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20.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呈现知识梳理巩固训练《战国策》原文呈现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知识梳理巩固训练一、词义理解1.一词多义(1)修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文中指身高

②静以修.身(《诫子书》)

修养、修行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④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培养

⑤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修建

长,文中指身高修养、修行长培养修建(2)及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②及.下船(《湖心亭看雪》)

等到

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④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⑤将复何及.(《诫子书》)

来得及

(3)朝①朝.服衣冠

早晨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③皆朝.于齐

朝见

比得上等到和到来得及早晨朝廷朝见2.通假字孰视之

⁠同

“熟”

⁠,意思为:

仔细

孰“熟”仔细3.古今异义(1)明.日.徐公来古义:

次日,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

偏爱

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次日,第二天偏爱土地方圆(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

指责

今义:用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指责4.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

(3)名词用作动词朝服.衣冠

穿戴

使……听到认为……美穿戴二、句子翻译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三、文意理解1.问答题(1)面对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是如何看待?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于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2)齐王接受劝谏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结合原文内容简要作答)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效果: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于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效果: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3)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启示: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启示: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5)文章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6)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妻子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2.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解析:D.应该是“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抢着进谏,几个月后,还不时地有人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D(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B.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可看出妻的赞美是发自内心、出自真情的。C.本文第三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行动及结果,重在表现齐王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明君风范。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劝齐威王纳谏的故事,说明了统治者要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解析:C.重在点明纳谏成效之大,从侧面表现邹忌的进谏艺术。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见九年级下册教材P127)【乙】魏文侯①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②,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四、对比阅读第一篇【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其后的“子质”“简主”都是人名。②蒺藜:一种带刺的草本植物。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四面竹树.环合

B.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C.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卒皆夜惊恐.

D.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培养/树木;B.诽谤,诋毁/讨厌,憎恨;C.恐吓,威吓/害怕,恐惧;D.选择。(3分)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由

也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3分)D3.【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简主都达到了劝谏的目的,请简要说说他们的劝谏方式有何相同点。(3分)

他们都运用了类比的方式去劝谏。【甲】文中的邹忌是从生活中的事例,推己及人,由小及大,以“家事”类比“国事”去进谏。【乙】本文中的简主是通过种植植物不同而收获果实不同的道理进行类比,用以物喻人的方式去劝谏。(3分)

他们都运用了类比的方式去劝谏。【甲】文中的邹忌是从生活中的事例,推己及人,由小及大,以“家事”类比“国事”去进谏。【乙】本文中的简主是通过种植植物不同而收获果实不同的道理进行类比,用以物喻人的方式去劝谏。(3分)

⁠魏文侯在位的时候,子质因为做官犯了罪,离开后漫游北方,(临行时)他对简主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施恩惠于人了。”简主问:“这是为什么?”子质说:“我所培养的在魏国公堂之上的人占了总数的一半,我所培养的朝廷的大夫占总数的一半,我所培养的守护边防的将领也占了总数的一半。可是今天公堂上的这些人都在君王面前诋毁我,朝廷的大夫们都用法律来恐吓我,边境那些将领们都用武力来逼迫我,因此我再也不施恩惠于人了。”简主说:“哎!你说的话过分了。如果春天种植桃树李树,夏天就能在它的绿荫下休息,秋天就能得到果实。如果春天种植蒺藜,那么夏天就采不到叶子,秋天也只能收获芒刺。如此看来,关键要看你种植的是什么。如今你所培养的,都不是有德行的人。所以君子应该先选择(合适的对象)再来培养啊。”参考译文第二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见九年级下册教材P127)【乙】昔者,齐景公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齐景公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也①。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②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③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谋不内齐景公者矣。齐景公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故曰:离内远游,则危身之道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有删改)【注释】①以三之可也:指将自己比作关龙逢和比干,死而无憾。②延颈:伸出脖子。③趣驾:催促驾车。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援.戈将击之/援.疑质理 B.今君虽.杀臣之身/虽.千里不敢易也C.臣言为.国/为.坛而盟 D.君乃释.戈趣驾而归/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解析:A.持,取/引、提出;B.虽然/即使;C.为了/修筑,修建;D.放下。(3分)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君

得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3分)D3.结合【甲】【乙】两篇选文,从进谏目的和进谏方式两个角度分析两位进谏者形象的异同。(6分)

相同点:两段选文均表现了进谏者心怀国事、敢于进谏的形象。(1分)

从进谏目的看,【甲】文邹忌进谏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颜涿聚的进谏是为了让齐景公返回朝廷,以免有臣子图谋篡国。(2分)

不同点:邹忌能言善辩,机智聪慧;颜涿聚忠心为国,勇敢无畏。(1分)

相同点:两段选文均表现了进谏者心怀国事、敢于进谏的形象。(1分)

从进谏目的看,【甲】文邹忌进谏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颜涿聚的进谏是为了让齐景公返回朝廷,以免有臣子图谋篡国。(2分)

不同点:邹忌能言善辩,机智聪慧;颜涿聚忠心为国,勇敢无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