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_第1页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_第2页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_第3页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_第4页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的议题。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的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下面,我将通过对不同的现代汉语教材的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的标准对于《马氏文通》的词类划分标准,普遍的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的划分标准。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为了强调这两方面的矛盾,马氏便提出了“字类假借”说。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的假借现象除了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的现象。汉语的词类是多功能的,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花”、“花钱”、“花朵”。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的标准说法不一。而事实上,“字类假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词类划分标准。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词和词的结合关系。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这是有规律的。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不”等,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而不能加数量词。这是一种对立。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也是一种对立。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副词则不能,这又是一种对立。如此等等,就是词和词的结合关系。词在句子中的职能。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也是有规律的。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这是一种对立。又如名词一般不直接充当谓语(表籍贯、时间的除外),动词和形容词则可以。副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而形容词可以。这些对立关系都说明各类词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词的形式和词的形式变化。所谓词的形式,就是一个词本身所具有的词头、词尾等形态标志。如名词后缀有“子、儿、头、者、家、性、法”等,动词后缀有“化”。所谓词的形式变化,就是指一个词进入句子时所发生的变化格式,如双音节形容词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AABB”(高高兴兴),双音节动词也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ABAB”(商量商量)。此外,在划分词类、给各类词下定义的时候还必须结合词类所表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上。六、其他教材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的比较不同的分类标准必然会导致划分结果的差异。齐沪扬和胡裕树两种版本的《现代汉语》教材在划分词类时的基本依据都是“词的语法功能”。而黄伯荣和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教材却提出了三大标准: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其中语法功能是最主要的分类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作分类的参考标准。只有在判定某些词的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由此可见,黄、廖版的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不仅考虑了功能同时还涉及了形态和意义。这样对于词类划分不仅能有更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在汉语自身的特点上的分类依据。首先从形态来看,汉语不是没有自己的形态,而只是缺乏形态。正如张版教材在词类划分末尾提到的“当然,词的重叠、粘附能力,甚至形态特征也可以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但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参考标准。”而教材涉及“重叠”的语法特征的描述又是从形态上来分析词类的。其次,黄、廖版教材中所谈的意义指的也是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这项标准对于具有相似功能又无明显语法功能差异或还没有考察出其根本的语法功能时所做出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词应属于哪个词类时,事实上,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词的意义。此外,各教材中对于具体词类的定义也多是从意义角度给出的。如“名词是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版的教材和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的教材坟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丁启阵则在语法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七、结论关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真的是一个比较难下准确定义的命题。关于这个话题,讨论的时间也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是处于一个对过去批判继承的过程,我们对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历经近一世纪的探索,目前,语法界就词类划分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4版。2、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