尽量减少夜间运输。③运输单位应注重对运输车司机的培训,不仅要求运输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行驶,并注重运输过程的安全,而且当运输路线经过的河流及小区、学校、村庄等保护目标,强化对保护目标的保护意识,途径时做到主动减速慢行,减少事故风险。④装车完毕,在车辆启动前,检查运输车辆严密性和完好程度,杜绝固体废物泄漏。⑤运输车辆上路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⑥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车速,避免紧急制动、急加速等,防止因上述操作造成固体废物泄漏。(2)渗滤液运输本项目Ⅱ类场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BOD5、氨氮、氟化物”应处理达到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通过密闭槽车运往光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在车辆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运输过程中可有效控制渗滤液泄漏问题,对运输车所经过的道路两旁水体水质影响不大。针对拟建项目渗滤液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和要求:①建设单位和运输单位确定的项目运输路线应避开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敏感点。同时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尽量减少夜间运输。②运输单位应加强对运输车司机的培训,不仅要求运输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运输路线行驶,并注重运输过程的安全,而且当运输路线经过的河流及小区、学校、村庄等保护目标,强化对保护目标的保护意识,途径时做到主动减速慢行,减少事故风险。③装车完毕,在车辆启动前,检查运输车辆严密性和完好程度,杜绝渗滤液泄漏。④严格执行渗滤液运输台账登记制度,记录每批次渗滤液运输量和运输时间。5环境风险分析根据《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的要求,本章节将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本项目属于环保项目,工程本身不存在环境风险因素,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识别填埋施工作业、封场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并对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力求将潜在风险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5.1评价依据(1)风险调查本项目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填埋项目,根据本项目工程组成,本次环境风险评价源按填埋库区和渗滤液污水处理区等方面开展工作。(2)风险潜势初判1)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式中:q1,q2,...,q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Q1,Q2,...,Q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1\*ROMANI。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的内容,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较少,主要涉及的风险物质为废油。表5.1-1项目重点关注的危险物质识别及Q值确定表序号名称危险特性储存方式储存位置最大贮存量(t)临界量(t)Q1废油有毒有害密闭容器危废暂存库1.525000.0006经计算,项目的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0.0006,为Q<1。2)环境风险潜势划分①大气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敏感目标环境敏感性及人口密度划分环境风险受体的敏感性,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表D.1。本项目周边5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1万人,小于5万人,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环境中等度敏感区(E2),由于本项目不涉及大气风险物质Q<1,可以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为Ⅰ。②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事故情况下危险物质泄漏到水体的排放点受纳地表水体功能敏感性,与下游环境敏感目标情况,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D.2。其中地表水功能敏感性分区和环境敏感目标分级分别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表D.3和表D.4。根据表D.3本项目危险物质泄漏进入水体为西溪支流和西溪,地表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因此地表水功能敏感性为敏感F2;发生事故时,排放点下游10km范围内有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因此环境敏感分级为S1。根据表D.2,本项目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E1,由于风险物质Q值小于1,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Ⅰ。③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依据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与包气带防污性能,共分为三种类型,E1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3为环境低度敏感区,分级原则见表D.5。根据表D.6和表D.7,本项目地下水环境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因此地下水功能敏感性为不敏感G3;本项目厂区包气带防污性为D2,由于风险物质Q值小于1,项目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为Ⅰ。④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表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3)评价等级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定如下:表5.1-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定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注:简单分析是相对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详见附录A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只需进行简单分析。5.2环境风险识别5.2.1物质风险识别《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规定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其中设施主要是生产装置、储运装置、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物质主要是原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本项目为一般工业固废,涉及危险物质主要为废油等,风险性较小。5.3.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拟建填埋场生产设施风险源主要为填埋库区、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站等。拟建填埋场库区、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站采用防渗效果较好的防渗结构,填埋库区采取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雨天不进行填埋作业,库区每天填埋作业结束进行日覆盖,采取以上措施填埋库区发生渗滤液泄漏事故概率很低。但填埋防渗层一旦破损,渗滤液泄漏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管道破裂、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站防渗层或构筑物破损,渗滤液泄漏也将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因排水沟或管道堵塞、破裂,雨水或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内造成渗滤液增加,增加的渗滤液可进入渗滤液调节池暂存,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填埋物进场填埋后,虽然采取铺匀分层逐层向上填埋作业,但由于堆体总高相对较高,存在堆体滑动或沉降的风险。根据可研报告,拟建场地地质稳定,场地主要地层分布稳定,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和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在严格做好填埋区排水和保证堆填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堆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小。拟建填埋场设计在填埋库区采用垃圾坝坝型为压实粘土坝,如坝基失稳、垮坝、开裂、渗透破坏等,可能造成溃坝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项目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不存在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和软土震陷问题及其他不明地质现象,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项目固废填埋不会引起地面塌陷。5.3环境风险分析5.3.1交通运输风险影响分析固废及外运渗滤液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影响而导致车辆破损或翻倒的风险。这些风险将会导致运输车中的渗滤液外泄进入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固废洒落或堆存于道路附近,固废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雨水冲刷以地表径流或通过大气扩散的方式进入周围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从而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运输单位应认真、切实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确保固废、渗滤液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风险事故。项目运输路线避开了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地表水环境敏感点,风险情况下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根据4.2.3章节预测结果,渗滤液泄漏之后氟化物及六价铬会对含水层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氟化物及六价铬浓度并未超标,且随着时间的延长,COD浓度逐渐减小,风险情况下对地下水影响较小。5.3.2Ⅱ类固废处置场防渗层渗滤液渗漏的风险分析本项目填埋场Ⅱ类固废处置场(A填埋分区)填埋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废,渗滤液主要为悬浮物和少量重金属。渗滤液一旦泄漏侵入地下水,可能导致场区地下水流向下游污染;渗滤液渗入土壤,也将影响土壤质量,可能威胁人体健康。渗滤液泄漏主要原因包括:防渗系统破坏导致渗滤液进入地下渗漏、渗滤液导排系统失效导致导排过程中通过管道等位置泄漏和渗滤液调节池位置由于运行不当或容积设计不足导致渗滤液溢出造成泄漏。渗滤液渗漏的预测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详见4.2.3章节。根据预测,在实施填埋区、调节池等防渗,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雨污分流,及时覆盖、绿化并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等防治措施后,项目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渗滤液泄漏时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迁移速率相对较慢,泄漏之后Cd及六价铬会对含水层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氟化物及六价铬浓度并未超标,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减小,对地下水影响较小。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做好Ⅱ类固废处置场(A填埋分区)库区防渗和渗滤液调节池底层防渗工作以及渗漏检测系统日常监测工作,并且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尽量避免非正常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的避免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5.3.3污水事故排放风险影响分析本项目污水排放的风险主要有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本项目填埋场Ⅱ类固废处置场渗滤液经收集后进入渗滤液调节池,水质均匀后由泵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渗滤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BOD5、氨氮、氟化物”应处理达到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通过密闭槽车运往光泽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不外排。若当渗滤液调节池沉渣清理不及时或池体损坏时,有可能导致渗滤液直排,影响周围地表水水质,造成水体生境受到破坏。根据4.2.8章节对渗滤液泄露的预测影响分析可知,在事故情况下,渗滤液COD在X=10m处出现浓度最大值为19.05548m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水在经过河流的净化及稀释,在下游的1100m处浓度增量为0。项目地西溪支流至西溪汇入点约2000m,远大于1100m,项目事故情况下,渗滤液未经处理排放对下游光泽县自来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西溪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水体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设置的渗滤液调节池容积5000m3考虑了项目区域最大暴雨量时渗滤液的产生量,并设置了完善的雨污分流和截洪导排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渗滤液外溢的发生。出现不可抗暴雨时,渗滤液量超过调节池容量或发生洪水倒灌,危及调节池安全时,应及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对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可用泵将渗滤液抽出打回填埋堆体,尽量避免事故发生。5.3.4填埋堆体坍塌风险填埋场沉降量取决于最初的压实度、降解情况、填埋场的高度等因素。沉降主要发生在头5年,在之后的时间里,沉降量小,并呈递减趋势。填埋场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塌陷)具有负面的环境影响:填埋场沉降有可能使盖层的坡度降低甚至造成局部地方周边高中间低的情况,导致地表降雨排泄不畅或者向低洼处的汇集,致使大量雨水进入填埋场;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有可能破坏盖层的结构,造成盖层发生断裂,降低盖层的排水能力;较严重的不均匀沉降还可以破坏气体收排设施。在填埋场设计、施工、运行和封场后管理中都必须考虑填埋场沉降的环境影响。进行填埋场盖层坡度设计时,应考虑沉降造成的坡度损失;填埋场盖层必须有稳定性、抗塌陷、抗断裂和边坡失稳、抗向下滑动、抗蠕动,有抵抗填埋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如果发生沉降,应进行盖层恢复治理,剥去填埋场的覆盖层,调整填埋场的坡度,然后再铺设盖层。固废填埋过程中采用分层压实方法进行操作,按单元一次逐层推进,层层压实。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填埋场发生填埋堆体坍塌的风险较小。5.3.5垃圾坝溃坝风险影响分析拟建填埋场设计在Ⅱ类固废处置场(A填埋分区)填埋库区采用垃圾坝坝型为压实粘土坝,环评要求在Ⅰ类固废处置场B、C填埋分区下游增加压实粘土坝。如坝基失稳、垮坝、开裂、渗透破坏等,可能造成溃坝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由于拟建填埋场位于光泽县西南方向的鸾凤乡双门村北部山谷,场址A填埋分区现状为光泽县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项目周边现状主要分布林地和工业区,周边分布村庄均距离场址约800m以外。通过区域地质资料与本次勘探结果综合分析,未发现有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拟建场地适宜建设该工程。拟建坝体溃坝对周边村庄影响较小。5.4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5.4.1环境风险管理措施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和生产运营特性,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风险为渗滤液的产生、泄漏风险和渗滤液处理站事故排放风险等。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仅对现场人员、财产造成损失,而且对周围环境可能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危害。本着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和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态度,建设单位首先应努力开展和完善本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各项防范措施。(1)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建设单位应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树立环境风险意识,明确环境风险责任,落实环境保护的内容。(2)实行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本项目在运行期间应针对事故可能发生的环节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系统的安全隐患的预防上,并从整体和全局上促进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安全操作,同时建立监察、监测、管理系统,实行安全检查目标管理。(3)规范并强化风险预防措施建设单位应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对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制度上、技术上的保证作用,对渗滤液产生、渗漏和交通运输事故等一些较大的事故进行重点防范,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4)提高生产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能力不足、工作疏忽等。操作事故是生产过程中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事故,而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则直接影响到此类事故的发生概率。项目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严格要求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工上岗前必须参加培训,落实安全教育制度。(5)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建设单位在场区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和人工复合衬层之间的渗漏检测系统,随时掌握周边环境质量情况,及早发现事故排放风险,及早治理,减少事故影响。(6)从法律法规上加强管理为确保运输和处理的安全,应严格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并严格执行,杜绝事故发生的源头。(7)建立事故救援演习制度建设单位应定期进行事故风险救援演习,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训练事故救援队伍的反应和救援能力,为实际工作做充分准备。5.4.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交通运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由于固废、外运渗滤液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防范。项目运输过程中环保工作由产废企业自行承担,本项目对固废运输过程风险防范提出相应要求。A.一般固废运输①采用固废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运输车辆应采取具有专用资质单位设计制造的车辆,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②固废运输车辆必须在车辆姓名位置设置专用表示;③根据场内产生一般工业固废的填埋规模,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合理地配置备用车辆;④每次出车运输要经过周密的车况检查,并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运输计划;⑤从运输的司机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有处理突发意外的能力;⑥固废运输过程采取封闭、遮盖等措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固废散落、渗滤液外泄、异味散发等事件对环境的影响;⑦运输车辆不得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时时关注气象条件,合理安排运输车次,尽量避免不良气象条件下的运输行为。B.渗滤液运输①采用密闭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运输车辆应采取具有专用资质单位设计制造的车辆,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②运输车辆必须在车辆姓名位置设置专用表示;③每次出车运输要经过周密的车况检查,并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运输计划,严格按照运输路线行驶;④从运输的司机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有处理突发意外的能力;⑤运输车辆不得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时时关注气象条件,合理安排运输车次,尽量避免不良气象条件下的运输行为。⑥严格执行渗滤液运输台账登记制度,记录每批次渗滤液运输量和运输时间。(2)渗滤液泄漏和事故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项目设计施工阶段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合格的防渗材料,保证施工质量,严格落实各项防渗措施。a、建设单位对委托污水处理、输送环节的工艺技术均应进行考察和论证,保证污水被有效收集和处理;b、应定期对输排水管道进行维护及管理,防止管道破损和泥沙沉积堵塞而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管道衔接处应特殊处理和维护,防止污水泄漏而污染地下水。c、厂内渗渗滤液节池的储存能力应满足汛期初期雨水量的储存需求,避免初期雨水溢流。②项目运营阶段本项目设置一座容积为50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可暂存约278天的渗滤液,因此,通过合理调度,本项目可以暂存未经处理的废水,可以避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溢流。为了防止渗滤液的非正常排放,填埋场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a、加强渗滤液调节池防渗系统的维护和监管,防止渗滤液调节池中的渗滤液污染水体和土壤。b、加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加强导排,防止渗滤液积存从而污染地下水。c、严格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掌握地下水污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强渗滤液导排等应急措施。d、现不可抗暴雨时,垃圾渗滤液量超过调节池容量或有可能发生洪水倒灌,危及调节池安全时,应及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使用吸污车,将过量的渗滤液送至其他有能力对其进行处理的单位或者有能力对渗滤液临时储存的地点,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此外,填埋场应制订包括监测、报警以及对垃圾堆场截洪沟的询查制度。每年汛期之前,完成截洪沟的整修,确保雨水外排的畅通无阻;在有大雨、暴雨预报时,尽量抽排渗滤液收集池内的积液,保障足够的容量;一旦发生收集池不足的情况时,避免溢流排放。(3)填埋堆体滑坡及溃坝预防措施填埋物进场填埋后,虽然采取铺匀分层逐层向上填埋作业,但由于堆体总高相对较高,存在堆体滑动或沉降的风险。根据可研报告,拟建场地属稳定的建筑场地,场地主要地层分布稳定,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和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加强综合管理,严格填埋作业规范,保证堆填工程质量,避免堆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拟建填埋场设计在Ⅱ类固废处置场(A填埋分区)采用垃圾坝坝型为压实粘土坝,环评要求在Ⅰ类固废处置场B、C填埋分区下游增加压实粘土坝。如坝基失稳、垮坝、开裂、渗透破坏等,可能造成溃坝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项目周边现状主要分布林地,周边分布村庄均距离场址约800m以外。通过区域地质资料与本次勘探结果综合分析,未发现有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拟建场地适宜建设该工程。拟建坝体溃坝对周边村庄影响较小。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障填埋场稳定性,根据要求定期对填埋堆体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对后续运行计划进行修订及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防范。①确保本次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建设满足场区内渗滤液的排放要求,减少渗滤液积存对垃圾坝体的负荷。②加强填埋场的运行管理,保证填埋场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导排渗滤液,防止其在场底的聚集。③在每年的雨季来临之前对场区内河场区外的地表水导排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损毁渠段及时修复,同时应定期对垃圾坝体牢固性进行检修。④Ⅰ类固废处置场(B、C填埋分区)下游增设垃圾坝,防止填埋体滑坡风险。5.5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是在安全预案的基础上,突出减少环境风险的预案。本项目应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和《福建省环保厅关于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应急[2013]17号),制订本项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备案。项目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做到目的明确、依据合法、范围明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和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2)企业基本情况。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生产线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明确企业原辅材料数量、产品产量、危险化学品情况。(3)本单位环境危险源情况。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4)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针对单位危险源数量和性质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品名和基本储量等,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5)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者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6)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准备措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预警分级指标、预警发布或者解除程序、预警相应措施等,明确预防和管理措施,明确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7)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等。(8)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善后处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9)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通信保障、科技支撑等,明确上述各类保障措施。(10)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明确各类奖惩制度。(11)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解释、修订情况和实施日期等,对预案中用到的术语进行解释,明确预案的解释单位,说明预案修订情况,明确实施日期。(12)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标准化格式文本、工作流程图、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通讯录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人员姓名、所在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保证准确有效;给出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要求规范、清晰、简洁;明确工作流程,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等;以表格形式列出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5.6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叙述,本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事故会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事故的发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事故防范力度和处理能力,将环境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各项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做好事故风险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实施的环境风险可被接受。
表5.7-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建设项目名称光泽县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场工程建设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乡双门村地理坐标经度27°31'56.78"北纬度117°16'47.98"东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废油;暂存于危废暂存库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固废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影响而导致车辆破损或翻倒的风险,这些风险将会导致运输车中的固废洒落或堆存于道路附近,固废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雨水冲刷以地表径流或通过大气扩散的方式进入周围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从而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运输单位应认真、切实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确保固废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风险事故。本评价废水的渗漏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于Ⅱ类固废处置场(A填埋分区)库区防渗层破裂泄露、渗滤液调节池的防漏措施不当或不够,造成池内的渗废水渗漏影响地下水和渗滤液输送管道发生泄漏影响地下水。若渗滤液输送管道破损发生渗滤液泄露事故,将对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以及下游的西溪水域造成污染,污染程度视泄露量而定。填埋场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塌陷)具有负面的环境影响:填埋场沉降有可能使盖层的坡度降低甚至造成局部地方周边高中间低的情况,导致地表降雨排泄不畅或者向低洼处的汇集,致使大量雨水进入填埋场;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有可能破坏盖层的结构,造成盖层发生断裂,降低盖层的排水能力;较严重的不均匀沉降还可以破坏气体收排设施。项目区域未发现有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拟建场地适宜建设该工程。拟建坝体溃坝对周边村庄影响较小。风险防范措施要求(1)交通运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采用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运输车辆应采取具有专用资质单位设计制造的车辆,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②运输车辆必须在车辆姓名位置设置专用表示;③根据一般工业固废的填埋规模,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合理地配置备用车辆;④每次出车运输要经过周密的车况检查,并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运输计划;⑤从运输的司机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有处理突发意外的能力;⑥固废运输过程采取封闭、遮盖等措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固废散落、渗滤液外泄、异味散发等事件对环境的影响;⑦运输车辆不得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时时关注气象条件,合理安排运输车次,尽量避免不良气象条件下的运输行为;⑧严格执行渗滤液运输台账登记制度,记录每批次渗滤液运输量和运输时间。(2)渗滤液泄漏和事故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项目设计施工阶段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合格的防渗材料,保证施工质量,严格落实各项防渗措施。a、建设单位对委托污水处理、输送环节的工艺技术均应进行考察和论证,保证污水被有效收集和处理;b、应定期对输排水管道进行维护及管理,防止管道破损和泥沙沉积堵塞而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管道衔接处应特殊处理和维护,防止污水泄漏而污染地下水。c、厂内渗渗滤液节池的储存能力应满足汛期初期雨水量的储存需求,避免初期雨水溢流。②项目运营阶段本项目设置一座容积为50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可暂存约278天的渗滤液,因此,通过合理调度,本项目可以暂存未经处理的废水及消防废水,可以避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溢流。(3)填埋堆体滑坡及溃坝预防措施填埋物进场填埋后,虽然采取铺匀分层逐层向上填埋作业,但由于堆体总高相对较高,存在堆体滑动或沉降的风险。根据可研报告,拟建场地属稳定的建筑场地,场地主要地层分布稳定,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和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加强综合管理,严格填埋作业规范,保证堆填工程质量,避免堆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
表5.7-2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完成情况风险调查危险物质名称废油///////存在总量/t1.5///////环境敏感性大气500m范围内人口数/人5km范围内人口数1.6万人每公里管段周边200m范围内人口数(最大)/人地表水地表水功能敏感性F1□F2F3□环境敏感目标分级S1S2□S3□地下水地下水功能敏感性G1□G2□G3包气带防污性能D1□D2D3□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Q值Q<11≤Q<10□10≤Q<100□Q≥100□M值M1□M2□M3□M4□P值P1□P2□P3□P4□环境敏感程度大气E1□E2E3□地表水E1E2□E3□地下水E1□E2□E3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简单分析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环境风险类型泄漏火灾爆炸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影响途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事故情形分析源强设定方法计算法□经验估算法□其他估算法□风险预测与评价大气预测模型SLAB□AFTOX□其他□预测结果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最大影响范围/m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最大影响范围/m地表水最近环境敏感目标/,达到时间/h地下水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d最近环境敏感目标/,达到时间/d重点风险防范措施(1)交通运输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采用固废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运输车辆应采取具有专用资质单位设计制造的车辆,确保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②固废运输车辆必须在车辆姓名位置设置专用表示。③根据一般工业固废的填埋规模,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合理地配置备用车辆;④每次出车运输要经过周密的车况检查,并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运输计划;⑤从运输的司机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有处理突发意外的能力;⑥固废运输过程采取封闭、遮盖等措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固废散落、渗滤液外泄、异味散发等事件对环境的影响。⑦运输车辆不得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时时关注气象条件,合理安排运输车次,尽量避免不良气象条件下的运输行为。(2)渗滤液泄漏和事故排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项目设计施工阶段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合格的防渗材料,保证施工质量,严格落实各项防渗措施。a、建设单位对委托污水处理、输送环节的工艺技术均应进行考察和论证,保证污水被有效收集和处理;b、应定期对输排水管道进行维护及管理,防止管道破损和泥沙沉积堵塞而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管道衔接处应特殊处理和维护,防止污水泄漏而污染地下水。c、厂内渗渗滤液节池的储存能力应满足汛期初期雨水量的储存需求,避免初期雨水溢流。②项目运营阶段本项目设置一座容积为5000m3的渗滤液调节池可暂存约278天的渗滤液,因此,通过合理调度,本项目可以暂存未经处理的废水及消防废水,可以避免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溢流。(3)填埋堆体滑坡及溃坝预防措施填埋物进场填埋后,虽然采取铺匀分层逐层向上填埋作业,但由于堆体总高相对较高,存在堆体滑动或沉降的风险。根据可研报告,拟建场地属稳定的建筑场地,场地主要地层分布稳定,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和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加强综合管理,严格填埋作业规范,保证堆填工程质量,避免堆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评价结论与建议综上分析,本项目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在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有效防控。6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6.1施工期环保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6.1.1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车辆运行和各种机械设备运作,将对本项目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是扬尘影响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管理,实行清洁生产、文明施工;搞好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杜绝粗放式施工。(2)对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或部分围栏等遮蔽措施,阻隔施工扬尘,以达到防风起尘和减轻施工扬尘外逸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对于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遮挡措施,应适时洒水降尘,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3)采用商品砼,不在施工现场进行水泥搅拌;石灰等粉状物采用封闭式运输,运输过程中确保容器密闭良好。(4)施工过程应及时清理堆放在场地上的弃土,土石方挖掘完后,应及时运送到需要填方的低洼处,减轻施工水土流失,防止二次扬尘。干燥季节应及时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以保持其表面湿润,减少扬尘产生量。(5)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6)土方运输使用经核准的车辆,车辆必须采取密闭或覆盖措施,不得遗撒、泄漏。(7)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避免水、泥带入区外道路道路。6.1.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机械管理,对设备经常进行检查维护,严禁跑、冒、滴、漏严重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2)建设排水沟、沉淀池等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废水通过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3)水泥、黄砂等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被雨水冲刷影响下游水体。(4)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管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鱼塘南侧现有的旱厕进行处理,并委托环卫工人定期清掏外运处置。6.1.3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1)合理安排好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保证在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减少运行噪声。(3)使用商品砼,施工现场不设置水泥搅拌机。(4)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交通疏导工作,减少车辆鸣笛,降低交通噪声。6.1.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2)开挖土石方尽可能用于项目区内填方使用,多余土石方全部运往光泽县金岭工业园区处置场使用,在填方区落实后方可施工建设。(3)施工遗弃的沙石、建材、钢材、包装材料等应由专人管理回收,及时清洁工作面。6.1.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1)本项目不设置预制场和拌合场,不设置取土场,施工人员生活设施依托已建的管理区,不另设施工营地。(2)对项目区用地红线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划定工程作业区边界,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大挖大填,尽量减少周边土壤扰动和植被破坏。严禁超界占用和破坏土壤和地表植被。(3)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履行手续。(4)建设单位应因地制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进行土石方工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避免乱挖乱填,充分利用挖方作填方,降低土地生态破坏及其损害程度。(5)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挖方和填方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期施工,已预防雨水直接冲刷裸露地面而造成水土流失。(6)土石方开挖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及时运至临时堆土场,用作后期道路两侧以及项目区周边绿化覆土。6.1.6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在满足水土流失防治的前提下,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应注意对容易诱发水土流失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同时施工时须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落实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优化方案科学施工。应进一步优化土石方利用和调配方案,使土石方利用更加合理,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在土石方的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滴、漏、撒,尽量减少和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施工。科学安排施工程序,严格按照先围堰再施工,尽量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2)强化临时工程措施。开挖出的土方要利用草袋进行临时拦挡,避免降水直接作用于松散的土体表面,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对表面松散土体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雨季施工时,降水会对临时堆放的松散土石方产生较大的冲刷,应及时修筑临时排水沟,将雨水尽快排向附近的自然沟渠。(3)设置沉砂、沉淀池。施工区域砂石料、混凝土系统废水经沉砂池和沉淀池处理后,上层清液达标后排放或循环使用,沉淀下来的泥砂与施工弃渣运外工业园区填方使用。(4)责任落实定期监测。为将水土保持落实到实处,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招标文件,招标书中要有水土保持要求,并列入中标合同书中。加强施工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6.2营运期环保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6.2.1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在正常工况下,A填埋分区及渗滤液调节池防渗措施良好,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地下水的环境质量主要受现状条件控制;但在事故工况下,A填埋分区及渗滤液调节池发生污水泄漏(如跑、冒、滴、漏),如果不采取健全的污染防控措施,则污染物有可能渗入地下,从而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因此为A填埋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人机工程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史料解读素材北师大版必修2
- 大班音乐《粗心的小画家》课件
- 2024房屋维修工程施工合同
- 2024装修合同签署小常识分享
- 2024办公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4【服务协议模板】代驾服务协议合同范本
- 2024装修合同制定的注意事项
- 2024年4月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真题与答案
- (高清版)DB42T 2179-2024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广西2024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YYT 0654-2017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中央202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招聘应届生等2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西游记》情节梳理及专项训练(21-40回)解析版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2024年05月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