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司机拉住问车,在玻璃窗里,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而且,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极大发展,但乡村文化发展依然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出了问题,乡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建设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乡村文化政策由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乡村文化建设的逐渐转变。如今,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制度化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城市公霁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等。

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从其政策特征来看,二者是同质构成的。反过来看,这隐含着乡村缺乏文化或者乡村文化是边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载体的城市具有乡村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城市文化散发出先进、文明的气息,才有必要向乡村输入。

此外,文化下乡政策也体现了单向的外部输入性。文化下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从供给的主体看,这是一种主动的作为,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进,各司其职。从被供给的对象看,受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摘编自鲍磊《文化下乡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乡下人听见汽车喇叭鸣叫而不知所措称为“愚”,那么也可把城里人不辨苞谷和小麦称为“愚”。

B.文化下乡活动是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它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

C.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等,是我国文化下乡的具体措施。

D.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层层推进,各司其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文字交流有时会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而用表情、动作来交流则可避免误会。

B.虽然文字和语言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但在乡土社会中依然有必要推行文字下乡。

C.如果送到乡村的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城市文化,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就会和初衷相违背。

D从语言风格上看,材料一语言平易晓畅,生动活泼,逻辑严密。

(3)下列选项中,和材料一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A.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B.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

C.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期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宋人翁森云: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起弄明月霜天高”。阅读,实乃人生第一快事。

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4)材料一说“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本质”具体指哪些内容?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5)费孝通先生论述的是“文字下乡”,但对材料二所论述的推行“文化下乡”也有许多启示,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她还是那样,笑眯眯地抿着嘴,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同志弟不是这里的,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汽油灯,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

乡干部又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轻伤的问问,或是翻看他们的衣襟。我拉开一个重彩号的符号时,“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但到这里,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战”。但从他们满身泥泞,甚至从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了的喂他们吃一点,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958年3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没有正面描写小通讯员受伤的情景,而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来侧面烘托他英勇无畏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B.文中的新媳妇一开始因为又羞又怕只愿意做下手,后来能帮小通讯员拭身子了,可见她工作熟练了

C.文中前后两处描写新媳妇“‘啊’了一声”的细节,分别表现她认出通讯员时的惊讶和听到通讯员事迹时的震惊与悲痛。

D.借助省略号来表述人物心理,如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第一处表现了担架员的急切心理,第二处表现他的期待之情。

(2)下列对选文第4节语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写了故乡中秋佳节的美好习俗,舒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缓解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B.对中秋佳节的深情回忆,体现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想起”“大概”“也许”“或者”等词,表述“我”在中秋佳节对小同乡的挂念。

D.以女性视角,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体现人物内心质朴、丰富、细腻的情感。

(3)文中新媳妇“异样地瞟”“狠狠地瞪”“气汹汹地嚷”与前文她的形象看似矛盾,实则符合情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将文中画横线句改写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的脸”,你觉得哪种写法更好?结合文章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分)

3.(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选自韩愈《师说》)

(二)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犯笑侮,收召后学,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这是柳亲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辱,感到自愧的意思。

(1)结合材料一,下列各选项前后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英文字母。

世A果B群C怪D聚E骂F指G目H牵I引J而K增L与M为N言O辞P愈Q以R是S得T狂U名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

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

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

D.仆,谦辞,指谦虚的言辞;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是柳宗元的自称,属于谦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运用“嗟乎”“呜呼”感叹词,并以“其可怪也欤”作结,直接而鲜明地强化批判之意

B.《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写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不顾世俗风气,勇气可嘉,但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与辱骂。

D.柳宗元述说自身条件差,并以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理由,谈及“今之世,因此“不敢为人师”。

(5)将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6)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两则选段的论证手法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③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时战乱频仍。②信宿:再宿。③匡衡,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诗人每日去江边与山峰对坐,感发诗兴

B.颔联写所见,渔舟漂泊,燕子翻飞,诗人身处异乡,心念京华。

C.颈联运用典故,借匡衡和刘向的典故,表述诗人对自己“立功”“立言”无望境遇的无奈。

D.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

(2)本诗尾联塑造的“同学少年”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形象有很大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从对待权贵高位及国家命运的角度加以比较。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5.(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2)《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3)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5)《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阳,()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

C.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2)连词的准确使用,不仅可以表明的态度,而且能够让前后句逻辑严密()处所填连词最佳选项为

A.然而当然虽然当然

B.当然然而虽然当然

C.当然然而当然虽然

D.然而然而虽然虽然

(3)文中加点字精准简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7.(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①。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②,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③,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8.(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单靠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

——(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

(4)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5)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1)B.“它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说法有误,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但并没有评价其成效如何。

(2)C.“如果……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就会和初衷相违背”说法有误。材料二原文为“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城市文化散发出先进,代表着主流的。唯其如此,据此可知。

(3)画线句中,根据原文“在广西的瑶山里,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可知。

A.运用的是道理论证。

B.“培育爱……才能……而缺少爱的教育……肯定是失败的教育”运用的是对比论证。

C.“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起弄明月霜天高”使用的是引用论证。

D.“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故选:D。

(4)根据材料一“再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不但多余,第四段“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动作,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所以在乡土社会中,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等内容可知,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不需要语言文字。由此可归纳出:从空间来讲、面对面的生活,不需要借用文字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述。

(5)根据材料一“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但是说乡下人‘愚’?”“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可知。

根据材料二“下乡的‘文化’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二者是同质构成的”“就发展历程看,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可知:我们应尊重乡土文化本色。

根据材料一“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文明的气息、主导性的文化,才有必要向乡村输入”可知:选择优秀的。

根据材料一“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和材料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出了问题,乡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意味着被动接受从外而来,积极发挥乡村建设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

解析:

(1)B

(2)C

(3)D

(4)从空间来讲,乡下人的生活是直接的,可以通过交谈来进行沟通。

(5)①我们应尊重乡土文化本色,摒弃对乡土文化的轻视和不平等态度、适合融入乡村的城市文化进行文化下乡,积极发挥乡村建设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解析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语段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部分,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和表情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的基本能力。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线索、思想主旨和表现手法等角度来分析。

(1)B.“可见她工作熟练了,能克服自身的忸怩心理”分析错误,所以才会“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故选B。

(2)B.“彰显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错,对中秋佳节的深情回忆,体现了“我”对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故选B。

(3)①看似矛盾:结合“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劈手夺过被子,就扭过脸去”可知、愤怒、胆小。②符合情理:结合“在月光下,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因通讯员的牺牲让新媳妇情绪失控。

(4)本题是开放性题,没有唯一解析。解析示例:原文更好,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现已变得灰黄,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人物形象上,而是侧重刻画一类像通讯员一样有血有肉、热爱生活;②结合“那位新媳妇也来了,笑眯眯地抿着嘴,但她时不时地东张西望,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也许,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写法上,将宏大主题体现在通讯员;③结合“在月光下,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主题上、事彰显人性。

解析:

(1)B

(2)B

(3)①看似矛盾:“异样地瞟”“狠狠地瞪”“气汹汹地嚷”写出了新媳妇的不满、愤怒、胆小。②符合情理:因通讯员的牺牲让新媳妇情绪失控。

(4)解析示例:原文更好。①人物形象上,而是侧重刻画一类像通讯员一样有血有肉、热爱生活;②写法上,将宏大主题体现在通讯员;③主题上、事彰显人性。

解答对文本赏析的选择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3分)

3.(1)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文言词语的能力。首先我们要平时多加积累,其次要学会迁移课本内容,举一反三。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3)本题考查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的能力。解答此题,重点在于学生的平时积累,再结合文章内容,确定解析。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把握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从文中找关键句,再仔细比对。

(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理解的能力。首先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再回归文言文,仔细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翻译,得出解析。

(1)A.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对于他自己呢,真是糊涂啊,后者意思是糊涂。

B.大概都出于这吧?/真是令人奇怪啊,后者意思是这种现象。

C.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后者意思是他们。

D.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不以互相学习为耻。两者的意思都是以……为耻。

故选:D。

(2)“聚骂”指的是聚集咒骂,表述完整。“指目牵引”说得是指指点点使眼色,中间不断开。“愈”指的是韩愈,放在句首。句意: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故在FJP处断开。

(3)“句读”解释错误,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

故选:B。

(4)D.“因此‘不敢为人师’”强加因果,“今之世,以为狂人”,不闻有师”是对社会风气的叙述。

故选:D。

(5)①重点字:“意”,想到,从;“乃”;“见”,被,竟幸运地被您效法

②重点字:众人,一般人;下,不如;耻:以……为耻,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6)《师说》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指出是否尊师重道;第二层,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第三层,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说理。引用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揭示“不事师”的缘由,世风日下。而韩愈却不顾流俗,作《师说》,结果招致众人笑骂,不得不匆匆东行,也见出世风的浇薄,来驳斥时人对他的诋毁,隐含着对韩愈的同情理解以及对浮薄世风的愤懑。

解析:

(1)D

(2)FJP

(3)B

(4)D

(5)①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效法。

②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6)①《师说》选段(或材料一或前者)运用对比论证说理。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选段(或材料二或后者)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说理。

参考译文:

(一)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古代的圣人,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大概都出于这吧,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问他们(为什么讥笑),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就觉得羞耻,就近乎谄媚了!(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二)

承蒙您来信说。我的道德修养不深,从各方面审察自己。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竟幸运地被您效法;即使有可取的。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从魏,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没听说还有老师,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招收后辈学生,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相聚咒骂,相互拉拉扯扯示意。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

分析和概括题设误特点:

1.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故意错误地解释原文中关键的词语,把好说成坏,把小错说成大错,把想法说成行动,把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或无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从而造成干扰。

2.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命题者故意在时间、地点、行为、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搅乱混编在一起,造成干扰,引起错解。

3.强加因果,牵强附会命题者把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导致逆情悖理,不合逻辑。

4.以偏概全,言过其实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某一方面的优缺点或只有一件事做得妥与不妥,但选项中却将其过高褒扬或全盘否定;本来只有个别人对之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诗,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1)A.“忘却了忧愁”错误。诗人流落在外,虽观赏美景,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故选A。

(2)尾联意思是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乘肥马。尾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轻裘肥马,既不念故人之流落,一个“多”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诗人本不得意,表述了诗人功业无成的悲愤之情。

《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两句,表现出当代青少年的积极,我和我的同学。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大家踌躇满志,正强劲有力,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还记得吗,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风华正茂”一个“恰”字,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解析:

(1)A

(2)尾联中的“同学少年”穿轻裘,乘肥马,一个个都飞黄腾达,更不念家国之残破。

《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才华横溢,意气风发,心怀国家,一腔青春热血。

译文: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怎奈事不遂心,我更是不必说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乘肥马,我却注定要为一个信念苦渡人间。

赏析:

第三首通过夔州的朝景写诗人对身世遭遇的感慨,直承前首结句,另一天的清晨又到。千家山郭,江色宁静。照理,诗人应感到高兴才是,光阴迅速,诗人身在江楼,暮也坐,实在有点心烦意乱、寄宿苇丛的渔人、携家啸歌,而自己仍羁旅江滨,实在是大大不如,不免有点妒恨了,不解人意,上下翻飞,恼恨不堪,下得极好。前人曾说过:“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诗人通过乐景来反衬自己烦闷的心情,是运用得非常成功的,转入感怀抒情,进一步抒写如此烦恼的原因,屡次上疏论议朝政、太子少傅,结果却触怒皇帝,所以说“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历事汉宣帝,曾上疏言事,但还能与儿子刘歆一起在秘府校书;而诗人也曾向唐玄宗上三大礼赋,结果不过当了个小小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所以说“刘向传经心事违”,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学术事业一事无成;“功名薄”“心事违”是自抒胸臆,文字简练,感情更加充沛。尾联又从另一角度来抒怀、学术事业上的一事无成而烦恼。同学少年,显赫皇都,意气扬扬,不屑一顾,对那些“贪一时之光荣,充满了讽刺嘲笑的意味、意气扬扬去吧!

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要尽量了解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解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解释。解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5.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反复诵读,多强化记忆,重点是不写错别字,不多写,也不漏写。

故解析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重点字:翔)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

(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重点字:传)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跬)

(5)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重点字:贻)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6.(1)本题考查反语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反语是指说话时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述出与其本意相反的意思。在语言交际中,反语可以用来讽刺、戏谑、幽默等。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语境逻辑关系,分析排除。

(3)本题考查对加点字的鉴赏能力,鉴赏要结合的思想主张,分析作答。

(1)A.“发扬国光”是反语,实际上是讽刺这种现象。

B.“进步”一词是反语,实际意思与进步相反、落后等,活人代替古董并不能算作是进步。

C.没有使用反语。

D.“残羹冷炙”一词也是反语,它实际上指的是别人不要的东西,暗指送出去的礼品质量低劣。

故选C。

(2)第一空,“当然”,表示按道理应该这样,表转折,“当然”;“然而”。第三空,表转折,表示肯定,“当然”。

故选B。

(3)“捧”和“挂”这两个动词在这句话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捧”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大师”们对古画和新画的恭敬态度,他们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些画作,态度的恭敬、媚外。

“挂”这个动词则生动地描绘了“大师”们在欧洲各国一路展示中国画作的场景。这个动词表现所谓的“大师”心态的显摆、自欺欺人。

这两个动词的使用,既形象生动,它们不仅描绘了“大师”们的行为,极具讽刺效果。

解析:

(1)C

(2)B

(3)“捧”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将文艺送给列强时态度的恭敬、讨好取悦;“挂”则表现心态的显摆、自欺欺人,幽默辛辣。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②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③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④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⑤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7.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能力和句子的补写能力。解答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段内容,理解文段的内容,理清文段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逻辑补充出正确的语句。

①根据后文“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可知真正的读书人不在于读书数量的多少,可填“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②根据“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可知这是和真正读书人相反的方面,可填“还有人读了大量的书”。

③根据前文“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可知,没有这一前提,可填“没有这个前提”。

解析:

①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②还有人读了大量的书

③没有这个前提

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8.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黑塞关于读书的观点,这句话强调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学习要靠“读杰作”,那么有必要分析“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什么是“杰作”。“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区别于“读报纸”或“流行文学”。读报纸主要是关注当前发生的事情,看的是新闻,目的是了解国家、世界大事;读流行文学属于紧跟潮流,貌似时尚,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