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内容提要】夫妻财产制又称婚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清算和财产分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本文简要论述了夫妻财产分割的内涵和立A法模式,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形式及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成功,并提出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不足与立法建议。
【关键词】夫妻财产制立法不足立法建议
一、夫妻财产制的概念和国内外立法模式
(一)夫妻财产制的概念
夫妻财产制又称婚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分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二)夫妻财产制的国外立法模式
从各国关于夫妻财产的立法模式来划分,有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和个人特有财产制三种类型。
1、夫妻法定财产制,是指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在婚姻当事人没有订立财产契约或约定无效的情况下,当然适用的处理夫妻财产关系的具体制度。
2、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法律允许婚姻当事人以契约形式确定夫妻财产制形式的法律制度。在适用效力上,约定财产制优先于法定财产制,只要当事人有夫妻财产约定,而且该约定合法有效,其夫妻财产关系的处理就必须适用约定。
3、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又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婚后实行共同财产制时,由法律直接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的制度。
(三)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夫妻财产的立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是一般共同制,1980年《婚姻法》将婚后所得共同制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同时允许夫妻自由约定。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制、夫妻个人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三种形式,使我国的夫妻财产制逐步趋于完善。
1、夫妻共同财产制
(1)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概念、认定和范围
共同财产制是指除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和夫妻另有约定外,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均归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享有平等的财产所有权的制度。我国实行的是夫妻婚后所得共同制。这里的共有是指夫妻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在夫妻财产分割前,每一项财产,夫妻均拥有共同所有权。包括共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把握以下几点:①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②夫妻共同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时间,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③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但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属于个人特有财产的除外。这是讲的“所得”,是指对权利的取得,而非对财产必须实际占有,对于不同的财产权利的取得,要结合不同财产权利移转的法律规定去认定,如不动产权利的移转、赠与财产的权利移转、车辆所有权移转、票据权利的移转都有不同规定。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第17条规定,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工资、奖金;②生活经营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理权包括的内容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由此可见,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是共同共有,就是说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一方不得以对方没有收入或收入少等为借口妨碍甚至剥夺他方对共同财产享有的权利。这其中处分权是所有权中最重要的权能。基于亲属共同生活的特点,夫妻双方均有权对日常生活需要对共同财产独立进行处分,但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重要的处理决定,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至于什么是日常生活所需,法律上很难做出具体的统一的规定,因为各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处理时,可以根据当地一般生活水平并参考夫妻双方收入的情况来确定。同时,夫妻对共同财产也承担平等的义务,因为共同生活、生产和经营所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2、夫妻个人财产制的概念和种类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是指夫妻婚前个人享有的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并由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应当归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根据2001年《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一方婚前财产。它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成之前已经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即包括一方享有单独所有权的财产,也包括与他人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因婚前财产的个人财产与婚姻无关,系个人的劳动或其他合法收入,婚姻的另一方未做贡献,双方未结婚也不负婚姻义务,因此其财产利益也不应共有。(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这里面指的是夫妻一方依据《民法通则》逃避债务。所以,从首先保护无过错的第三人考虑,第三人是否明知,应当是由夫或妻已明白、清楚地告知了第三人为准。是否已告知,也应当由夫或妻负举证责任,否则就不能以有约定而对抗第三人为准。
⑤约定生效的其他要求。
由于当事人对财产制度的约定属于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符合《民法通则》对有效民事行为应具备条件的规定,即夫妻对财产的有效约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庆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二、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成功
(一)明确了夫妻法定共同财产制的范围
1980年婚姻法只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未列出范围,容易产生歧义,实践中不好操作。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二条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包括:1、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2、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3、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收益;4、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5、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6、一方或双方的其他合法所得”。上述司法解释通过实践检验,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不尽合理。2001年婚姻法第17条吸收了上述司法解释中的合理部分,明确规定我国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9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该条结合夫妻特有财产的确立,在范围和文字表述了做了更加科学的变动,从而使夫妻法定共同财产有了明确的范围。
(二)设立了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体现了人们对个人价值追求日益强烈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当事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纠纷的解决
我国原有的“夫妻共同财产”范围规定过于宽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个人业主、私营企业主大量出现,而他们的财产数额巨大,一旦发生继承或赠与,将其个人财产规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会挫伤他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司法实践中,有人正是利用这种法律规定,通过结婚、离婚等不正当手段来敛富聚财,因此这种扩大夫妻共同财产的做法已证明行不通。修订后《婚姻法》第一次明确规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这体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财产日益丰富,家庭财产关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夫妻财产关系也应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设立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度,体现了人们对个人价值追求日益强烈的愿望,有利于维护夫妻合法的财产收益,有利于提高当事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家庭财产法律制度。另外,规定夫妻个人财产制,有利于在审判实践中明确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限,在处理夫妻对财产权益争议时,有法可依,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益。同时,由于夫妻财产关系明确,也排除了第三人的效果顾虑,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三)夫妻之间可约定财产,充分反映了对民事权利主体意愿的尊重,体现了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符合私法基本原则,同时也为人民法院解决家庭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修订后《婚姻法》对夫妻之间可约定财产的规定,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符合世界各国民事法律发展之潮流。正是由于有了事先的财产约定,才会为日后可能产生之磨擦提供了润滑剂,更能消除其可能产生的不快,增加夫妻关系之间的向心力。同时,约定财产制的效力高于法定财产制的效力,人民法院在确定夫妻财产的归属或在处理离婚财产时,当事人对财产的归属有约定的,从约定,这就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质量。
(四)完善了物权制度,体现了物权法定原则
我国民法中未规定物权的时效取得制度,而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却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及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同样可视为共同财产”。该司法解释其实创造了物权的时效取得制度,实际是法官造法,这种造法并不合法,是对物权法定主义的违背,是对个人价值的否定,也是对个人财产权的一种不适当的干预,同时一方婚前已取得的财产,因为结婚达到一定时间就自然变为共同财产也不合理,等于鼓励有的人借婚姻不劳而获积聚财产,实在修改之必要。此次《婚姻法》的修订,明确规定一方婚前的财产为夫妻特有财产,不论结婚经过多少年仍归一方所有,从而解决了我国立法中的这个不足。
(五)体现对弱者的保护,更好地反映了私法的本质——实质正义
我国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判决”、第40条规定:“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以上的规定都充分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从而反映了我国法律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实质。
三、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不足与立法建议
(一)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不足
1、共同财产规定得很不周延
婚姻法第19条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7条或第18条的规定。而第17条和第18条分别规定的是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两者并不兼容,更严重的是,第17条第5款的规定: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18条第5款规定:其它应当归一方所有的财产。两者都是“口袋型”条款,都可以作出扩张解释。若是二者发生冲突,司法者究竟应该以那个法条为据?虽然在司法解释之中规定了“其他”可以算作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夫妻财产,但是司法解释仍然留出了余地,以便司法官员能在一定程度上行使其自由裁量权。问题就在于此:一种粗放型的立法赋予了司法官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司法官员的困惑。在两个同时可以作扩张解释的法条相冲突的时候究竟应该适用那个法条?如果适用了其中之一,问题是为什么不适用另一个与它冲突的法条?适用法条时是应该遵循立法愿意还是要遵循法官的价值判断或者是考虑权利义务的平衡?这样是不是有法官造法之嫌?立法者本意可能是避免不能穷尽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范围而有意为之,但却留下更大的法律空子,甚至可能引起法律适用混乱。
上述种种弊端都给第19条的实施设置了层层障碍。如何扫清这些障碍?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法律条文明晰化,而不能再奉行粗放式立法的规则。立法的明晰有助于减少法官的自由裁量。因此,这种法律所受到法官个人因素的干扰也就相应减小。程序的正义就能保证实体正义的实现。基于上述分析,我国的婚姻法关于共同财产的规定很不周延,实有修改的必要。
2、夫妻财产制度的约定缺乏公示程序的规定,不利于效果安全
我国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虽然该规定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但是笔者以为,该约定定毫无公信力,根本不足以对抗第三人。由于书面约定,乃是夫妻之间的合意,无公证机关的介入,其约定势必可任意曲解,第三人根本不可能知情。于此,善意第三人利益不应因此受损,根据法律最终之价值取向,将不得不以牺牲该约定的公信力为代价,在与夫妻任何一方发生交易之时,第三人的债权可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张债权。
3、夫妻财产制度缺乏协议变更程序
由于夫妻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意思一致达成的结果,是其意思自治的反映。那么,随着夫妻双方财产关系的变化,当事人当然有权利对夫妻财产协议进行变更。但我国婚姻法却没有关于夫妻财制变更程序的规定,从而留下了一个立法空白。
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或受赠财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不当
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4项规定:“继承或赠与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项规定除外”为夫妻共同所有。这种规定有失妥当。理由有二:其一,把通过法定继承的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与《继承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的原则相违背。以致把个人权利变为事实上的共同权利。如《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限于被继承人的配偶和其直系血亲以及最近的旁系血亲。作为被继承人的姻亲,只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女媚,才能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条件相当严格。如果确定继承财产为夫妻共同所有,等于法定继承人的配偶无条件的继承财产。这与《继承法》的立法精神是矛盾的。其二,任何遗嘱和赠与,其财产承受人都明确的,即财产承受人为原财产人指定的,并且遗嘱和赠与都是单方、无偿的法律行为,体现了原财产所有人处理财产的自由权利。如把应有个人承受的财产变为夫妻共有,有悖于遗赠人的意志,不符合保护公平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因而,在《婚姻法》中做出“除外”的规定,是不合理的。
5、夫妻分居期间及离婚诉讼期间各自所得的财产不应一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现行《婚姻法》未对夫妻分居期间的婚姻当事人各方所得财产的所有权作出规定,但根据《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夫妻分居期间各方所得归夫妻共有。对此,我国许多学者有不同意见。其理由如下:其一,在理论上难以立足。一些长期分居的夫妻在分居期间或离婚诉讼期间,尽管形式上还保持着夫妻关系,其实质上已经中断。他们以自己的合法收入,购置一些财产,并对其占有、使用、管理、收益和处分。在与他人经济交往中,也以个人名义进行。客观上形成两个独立的经济单位。此时,他们之间仅存的是一种纯身份关系。在此情况下,将分居所得,纳入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由夫妻共同行使财产权,是有悖与民法物权的取得原理。其二,有悖于公平合理和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夫妻关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统一,在夫妻关系中,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是对等的。分居期间双方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院员工培训
- 一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意义为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护理方案
- 《员工培训讲义》课件
- 外科妊娠甲亢治疗方案
- 保全工相关技能培训
- 冰雪气候资源评估方法(报批稿)
- 事业部财务培训
- 培训机构动员大会
- GPT产业复盘报告
- 口腔纤维桩护理配合
- 公安笔录模板之询问嫌疑人(书面传唤治安案件)
- 小学作文假如我是(课堂PPT)
-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真题作文及参考范文
-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划分表
- 重要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目录、工作程序
- CT报告单模板精编版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学校食堂家长陪餐制度
- 《梯形的面积》(课堂PPT)
- 肾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