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TOC\o"1-3"\h\u19510摘要: 4903关键词: 413681一、引言 510022(一)研究背景 512335(二)文献综述 5288761、国外研究述评 5310342、国内研究述评 510447二、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2150(一)保险业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6972(二)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7213891、经济因素 7115492、社会因素 7230083.人口因素 711119三、实证分析 825264(一)变量的选择 824276(二)影响保险业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9214111、保险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932532、保险深度影响因素分析 924945四、结论和对策建议 1020500(一)结论 1014232(二)对策建议 11145761、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11221912、大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11316993、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 1197814、提高人口素质和保险意识 11注释12参考文献13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作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的现代保险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的长久稳定、规避各类风险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1978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规模超越了法国、德国等世界上很多的西方国家,于2018年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实现了健康稳步增长。2016年,我国保险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保险业规模的具体目标—争取在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4.5万亿元、保险深度为5%、保险密度为3500元/人。据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保费收入4.6万亿,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只有4.45%和441.01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险业的平均水平(保险深度7.30%,保险密度819.99美元/人)。这与我国“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1)(1)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2)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找出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本文着重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人口基数、人均收入、保险意识及态度、经济因素、社会保障状况等影响因素,构建保险业主要影响因素的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从实践价值角度来看,本文在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构建出一套保险行业发展影响因素新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及对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找出对保险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指标和因素,使研究成果尽可能接近现实,做从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述评Gandolfi和Miners(1996)通过研究后证实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百姓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对于保险上购买需求也就越大;受教育水平对于保险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除此之外,居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保险意识也是保险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风险意识和认可度都是主观性很强的抽象概念,很难量化表达出来。因此众多的学者都采用受教育程度、时间长短、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某一个指标代替保险意识量,但这种代替关系可能会使得出的结论存在偏差。Outreville(1990),Lee(2007)通过研究5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与保险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保险的价格虽然对保险需求具有负向影响但通过相关性检验并不显著。国外学者SimonaLauraDragos(2014)的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对人寿保险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人口受教育水平对非寿险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Ward(200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市场的发展存在促进作用。2、国内研究述评戴成峰(2012)在经过研究后指出:我国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对我国GDP存在长期的积极影响,并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引起国内财产险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刘本定、罗彦杰等(2011)经过对比保险市场上人身保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收可支配水平、城镇化、社会保障水平以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等各项因素是影响我国财产保险各地区之间产生波动的主要原因。杜聪慧等(2006)通过实证分析发展GDP、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对我国险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陈华等(2008)通过对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后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财富状况、GNP、社保水平对保险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张宗军(2011)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水平、人均收入水平、风险意识、固定资产投资、汽车拥有量和货物运输量等六个因素对我国财产保险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影响。李波(2016)通过研究认为广州的生产总值、民用机动车辆的保有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产保险的赔付率的是影响广州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唐鑫婷(201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人口抚养比和城市化水平越高,保费收入也就越多。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也与保险购买力有密切的关系。进入工业化社会,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人均寿命普遍提高、结婚年龄普遍提高、家庭人口规模变小、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居民素质大幅度提升等这将是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这种人口发展的趋势对保险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的背景下,储蓄类保险和长期护理类保险产品的需求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区域差异、宗教信仰、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收人等都对保险等都对保险的购买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者孙祁祥(2012)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赡养率或抚养比与保险消费的关系存在正向导向关系。还有我国学者贾立文(2014)通过研究后得出人口基数、人口素质等因素对非寿险保险深度具有负向影响,城镇化对非寿险保险深度存在正向影响。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等。本文通过影响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与主要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各个指标之间的显著性水平,做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二、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一)保险业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保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当时在地中海从事贸易的意大利商人,试图避免船只在海上触礁或遭遇风暴,一个自愿的一人损失分担协议,保证受害者的生计来源和财务状况,即共同海损分摊。现代保险业诞生于英国,英国伦敦早期的劳合社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雏形。1667年,英格兰的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人们对火灾保险的巨大需求,促就了英国火灾保险的发展。19世纪,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新的行业和生产方式也随之产生,这也伴随着新的工业风险的产生,保险业务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工业保险中出现了工厂锅炉爆炸的锅炉爆炸保险。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重疾险,医疗保险,意外险,养老保险已经成为了现代保险业发展的刚需保险险种。1980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恢复以来至今,我国保险业真正发展的年头大概只有40年。首先,从保险规模上来看,由1980年的4.6亿元到2020年4.53万亿元,这比1980年的保费收入翻了将近10000倍,说明单从保险规模上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规模发展迅速,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其次,从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这两个质量指标来看,保险深度由1980年的0.1%增长到2020年的4.45%,保险深度由1980年的人均0.47元增加到到2020年的人均441.01美元,这说明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风险意识和对保险规避风险和经济补偿的基本功能的认识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除此之外,从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变化来看,由1979年的一家(中国人民保险)增加到2018年的226家,说明我国保险业市场的的险种种类越来越多,保险产品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保险市场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强。最后就是我国保险业的市场规模已于2018年,超越众多的西方发达国家,跃居世界第二位,也带动了国际保险业的巨大发展。我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随着我国进入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和国际养老金监督官协会,这也标志着我国真正成为了国际保险业的一员,在国际保险市场越来越有自己的话语权了。(3)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3)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二)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分析根据保险学和经济学理论,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因素如果人们仅仅有购买保险的欲望,没有经济基础,那么购买欲望就不能形成现实的保险需求,因此,保险业的发展还受经济因素影响。具体包括:(1)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是保险业发展的根基。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巨大的保险市场,保险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2)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购买保险产品的主要是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购买保险的的人由于经济原因很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购买保险的人也将越来越多。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总量于2010年已达到世界第二名,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2、社会因素(1)城市化水平自1980年我国保险业恢复以来,我虽然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但是由于保险意识缺乏等因素影响,城镇人口还是我国保险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因此,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将影响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2)社会保障状况社会保障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个人来讲,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具有代替关系,社会保障水平高,人们应对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的能力就增强,对保险的需求就越低。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保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社会保险对于应对风险,社会稳定就具有非常大的作用。3.人口因素(1)人口基数任何一个社会人都是保险市场的潜在顾客。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基数直接决定着该国家、该地区保险事业发展的潜在前景,人口基数越多保险潜在市场就越大,保险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这一点上,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2)人口质量①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结构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结构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的程度越深,其对保险的认可度也就越强,规避风险的意识也越强,从而其购买保险的欲望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而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②年龄因素保险中很多险种(如寿险、工伤险等)具有很强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有不同保险需求。例如,老年人对寿险的需求比年轻人的需求就比较高高。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8.70%,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占比达到13.5%(4)数据来源: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这也导致老年人对寿险需求的增加,我国(4)数据来源: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3)保险意识及态度虽然受到环境,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也就不同,但是他们普遍对保险具有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等基本功能的认识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基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人们无法预测将来什么时候会发生风险,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为了规避风险,减少可能的损失,人们购买保险。但人们购买保险也受风险意识、对待风险的态度影响,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也不断提高,对风险的厌恶也与日俱增,这将有利于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三、实证分析依据上文有关影响保险发展因素的分析,本文将通过构建模型对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一)变量的选择就指标的选取而言,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这两个质量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将用这两个指标反映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关于影响保险业发展的因素,基于上文的分析,本文选择8个指标,具体如下:IDS:保险密度(元/人)。该指标由保费支出除以人口总数而证,反映了人均保费支出状况。IDP:保险深度(%)。该指标由保险保费收入除以GDP而证,反映了保费收入占GDP的占比。X1: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人)。这一指标反映人口受教育以及人口素质状况。X2:人均年底存款余额(元)。由于没有专门涉及居民财富状况的指标,本文以人均年底存款余额代表财富状况。因为一般而言,人们的余钱存到银行,形成存款,这构成了家庭财富,同时,我国居民储蓄意愿比较强烈。因此,以此指标代表财富状况在现有的条件下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X3: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X4:人口总数(亿)。X5:城市化水平,该指标由城市人口除以总人口而得,反映我国的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占比。X6:负担系数。负担系数是指非就业人口(总人口减去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负担系数越大,表明非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越大,居民受到的压力越大,购买保险能力也将受到限制,总重导致保险的发展缓慢。X7:第二、第三产业中非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该指标反映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的结构,通过该指标可以看出参与我国保险业的主体力量是国有单位还是私营单位。X8:人均收入(元)。该指标由收入总额处以人口数得出,该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期(一般为年度)当地居民个人的收入状况指标(二)影响保险业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依据选择的指标,通过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银保监会年鉴查找相关数据资料,本文分别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为被解释变量的构建计量模型,考察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保险密度影响因素分析(1)相关分析上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各个指标对保险发展的影响,这一部分为了进一步验证选择的各个指标是否与保险业发展真正相关,我们首先对选择的指标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见表3-1)表3-1保险密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表IDS(Pearson)X1X2X3X4X5X6X7X8Correlation0.9510.9920.9030.9370.994-0.4690.9310.975Sig(2-tailed)0.0000.0000.0000.0000.0000.0780.0000.000分析表3-1可知,保险密度与人口素质(X1)、人均存款余额(X2)、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X3)、人口总数(X4)、城市化水平(X5)、所有制的结构(X7)、收入水平(X8)等因素相关程度较高,相关性检验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它们对保险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保费收入与负担的相关性也较高,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但其影响方向为负。(2)多元回归分析为了分析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将以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指标为解释变量,以保险密度为被解释变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采用F检验的概率值(系统默认值:Sig<-0.05引入,sig>-0.10剔除)作为判断依据,由此得到多元回归模型:IDS=-229.892+8.114X5+1.083X1+0.015X2t=(-4.183***})(3.685***})(6.874***)(3.460***)①Rz=0.998Adjusted一Rz=0.997S.E.=4.8546DW=2.353F=1851.358***5((5)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表示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相关系数为皮尔逊相关系数,上文中为双边检验的显著性。其中,IDS表示保险密度;X5表示城市化水平;X1表示人口素质指标;X2表示人均存款余额。根据回归结果,从多元回归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整个方程来看,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对应的P值为0。调整后的可决系数Adjusted-RZ为0.997,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99.7%可以由上述3个变量的变化做出相关的解释。从回归系数的符号看,它们都符合理论分析。因此,回归结果有效。式①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主要受城市化水平、人口素质以及人均收入水平三个因素的影响,并且与它们呈正相关关系。2、保险深度影响因素分析(1)相关分析上文通过保险密度指标考察分析了影响我国保险密度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验证、确定影响我国保险发展的因素,再用保险深度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考察,分析各个指标是否与保险深度有关,首先对选择的指标进行简单的相关分析(见表3-2)表3-2保险深度与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表IDP(Pearson)X1X2X3X4X5X6X7X8Correlation0.9540.9790.9170.9330.985-0.5020.9180.962Sig(2-tailed)0.0000.0000.0000.0000.0000.0570.0000.000分析表3-2可知,保险深度与人口素质(X1)、人均存款余额(X2)、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X3)、人口总数(X4)、城市化水平X5)、所有制的结构(X7)、收入水平(X8)等因素相关程度较高,相关性检验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它们对保险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保险深度与负担系数的相关性也较高,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但其影响方向为负。这表明居民的负担越重,越不利于个人购买保险,从而不利于保险业的发展。(2)多元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确定影响我国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保险深度为被解释变量,影响保险业发展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为消除方法对变量提取的影响,仍然利用上文中的方法,得到多元回归模型:IDP=-6.020+0.096X5+0.018X1+0.056X3t=(-5.103***)(3.866***`)(4.795***)(2.662**)②RZ=0.991Adjusted一RZ=0.988S.E.=0.1106DW=2.777F=395.008***6((6)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表示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参考文献(1)胡晓坤.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2)王睿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与思考[J].北方贸,2019(11):38-42.(3)弋路飞.广州市保险业发展状况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探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4)贺超.我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河北企业,2020(11):77-81.(5)陈虹旭.中国城镇化对区域保险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6)张一静.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8.(7)董大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7.(8)唐鑫婷.中国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6.(9)曲声乐.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4.(10)燕赟.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实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4.(11)蔡超.中国保险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25(06):17-20.(12)孙祁祥,郑伟,锁凌燕,何小伟.市场经济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02):158-172.(13)张伟,郭金龙,张许颖,邱长溶.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07):108-117.(14)郭晶.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15)叶佳乐,申小红.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7(35):266-267.(16)过亦沛.从保险密度看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大众投资指南,2019(15):271.(17)李明.宁夏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宁夏大学,2018.(18)薄滂沱,邵全权.保险业活动、竞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5(08):3-15.3(19)范凯.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20)陈雷.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21)张芳洁.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3):25-31(22)任炽强.保险思想的产生及保险业的发展[J].上海金融研究,1984(06):25.其中,IDP表示保险深度;X5表示城市化水平;X1表示人口素质指标;X3表示产业结构。通过回归结果,各项指标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Adjusted-RZ为0.988,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98.8%可以由上述3个变量的变化做出相关的解释。从回归系数的符号看,它们都符合理论分析。式②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人口素质、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和对策建议(一)结论从以上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两个角度的考察可以看出,由于城市化水平、人口素质状况指标都同时被引入模型,这说明城市化水平,人口素质是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在模型①中引入的第三个变量是人均存款余额,而在模型②中引入的第三个变量是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从理论上讲,人们的财富越多,余钱越充足,人们无论是基于保障,还是经济补偿,都可能导致保险购买需求的增加;通过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保险的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占比越大,说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也就工人越多,保险的购买力也越强。(二)对策建议1、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上文实证研究中有收入指标,但收入指标并没有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可以说明,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提高了,但是这只能说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了,但可支配收入还是很少。收入高并不能代表老百姓真正的富裕了。因此,要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应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加居民财富,让居民的口袋殷实,使居民的保险购买欲望变成现实。因此,有以下几点结论建议:首先,财富状况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这说明财富是影响我国保险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电暖费用管理办法
- 外包队材料管理办法
- 污物电梯卡管理办法
- 无锡无人机管理办法
- 武汉新社区管理办法
- 机电科考核管理办法
- 新景区评定管理办法
- 商品采购流管理办法
- 英语中国食物课件
- 处方管理办法app
- 生态建筑理念演进-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线式溶解氧变送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银监会联合贷款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评价
- 公司食堂燃气改造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公基考试题库及答案(100题)
- 数据资产目录建设方案
- 2023年江苏省社区工作者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职语文专项题目及答案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失智老人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