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做月饼》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做月饼》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做月饼》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做月饼》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劳动教育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做月饼》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月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自己动手做月饼,通过揉、捏、搓等一系列过程,掌握做月饼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学生能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出喜爱的月饼,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教学目标1.培养根据劳动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的能力。2.掌握制作月饼的方法和技能。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4.树立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观念。三、教学重点学会制作月饼的步骤和技术要点,懂得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四、教学难点1.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教学准备工具:烤箱、月饼模具、电子秤、喷壶、面板等。材料:低筋小麦粉、花生油、玉米油或猪油、鸡蛋、转化糖浆、枧水、熟花生、芝麻、南瓜子仁、白糖、糯米粉、蜂蜜、牛奶、白酒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你们知道即将到来的是哪个节日吗?(中秋节)那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你都有哪些了解呢?(赏月、吃月饼、赏花灯......)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与家人一起赏明月、吃月饼,你们喜欢吃月饼吗?大家都吃过什么口味的月饼呢?(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吃过的月饼)月饼花样繁多、风味各异,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喜好。2.月饼是团圆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月饼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出示月饼的图片)3.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教师适时评价。看到这么多口味的月饼,老师都垂涎欲滴了,大家一定也十分想吃了吧?那大家想不想亲手做一个色香味俱全的月饼呢?好,老师看到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月饼。(板书)设计意图:了解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习俗,初识粽子的馅料,触动学生的味蕾,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要亲自动手做月饼的欲望。环节二:合作探究1.在学习做月饼之前,老师有几个小问题。问题一:你知道做月饼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学生交流)(小麦粉、糯米粉、花生油、白糖、熟花生......)问题二:在开始做之前,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生答,并出示)面团揉好后需要密封醒发两小时。(2)糯米粉提前炒熟备用。嗯,看来同学们生活知识还真丰富呢,那接下来有了这些材料,到底该怎么做好月饼呢?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旁观妈妈做月饼,思考做月饼的步骤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做月饼的步骤,派代表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促进全班的思考交流。环节三:教师演示1.过渡总结:通过刚刚同学们分享的方法步骤,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生活中已经帮助妈妈做过月饼了,并且步骤掌握的也不错,真是妈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小榜样。现在老师来演示一下月饼具体做法,同学们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的步骤,并记录在步骤表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示意。碗中加入转化糖浆,枧水和花生油,搅拌均匀。然后分次少量加入低筋小麦粉,搅拌,揉成光滑不沾手的面团即可,密封醒发两小时。将白糖、玉米油、蜂蜜、牛奶、枧水、白酒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液体材料。将熟花生,南瓜子仁与芝麻混合,备用。分次少量把液体材料加到果仁里面搅拌均匀。(3)把提前炒熟的糯米粉,分2-3次加到馅料里搅拌均匀,再把馅料揉成团,密封醒发30分钟左右。把馅料分成50克左右一份,均揉捏成圆球状。(4)将面团切成一个个剂子,然后将剂子放在手掌中,揉成小圆球。(5)取一个小圆球放在面板上,用手掌按压成薄厚均匀的面皮,将圆球状的馅料放在面皮中间。(6)利用手的虎口,将面皮轻轻往上推,使面团合口,注意合口处要圆滑均匀。然后将其滚成圆球状。(7)在模具里轻轻地刷一层花生油,以免月饼生柸粘在模具里,然后将包有馅料的圆球置入月饼模具里。(8)把模具扣在铺有油纸的烤盘上,轻轻提起,使月饼生柸脱离模具。然后用喷壶在月饼生柸上喷上一层薄薄的水。若没有喷壶的话可以用洗干净的手蘸点水甩在月饼生柸上,防止干裂。(9)将月饼生柸放入烤箱内,温度调至190℃,烤制6分钟。然后取出,用细毛刷在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蛋黄液,再次放入烤箱,温度调至175℃烤制10-12分钟。(10)月饼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出炉。2.课堂小结:刚才同学们认真观看、仔细聆听、积极思考同时把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填写,为大家的劳动精神点赞,接下来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看看你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让同学们在认真观看教师演示和视频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的积极性。环节四:实践体验1.在做之前,老师有一个温馨小提示,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1)面团一定要提前醒发;(2)月饼装馅要正好;(3)面团剂子不要太大;(4)面团合口处要圆滑均匀;(5)模具要刷一层花生油;(6)月饼生柸上要喷点水;(7)烤制月饼时带上烘焙手套以免烫伤;(8)桌上垃圾收拾好,粮食不要浪费。2.小组合作做月饼,边做边记录在做月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的。设计意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动手、讨论才能更好的学会做月饼的步骤和技术要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鼓励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环节五:劳动评价拓展延伸1.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相互评价。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家长评价能积极参与劳动,并在劳动中进行小组成员合作学会揉制作月饼皮的面团学会制作月饼馅料能安全、熟练地使用做月饼的工具学会烤制月饼的方法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其实,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一段来历呢,谁知道?师: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同学们看,月饼虽小,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却很浓郁。人们把中秋赏月、品尝月饼作为家庭团圆的象征,月饼也逐渐成为节日礼物。供奉月亮,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代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吃月饼和赏月一直是中国人在南北朝时期过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月饼是大团圆的象征。(生交流感想)设计意图: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多方面的、多层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