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四章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练习-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区域环境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某旅游爱好者到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下图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据此完成下题。1.(2018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2)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丝路古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带状绿洲答案A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流动沙漠,最不可能看到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是在地表集水坑和井泉附近,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于2016年11月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该基地成为继南极站后,中国又一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下图为该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8徐州考前模拟,17)阿塔卡马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①暖湿气流难以到达②大气对流旺盛③寒流影响,多雾少雨④人类影响,植被稀少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据图分析可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多雾少雨;又位于山地背风坡,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答案B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所反映的为窑洞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4.当地人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答案B黄土高原建窑洞的主要原因: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温差大,窑洞则“冬暖夏凉”。土壤方面: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植被方面: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靠近伊朗与土耳其边界的乌鲁米耶湖面积曾达4500平方千米,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进入21世纪,乌鲁米耶湖水位下降,面积迅速缩小而面临消失,下图是不同时间乌鲁米耶湖的水域分布。读图回答下题。5.(2019南通模拟,10)乌鲁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类围湖造田②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③地壳断层下陷④人类过度引用河水灌溉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D据题意分析可知,乌鲁米耶湖地处中东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湖水减少;人类过度引用河水灌溉,也导致湖水减少。碱蓬,一年生陆生草本,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夏秋季节呈火红色。读我国部分地区碱蓬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6.(2018南京、盐城一模,25)图中甲处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灌溉不合理②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③沙尘暴天气多发④生态环境脆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A图中甲处位于半干旱、干旱过渡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沙尘暴天气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与盐分积累无关,不是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7.(2018南京、盐城一模,26)对乙处碱蓬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调节沿海地区气候 ②吸附浅海中的重金属污染③有利于保护海岸 ④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C碱蓬是一年生陆生草本,不能调节沿海地区气候;生长在陆地,不能吸附浅海中的重金属污染;乙处碱蓬生长于沿海地区,有利于保护海岸,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8南京期中检测,23)图中①—⑤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答案A由图可知,①位于新疆、内蒙古等地的草原区,应重点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②位于黄土高原,应重点防治水土流失问题;③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④位于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云贵高原,应重点防治石漠化问题;⑤位于阿尔泰山、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两广丘陵等山区,应重点保护森林。9.(2018南京期中检测,24)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错误的是()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答案D由图分析可知,④功能保护区为石漠化防治区,石漠化主要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二、双项选择题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0.(2018无锡检测,25)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A.海拔较高,冬季低温寒冷 B.高温少雨,多旱灾C.风力大,光照强 D.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答案AD塞罕坝海拔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树木易冻死。塞罕坝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木成活。该地纬度较高,夏季光照时间长,冬季光照时间短。11.(2018无锡检测,26)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有()A.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小京津地带风沙危害B.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C.以木材生产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D.组织生态移民,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答案AB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有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小京津地带风沙危害。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该地森林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提供水源。下图为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2.(2019苏北四市期末,25)洱海的形成原因是()A.筑坝拦水 B.断裂下陷C.低地积水 D.火山口储水答案BC读图可发现洱海周围有断层线,为断裂下陷、低地积水成湖。13.(2019苏北四市期末,26)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A.自然灾害增加 B.气温日较差减小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径流季节变化减小答案AC森林破坏,导致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水土流失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加大,自然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三、综合题14.(2018苏北四市一模,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20世纪下半叶,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材料二历史上塔里木河经常改道。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沿拉因河入孔雀河,从北入罗布泊,罗布泊面积增大。塔里木河的最后一次改道是在1952年,当时人们在拉因河口筑坝,将塔里木河水引入台特玛湖,罗布泊面积大大缩小。材料三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1)描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2)分析罗布泊逐渐干涸的原因。(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答案(1)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有断流现象;有结冰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补给湖水少;下渗严重。人为原因:修建水库导致河流改道,流经多个水库和湖泊,湖面蒸发面积增大,损耗增大;中上游地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筑坝拦水,入湖水量减少;生产、生活过量取水等);人口过快增长。(3)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解析第(1)题,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冬季有断流现象。含沙量小,有结冰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罗布泊逐渐干涸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位于干旱区,河流径流量小,补给湖水少。流经沙漠区,下渗严重。人为原因是修建水库导致河流改道,流经多个水库和湖泊,湖面蒸发面积增大,损耗增大。中上游地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筑坝拦水,生产、生活过量取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人口过快增长,需求量增大;第(3)题,流域开发过程中,要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增长,减小水资源供应的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产业部门。合理开发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15.(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适宜生长在全年气温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目前全球超过90%的可可仍是由自给农场的小农生产。材料二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可可树种植区域不再适合可可树生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可可种植区不得不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材料三下图为“世界可可树分布示意图”。(1)世界可可树分布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分)

(2)甲、乙两地中,更适合种植可可树的是地,因为该地。(3分)

(3)丙地接近30°S,依然能够满足可可树种植的气候条件,其主要原因是。(3分)

(4)可可树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给当地可能带来的危害有。为兼顾可可豆供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宜采取的措施有。(5分)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分)(2)乙(1分)全年多雨;风速小(2分)(3)位于较低纬度;受暖流影响;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3分)(4)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3分)改良品种;集约化经营(2分)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世界可可树分布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热带草原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