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抗霾措施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植树造林、种花种草能吸附尘土,以缓解霾的发生B.网络搜索信息显示:吃青菜能防止雾霾中毒,该措施可大力推广C.转变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转变生产方式,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有2个染色体组 B.细胞②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C.细胞③是第一极体 D.细胞④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DNA聚合酶的功能有()A.使首个游离脱氧核苷酸准确地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结合B.按3’→5’方向使互补结合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C.使刚结合上的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与互补链上最后一个脱氧核糖连接成键D.使刚结合上的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互补链上最后一个磷酸基连接成键5.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35S和32P标记同一个噬菌体,通过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差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DNA含n个碱基,转录得到的mRNA碱基数一定为n/2个C.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一个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繁殖多代最终获得均被15N标记的噬菌体6.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Ⅱ-4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C.Ⅱ-3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Ⅲ-1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7.关于生物组织中相关物质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砖红色B.西瓜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C.用大豆磨成豆浆,加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变成紫色D.用苏丹Ⅲ染花生子叶时,显微镜下发现黄色充满整个细胞8.(10分)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二、非选择题9.(10分)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症状还伴随发烧、呕吐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感染病毒后体温上升的过程中,位于_____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其中,______________(填腺体)分泌活动增强属于神经调节的结果。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2)轮状病毒入侵时,会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这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功能和_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3)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预防婴幼儿感染,其预防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科研小组随机选择多只布氏田鼠,研究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耳鼓膜温度与核心温度接近,可反映布氏田鼠核心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耗氧量(mL)产热量(千卡/小时)耳鼓膜温度(℃)给药前1.72.63.82持续给药时间20min4.85.33.1540min6.07.18.9615min9.210.68.842h11.312.58.513h13.312.28.18停药时14.515.316.95停药后20min17.518.116.9740min19.220.28.3715min21.122.48.53(1)从表中数据可推测,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2)布氏田鼠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的调节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若将布氏田鼠置于5℃条件下,体温没有明显变化,此时体内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至少回答两种)含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分子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复多次发挥作用。(3)若将布氏田鼠置于炎热条件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11.(14分)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某地的生态农业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请写出图中涉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麦麸可以用来饲养猪,猪的粪便可以发酵产沼气,沼渣、沼液可用于肥田,这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填“能量利用率”或“能量传递效率)。(2)农民在从事农业活动中进行除虫、除草,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用农药杀虫不仅污染环境,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请联系所学知识提出一项生物防治害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需要向农田中增施有机肥,有机肥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生态系统的物质是不断循环的,但农民仍为农作物增施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将A、B两种绿色植物分别置于相同的密闭容器中,测量容器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两种植物细胞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有人认为此时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等,你是否认同该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2)在0~15min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逐渐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3)在25~40min内,A、B两种植物所在玻璃容器中CO2含量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4)若将A、B两种植物置于同一密闭玻璃容器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雾霾天气是由于空气不流动和受到污染,空气中悬浮大量的液滴和小颗粒物形成的。【详解】A、植树造林、种花种草能吸附尘土,以缓解霾的发生,A正确;B、吃青菜确实对身体有利,但是否能抗雾霾还没有定论,B错误;C、转变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可减缓雾霾的发生,C正确;D、转变生产方式,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D正确。故选B。2、B【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详解】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因为细胞内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B。3、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染色体发生了复制,但没有出现联会现象,处于有丝分裂前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④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细胞①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A错误;B、细胞②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C、根据细胞④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为雌性,而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错误;D、细胞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4、C【解析】

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详解】AB、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即总是从子链的5’→3’方向延伸,AB错误;CD、DNA聚合酶使刚结合上的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与互补链上最后一个脱氧核糖连接成磷酸二酯键,C正确,D错误。故选C。5、C【解析】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DNA。同位素示踪法探究证明其遗传物质是DNA,用35S标记的蛋白质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用32P标记的DNA的噬菌体,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打开氢键。【详解】A、用35S和32P标记同一个噬菌体,上清液和沉淀物均含放射性,应该用35S和32P应该分别标记噬菌体,A错误;B、转录过程不一定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完全转录,mRNA是经过剪切之后的所以碱基数比n/2少,B错误;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复制过程既要氢键断裂又要形成,C正确;D、不管繁殖多少代,子代中只有2个带标记15N,D错误。故选C。【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复制和转录等的过程,将DNA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6、D【解析】

分析系谱图:根据Ⅰ-1、Ⅰ-2和Ⅱ-2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Ⅱ-4不含有甲病基因,但子代有患疾病的儿子,因此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Ⅱ-1、Ⅱ-2和Ⅲ-1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就乙病而言,Ⅲ-1患乙病,所以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Bb,则Ⅲ-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Ⅱ-4患乙病,所以Ⅲ-4的基因型为Bb,他们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2/3×1/4=1/6,Ⅳ-1与Ⅳ-2为异卵双胞胎,因此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1/6=1/36,B错误;C、Ⅱ-3的基因型为BbXAXa,Ⅲ-3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XAXa、2/3BbXAXa,因此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错误;D、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即bb的频率为1/100,则b的基因频率为1/10,B的基因频率为9/10,人群中正常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Bb÷(BB+Bb)=(2×1/10×9/10)÷(1-1/100)=2/11,Ⅲ-1的基因型为bbXAXa,其与一个正常的男性(9/11BBXAY、2/11BbXAY)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2/11×1/2)×3/4=15/22,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它们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7、C【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会变成砖红色,A错误;B、西瓜汁是红色的,会对还原糖鉴定结果(砖红色)的观察产生干扰,B错误;C、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变成紫色,C正确;D、苏丹Ⅲ与脂肪反应生成橘黄色,在细胞中呈颗粒状,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8、D【解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有感受、传导、分泌、调节四个方面的主要作用。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详解】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选项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激素分泌到体液中,B选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对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C选项错误;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选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下丘脑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两激素顺序可变)肾上腺通过反射弧发挥作用,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准确、较局限,作用时间短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一定流动性接种疫苗后,机体生成记忆细胞(和抗体)。当再次接触到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以抵抗病毒。【解析】

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人体感染病毒后体温上升的过程:病毒→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体温上升。

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3、吞噬细胞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给T细胞,T细胞传递抗原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1)人感染病毒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随后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其中,肾上腺分泌活动增强属于神经调节的结果。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通过反射弧发挥作用,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准确、较局限,作用时间短。(2)轮状病毒入侵时,会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这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和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3)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预防婴幼儿感染,其预防机理是接种疫苗后,机体生成记忆细胞(和抗体)。当再次接触到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以抵抗病毒。【点睛】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起作用。10、麻醉抑制细胞呼吸,减少产热,停药后,呼吸产热增加下丘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不能增加减少【解析】

1、表格分析: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布氏田鼠的耗氧量、产热量、耳鼓膜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麻醉影响布氏田鼠的代谢,进而影响体温变化。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详解】(1)体温是产热和散热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可能是麻醉抑制细胞呼吸,使产热减少。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可能是停药后呼吸增强,产热增加。(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时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产热,激素一旦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不能反复多次发挥作用。(3)炎热时,通过出汗水分散失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1、植物→人;植物→猪→人能量利用率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害虫,降低其种群密度不能植物对氮肥的需求较高,另外农产品的输出会带走部分氮元素【解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人类活动可以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详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涉及的食物链:植物→人;植物→猪→人。麦麸和猪的粪便的再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固定为10%~20%;(2)除虫、除草可以减少虫和草占有的生态系统的能量,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可以利用信息传递的相关原理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如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害虫,降低其种群密度;(3)有机肥是主要来源于植物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尽管生态系统的物质在不断循环,但在生态农业中,农产品的输出会导致部分物质如氮元素的流失,此外植物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