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23马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祗.(
zhǐ
)辱
骈.(
pián
)死槽枥.(
lì
)
尽粟.(
sù
)一石食.(
sì
)马者
食.(
shí
)不饱不外见.(
xiàn
)
执策.(
cè
)zhǐpiánlìsùsìshíxiàncè12345678910111213141516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骈.死于槽枥之间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2)不以千里称.也
著称
(3)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犹,尚且一样,
等同
(5)安.求其能千里也
哪里、怎么
(6)策之不以其道.
正确方法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8)执.策而临.之
拿着
面对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著称有时犹,尚且一样,等同哪里、怎么正确方法通晓拿着面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只、仅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喂
(3)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祗:同“衹(只)”,只、仅食:同“饲”,喂见:同“现”,表现123456789101112131415164.解释下列多义词。(1)其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代
词,代指
②其真无马邪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其真不知马也
表示推测,大概
代词,代指“千里马”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表示推测,大概12345678910111213141516···(2)之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结构助词,的
②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③执策而临之
代词,代指“千里马”
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代词,代指“千里马”(3)能①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4)而①而伯乐不常有
连词,表示转折
②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示修饰
才能能够连词,表示转折连词,表示修饰12345678910111213141516·······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C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一食或尽粟一石C点拨:C项为反问句。A.倒装句,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千里之马者”。B.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祗于奴隶人之手辱”。D.倒装句,定语后置,正常语
序为“一食或尽一石粟”。123456789101112131415166.理解性默写。(1)文中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的句子是:“
世有
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其真不知
马也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其真不知
马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文章第1段中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
死于槽枥之间
”描写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第
2段中的“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指
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3)文中描写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
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
能通其意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4)[2023·宿州泗县期末改编]“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李贺的
诗“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道尽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孟浩然感叹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贾谊总算等
来了“伯乐”,现实却是“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
问苍生问鬼神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
知马也!”千里马常有
报君黄金台上意
徒有羡鱼情
不问苍生问鬼神
12345678910111213141516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答案: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答案: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
养它。12345678910111213141516(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答案: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
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
晓它的意思。(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答案: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12345678910111213141516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
求它日行千里呢?(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答案: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
马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1.韩愈借评说千里马,控诉了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时,是否有埋没人才的现象?请简要分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链接材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致治:使国家达到大治。③正:只。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唐太宗没有埋没人才。从他让封德彝推荐贤能的人的
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重视人才的人;从他责问封德彝
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深知达到国之大治必须重用人才。因
此,唐太宗是一位重视人才、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统治
者,他没有埋没人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答案: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答案:如果春天栽种桃树、李树,夏天就可以在桃树、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树、李树的果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研读经典,体味中华文明的智慧。【甲】【乙】两文都谈到人才问题,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案:【甲】文运用托物言志(托物寓意或借物喻人)的手
法,揭露了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事实;【乙】文
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要审慎地选贤用才,要先考察人才的
品德,再去培养人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
【创新题·新考法】“说”这种文体往往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做出回应和思考。请摘录下面诗中作者对社会现象做出的“回应和思考”的诗句,并批注在相应的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硬件研发合作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中餐宴会服务
- 2025届高三押题信息卷(一)地理及答案
- 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护理
- 团建新质生产力活动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 新质生产力新愿望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水利工程目标控制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2020-2024年上海市秋考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
- 刻字机快速使用指南
- 金蝶K3-WISE财务管理全操作手册
- 电路 (第四版) 全套教学课件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砖砌隔油池施工方案
- 2022山东省中鲁远洋渔业股份限公司招聘23人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GA/T 1999.2-2022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方法第2部分:基于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 地基钎探记录表
- 中班科学《筷子提米》
- 北京大学研修班通讯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