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目标检测卷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大幅度削减纸币的流通,以米、油、煤、面粉和棉布五种基本货物价格作为参照标准,对工人工资进行波动性调整。工人平均工资的数额不断变化,但实际购买力不会下降。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开展工业化建设B.稳定物价和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C.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D.团结城市工人反对国民党的统治2.据统计,1954年1—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开始实施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4.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得到平反。数千万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材料表明()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6.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该诗反映了这一时期()我跟着他,沿着闹市中这条古老狭长的小巷,迈进被陈旧的房屋簇拥着的小小庭院。……采访本上,“待业”两个字刚刚不情愿地落下笔尖,一张打开的个体营业证陡地遮断我的视线;它倔强地展示出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A.人们青睐个体经济B.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实施C.青年失业问题严重D.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7.1979—1981年,我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9.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10.下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1982年29.2874.925.389.5817.011988年23.28773.5295.58372.55623.23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11.影响下表中1949—1957年和1976—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共同因素是()年份人口/万粮食产量/万吨1949年5416711318.41957年6423819504.51960年6620714385.71966年7420621400.91976年9326728630.51984年10435740730.5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发展C.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D.农村劳动力的快速增加12.1964—1980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下面为这一时期我国分区域城市分布变化表。这反映了()年份东部中部西部设市城市数占全国比重设市城市数占全国比重设市城市数占全国比重1964年6840.7%6840.7%3118.6%1980年7835.0%10044.8%4520.2%A.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B.国家意志影响区域发展进程C.“八字”方针得到贯彻执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13.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我国()A.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14.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15.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与周边邻国合作B.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内容(节选)年份内容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内容反映出的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14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舆论信息统计(局部)时间舆论热词20世纪70年代末“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摸着石头过河、包干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后富、小平您好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南方谈话”、姓资姓社、下海、“三个有利于”、市场经济21世纪初至今网购、互联网+、全面小康、中国梦、“一带一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对上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单位:%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17.55.02.6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项目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4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4分)材料二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5分)材料三(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6分)单元目标检测卷八1.B题干材料未体现工业化建设,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工人平均工资的数额不断变化,但实际购买力不会下降”,可知这一做法的目的是稳定物价和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政府大幅度削减纸币的流通”反映的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而不是应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故C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党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故D项错误。2.D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当时我国的科学研究并没有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B项。对苏联经验进行反思是在1956年以后,排除C项。“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向苏联学习,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所以当时俄文书刊借阅量大幅度增加,故选D项。3.B“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B项正确;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此时“一五”计划尚未开始,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4.B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排除A项;1963—1965年,我国农业工业产值都迅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故B项正确;合作化运动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排除C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5.A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纠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左”的错误,这种有错必改的举措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贯彻执行,故选A项;平反冤假错案主要保障的是干部群众的政治权利,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提及民主政治的建设,排除C项;“已经形成”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6.B根据题干材料“1982年”“个体营业证”“一个关于职业的崭新的概念”,可知当时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出现了私人个体企业,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7.A题干材料“1979—1981年,我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牧”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8.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表现,它造成了题干材料中大量人才涌向海南的现象,故选C项。A、B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9.C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可知计划经济下控制“粮油关系”,因此取消“粮油关系”的目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与消除城乡区域差别无关,故A项错误,C项正确;取消“粮油关系”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关,故B项错误;取消“粮油关系”与开启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D项错误。10.A从题干表格可以看出,1988年相对于1982年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为:农业企业数量减少,其他行业企业均大量增加。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走向全面协调发展的历程,题干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题干表格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数据不能得出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11.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而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两者都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只与1949—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有关,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2.B根据题干表格,可知东中部设市城市数所占的比例依旧较高,没有体现出实现均衡发展,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部设市城市数占全国比重很大,主要是与当时的外交政策和三线建设密切相关,而20世纪80年代东部和中部获得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这反映出国家意志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B项正确;“八字”方针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的,没有影响20世纪80年代城市的发展,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从1984年开始的,题干材料体现不出这一变化特点,排除D项。13.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弹一星’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民族精神;“特区精神”经过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而产生;“载人航天精神”提出于2005年,继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由此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故D项正确。“大庆精神”体现了工业化建设成就,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故B项错误;“特区精神”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实践,故C项错误。14.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到当今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反映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均错误,排除。15.D题干材料中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体现了我国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故选D项。A、B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错误。16.参考答案: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17.参考答案:示例一看法:舆论热词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舆论热词呈现出反思“文化大革命”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取得突破,中国经济有较大发展,舆论热词反映出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舆论热词反映出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深化;21世纪初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科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继续努力。舆论热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舆论信息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示例二看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舆论热词反映了中国转折关头的历史巨变。说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该历史时期的舆论热词“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呈现出中国转折关头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阶段特征。舆论热词引领舆论导向,解放人们的思想。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理2024年04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第2单元期中试卷
- 谈初中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的反思
- 家庭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方案
- 浅谈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及趋势
- 阿里巴巴广告合同
- 《劳动保护协议》
- 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房地产开发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 汽车修理厂工时记录与考勤制度
- 数字化转型企业文化实施方案
- GB/T 28617-2024绿色制造通用技术导则铸造
- 2024年工程部门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 出诊管理制度
- 七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 人民医院卫生工作制度(管理规范10篇)
- 奖牌制作施工方案
- 第三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房屋整改方案
- TBIA 7-2022 骨科疾病诊疗数据集-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
- 2024至2030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 凤兮凰兮(2022年山东枣庄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