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练5古诗文阅读(二)
(2023•浙江杭州•校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
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客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
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②,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
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
愚亭。池之中的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诋石,大舟不可入
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券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注释】①尤绝者:风景特别美的地方。②断断(yin)然:争辩的样子。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②谪: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③榜(bang):船桨。
38.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表格中加点的字。
文言词语方法解释
得其尤绝者枣焉语境推测法: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测(1)
池之中为愚岛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2)
课内迁移法
等则虽辱而愚之辞期北通巫峡(《岳阳楼记》)(3)
而适等于予①种类,类别;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4)(填序号)
查阅词典法
久为簪组瞿①堆积,积累;②屡次,多次;③牵累,连累。(5)(填序号)
【答案】(1)安家(2)是(3)既然这样,那么(4)②(5)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爱是溪,入: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句意:我喜爱这条溪水,沿
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将家安在这里•家:安家;(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句
意: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为:是;根据课内迁移法可得:“池之中为愚岛”的“为”:是;(3)
“然则北通巫峡”句意: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然则:那么这里;根据课内迁移法可得:“然则虽辱而愚
之”的“然则”:既然这样,那么;(4)句意:正像我。根据查阅词典法可知,类:类似,像;故选②;(5)
句意:长久被官职束缚不得自由。根据查阅词典法可知,累:牵累,连累;故选③。
39.小语和小文在读划波浪线句子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你赞同谁的说法?结合文意,简要说明理由。
小语: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小文: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答案】小语的正确,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这里的故是缘故,而不是所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为: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
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故:缘故;故断句为: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
咸以愚辱焉.故小语的正确。
40.下列对【甲】【乙】【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交代了溪水的位置及以“愚溪”命名的原因。
B.【甲】作者认为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确实是天下最愚蠢的人,颇为自责。
C∙【乙】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D.【丙】《溪居》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B.《愚溪诗序》侧重于抒情,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为
一体。从其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
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故选B。
41.请结合【甲】【丙】诗文,分析作者以“愚”来命名溪、丘、泉、沟、亭、岛等景物以及表达的深层原
因。
【答案】以“愚”来命名溪、丘、泉、沟、亭、岛等景物,传达出作者心有抱负却屡遭贬谪的孤独无奈。
他笔下的“八愚”皆为“山水之奇者”,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正同作者的遭遇一样。他把
“愚”字强加在这些景物上,实际上是在表明自己无人赏识、“无以利世”的处境,以“愚”自嘲,抒发自
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
“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第三
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
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
之奇”而“无以利世”。就这样,作者把自己的愚和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愚融为一体。从
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溪、丘、
泉、沟、池、堂、亭、岛仿佛全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文章充分表
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也进行了有力的控
诉。可据此作答。
42.柳宗元善于从自然山水中寻找慰藉,请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述【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甲文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及周边景物的愚融为一体,以愚溪自比,表达自己济世之愿
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之情,同时也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乙文中作者参与改革心
中愤懑不平,凄苦是他感情的主基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甲】文,侧重于抒情,文章以愚为线索,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
为一体。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可是,“予家是溪”,由于我住在这溪水边,便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溪的
头上。因为我的缘故也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就这样,作者把自己的
愚和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等的愚融为一体。从其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
受到的屈辱。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同时,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
也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乙】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见小石潭的景色是
凄清、幽美的,结合作者被贬永州的经历,不得不游山玩水以排遣心中抑郁,而对小石潭则“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足见他心境的凄凉、寂寞,连环境的清幽也易引起他的伤感孤独之情。所以表达了作者被贬谪
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参考译文:
【甲】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
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
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将家安在这里。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
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得不改名了,就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有一处泉水,买下来以为已有,
将它称作愚泉。愚泉一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向南流
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
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
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
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无法进去;幽深浅显狭窄,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
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乙】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
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
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
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
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2023•浙江宁波•统考模拟预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语文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
三则古诗文,请你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甲】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此理木不知,木乃遂其养。
我读古人书,辄作古人想。掩卷了无得,心中时快快。
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前境所造非,后境改观赏。
【乙】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
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
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丙】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
今日,十年一理巴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壤®,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
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
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
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使称迟暮因彳眉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
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理:练习,温习。②坎壤[Hn]:困顿,不得志。③荀卿:与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
皆为人名。
43.为了加深理解,小宁以表格的形式对材料中重点词句进行了梳理。
加点字释
文言词句学习方法
义
持汤沃灌课内积累法(1)_
老而弥筝(2)
课内迁移法:博学而筝志(《论语》)目似嘎,意暇甚。(《狼》)
眼目而无见
(3)_
者
可以无大可词性推断法:“朝服衣冠”中的“服”是动词,解释为“穿戴”(《邹忌讽齐王
(4)_
矣纳谏》)
【答案】热水坚定闭上眼睛过错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1)句意:拿了热水来浇洗浸泡。汤:热水。(2)“博学而笃志”意
思是: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定志向。笃:坚定。“老而弥笃”意思是:老了更加坚定。笃:坚定。(3)“目似
瞑,意暇甚”意思是:似乎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瞑:闭上眼睛。“瞑目而无见者”意思是:闭上眼睛什
么都看不见的人。瞑:闭上眼睛。(4)“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过:过错。
44.用“/”给【丙】文中的划“一”句断句。(限断3处)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答案】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
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读时要
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此句的意思是:世上的人到了结婚、加冠的年
龄,还没有开始学习,就觉得一切都晚了。到老了就像面对墙壁,什么都看不见一样,也就太愚昧了。“婚
冠”指结婚后或二十岁时;“迟暮”指暮年,晚年;“面墙”指面对墙而立,目无所见。断句时注意“便”“因”
“亦”三个词都是明显断句标志,所以正确的断句应为: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
45.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日来W月往足肤皴裂W不知
B.当余年从师也如日出之光
C.如来游学蒙乃始就学
D.曾子七十万学乃不知有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B.用于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结构助词,的:C副词,才/动词,开始;D.副词,才/副词,竟然;故
选C。
46.请用现代汉语解释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1)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答案】(1)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2)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手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这总
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一点。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
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编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略无,毫无;慕艳,羡慕;以,因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2)如,像;秉烛,拿着蜡烛;犹,尚且:瞑目,闭上眼睛。
47.阅读后,小宁将三篇古诗文进行了整合,请你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卡。
读书笔记卡
说理方
篇目摘抄句感悟
式
【甲】(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3)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
【乙】对比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缢袍敝衣(4)
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丙】举例(2)(5)
【答案】(1)比喻
(2)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
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任选一句即可)
(3)本诗以植树设喻,植树不可求骤长,读书也不能急于求成,给人以读书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启示。
(4)本段先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再写物质条件的匮乏,与“同舍生”相比,更显作者的苦寒之状。作者通
过自身经历,有力地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
励马生要珍惜当下、专心治学。
(5)无论何时开始读书学习,都远远胜于不读书者;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
学习,不可自暴自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的“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意思是:读书就好
像种植树木,不能够要求它突然之间就由树苗长成大树。这里把读书比喻成栽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读书如同栽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指知识主要靠点滴积累、循序渐进。【乙】文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跟
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
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亮,如同神仙;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之意)”,在这里
作者描写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缢袍敝衣”突出自己的贫困,用自己的粗朴衣食与同舍生的玉食锦
绣进行对比,反衬自己充实、意志坚定,忘记生活的艰苦,独得其乐的内心世界。结合后文的“其业有不
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可知,作者通过自身经历,有力地说
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马生要珍惜当下、专
心治学。【丙】文中“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
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
列举了曾子、荀卿等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习都学有所成的例子,说明无论何时开始读书学习,只要开始学习,
永远为时未晚。从''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乘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可知,作者认为壮年没有好好学习,认为学习太晚偏自暴自弃,这
是愚蠢的行为,不论何时学习,都胜于不学习。
参考译文:
【甲】
读书就好像种植树木,不能够要求它突然之间就由树苗长成大树。把树苗栽植在空旷幽静的山中,日
来月往,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树便会逐渐成长起来,它的叶片在露水的滋润之下旺盛而繁茂,青翠的枝条
也渐渐呈现出葱茏迷茫的景象。树木就是这样顺从着自然和天性,长成了参天大树。我在读古人书的时候,
也往往总是产生同古人一样的想法,读完一本书掩卷思考,好象没有多少收获,并常常为此而引起不快。
书读得多了便会触类旁通,豁然开朗,就象一轮明月冲击云围,照彻整个天宇,以前昏暗不明的境界完全
改观,使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境地。
【乙】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深
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浸泡,用被
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只给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
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
着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亮,如同神仙;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之意,因
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丙】
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而敏锐,长大之后,思想分散,所以需要及早教育,不要失去学习的机会。
我七岁的时候,诵读《灵光殿赋》,到了现在,十年梳理(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诵读
的经书,废弃放置了一个月,就到了荒废(的地步),然而人困难坎坷,壮年时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还应当在晚年学,不可以自暴自弃。孔子就说过:“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J曹操、袁遗
老而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七十岁才学,而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来游学,
还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易》经、《论语》,
皇甫谧二十岁才学《孝经》、《论语》,都终于成为儒学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
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J',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
年时学习的人,像在夜里拿着火把走路,仍然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2023•浙江金华•统考模拟预测)阅读甲、乙诗文,完成问题。
【甲】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乙】
石涧记
柳宗元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阿奥汽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③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
可罗胡床④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
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源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
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注】①限:门槛,这里作动词用,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②闹(kun)奥:也写作“壶奥”,指内室
深处。③揭(Qi)跣(xiin):揭,把衣服拎起来。跣,光着脚。④胡床:也称“交床”“交椅”,一种可以
折叠的轻便坐具。
48.用“/”给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答案】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
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水流
平铺在上面,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水平布其上”写水的字条,“流若织文”“响若操
琴”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水流,故分别断开。故断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49.字词理解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请你一起来参加“文言小秘诀”的梳理。
文言词
方法解释技巧小结
句
石渠之课内迁移法:造加冠,(1)
事即穷益慕圣贤之道
倚楹遂(2)
成语参考法:通宵达旦
至早
在古代汉语释义时,我们可以结合学过的古诗文或现代成
语推测古汉语的意思,同时也要结合语境。
民又优(3)
语境推测法
焉
道狭不查找工具书:①贫穷②(4)
可方也穷尽③不得志
【答案】已经,……之后早上架桥②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既:已经。
根据“课内迁移法”可知,“石渠之事既穷”的“既”是已经的意思。石渠之事既穷:游览、整修石渠的事
情已经结束。(2)通宵达旦:一整夜到天亮。旦:早晨。根据“成语参考法”可知,“旦”的意思是早上。
倚楹遂至旦: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3)民又桥焉: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桥:架桥。(4)道狭不
可穷也: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穷:②穷尽。
50.虚词在文章中有着不同的语法作用,也能表情达意。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表达效果。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平?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那?
【答案】两个“耶”字都表示反问语气,解释为“吗”,游玩石涧这件事,柳宗元认为“古时候的人有谁曾
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到这里吗?",这一方面写出了柳宗元洋洋得
意之情,另一方面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浩叹,亦寄寓着作者被放逐偏隅的身世之慨。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赏析。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占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
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到这里吗?结合翻译可知“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是两个反问句,两个“耶”是表反问的语气词,可以理解为“吗”。【乙】
文前面具体描绘了石涧的石头和水的妙处,从【乙】第一段“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
若限间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等句子中看出作者对石涧非常喜爱,游玩的非常高兴。两个带
“耶”的反问句,其实是在表达肯定的意思,突出强调了自己能在这找到快乐,而以前的人、以后的人呢
可能都不能体会这份快乐,表现出自己能欣赏这里的景色、找到这份快乐的洋洋自得;此时作者被贬,在
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体会景色的快乐,作者不由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表达浩叹,亦寄寓着作者被放逐偏
隅的身世之慨。
51.《唐诗镜》中评价【甲】诗为“语有景趣,然此等景趣在冥心独悟者领之",请你从【甲】诗中摘录一
处,仿照示例,从景物垂耳的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
摘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琬I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赏析:这个句子从听宓的角度写流动的潭水,用玉质饰物相碰撞的声音比喻水声,写出了水声的悦耳
动听;而“君子佩玉”的意象又使得这一声音有了美好的意蕴,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摘录: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这个句子视觉和听觉结合,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
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
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赏析。观察题干所给的赏析示例,在【甲】诗中选取一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摘录: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赏析:这个句子从听觉角度,抓住了泉水从石头上飞泻而下的声音、山中鸟儿的叫声,具体描绘了夜晚的
声音景物,作者听到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令人惊人心魂,由此
看出这是以动衬静,泉水的声音、鸟儿的声音越响,越能体现出环境的静谧和空旷。“泉响”,“鸟喧”采用
可通感的手法,从听觉角度来表达。“露”“月”“泉”“鸟”这四种意象相互融合,以动衬静,突显了诗人
被贬谪后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52.【乙】文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都作于被贬谪之时,同样遭受人生低谷,柳宗元和苏轼的
心态相同吗?结合两文内容阐述理由。
【链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答案】示例:相同。本文描绘了石涧溪石的千姿百态,清流激湍,翠羽成荫,景色美丽宜人,表达了作
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又书写了胸中愤郁,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叹息和苦闷。《记承天寺夜游》
中苏轼邀友月下赏景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一个“闲”字,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更有贬谪的
悲凉,人生的感慨。所以两人的心境是一致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1)【乙】文。结合“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间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
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
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可知,柳宗元具体描绘了石涧石头的姿态、
溪水的美丽,并且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里景色的喜爱,流露出一种沉醉之情;结合背景可知,柳宗元
此时被贬,石涧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两个反问句也带有一丝苦闷、叹息。
(2)【链接材料结合【链接材料】“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石交横,
盖竹柏影也”可知,苏轼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可知,面对自己“闲”的处境,苏轼也有一丝被贬的抑郁以及人生的感慨。
(3)故柳宗元和苏轼心境相同,既有沉浸自然景色的喜悦,也有被贬的悲凉。
参考译文:
【甲】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
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
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乙】
游览、整修石渠的事情已经结束,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
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分之一。接连不断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水的两岸。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门堂
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平铺在上面,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
声像是弹琴声,拎着衣服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
的流水,激撞的水声,皆在椅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
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到这里吗?到石涧的日子,与
石渠相同。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i赖卜一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石涧的源头,
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险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
头。
链接材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
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
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
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
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023•浙江温州•校联考一模)班级同学开展品评良吏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丰功也。
(晁错《上书言募民徙塞下》)
【材料二】
爬剔疾苦,扶养小弱,可谓良吏矣!
(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明时举授徵仕郎》)
【材料三】
陆徽,字休猷,吴郡吴人也。元嘉二十三年,乃追徽为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宁朔将军、益州刺
史。隐恤有方,威哥兼著,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谀,至今称之。二十九年,卒,时年六十二。身
亡之日,家无余财。
(节选自《宋书•列传•良吏》)
【材料四】
段直字正卿,为泽州长官。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
而归之。”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
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②之。未几,泽为乐土。大修孔子庙,割田千亩,置书万卷,迎儒士李
俊民为师,以招延四方来学者。不五六年,学之士子,以通经被选者,百二十有二人。在官二十年,多有
惠政。朝廷特命提举本州学校事,未拜而卒。
(节选自《元史•列传•良吏》)
【注释】①【殷卓】富足。②【瘗(yi)】埋葬。
53.参考“释疑方法”,解释“疑难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疑难语
释疑方法意思
句
俟业主
联系旧知:保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1)
至
司马牛忧日:“人皆有兄弟,我独宰”(《论
犹立功
语》)(2)
也
蜀土安联系文言现象:唇予作文以记之(《岳阳
(3)
谀楼记》)
威事兼查阅词典:①仁爱,宽厚。②恩惠。③
(4)
著柔顺,柔和。
【答案】(1)等待。(2)无,没有.(3)同“悦”,快乐,愉快。(4)仁爱,宽厚。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回答此题还要注意联系表格中的方法。①“俟其欣悦”意为等到
他高兴起来时,再结合本句句意:等产业的主人到了。可知俟,等到;②“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意为他
人皆有兄弟相亲,而独我没有兄弟相亲,再结合本句句意:尚且没有功劳。可知亡,同“无”,没有;③“属
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为通假字,同“嘱”,嘱托,再结合本句句意:蜀士安宁快乐。可知说,同“悦”,
快乐;④句意为:恩威兼顾。惠:恩惠。
54.陆徽和段直为什么会被史书归为“良吏”?根据选文内容,分别简要概括。
【答案】陆徽在益州为官时,施政宽严有度,平息盗寇,体恤百姓,益州百姓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他为
官清廉,一心为公,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贤能清廉。段直在泽州为官时,通过盘活空地空房让无地可
种,无房可住的百姓安居乐业;通过赈济钱粮帮助窘户困民、出钱赎回被官兵寇贼掳掠走的人、收敛安葬
无主孤魂等措施,把泽州变成•方乐土。还通过修建孔子庙,聘请四方学者,兴办学堂,让当地百姓子弟
读书致仕,治州有方。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0结合材料三中“隐恤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民物殷阜,蜀土安说,
至今称之”句可知,陆徽抚恤有方,恩威兼顾,兵寇盗贼平定止息,民间富实,蜀土安宁快乐,他为官清
廉,一心为公,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贤能清廉。因此陆徽被史书归为“良吏”;结合材料四中“逃民闻
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
死而暴露者,收而壅之”句可知,段直发放粮食救济没有产业的人,赎回被邻居俘获的民众,收葬因战乱
抛尸荒野的人。根据“大修孔子庙,割田千亩,置书万卷,迎儒上李俊民为师,以招延四方来学者”句可
知,段直还通过修建孔子庙,聘请四方学者,兴办学堂,让当地百姓子弟读书致仕,治州有方。因此段直
史书归为“良吏”。
55.根据本次活动中四则材料内容推断,“良吏”是什么意思?
【答案】贤能的官吏(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根据材料二可知,“爬剔疾苦,扶养小弱,可谓良吏”句可知,“良吏”
的含义是:剔除生活上的困难,扶育教养弱小的人;结合材料三中“隐恤有方,威惠兼著,寇盗静息,民
物殷阜,蜀土安说,至今称之”句可知,“良吏”的含义是:抚恤有方,恩威兼顾,民间富实,让百姓安宁
快乐;结合材料四“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栗赈之;为他郡
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壅之”句可知,“良吏”的含义是:救济百姓,赎回俘获的民
众,收葬抛尸荒野的人。因此可以概括为“良吏”为贤能的官吏。
56.下列小说人物,谁能被称为“良吏”?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A.鲁肃(《三国演义》)B.田福军(《平凡的世界》)
【答案】示例1:鲁肃是良吏。鲁肃向以国事为重,为维护孙吴联盟,努力调解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如草
船借箭时暗中帮助诸葛亮。周瑜死后,他代周瑜领兵,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替曹操多树一敌,进而
共同抗曹。他一生为国,爱护部下,是难得的良吏。
示例2:田福军良吏。田福军在原西工作时,为农民吃不饱而担忧,他力争少管农民种庄稼的事;主政黄原
时,为了让农民吃饱饭,冒着风险,推行联产承包制;主政省城时,为推进城市建设,处罚了卫生不合格
的省委大院。他工作能力强,心系百姓,一心为公,无论在哪里主政,都能做出成绩,为百姓带来更好的
生活。所以他是良吏。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回答此题需要根据人物的事件进行分析。A.鲁肃:周瑜为居巢长,因
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
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
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
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
万余人。B.田福军:“勤政爱民”不足以用来形容田福军的从政优点,他最大的特点是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田福军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还是干了两件石破天惊的大事:一件就是视察柳岔公社,
擅自放走了所谓的“劳教人员”;•件就是视察偏远山区,私自发放战备粮救人。这是田福军力所能及的权
限范围内能做到的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勇气。他这种勇气是哪来的呢?源于他以“人民利益至上”
的政治信念,哪怕自己粉身碎骨浑不怕,这不正是于谦的《石灰吟》所表达的吗?当时的现实环境有没有
这种干部,我们无从考证,但作者显然用艺术手法描写了这位人民好公仆的光辉形象。
参考译文:
材料一:即使有才华能力,不是优秀的官吏,尚且没有功劳。
材料二:剔除生活上的困难,扶育教养弱小的人,可以说是优秀的官吏了。
材料三:陆徽,字休猷,是吴郡吴县人。元嘉二十三年,朝廷就追任陆徽为持节,督益、宁二州诸军事、
宁朔将军、益州刺史。他抚恤有方,恩威兼顾,兵寇盗贼平定止息,民间富实,蜀土安宁快乐,至今仍受
称道。元嘉二十九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逝世之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材料四:段直,字正卿,为泽州的长官。泽民多避兵还没有回来的人,直接下令没收了他的土地、房屋、
在亲戚邻居的门,并约定说:“等产业的主人到了,应当分而归附于他。”逃亡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多跑
回来的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土地、房屋、先前的约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平时无产业的人,就拿出粮
食赈济他们。为其他郡所掳掠的人,还要出钱购买的;因为作战死了而暴露在外的人,收集到一起埋葬。
不久,刘泽为乐土。大修建孔子庙,割下的田地一千亩,设置书万卷,迎接儒士李俊民为师,以广招四方
来向他求学的人。不到五、六年,学习的士子,因为通晓经书被选官的人,共一百二十有两个人。在任上
二十年,多有良好的政绩。朝廷特地任命他提举本州的学校,还没有上任就去世了。
(2023•浙江宁波•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
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觥,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
卖蒜老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
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
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
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
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
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57.用“/”标出乙文中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答案】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语法结构并结合内容理解为划分依据。此句句
意为: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故可断为: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
中/坚不可出。
5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叩头日:“晚生知罪矣。”
B.年目九十JIL焉置土石
C.跳往助考旁睨而揶揄之
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叩:挖/磕头;B.且:将要/况且;C.相同,之:都是代词,他;D.许:赞
同/左右;故选C。
5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奋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
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理解。B.句意:才能往返一次。始,才能;而非“开始”;故选B。
60.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答案】①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重点词:以,凭借;损,削减;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如……何,把……怎么样;②重点词:故,特意;于,在;奋,举,举起。
61.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我懂得了技艺无止境的道理(或懂得了即使你技艺精湛,也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言之成理
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主旨把握。卖蒜老叟》讲述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有一些人夸
奖你,你就以为自己当世无双了。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时刻虚心求教,不要目中无人。
要知道,技艺是无止境的。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可骄傲自大,
要时刻记住只有不断努力,才会战胜别人。
参考译文
【甲】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
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
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
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
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
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乙】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脚,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武艺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有•天,有一个
卖蒜的老人,这个老头老态龙钟,不停的咳嗽,他斜着眼看杨二练武,并出言讽刺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
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破墙一尺多,然后傲然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
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
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J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如果我死了能够成全你的名声,
死了还有什么可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匕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保养与加工协议模板
- 家庭装饰工程保修合同
- 国际劳动合同样本
- 施工单位工程保证金协议书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合同
- 写字楼下停车场租赁协议
- 房屋租赁合同书2024年2
- 2024年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
- 老年人租房免责协议书
- 店铺合作经营协议书范本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
- 陈皮仓储合同模板例子
- 2024年安全生产月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及解答参考
- DB23T 3844-2024煤矿地区地震(矿震)监测台网技术要求
- 《阿凡达》电影赏析
- DB42-T 2286-2024 地铁冷却塔卫生管理规范
- 合作伙伴合同协议书范文5份
- 小学生主题班会《追梦奥运+做大家少年》(课件)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题及解析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