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化学题 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化学题 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化学题 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化学题 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化学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学情检测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0-16K-39Mn-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高粱酿酒过程中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_____.O

“蒸粮”时加热“拌曲”前摊晾“堆酵”时升温“储酒,,时控温

A.“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加快燃烧速率

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

C.“堆酵”时升温是因为吸收环境中的热量

D.“储酒”的原理即实验操作中的“蒸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增加氧气的浓度,可以加快燃烧速率,A正确;

B.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B正确;

C.升温是因为发酵时放出热量,C错误;

D.蒸储时控制温度在酒精的沸点范围内,D正确;

故选C。

2.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钾钠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B.牺牲阳极保护法可采用废铜保护钢材

C.铝罐槽车可用于运输冷的浓硝酸

D.四氧化三铁用于制备激光打印墨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态的钾钠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导热剂,A正确;

B.牺牲阳极保护法用原电池原理,铜的活泼性比铁弱,不能保护铁,B错误;

C.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铝罐槽车可用于运输冷的浓硝酸,C正确;

D.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的黑色粉末,可用于制备激光打印墨粉,D正确;

故选B。

3.下列实验中硫酸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产生黑"面包”B.亚硫酸钠与硫酸制取SO?

C.配制Fe2(SθJ3溶液时加入稀硫酸D.海带提碘时硫酸与双氧水混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产生黑“面包”,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亚硫酸钠与硫酸制取SO2,体现浓硫酸的强酸性;

C.配制Fe2(SθJ3溶液时加入稀硫酸,抑制Fe2(SθJ3水解,体现硫酸的酸性;

D.海带提碘时硫酸与双氧水混加,体现硫酸的酸性;所以硫酸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故选A。

4.核酸检测使用的一次性采样拭子是由聚酯或尼龙短纤维绒毛头和ABS塑料杆(丙烯般、苯乙烯、1,3-

丁二烯的共聚物)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样拭子制备时需要高温杀菌

OO

b∙尼龙(H∙{∙NH(CH2)6NH-8—(CH2)4d方OH)的合成单体为二己胺和二已酸

c.聚酯、尼龙纤维属于人造高分子材料

D.ABS塑料杆的合成单体均不含顺反异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聚酯、尼龙、ABS塑料的熔点不高,不能用高温法杀菌,A错误;

B.该尼龙合成单体是己二胺和己二酸,B错误;

C.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原料,加入适当助剂,经过一定加工过程制成的材料。

聚酯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人造高分子材料,C错误;

D.ABS塑料杆的合成单体丙烯睛的结构简式是CHz=CH-C三N,苯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CH-CH2ɪ3一丁二烯的结构简式是:H2C=CHCH=CH2,均不含顺反异构,D

正确;

故选D。

NH2

5.三聚鼠胺()是一种有机合成剂和分析剂,结构中含大兀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2N

A.晶体类型为分了晶体B.1mol该分子中存在15molσ键

C,分子中所有化学键均为极性键D.六元环上的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大π键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三聚氟胺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其晶体的构成粒子为分子,晶体类型为分子晶体,

A项正确;

B.1个三聚鼠胺分子中含6个N-Hσ键、9个碳氮σ键,1个三聚鼠胺分子中15个σ键,ImOl该分子中

存在15molσ键,B项正确;

C.该分子中存在N—H极性键和碳氮极性键,所有化学键均为极性键,C项正确;

D.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该分子中一NH2中N原子采取sp3杂化,六元环上的N原子采取sp2

杂化,六元环上的每个N原子通过2个杂化轨道与2个碳原子形成碳氮。键、每个N上剩余的1个杂化轨

道容纳1对孤电子对,六元环上的N原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上的1个电子形成大兀键,孤电子对不形成

大兀键,D项错误;

答案选D。

6.以硝酸盐为离子导体的Na-O2电池装置与其某一电极M附近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IINa2O2NO5

ʌ,o2Λ

(例电极熔域

N5+2Na*I/

电词体电解质j加/

QQ√≥o¾gQ02-ɪ*Na

Q>ιQ

ooζfp99

脸8p

同汽oIWWw

A.锲电极上发生还》民反应

B.Na?O是该过程F口的中间产物

C.固体电解质能起至U隔绝空气的作用

+

D.M的电极反应为4Na+O2+2NO;+2e-=4NaN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活泼性,液态钠为原电池的负极,银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由图可知,Na--÷Na2O→Na2O2,Na?。是该过程中的中间产物,B正确;

C.液态钠和空气中f〕勺水蒸气发生反应,所以需要隔绝空气,固体电解质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C正确;

+

D.M的电极反应为4Na+02+2N0;+2e^=2NaNO3+Na2O2,D错误;

故选D。

7.2022年诺贝尔化与自奖颁给了在“点击化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一种“点击化学”试剂XYZ?W3是由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其中X、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减,三者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数相同,Y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分三户极性:Y>Z

B.电负性和第一电第斗能均有Z>W

C.同周期元素形成白勺简单氢化物中X稳定性最强

D.同周期主族元素2走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少于Y的有2种

【答案】C

【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X、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减且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相同,X、Z、W分别为FUoLW口Y

的原子序数是Z的两倍,Y为S。

【详解】A.因为0原子的电负性大于S原子,所以极性H2θ>HzS,A错误;

B.电负性:0>N,但是N原子的P层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0,B错误;

C.第二周期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大,所以在第二周期中,F的氢化物最稳定,C正确;

D.Y为S,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小2$2d3『3武,未成对电子为2,在第三周期中,比它未成对电子数少

有:Na、Al、C13种,D错误;

故选C。

8.由高分子修饰后的对乙酰氨基酚具有缓释效果,二者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

_0fCH2-C⅛_0

HH

H。QNH-C-CH3COONH-C-CH3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对乙酰氨基酚

A.对乙酰氨基酚可与NaHCo3溶液反应

B.对乙酰氨基酚与足量H?加成后,产物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C.可通过缩聚、取代反应修饰制得缓释对乙酰氨基酚

D.缓释对乙酰氨基酚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molNa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乙酰氨基酚没有-COoH,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错误;

B.对乙酰氨基酚与足量H2加成后,产物分子中没有含手性碳原子,B正确;

C.制得缓释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加聚反应,C错误;

D.缓释对乙酰氨基酚为高分子化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无法计算,D错误;

故选B,,

9.工业上可通过“酸性歧化法”和“电解法”制备KMnO4酸性歧化法”中,利用软锈矿(主要成分为MnO2)

先生成KzMnO」进而制备KMnO4流程如下所示.

KMno4晶体

残渣MnO2

实验室中模拟“酸性歧化法''制备K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熔融”反应速率,可将矿石粉碎,并用玻璃棒不断翻炒固体

B.“酸化”时若改用盐酸,则反应为3Mn0j+4H+=2MnO;+MnO?+2凡0

C.“结晶”获取KMnO4晶体时采用蒸发结晶

D.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制备KMno4的流程如下:Mno2、KOH和。2在熔融状态下反应生成KzMnO1,,反应后加水

溶浸,使K2MnO4等可溶性物质溶解,并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使溶液酸化,

并使KzMn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4和Mno2,过滤除去Mno滤液进行结晶、过滤、洗涤、

干燥等操作后可得到KMnO4晶体。

【详解】A.玻璃中含有SiO2,高温下能与强碱Ke)H反应,因此不能用玻璃棒翻炒固体,A错误;

B.酸化时K^MnO,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o“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l?,因此

酸化时不能改用盐酸,B错误;

C.酸化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KHCO3、KMnO4,两者溶解度相差较大,故通过“结晶”获

取KMno4晶体时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C错误;

D.“熔融”、“酸化”过程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该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至少有2个,D正确;

故选D。

10.电解K2MnO4水溶液制备KMn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后测得b极区溶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增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直流电源h

Pt(电极a、)子彳换膜%,Pt电(b极)

A.KzMnOq水溶液盛放在a极区

B.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当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时,两极室溶液质量变化相差76g

D.“电解法”所得副产品可用作“酸性歧化法”制备KMnO4的原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电解K2MnO4水溶液制备KMno4,阳极反应为:MnO;-e-=MnO:,阴极反应为:

2H2O+2e=H2t+20H∙,κ*向阴极移动,使Ke)H物质的量增大,所以b极为阴极,a极为阳极;

【详解】A.a极为阳极,KzMnOil水溶液盛放在a极区,A正确;

B.JC通过离子交换膜向阴极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正确;

C.当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时,阴极反应2乩0+26=凡1+20口,有2molκ*移向阴极,生成ImoIH

阴极质量增大39x2-2=76g,阳极质量减少2x39=78g,两极室溶液质量变化相差154g,C错误;

D.“电解法”所得副产品KOH,可用作“酸性歧化法”制备KMnO&的原料,D正确;

故选Co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O分。

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产生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

的是

a中试剂b中试剂C中溶液

A浓硫酸浓盐酸饱和食盐水

B浓硫酸CuH2S溶液

C稀硫酸Na2CO3饱和Na2CO3溶液

D浓氨水碱石灰AgNc)3溶液

A.AB.BC.CD.D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加入浓盐酸中,生成HCI气体,生成的HCI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根据同离子效应,

析出NaCl晶体,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SO2,不符合实验要求,B不符合题意;

C.NazC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CO2,Co2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晶体,C符合题意;

D.浓氨水和碱石灰生成NH3,NH3通入AgNOs溶液中,先生成AgOH沉淀,继续通入氨气,AgOH

溶解生成Ag(NH§-0H,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2.冠酸是由多个二元醇分子之间脱水形成的环状化合物。18-冠-6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其与K+形成的

螯合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螯合离子中碳与氧原子具有相同的杂化类型

B.该螯合离子中所有非氢原子可以位于同一平面

C.该螯合离子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个数比为7:1

D.与二甲醛(CH3。CH3)相比,该螯合离子中“C-O-C”键角更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Sp3□□□□□□□□□□□A□□□

B□□□□□□□□□□

C□□□□□□□□□□□14□C-H□□□□□□□7□C-C□□□□□□7□1□C□□□

tt,,

D□□□□□(CH3OCH3)□□□□□□□□□O□□□□□□□□□C-O-C□□□□□D□□□

□□B□

13.我国科学家发现,将纳米级FeEi嵌入电极材料,能大大提高可充电铝离子电池的容量。其中有机离子

导体主要含Al∖Ci;,隔膜仅允许含铝元素的微粒通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入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eF;从电极表面脱落,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减少

B.为了提高电导效率,左极室采用酸性AlCl「水溶液

C.放电时,AICi离子可经过隔膜进入右极室中

D.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为A1+7A1C1;—3e-=4Al?Cl;

【答案】AC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电子流动方向知铝电极为负极,FeR嵌入电极是正极,工作时,铝单质失去电子生成Af+,

再与A1C1;结合生成AbCl,,电极反应式为Al+7AlCq-3e-=4ALCi;,题目据此解答。

【详解】A.“将纳米级FeK嵌入电极材料,能大大提高可充电铝离子电池的容量”,若FeFs从电极表面

脱落,电池容量减小,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减少,A正确;

B.把左极室的有机离子导体改成水溶液后,会使左极室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减小,导致电导效率下降,B

错误;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l+7AlCq-3e-=4ALCi;,反应消耗A1C1,,因此AIC1;离子经过隔

膜进入右极室中,C正确;

D.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为4ALClJ+3e-=Al+7A1C1;,D错误;

故选ACo

14.研究表明,用V2O5作催化剂促进水分解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分解过程中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

示(物质中原子之间的距离单位为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反应历程

A.水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历程中,钢原子的杂化方式发生改变

C.IM2中,距离为“2.1747和'23907”的原子之间作用力是氢键

D.适当升高温度,IM2-FS3的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水的分解需要从外界获取能量,故其为吸热反应,A错误;

B.观察反应历程可以看出,反应历程中,由于分子构型发生改变,钮原子的杂化方式一定会改变,B正确;

C.和"2.174”的原子钿原子和氧原子,它们之间不是氢键,C错误;

D.IM2fFS3是放热反应,升温之后平衡逆向移动,故IM2fFS3的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小于逆反应速

率增大的程度,D正确;

故选ACo

15.乙二胺(H2NCH2CH2NH2,简写为EDA)是常用的分析试剂,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类

似。25口时,向20mL0.1mol∙L-其盐酸盐溶液EDAH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体系中EDAHf、EDAH+>EDA三种粒子的浓度的对数值(Ig。)、所加NaOH固体质量与POH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M

A.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IO"

B.pH=5时,c(EDAH+)>c(EDA)>c(EDAH^+)

C.P?时,c(Na+)=c(EDAH+)+2c(EDA)

D.P3时,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叱=0.12g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乙二胺第一步电离常数KbI=C(EDAH)c(OH),C(EDAH+)=C(EDA),

C(EDA)

41

Kb=C(OH)=IO-,数量级为IO-,A正确;

B.ρH=5时,POH=9,c(EDA)>c(EDAH+)>c(EDAH^+),B错误;

C.巳时,根据物料守恒:c(Na+)=c(EDAH+)+2c(EDA),C正确;

D.根据图像,P3⅛,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02x40=0.8g,D错误;

故选BD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研究压电材料对于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一种有机一无机复合压电材料TMCM-MnCk的单斜

晶体结构沿晶轴方向投影如图所示(H原子未画出),晶胞内总共含有84个原子。晶胞参数为

a=y=90。,夕=94.838。。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为。

(2)1molTMCM-MnCl3晶胞中含有Cl原子moɪ,含有sp'杂化的中心原子mol;该晶

体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3)TMCM性质活泼,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三甲胺[N(CH3)3],N(CH3)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构

型为;NeI3的沸点高于N(CH31,主要原因是。

【答案】(1)①.Nl②.第4周期第□B族

3d4s

(2)①16②.32③.Cl、N

(3)①.(正)四面体(形)(2).二者均为分子晶体,NCI3相对分子质量更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M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d54s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tItItIT∏~∣∣-N^∣在周期表中的未知为:第4周期第□B族:

3d4s

【小问2详解】

根据晶胞结构图,Cl原子棱上有24个,面心有8个,里面有6个,总个数为:8χJ+24x'+6=16个,

24

含有sp'杂化的中心原子为32,CkN含有孤电子对,提供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小问3详解】

N(CH§)3中N价层电子对为4,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NCI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沸点较高。

17.工业上利用石煤矿粉(主要含V2O3及少量ALO3、SiO2)为原料生产V2O5,工艺流程如下:

Nacl("*(体I水Ca(OHb(NH4⅛∞)NH4CI气体U

O1水黑气灌渣I滤液I滤渣”源液Il

已知:①“水溶”、“转沉”、“转化”后,所得含但物质依次为NaVO3、Ca4(VO4)2.(NH4)3VO4;

②不同PH下,V(V)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见下表:

PH4〜66〜88〜1010〜12

主要离子vo÷VO^V"voɜ-

3

③25口时,Kip(NH4VO3)=1.6×10^o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V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液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先“转沉”后“转化”的目的是。

(3)“转化”时,滤渣口经高温燃烧后水浸,所得物质可导入到操作单元中循环使用。

(4)“沉钮”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Wl,其原因是①。②:25口时,

测得"转化''后,滤液中C(VOJ=0.2mol∙L-∣,为使“沉钢”时,钮元素的沉降率达到96%,应调节溶液中

C(NH:)至少mol∙L^l,

⑸“煨烧”时,NH4VO3制得产品V2O5。但反应体系中,若不及时分离气体口,部分V2O5会转化成V2O4,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高温

【答案】⑴V2O3+O2+2NaCl+H2O^=2NaVO3+2HC1

(2)①.NaOH②.富集钮元素

(3)转沉(4)①.调节pH,将VO;转化为VO;②.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

可能析出完全(3)∙0.2

高温

(5)3V2O5+2NH33V2O4+N2+3H2O

【解析】

【分析】石煤矿粉(主要含V2O3及少量ALO3、SiO2),加入。2、凡0和NaCl固体,将丫?。?氧化成

NaVO3,生成的气体为HCl,加水溶解,滤渣1为AhO3、SiO2,滤液为NaVO,水溶液,加入Ca(OH)?

将NaVo3转化为沉淀Ca/VOi4入,可以富集锐元素,再加入(NH,bCo3除去Ca?+,最后加入过量

NH4Cl,可以调节pH,将VO,转化为VO;,也可以促进N%VO3尽可能析出完全,煨烧NH,V03生

成V2O5。

【小问1详解】

焙烧”时,V2O3被氧化生成NaV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V2O3+02+2NaCl+H2O2NaVO3+2HC1;

【小问2详解】

在NaVO3溶液中加入Ca(OH)2形成沉淀,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NaOH,先“转沉”后“转化”的目的是富

集锐元素;

【小问3详解】

转化时,滤渣□为CaCo3,经高温煨烧生成CaO后水浸后生成Ca(OH)2,可以导入到转沉中循环利用;

【小问4详解】

“沉机”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C1,可以调节pH,将VO;转化为VO,,也可以利

3

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Ki,p(NH4VO3)=1.6×10-,溶液中的

3

c(V0')=0.2×(1-0.96)=8X1æ,C(NH:)=KSPJ'。O?;

3v473

c(VO3)8×10^

【小问5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煨烧''时,NH4VO3制得产品V2O5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3V2O5+2NH3^3V2O4+N2+3H2O。

18.K4[Fe(C2θJ3]∙xH2O(三草酸合亚铁酸钾)是一种橙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分析化学

中用作吸氧剂。可通过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先制得难溶于水的FeC?04,再制取三草酸合亚铁

酸钾。

(1)将铁粉放入a中,加入少量蒸储水,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的操作为:①打开K|、κ3;和K4,关闭

K2;②……:③……;④关闭Ki、K2。操作②是,目的是;经操作③,B装置中生成FeC2O4,

此时活塞K2、冷的状态是。

(2)向生成FeC?。」的B装置中重新加入H2C2O4-K2C2O4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乙醇,作用是

,从而获得K4[Fe(C2O4)3].xH2O沉淀。对所得产品洗涤干净后进行如下分析:取mg产品进行

含铁量的测定,平均分成三份加入锥形瓶中,加入稀H?SO4溶解后,用CmOI∙L-的KMne)&溶液滴定,

三次实验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若产品加

入锥形瓶后放置时间过长,则测定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K4[Fe(C2O4)31xH2O加热时易分解。现利用如下装置检验其受热分解所得产物是否含有C0、

CO2:

各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τhiτ(填标号);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的N2。若气体产物中含有

co,则装置中的现象是O

【答案】(1)①.验纯H2(2).证明装置内空气已排尽(防止产品被氧化)③.关闭K3,打开

K2

(2)①.降低三草酸合亚铁酸钾的溶解度,便于析出(2).呸Y③.偏低

m

(3)①.f⅛-bc(或Cb)Td(e)②.(B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且C中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之前,生成的H?可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所以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证明装置

内的空气已经完全除尽,要使A装置中生成的FeSO4和B装置中的HiGO,反应生成FeC2O4,应关闭K,,

打开K?,装置内压强增大,使A中的FeSOq溶液被压入B装置中;

【小问2详解】

K4[Fe(C2O4)3}xH2O难溶于乙醇,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乙醇,作用是降低三草酸合亚铁酸钾的

溶解度,便于产品析出;K4[Fe(C2O4)3}xH2O溶于硫酸,设溶液中的Fe?,为nmol,C2。;物质的量

2+

5Fe~KMnO45C2O^^~2KMnO4

为3mol,都能与KMno4反应,关系分别为:2

n?—n3n?—×

55

-+—×3=cV×10^3,铁元素的质量为:m=^×10^3×3×56=12cV×10^2,产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

557

12cV

数表达式为——%;若产品加入锥形瓶后放置时间过长,Fe?+被氧化,则测定的质量分数将偏小;

m

【小问3详解】

检验其受热分解所得产物是否含有co、co2,先将分解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再通入氢氧化

钠溶液吸收C。?,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被完全吸收,再依次通入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检验CO,

所以连接装置的顺序为:f⅛-bc(或Cb)-d(e);若气体产物中含有CO,则装置中的现象是(B中黑色固体变

红,正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且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新型抗癌药物(+AAngelmaria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H,烷基

R

表示的键伸向纸面外,楔形虚线M科表示的键伸向纸面内。例

□.楔形式表示有机物时,楔形实线

COoHCOOH

如乳酸的两种不同的空间结构为

LmCH;`H3C,这两种结构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HCH

回答下列向题:

(1)(+)-Angelmarin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ATB的反应类型为;检验B中是否含有A的试剂为;D的结构简式为

(3)选用条件1生成E做中间体,而不选用E的优点是o

(4)F+G→(+)-Angelmarin的化学方程式。

(5)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含有苯环②能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成路线(其它试剂任选)。

【答案】(1)酯基、(酚)羟基

(2)①.取代反应②.FeJ溶液

(3)E,会使产品为两种有机物的混合物(产品不纯)

÷co2↑÷He

(5)

DH

8

【解析】

【分析】由A的分子式和C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代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加热发生

已知反应I,生成D,结构简式为:

【小问1详解】

由(+AAngeImarin的结构简式可知I,酯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水解反应,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所以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和酚羟基;

【小问2详解】

酚羟基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所以检验B中是否含有A的试剂为FeCl3;根据已知反应D的结构

简式为:

【小问3详解】

E表示键伸向纸面外结构,E'表示键伸向纸面外和键伸向纸面内两种结构,所以E'会使产品为两种有机

物的混合物(产品不纯);

【小问4详解】

根据合成路线信息,F+G→(+)-Angelmarin的化学方程式为:

+co:1+Hq

【小问5详解】

A的结构简式为:,符合下列条件:①含有苯环②能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含有官能团:HC∞-;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含有酚羟基,有结构:(1,2,3表示羟基的位置)

20.环氧丙醇(GLD)常用作树脂改性剂。在液相有机体系中,可通过碳酸二甲酯(DMC)和丙三醇(GL)制得,

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

0

i

x

反应□:(fo(I)♦0H(I)•ΔWl<0

OH

DMC

,

反应二:(---〉;、」.:Ql;Δ∕∕2>0

nGLD

)_HOtO<I)♦KHX>H(I)♦COχ<f)

w、(A八…。

DMCGLD

已知:①敞口容器可看成恒压装置,体系压强在反应过程中与大气压(IXlO*Pa)相等;

②反应中产生的CO?物质的量相对于空气中很少,故可忽略不计,空气中CO?的体积分数约为0.04%;

③气体和液体共存于同一体系,如在溶剂E中发生的反应A(l)+B(g).D(I),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表

*(D)

示为K=(P为气体分压,X为液相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XA+XD+XE=X^

z(A)∙p(B)

回答下列问题:

(D反应L、口、U的焙变A”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表示反应口的焰变曲线为(填

“a,,“b”或"c");反应口在(填“高温”或“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rrz

(2)为研究上述反应平衡关系,向敞口反应容器中加入LOmolDMC和1.0molGL,控制温度为1人

平衡时,测得液相体系中GLD的物质的量分数力GLD=I0%,反应U的平衡常数K?=40Pa,平衡时GLD

的产率=______%,体系放出热量=kJ,反应口各组分以液相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Kl=。同温下,向上述体系中注入惰性四氯化碳稀释,重新达到平衡时,GLD的产率将(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GLD与CH3OH物质的量之比MGLD):Tt(CH3OH)=。

(3)以W表示体系中加入CCli,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实验测定W不同时,DMC的平衡转化率和

GLD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纵坐标表示GLD平衡产率的是图(填“甲”或"乙”;)W最大的是(填“WLW2”或“W3

图丙为在不同催化剂下反应相同时间。DMC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丙上的(填字母)点可

能是甲、乙两图像所测绘时选取的位置。

【答案】(1)①.c②.高温

(2)①.25②.3.68③.0.4④.增大⑤.1:4

(3)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