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高频易错点排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高频易错点排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高频易错点排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高频易错点排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高频易错点排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1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独立性过强限制了权力的集中。分封制下,周天子被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受封的诸侯爵位世袭,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如设置官员、征派赋税等。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因为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可能会逐渐疏远,诸侯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对其的控制力就会减弱,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2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但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分封制的实质是地方分权,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随着诸侯国势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说分封制为分裂割剧埋下了隐患。但在分封制使统一的制度在统治疆域内得以普遍实行,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松散的联盟关系。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政治格局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封立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分封制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其次在分封制下,受封者及其部属与封地的土著族群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西周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也被传播到各地,这有利于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3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制下,嫡长子的认定与其母亲的身份密切相关,一母所生亦有嫡庶之分。4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具有传承性。夏商周三代,文化具有“平行并进式”特点,政治制度具有传承性,在这种传承和发展中,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体系。5世袭制下的王位继承方式在商周时期有所不同。商代王位的继承方式既有兄终弟及,也存在父死子继。商代后期父死子继之中已经出现由正妻所生之子即嫡子来继承王位的倾向,这反映出宗法秩序已初步具备。周代实行宗法制,强调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6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并非指其实现了高度集权。分封制下权力很难实现高度集中,原因如下:诸侯独立性过强限制了权力的集中。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因为血缘关系经过几代就会逐渐疏远,诸侯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力就会减弱,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7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集权趋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君主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逐渐集中权力。他们纷纷控制官吏的任免权,打破世卿世禄制;通过变法,建立郡、县等地方行政组织。这些措施加强了君权与中央权威。与此同时,出现了以法家为代表的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流派。8封国制在汉初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在关中地区推行郡县制,在关东则实行封国制。在封国制下,中央对诸侯国亦有一定限制,以巩固中央的统治。此外,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努力发展生产,这对汉初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诸侯国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1)长期的分裂割据使百姓渴望统一,统一为民心所向。(2)各政权的统治者为维系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3)北方长期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他们与迁入地的居民通婚,各民族间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各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为统一奠定民族和文化基础。(5)曾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前秦、北魏、北周等。这是走向统一的重要步骤。(6)儒家文化重视大一统,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倾向于用儒家文化治国,受到大一统意识的影响,形成了文化认同。10九品中正制在最初(主要指曹魏时期)有较大的积极作用(1)以“九品”论人才,官吏的任用与升降有了较为客观的标准。(2)改变了东汉后期察举制下士族朋党操纵举荐的旧状,有利于选拔人才。(3)将选官权收归中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11唐宋时期,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唐宋时期,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有政治制度的制约,唐朝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但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唐宋时期皇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另一方面有思想的制约,如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宋代朱熹的“正君心”思想等12科举制并未取消世家子弟参与官吏选拔的资格,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科举制向社会各阶层士子开放,既包括中下层士子,也包括世家子弟,与平民子弟相比,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唐代科举制度尚处于初创时期,在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土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步入仕途。当时“公荐”通榜”十分流行,且得到国家的认可。在正式考试之前,公卿大臣可以公开推荐举人,这对世家子弟十分有利。13募兵制的影响是双重的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兵制的一大变革。这一制度的影响是双重的。募兵制下,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助于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但募兵制下,士兵以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率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宋代实行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一经应募,终身为伍。这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军队人员的稳定性。但随着募兵数量的增加,巨额的军费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大大加重了人民的税役负担。14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对外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的大而不专,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元朝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连署和军事、财赋等专官分领提调,其处理各项政务既有所分工又互相牵制。每名行省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2)行省辖区内一些机构如宣慰司、路府州县等仍然接受中央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3)以行省为重要对象的地方监察,构成了监察行省、防范其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4)行省区划上的犬牙交错的格局。15元代行省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行省制度源于魏晋的行台制度。金朝已有行省之称,元朝行省制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的建立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然而,行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到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后期,才转变为常设的地方行政区划,掌管辖内军政要务,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16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并不能反映皇权的削弱,其反映的是皇权的强化。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很多时候由于皇帝年幼或不理政事等,会有人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因此便出现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强化,因为宦官、外戚的权力皆来源于皇帝。同样,明中后期内阁权力的增大反映的也是皇权的强化(宦官、外戚和内阁大学士这些人都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17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十作为待从顾问,帮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18内阁并非无任何权力内阁虽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但它并非无任何权力,在明朝后期,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19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20明朝科举考试不是只考四书五经,也有许多其他内容。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入股文也只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明朝科举考试与入股取士并不是对等的概念。21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长期存在的两大矛盾。明太袓废除宰相制度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北宋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占绝对上风,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期存在。22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内涵不同。君主专制主要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权力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3郡县制和分封制下官员的任用、职责均不相同。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下,官员由世袭产生,有封地;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下,官员由皇帝任免,无封地;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属于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制度,而郡县制属于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制度。元24宋代官僚体制蕴含一定的理性色彩。提起宋代,有人会想到冗官冗兵、积贫积弱,认为其官僚体制存在很大弊端。其实,宋代官僚体制蕴含一定的理性色彩,例如:(1)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方面,主行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了事任分立、相互维系的态势,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集中。(2)官僚政治事务的运作方面,倚重严密规范、易操作、可把握的制度程式,如以追求公平竞争为特点的考试录用方式、对各环节人为弊端的着意限制等。其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25唐代中书省、宋代中书省、元代的中书省与行中书省。唐代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宋代的中书省是中央造令、传旨的政务机构。元代的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而元代的行中书省则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26内阁并不是只存在于明朝。内阁是清朝重要的辅政机构,并不是只存在于明朝。只是清朝时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小,特别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25军机处并非只处理军务。最初,军机处不过是西北用兵时筹办军务的临时机构,后来其职责几乎无所不包,如帮助皇帝撰写上谕、处理奏折,审核内阁、翰林院所拟论旨,议大政、谳大狱,为皇帝准备政事的参考资料,参与科举考试,等等。军机处所承担的职权使它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古代中国的经济1井田制在西周时期就已松动,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瓦解商代曾实行井田制已有文字记载,但其真正流行是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这些土地不能买卖,所以被称为“公田”,井田制下周天子实际上是全国土地名义上的最高拥有者。西周时期,出现了奴隶主占有井田的现象,还出现了土地交易的现象。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井田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2自给自足并不意味着生活富足。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小农经济下,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事实上,由于小农经济与生俱来的脆弱性以及封建政府沉重赋税的压迫,农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如秦代“收泰半之赋”,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3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并非与市场毫无关系。虽然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进入市场,但其并非与商品经济毫无关系,实际上官营手工业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行业中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虽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物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和各级官吏的需要,但是随着封建经济领域内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加强4西汉盐铁官营政策。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将盐铁生产营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目的是抑制定商大贾的势力。)积极影响:①将盐铁之利从工商业主手中转移到国家,极大丰富了财政来源。②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消极影响:取消盐铁业的竞争,不仅使大量商贾流亡,也产生了不少产品质量低劣、价格昂贵,强迫民众购买及强制民众服役等弊病,加重了百姓负担。5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秦汉以后,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归根到底,都受皇帝控制。6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但不是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地都属于国家。它只是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和部分官田进行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它的推行有利于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发展。7均田制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地主阶级利益。均田制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下,政府只是将手中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和部分官田进行分配,其推行有利于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发展,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即这一制度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8佃农在封建社会受地主的剥削,但并非始终没有自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成为具有自主性的农民。佃农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1)地租演变:佃农所交地租主要经历了实物地租、定额地租、货币地租的演变。实物地租下,土地种植的收成越多,地主所得地租就越多,所以地主往往监督、干预佃农的生产经营,佃农基本没有自主权;定额地租下,佃农按契约规定交租,地主不再直接监督和干预佃农的生产经营,佃农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货币地租下,只要佃农交够租金,地主就不会干预佃农的生产经营,佃农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2)缔结租佃契约:唐宋时期缔结租佃契约已相当普遍。对佃农来说,契约基本保证了他们在租佃期内对土地的耕作权,以及契约期满之后退佃的自由。(3)户籍地位: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佃农户籍被列入地主家籍,到了唐宋时期,政府将他们列入独立户籍。从此佃农与地主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9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顺序。魏晋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中唐以后,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此外,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10宋代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宋代统治者继承了传统的重农思想,在土地政策上,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实施租佃制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农业技术上,推广优良作物,扩大复种面11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但重农抑商政策仍占主导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商业革命”。这主要表现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发展、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重农抑商作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12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粮食不能自给反映的不是当地农业的衰落,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江南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供应区,但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粮食不能自给的情况。这是由于当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并不意味着当地农业衰落。13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牙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判断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产生主要看是否有雇佣关系的产生。1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具备前提条件。资本主义萌芽只有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例如,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中国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茁壮成长,也没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5中国古代虽然有统一流通的货币,但很多时期是多种货币同时存在。中国各朝代都有统一流通的货币,例如,秦朝统一后,以圆形方孔钱为统一流通货币,唐朝初年,唐高祖发行开元通宝作为统一流通货币。但很多时期,却是多种货币同时存在。14重农抑商下也存在“惠商”政策。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统治都也会根据形势对该政策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甚至体现出“惠商”的一面。但是要明确,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16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城市在隋唐以前主要以政治功能为主。到了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工商业城市迅速崛起。17古代朝贡贸易有一定积极影响。朝贡贸易有利于中国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周边诸国向中国“称藩纳贡”,通过朝贡贸易进行一定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也有利于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思想1诸子百家既相互批驳,也相互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米”,相互批驳对立。例如,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兵家主张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在社会伦理观上,孟子认为“人无有不善”,而苟子、韩非子认为“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战国初期的世硕认为人生有善有恶。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知其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但诸子百家的思想也体现出相互融合的特点。例如,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在追求目标上与儒家思想也有想通之外。2百家争鸣的实质是治国方略的争鸣。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诸子因治国方略上的主张不同而诱发的思想领域的冲突,其实质是治国方略的争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故”,即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其主张最受统治者欢迎。3荀子虽然主张法治,但仍属于儒学思想。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如吸收道家思想,主张“天行有常”,但可“制天命而用之”,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所以,他仍属于儒学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试图调和社会矛盾的的愿望。4秦始皇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秦始皇禁儒,但并没有废儒,儒家思想对秦朝法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为吏之道》中,明确要求官吏宽俗忠信、安贫乐道,执政者应修养身心等;秦律中明确规定“殴大父母,黥为城旦春”,还规定如果父告子不孝,官吏应无条件抓捕儿子,然后再查明真相。这说明秦朝统治者认识到儒家的内圣之道和父权思想有利于稳固自己的政权。5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都重视对人民的教化;重视以礼治国;强调重义贱利;根本目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同点:1.来源不同。汉代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依据《公羊春秋》学说,吸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2.内容不同。汉代儒学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6西汉时期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小与宋明时期宣扬的“三从四德”“女子从一而终”等礼教观念相比,西汉时期女性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相对较小。当时,女性的活动空间不止局限于家庭,还有更多的社会参与,且人们对寡妇改嫁也持比较宽容的态度。7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其他学派的思想并未消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立统治地位的标志。但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就此消亡。例如,汉代新儒学中的“君道无为”是对道家学说的借鉴;“德主刑辅”是对法家学说的借鉴;“天遣灾异”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借鉴;“崇本抑末”是对农家学说的借鉴;等等。唐朝道家受到重视8三教合一并非佛、道、儒合为一个整体三教合一并不是说佛、道、儒三教合并为一体,而是说三教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借鉴。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9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部分。宋明理学大致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和“知行合一”说。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10程朱理学后来走向僵化,但最初是鼓励人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学说。程朱理学在初创时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逐渐变成了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慢慢被扼杀。程朱理学虽然在明清时期日益僵化,但在确立初期却是鼓励人们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11程朱理学并不禁止人的合理欲求。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当时就是封建伦理道德),人欲”并非泛指人的所有欲望,而是指过度的欲望。“灭人欲”是指禁止人追求过度的欲望,而非禁止人合理的欲望。“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指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