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_第1页
企业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_第2页
企业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_第3页
企业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_第4页
企业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益与分配管理【考情分析】

本章以广义的收益分配为基础,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以及利润分配均纳入本章之中。本章在考试中既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主观题。估计2010年本章分数在10分左右。

【基本要求】

1.掌握销售预测的方法和销售定价管理

2.掌握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形态分析,标准成本、责任成本及作业成本管理

3.熟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股利支付形式、股票回购

4.了解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内容第一节概述

企业的收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对企业收入的分配(是对成本费用的补偿,是一种初次分配);

第二层次: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是一种再分配)。

狭义的分配——仅仅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本章所指收益分配采用广义概念。

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

2.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3.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内容1.收入管理(销售预测与定价)

2.成本费用管理

3.利润分配管理第二节收入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由推销人员调查得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较为准确预测的一种方法。专家判断法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分别向每位专家征求对本企业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个人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预测值。专家小组法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预测的方法。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它采用函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然后由企业把各个专家的意见汇集在一起,通过不记名方式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正本人原来的判断,如此反复多次,最终确定预测结果。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一种方法。

一般萌芽期增长率不稳定,成长期增长率最大,成熟期增长率稳定,衰退期增长率为负数。(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1.趋势预测分析法

(1)算术平均法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该法适用于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例·计算题】某公司2001—2008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销售量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用算术平均法预测公司2009年的销售量。

【答案】

HYPERLINK(2)加权平均法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权数的确定】

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

加权平均法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例·计算题】沿用上题资料,假设2001-2008年各期数据的权数分别为: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销售量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权数0.040.060.060.180.22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公司2009年的销售量。HYPERLINK

『正确答案』(3)移动平均法

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n/2)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其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的一种方法。

为了能使预测值更能反映销售量变化的趋势,可以对上述结果按趋势值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为:

移动平均法只选用了n期数据中的最后m期作为计算依据,故而代表性较差。此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

【例·计算题】沿用第一个例题的资料,假定公司预测前期(2008年)的预测销售量为3475吨,要求分别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09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3期)。HYPERLINK

『正确答案』

(1)根据移动平均法计算:

(2)根据修正的移动平均法计算:

修正后的预测销售量=3500+(3500-3475)=3525(吨)(4)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系数α及(1-α)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

【平滑系数的确定】

一般的,平滑系数通常在0.3-0.7之间。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取较大的平滑系数;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系数。

【例·计算题】沿用第一个例题的资料,2008年实际销售量为3600吨,原预测销售量为3475吨,平滑系数为0.5。要求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2009年的销售量。

预测销售量=0.5×3600+(1-0.5)×3475=3537.5(吨)HYPERLINK2.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本章主要介绍回归直线法。

待求出a、b后,代入y=a+bx,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求出预测对象y的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

【例·计算题】沿用第一个例题的资料,假定产品销售量只受广告费支出大小的影响,2009年预计广告费支出155万元,以往年度的广告费支出及销售量的资料如下: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销售量32503300315033503450350034003600广告费10010590125135140140150要求:用回归直线法预测公司2009年的产品销售量。HYPERLINK

『正确答案』根据上述资料,列表计算如下:年度广告费支出x

(万元)销售量y

(吨)xyx2y2200110032503250001000010562500200210533003465001102510890000200390315028350081009922500200412533504187501562511222500200513534504657501822511902500200614035004900001960012250000200714034004760001960011560000200815036005400002250012960000n=8∑x=985∑y=27000∑xy=3345500∑x2=l24675∑y2=91270000根据公式,有

将a、b带入公式,得出结果,即2009年的产品预测销售量为:

y=a+bx=2609.16+6.22x=2609.16+6.22×155=3573.26(吨)【提示】运用这种方法预测,必须注意因果关系的存在。

二、销售定价管理

(一)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价值因素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对地降低产品价格。成本因素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应等于总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市场供求因素产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对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反之则会推动价格的提升。竞争因素在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几乎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和供求形势。政策法规因素国家对市场物价的高低和变动都有限制和法律规定。(二)产品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基本原理: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价格×税率+单位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

(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①成本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②销售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价格×销售利润率

【提示】这里的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全部成本费用,可以用单位制造成本加上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来确定。

【例·计算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为100元,计划销售10000件,计划期间的期间费用总额90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单位产品的价格。HYPERLINK

『正确答案』

单位成本=100+900000/10000=190(元)

(2)保本点定价法

利润=0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例·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1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70元,适用的消费税率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乙产品的单位价格。HYPERLINK

『正确答案』

单位成本=70+250000/10000=95(元)

单位价格=95/(1-5%)=100(元)

【提示】由于按照该价格销售产品,利润为0,所以该价格为最低价格。(3)目标利润定价法

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例·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10000件,目标利润总额240000元,完全成本总额520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率5%。

要求:根据目标利润定价法测算丙产品的价格。HYPERLINK

『正确答案』

单位成本=520000/10000=52(元)

单位目标利润=240000/10000=24(元)

(4)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

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只增加变动成本,而不增加固定成本。此时,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

【提示】此处的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

价格×(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

【提示】变动成本定价法确定的价格,为生产能力有剩余情况下的定价方法,不能用于正常销售产品的价格制定。

【例·计算题】某企业生产丁产品,设计生产能力12000件,计划生产10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19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费用950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1000件丁产品,单价300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计划内产品的单位价格;

(2)企业作出企业是否接受该额外订单的决策。HYPERLINK

『正确答案』

(1)单位完全成本=190+950000/10000=285(元)

(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价格

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

△Q一需求变动量

P0—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基期需求量

【提示】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弹性系数为负数(特殊情况例外)。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式中:P0一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一基期销售数量;

E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一单位产品价格;

Q一预计销售数量。

【提示】这种方法确定的价格,是保证产品完全销售出去的价格。如果高出该价格,产品就不能完全销售出去。

【例·计算题】某企业生产销售戊产品,2008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所示。若企业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那么销售价格应为多少?HYPERLINK

『正确答案』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销售价格(元)750800780销售数量(件)385933783558

即第四季度要完成4000件的销售任务,其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735.64元。(2)边际分析定价法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边际收入=边际利润

【结论】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

【定价方法小结】

(四)价格运用策略

1.折让定价策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刺激购买者,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量的目的。

价格的折让主要表现为单价折扣、数量折扣、推广折扣和季节折扣等形式。

2.心理定价策略,是指针对购买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主要有声望定价、尾数定价、双位定价和高位定价等。

3.组合定价策略,是针对相关产品组合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情况,使互补产品价格有高有低,或使组合售价优惠。

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

第三节成本费用管理

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含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又称成本管理责任制,它是在企业总部的集中领导下,按照费用发生的情况,将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并分别下达到有关部门、车间和班组,以便明确责任,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目的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内容归口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按照其所发生的地点和人员进行归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将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作为控制标准,把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实现全员性成本费用管理分级管理主要是指按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上到下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来进行成本费用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厂部、车间和班组,同时开展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

二、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一)固定成本含义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如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等。特征1.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2.单位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方向变动。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

【提示】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基本途径: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研究开发费等。

酌量性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示】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途径: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例·单选题】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HYPERLINK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固定成本包括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中,约束性固定成本实质上是生产经营能力成本,因此,在不改变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A.管理人员薪酬

B.折旧费

C.职工培训费

D.研究开发支出HYPERLINK

『正确答案』AB(二)变动成本含义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特征1.总额会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分类技术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如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的销售佣金等。(三)混合成本含义混合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特征一方面它们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分类半变动成本在有一定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特点:有一个初始的固定基数,在此基数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的其余部分,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半固定成本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延期变动成本在业务量的一定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曲线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渐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可以分为递减曲线成本、递增曲线成本。【混合成本分解】

1.高低点法

固定成本a=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固定成本a=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2.回归分析法

3.账户分析法

4.技术测定法

5.合同确认法

(四)根据成本性态建立总成本公式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提示】应用:弹性预算编制、杠杆系数计算、信用政策决策、产品定价等。

三、标准成本管理

(一)标准成本管理的概念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管理也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类1.理想标准成本:这是一种理论标准,它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

【提示】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由于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的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单选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HYPERLINK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即在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条件下而制定的成本标准。(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单价直接人工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注意】

(1)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一般是分别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来进行的。

(2)确定有关标准的前提是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不是理想情况,因此,其包括的内容中既有必不可少的消耗,也包括一些难以避免的损失在内。偶然的、意外的内容不包括在内。

【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

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

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HYPERLINK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标准工时包含现有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必要的时间,而不包含偶然或意外发生的时间,故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均不正确。(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

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节约差异”。

1.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注意】这里所谓的“标准用量”是“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为简单起见,称之为“标准用量”。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例·计算题】已知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如下: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3千克45元/千克135元直接人工1.5小时10.8元/小时16.20元变动制造费用1.5小时3.6元/小时5.4元固定制造费用1.5小时12元/小时18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74.6元(1)假定本月投产甲产品8000件,领用直接材料32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要求计算:HYPERLINK

『正确答案』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8000×3×45=1080000(元)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32000×40=1280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80000-1080000=200000(元)(超支)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32000-8000×3)×45=360000(元)(超支)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40-45)×32000=-160000(元)(节约)(2)假定本月实际生产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110000元,要求计算:HYPERLINK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10000-8000×1.5×10.8=-19600(元)(节约)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10000-8000×1.5)×10.8=-216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110000/10000-10.8)×10000=2000(元)(3)假定本月实际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0元。要求计算:HYPERLINK

『正确答案』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00-8000×1.5×3.6=-3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10000-8000×1.5)×3.6=-720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40000/10000-3.6)×10000=4000(元)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1)两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例·计算题】假定上例中,甲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190000元。HYPERLINK

『正确答案』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8000×1.5×12=46000(元)

①=190000(元)

②=10400×1.5×12=187200(元)

③=10000×12=120000(元)

④=8000×1.5×12=144000(元)【两差异分析】耗费差异=190000-10400×1.5×12=190000-187200=2800(元)

能量差异=10400×1.5×12-8000×1.5×12=187200-144000=43200(元)

【三差异分析】

耗费差异=2800(元)

产量差异=187200-120000=67200(元)

效率差异=120000-144000=-24000(元)

【例·计算题】(2007年考题)某企业甲产品单位工时标准为2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5元/小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为8元/小时。本月预算产量为10000件,实际产量为12000件,实际工时为2160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110160元和250000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5)两差异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6)两差异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HYPERLINK

『正确答案』

(1)单位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5=10(元)

(2)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8=16(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1600-12000×2)×5=-120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160/21600-5)×21600=216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50000-10000×2×8=90000(元)

(6)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0×2×8-12000×2×8=-32000(元)

四、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采用多重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技术变革上。随着成本计算方法的完善,它也开始兼顾对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分析,以及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并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应用到战略管理中,从而形成了作业成本管理。

理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及相关概念

1.作业

作业,是指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

财务角度看企业——企业是各种形态资金的组合体

作业成本法角度看企业——企业是一系列作业的组合体

2.成本动因

(1)成本动因及其分类含义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分类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关系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关系【举例】

(2)作业成本计算含义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进行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并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特点1.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一样

2.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含义含义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计算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维度成本分配观、流程观

(三)流程价值分析

1.成本动因分析

2.作业分析按照作业对顾客价值的贡献增值作业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的作业非增值作业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或可消除的作业增值作业的判断标准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该状态的改变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执行降低成本的途径1.作业消除: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2.作业选择: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取其中最佳的方案

3.作业减少: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

4.作业共享: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提示】作业分析是流程价值分析的核心。

【总结】

3.作业业绩考核

财务指标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非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比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五、责任成本管理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含义

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责任成本管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按照企业内部责任中心以及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

1.成本中心含义是指发生并有权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特点1.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2.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

【提示】可控成本三个条件:(1)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2)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3)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3.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考核指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例·计算题】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3500件,单位成本150元,实际产量4000件,成本l45.5元,那么,该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计算为:HYPERLINK

『正确答案』

预算成本节约额=150×4000-145.5×4000=18000(元)

预算成本节约率=18000/(150×4000)×100%=3%

结果表明,该成本中心的成本节约额为18000元,节约率为3%。2.利润中心含义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分类自然利润中心自然形成的,直接对外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以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人为利润中心人为设定的,通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使用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半成品内部销售收入的责任中心。考核指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提示】该指标反映了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的理想指标。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又称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作的贡献,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例计算题】某企业内部乙车间是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200万元,销售变动成本120万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20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责任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10万元。HYPERLINK

『正确答案』

边际贡献=200-120=80(万元)

可控边际贡献=80-20=60(万元)

部门边际贡献=60-10=50(万元)【例·单选题】不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适合于对部门经理评价的是()。

A.边际贡献

B.可控边际贡献

C.部门边际贡献

D.部门税前利润HYPERLINK

『正确答案』B【例·单选题】利润中心某年的销售收入1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5000元,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000元,不可控固定间接费用1500元,分配来的公司管理费用为1200元。那么,该部门的“可控边际贡献”为()

A.5000元

B.4000元

C.3500元

D.2500元HYPERLINK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可控边际贡献=部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10000—5000—1000=4000(元)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

考核指标:

(1)投资利润率计算公式优点缺点注: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营业利润是指的息税前利润。(1)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2)可以促使经理人员关注营业资产运用效率,而且有利于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会引起短期行为的产生,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经理人员注重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2)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提示】最低投资报酬率是根据资本成本来确定的,它一般等于或大于资本成本,通常可以采用企业整体的最低期望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企业为该投资中心单独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优点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的不足缺点1.是一个绝对指标,难以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

2.仅仅反映当期业绩,单纯使用这一指标也会导致投资中心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例·计算题】某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如表所示:

表6-9投资中心利润投资额投资报酬率A280200014%B8010008%全公司360300012%假设A投资中心面临一个投资额为1000万元的投资机会,可获利润131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3.1%,假定公司的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要求:评价A投资中心的这个投资机会。HYPERLINK

『正确答案』

若A投资中心接受该投资,则A、B投资中心的相关数据计算如下:投资中心利润投资额投资报酬率A280+131=4112000+1000=300013.7%B8010008%全公司491400012.275%(1)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衡量业绩

从A投资中心来看,接受后投资报酬率下降了0.3%,该投资中心可能不会接受这一投资。但从全公司而言,接受投资后,投资报酬率提高了0.275%,应接受这一投资。

(2)用剩余收益指标衡量业绩

A投资中心接受新投资前的剩余收益=280-2000×12%=40(万元)

A投资中心接受投资后的剩余收益=411-3000×12%=51(万元)

所以A投资中心应接受这项投资。(三)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类型含义说明市场价格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现行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市场价格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能够满足分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但是他要求产品或劳务有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协商价格内部责任中心之间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前提:中间产品存在非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

上下限: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当双方协商僵持时,会导致高层的行政干预双重价格是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买卖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市场价格或协商价格,能够较好的满足企业内部交易双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是指所有的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的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包括完全成本、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具有简便、客观的特点,但存在信息和激励方面的问题。

【特别关注】适用于内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没有市价的情况。【例·单选题】某企业甲责任中心将A产品转让给乙责任中心时,厂内银行按A产品的单位市场售价向甲支付价款,同时按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从乙收取价款。据此可以认为,该项内部交易采用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双重价格

D.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HYPERLINK

『正确答案』C第四节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

(一)股利分配理论股利理论应掌握的要点股利无关论

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定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公司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而与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无关。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假定条件包括:(1)市场具有强式效率;(2)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3)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包括发行费用和各种交易费用);(4)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股利相关论“手中鸟”理论该理论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会偏好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意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去承担未来的投资风险。

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一般来讲,预期未来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把自己同预期盈利能力差的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的差异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入比股利收入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减缓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也就是说,股利政策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

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1)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过度地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从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2)较多的现金股利发放,减少了内部融资,导致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外部融资,从而公司可以经常接受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督,这样便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监督减少代理成本。

因此,高水平的股利支付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所以,最优的股利政策应当使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例·单选题】下列关于股利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其假设之一是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

B.“在手鸟“理论论认为投资者更喜欢现金股利,而不愿意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

C.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D.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企业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HYPERLINK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中,应该把“信息对称”改为“信息不对称”。【例·单选题】某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以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化为标准。该企业所依据的股利理论是()。(2006年考题)

A.“在手之鸟”理论

B.信号传递理论

C.MM理论

D.代理理论HYPERLINK

『正确答案』D(二)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含义是指公司在有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发放。依据股利无关论步骤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在此结构下,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达最低水平

2.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预算,并根据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预计资金需求中所需增加的权益资本数额

3.最大限度的使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资金需求中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留存收益在满足公司权益资本增加后,若还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评价优点:

有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缺陷:

1.若完全遵照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发放额就会每年随着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1)在盈利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股利发放额与投资机会的多寡呈反方向变动;(2)在投资机会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股利发放额与公司盈利呈同方向变动。

2.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适用情况一般适用于公司的初创阶段【例·计算题】某公司2008年税后净利润1000万元,2009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12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HYPERLINK

『正确答案』按照目标资本结构,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为:

1200×60%=720万元

2008年可以发放的股利为:

1000-720=280万元

假设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万股,那么,每股股利为:

280/1000=0.28元/股【例·单选题】某公司2008年税后净利润为2000万元,2009年投资计划需要资金2200万元。如果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2008年发放的股利为680万元,则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所占的比例为()。

A.40%

B.50%

C.60%

D.68%HYPERLINK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权益资本所占的比例为x,则:2000-2200×x=680,解之得:x=60%。2.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含义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定增长。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下,首先确定的是股利分配额,而且该分配额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特点【优点】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与支出,有利于吸引那些打算进行长期投资并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

3.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为了将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比降低股利或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缺点】

1.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相脱节;

2.在企业无利可分时,若依然实施该政策,也是违反公司法的行为。适用情况通常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且很难被长期使用。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含义是指公司将每年净收益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优点1.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2.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缺点1.年度间股利支付额波动较大,股利的波动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不良印象,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

2.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公司实现的盈利越多,并不代表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派发股利,只能表明公司盈利状况较好而已。

3.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大。如果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得较低,不能满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要求;而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得较高,没有足够的现金派发股利时会给公司带来巨大财务压力。另外,当公司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时,也要受其制约。所以,确定较优的股利支付率的难度很大。使用情况只是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例·计算题】某公司长期以来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进行股利分配,确定的股利支付率为30%。20×8年税后净利润为1500万元,如果仍然继续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本年度将要支付的股利为:HYPERLINK

『正确答案』1500×30%=450(万元)

但公司下一年度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因此,准备本年度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如果公司下一年度的投资预算为20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额为:

2000×60%=1200(万元)

公司20×8年度可以发放的股利为:

1500-1200=300(万元)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含义是指企业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外,还在企业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度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优点1.赋予公司一定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和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公司可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以稳定和提高股价,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2.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缺点1.由于年份之间公司盈利的波动使得额外股利不断变化,造成分派的股利不同,容易给投资者收益不稳定的感觉。

2.当公司在较长时期持续发放额外股利后,可能会被股东误认为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传递出去的信号可能会使股东认为这是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进而导致股价下跌。适用情况对于那些盈利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较大的公司或者盈利与现金流量很不稳定时,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计算题】(2005年考题)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1日,200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5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50万元(所提盈余公积均已指定用途)。2004年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不考虑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因素)。2005年计划增加投资,所需资金为700万元。假定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60%,借入资金占40%。

要求:

(1)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计算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和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HYPERLINK

『正确答案』

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700×60%=420(万元)

2005年投资方案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金额=700×40%=280(万元)(2)在保持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HYPERLINK

『正确答案』

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

=净利润-2005年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额

=900-420=480(万元)(3)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政策,计算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和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HYPERLINK

『正确答案』

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上年分配的现金股利=550(万元)

可用于2005年投资的留存收益=900-550=350(万元)

2005年投资需要额外筹集的资金额=700-350=350(万元)(4)在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前提下,如果公司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计算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和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HYPERLINK

『正确答案』

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550/1000×100%=55%

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55%×900=495(万元)(5)假定公司2005年面临着从外部筹资的困难,只能从内部筹资,不考虑目标资本结构,计算在此情况下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HYPERLINK

『正确答案』因为公司只能从内部筹资,所以05年的投资需要从04年的净利润中留存700万元,所以2004年度应分配的现金股利=900-700=200(万元)。【例·单选题】已知某公司2008年初未分配利润和2008年净利润均为正,但该公司2008年却没有支付股利,则该公司采用的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HYPERLINK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年初未分配利润和本年净利润均为正的情况下,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下公司均需支付股利,只有在剩余股利政策下,公司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并且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大于本年净利润的情况下,公司才不支付股利。

二、利润分配的制约因素

(一)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法律法规就公司的收益分配作出了规定,公司的收益分配政策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保全约束。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目的在于维持企业资本的完整性,保护企业完整的产权基础,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2)资本积累约束。规定公司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另外,它要求在进行股利分配时,一般应当贯彻“无利不分”的原则。

(3)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这是规定企业不能过度的进行利润积累。为什么要限制企业过度积累利润呢?我们知道,企业股东获得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持有期间获得的股利,另一部分是将来卖出的时候卖出价和原来买入价的差额,叫资本利得。如果企业过度积累利润,虽然股东的股利收入减少了,但是,由于股价会上升,所以,股东可以获得资本利得。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税率要高于获得资本利得收入的税率,因此,公司通过过度积累利润,虽然减少了股东的股利收入,但由于盈余的积累增加,提高了公司股价,从而使股东的资本利得可以增加。所以,过度积累利润,实质上是一种避税行为。因此,西方国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公司不得超额累计利润,当公司留存收益超过法律认可的水平将被加征额外的税款。但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尚未做出规定。

(4)偿债能力约束。保证在现金股利分配后公司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

(二)公司因素

公司在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出于长期发展和短期经营的考虑,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现金流量

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净收益。

(2)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企业的资产有较强的流动性,现金来源较宽裕,则公司具有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

(3)盈利的稳定性

一般来讲,一个公司盈利越稳定,则其股利支付水平越高。

(4)投资机会

投资机会多——低股利

投资机会少——高股利

(5)筹资因素

筹资能力强——高股利

(6)其他因素

由于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公司不宜经常改变其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利润分配政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在行业状况等。

(三)股东因素

(1)控制权

从控制权的角度考虑,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希望少分股利。原因在于,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必然导致保留盈余减少,这又意味着将来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发行新股会稀释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具有控制权的股东往往主张限制股利的支付,而愿意较多的保留盈余,以防止控制权旁落他人。

(2)稳定的收入

从稳定收入的角度考虑,靠股利维持生活的股东要求支付稳定的股利。

(3)税赋

一般来讲,股利收入的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因此,很多股东出于税赋因素的考虑,偏好于低股利支付水平。

(四)债务契约与通货膨胀

(1)债务契约

一般来说,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留存收益越少,公司破产风险就加大,就越有可能侵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债权人通常会在借款合同、债券契约,以及租赁合同中加入关于借款公司股利政策条款,以限制公司股利的发放。

(2)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用偏紧的利润分配政策。原因在于,出现通货膨胀之后,货币购买力下降,固定资产重置资金会出现缺口,为了弥补缺口,企业往往少发放现金股利。

【例·多选题】按照资本保全约束的要求,企业发放股利所需资金的来源包括()。(2004年)

A.当期利润

B.留存收益

C.原始投资

D.股本HYPERLINK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资本保全约束要求企业发放的股利或投资分红不得来源于原始投资(或股本),而只能来源于企业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例·判断题】从理论上说,债权人不得干预企业的资金投向和股利分配方案。()HYPERLINK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债权人可以通过债务合同条款,来限制股利分配,从而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例·单选题】在确定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本保全约束”属于()。

A.股东因素

B.公司因素

C.法律因素

D.债务契约因素HYPERLINK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确定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法律因素”包括:资本保全约束、偿债能力约束、资本积累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一)股利支付形式

1.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以现金支付的股利,它是股利支付的最常见的方式。限制因素——除了要有足够的留存收益之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

2.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如公司债券、公司股票等,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3.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是以负债方式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有时也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股利。

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都是现金股利的替代方式,但目前这两种股利方式在我国公司实务中极少使用。

【例·单选题】如果上市公司以其应付票据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则这种股利的方式称为()。

A.现金股利

B.股票股利

C.财产股利

D.负债股利HYPERLINK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负债股利,是以负债方式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有时也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股利。4.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我国实务中通常也称其为“红股”。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企业,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而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但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它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

【例·计算题】某上市公司在20×8年发放股票股利前,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普通股(面值l元,发行在外2000万股)2000资本公积3000盈余公积2000未分配利润3000股东权益合计10000HYPERLINK假设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现有股东每持有l0股,即可获赠l股普通股。

若该股票当时市价为5元,那么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目划转出的资金为:

2000×10%×5=1000(万元)

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变,发放200万股,“普通股”项目只应增加200万元,其余的800万元(1000-200)应作为股票溢价转至“资本公积”项目,而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并未发生改变,仍是l0000万元,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部分如下:

单位:万元普通股(面值l元,发行在外2200万股)2200资本公积3800盈余公积2000未分配利润2000股东权益合计10000假设一位股东派发股票股利之前持有公司的普通股l0万股,那么,他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为:

10万股÷2000万股=0.5%

派发股利之后,他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份比例为:

10×(1+10%)=11万股

11万股÷2200万股=0.5%

可见,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引起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间的再分配。而股票股利派发前后每一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会发生变化。

【特别提示】本例中股票股利是以市价计算价格的做法,是很多西方国家所通行的,但在我国,股票股利价格则是按照股票面值来计算的。

在做题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股票股利价格的计算方法,就按照教材例题的方法处理。

发放股票股利对于公司和股东的意义股东1.理论上,派发股票股利后,每股市价会成比例下降,但实务中这并非必然结果。因为市场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发放股票股利往往预示着公司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信息传递会稳定股价或使股价下降比例减小甚至不降反升,股东便可以获得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2.由于股利收入与资本利得税率的差异,如果股东把股票股利出售,还会给他带来资本利得纳税上的好处。公司1.不需要向股东支付现金,在再投资机会较多的情况下,公司可以为再投资提供成本较低的资金,从而有利于公司发展。

2.可以降低公司股票价格,有利于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进而使股权更分散,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

3.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例·单选题】关于发放股票股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不会导致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但会导致股东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会增加普通股股数,减少未分配利润

B.会提高股票的每股价值

C.可以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促进公司股票的交易和流通,可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

D.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HYPERLINK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二)股利支付程序股利支付的程序说明股利宣告日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股权登记日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凡是在此指定日期收盘之前取得公司股票,成为公司在册股东的投资者都可以作为股东享受公司分派的股利。在这一天之后取得股票的股东则无权领取本次分派的股利。除息日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离的日期。

在除息日之前购买的股票才能领取本次股利,而在除息日当天或是以后购买的股票,则不能领取本次股利。由于失去了付息,的权利,除息日的股票价格会下跌。股利发放日向股权登记日在册的股东实际支付股利的日期。【例·判断题】在除息日之前,股利权利从属于股票;从除息日开始,新购入股票的投资者不能分享本次已宣告发放的股利。()(2007年考题)HYPERLINK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除息日,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股利权利不再从属于股票,所以在这一天购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不能享有已宣布发放的股利。

四、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一)股票分割含义股票分割又称拆股,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作用1.降低股票价格。

2.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前景良好”的信号,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例·计算题】某上市公司在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普通股(面值l0元,发行在外1000万股)10000资本公积10000盈余公积5000未分配利润8000股东权益合计33000要求:

(1)假设股票市价为20元,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即现有股东每持有10股即可获赠l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

(2)假设该公司按照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HYPERLINK

『正确答案』

(1)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普通股(面值l0元,发行在外1100万股)11000资本公积11000盈余公积5000未分配利润6000股东权益合计33000每股净资产为:

33000÷(1000+100)=30(元/股)

(2)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普通股(面值5元,发行在外2000万股)10000资本公积10000盈余公积5000未分配利润8000股东权益合计33000每股净资产为:

33000÷(1000×2)=16.5(元/股)【总结】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较。内容股票股利股票分割不同点(1)面值不变

(2)股东权益结构改变

(3)属于股利支付方式(1)面值变小

(2)股东权益结构不变

(3)不属于股利支付方式相同点(1)普通股股数增加(股票分割增加更多)

(2)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下降(股票分割下降更多)

(3)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4)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不变【例·多选题】发放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都会导致()。

A.普通股股数增加B.股东持股比例上升

C.资产总额增加D.每股收益下降HYPERLINK

『正确答案』AD(二)股票回购含义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方式1.公开市场回购:公司在股票的公开交易市场上以当前市场价格回购股票。

2.要约回购:公司在特定期间向市场发出的以高出股票当前市场价格的某一价格,回购既定数量股票的要约。

3.协议回购:公司以协议价格直接向一个或几个主要股东回购股票。动机1.现金股利的替代。

2.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

3.传递公司信息(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认为股票回购意味着公司认为其股票价值被低估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4.基于控制权的考虑。影响1.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的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资产流动性降低,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2.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而且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3.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容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本章总结】

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一】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称为 ()A、编译程序B、汇编程序C、应用程序D、可执行程序2、汇编程序的作用是指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